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素B及其受体NMBR参与抗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感染的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梦瑶 马逸杰 +2 位作者 田世茂 万乾晖 杨桂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15-3223,共9页
NMB/NMBR通过调节A型流感病毒(IAV/H1N1/PR8)感染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而参与抗IAV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为探究其发挥抗IAV/H1N1感染的信号通路,本文用PR8和WSN毒株分别感染MLE-12细胞和小鼠,用NF-κB抑制剂BAY11-7028单独或联合NMB处理MLE... NMB/NMBR通过调节A型流感病毒(IAV/H1N1/PR8)感染诱导的细胞因子表达而参与抗IAV的先天性免疫反应。为探究其发挥抗IAV/H1N1感染的信号通路,本文用PR8和WSN毒株分别感染MLE-12细胞和小鼠,用NF-κB抑制剂BAY11-7028单独或联合NMB处理MLE-12细胞,小鼠后腿肌内注射NMB和NMBRA,采用RT-PCR和qRT-PCR分析NMB、NMBR、IL-6、IFN-α和NP基因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析NMB、NMBR、P65/p-P65、IκBα和N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BAY11-7028可促使PR8和WSN感染的MLE-12细胞中NMB、NMBR、IL-6和IFN-α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和NP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并降低NMB、NMBR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和提升IκBα和NP蛋白表达水平。然而,NMB联合BAY 11-7028诱导PR8或WSN感染后的细胞中IL-6和NP表达出现极显著下降和IFN-α显著上升。此外,NMB抑制PR8和WSN感染的小鼠肺组织内p-P65和NP蛋白表达水平和促进IκBα蛋白表达水平;NMBRA联合NMB抵消NMB对PR8或WSN感染后的这些蛋白表达水平的调节作用。综上表明,NMB/NMBR通过调节PR8和WSN感染的MLE-12细胞和小鼠体内的NF-κB信号通路上P65蛋白磷酸化和IκBα的表达,进而影响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FN-α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IAV/H1N1感染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神经介素B受体 a型流感病毒h1n1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3n2亚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SAA、IL-6水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赵静 杜豪伟 杨翠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 目的:探究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蛋白(SA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某院收治的102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为甲流组,乙型流感病毒患儿102例为乙流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4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及实验室指标,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甲流组分为轻症者76例、重症者26例,比较其血清CRP、SAA、IL-6水平,分析血清CRP、SAA、IL-6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血清指标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结果:甲流组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5.62±1.47)mg/L、(43.26±11.42)mg/L、(15.96±4.32)ng/mL,高于乙流组的(4.11±1.30)mg/L、(36.57±11.19)mg/L、(12.24±3.08)ng/mL和对照组的(2.18±0.70)mg/L、(12.52±4.08)mg/L、(6.85±2.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者血清CRP、SAA、IL-6水平分别为(8.16±2.52)mg/L、(52.32±11.44)mg/L、(24.55±6.18)ng/mL,高于轻症者的(4.75±1.38)mg/L、(40.16±10.38)mg/L、(13.02±3.3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与单核细胞百分比、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CRP、SAA、IL-6水平单项及联合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AUC值分别为0.761、0.746、0.780、0.932。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儿血清CRP、SAA、IL-6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C-反应蛋白 淀粉酶A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4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5
作者 魏岗 魏计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4例甲型H1N1流感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1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常规指标及IL-6、CRP、SAA水平,分析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效能。结果:对照组PLT水平>健康组>观察组,健康组MPV水平>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观察组>健康组,观察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IL-6、CRP、SAA水平>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健康组>对照组(P<0.001)。血常规指标联合IL-6、CRP、SAA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价值较高(AUC=0.920)。结论:血常规指标联合血清IL-6、CRP、SAA在甲型H1N1流感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甲型H1N1流感患儿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血常规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 2024年3月以来,美国报告了多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对本次疫情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疫情流行情况和分布规律,提出了风险防范建议。现有数据表明,引发奶牛感染的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2.3.4.4b分支,与美国同期在家禽和野禽中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初步分析表明,感染奶牛的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候鸟。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限制移动、调运检测等综合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可能对美国奶牛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来看对我国影响较小。建议持续进行国外疫情监视,国内加强野禽风险监测,强化家禽强制免疫,积极宣传引导,做好应急储备等,降低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7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9n2亚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势与研究进展
8
作者 蒋文明 刘朔 +1 位作者 彭程 刘华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1-9,57,共10页
自2024年3月25日美国确认首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以来,疫情不断蔓延,不但引发了大范围奶牛之间的传播,还跨物种传播到多种哺乳动物和奶牛从业人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美国奶牛疫情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来... 自2024年3月25日美国确认首例奶牛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以来,疫情不断蔓延,不但引发了大范围奶牛之间的传播,还跨物种传播到多种哺乳动物和奶牛从业人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本文梳理总结了当前美国奶牛疫情的流行现状以及病毒来源、传播途径,病毒基因组和流行病学特征,人工感染试验以及巴氏杀菌对病毒的灭活效果等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风险防范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高致病性禽流感 奶牛 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 巴氏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IL-6、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亓伟伟 孙长娜 李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β、IL-6、γ干扰素(IFN-γ)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40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1β、IL-6、IFN-γ水平。比较两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比较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效能;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痊愈、有效、无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分别为(32.56±3.72)pg/ml、(15.80±3.36)pg/ml、(12.15±3.1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6.39±1.05)pg/ml、(4.35±0.50)pg/ml、(3.61±0.42)μg/L(P<0.05)。IL-1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0%;IL-6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77.50%;IFN-γ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80.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55.00%;联合检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均高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特异度低于IL-1β、IL-6、IFN-γ单一检测(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18例,有效17例,无效5例。其中痊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有效及无效患儿,有效患儿IL-1β、IL-6、IFN-γ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儿(P<0.05)。结论 IL-1β、IL-6、IFN-γ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儿病情有关,上述指标对判断患儿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Γ干扰素 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 疾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互作的宿主因子及通路分析
10
作者 张宇 张薇 +13 位作者 高双荣 陈梦苹 王雅欣 徐英莉 曹姗 赵荣华 包蕾 李舒冉 孙静 鲍岩岩 耿子涵 郭姗姗 冀祖恩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0-44,50,共6页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交孵育,以两重复均满足Z-Score≥3为筛选条件对与NS1蛋白有结合的宿主蛋白进行筛选得到特异性检出蛋白,实验组(NS1蛋白)与对照组(Biotin)比值I Mean_Ratio≥1.4为条件筛选出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用检出的195个蛋白进行GO(Biological Process,Molecular Function,Cellular Component)和KEGG_PATHWAY分析,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及MCODE分析得到关键蛋白。结果获得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19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mRNA加工、RNA结合、蛋白结合,KEGG分析主要富集到RNA降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得到的4个关键蛋白DDX6、HSPD1、PKLR、MTHFD1中DDX6与RNA的合成、翻译等过程相关,而NS1蛋白可以通过调控流感病毒RNA和宿主RNA促进病毒的感染,推测DDX6可能在该过程发挥作用;其他3个蛋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指明其与流感病毒有关系,但是能在其他RNA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与NS1结合的人类蛋白主要富集到RNA合成、加工、转录等过程中,MCODE分析得到的关键蛋白有潜力成为抗流感病毒新的靶点,但作用机制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nS1蛋白 蛋白质芯片 生信分析 宿主因子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密克戎与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CT特征对比:初发及随访
11
作者 刘韦芳 曹煜晴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0-254,262,共6页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 目的比较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的CT影像特征,并探究影响两种肺炎吸收过程的相关因素。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3月民航总医院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影响43例(奥密克戎组)和甲型H1N1病毒性肺炎30例(甲流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发热)、症状持续时间,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和初发及随访CT影像学特征[病变密度、分布、征象以及CT严重程度定性评分(CTSS)]。结果奥密克戎组平均年龄高于甲流组[(68.61±15.94)岁比(51.20±16.39)岁,P<0.0001],发热比率(58.1%比86.7%,P=0.009)和单核细胞计数[(0.40±0.16)比(0.58±0.19),P<0.0001]均低于甲流组。胸部CT显示奥密克戎组病灶分布以胸膜下为主,甲流组以胸膜下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为主(χ^(2)=8.592,P=0.035)。奥密克戎组较甲流组更易出现小叶间隔增厚(χ^(2)=11.753,P=0.001)、铺路石征(χ^(2)=16.216,P<0.0001)、充气支气管征(χ^(2)=16.216,P<0.0001)、胸腔积液(P=0.039)和胸膜增厚(χ^(2)=4.067,P=0.044),而甲流组比奥密克戎组更易出现结节影(χ^(2)=6.971,P=0.008)。奥密克戎组初发(Z=413,P=0.009)及随访CTSS评分(Z=107,P=0.027)均高于甲流组。奥密克戎组随访CTSS差值与初发CTSS相关性最强(r=0.689,P<0.0001)。甲流组随访CTSS差值与症状持续时间相关性最强(r=0.954,P<0.0001)。结论奥密克戎患者初发及随访病变范围均高于甲流患者,奥密克戎患者肺炎吸收程度可能与初发CTSS有关,而甲流患者可能与症状持续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性疾病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 肺炎病毒感染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效应酶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万巧凤 吴莉 +3 位作者 杨美玲 马锐 梁军 顾立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人肺上皮瘤细胞A549凋亡效应酶Caspase-3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H1N1毒力、槲皮素细胞毒性作用、槲皮素对H1N1致A549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然后用100 TCID50甲型H1N1感染A54... 目的观察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人肺上皮瘤细胞A549凋亡效应酶Caspase-3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H1N1毒力、槲皮素细胞毒性作用、槲皮素对H1N1致A549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然后用100 TCID50甲型H1N1感染A549 2 h后换用含10 mg/L槲皮素维持液继续培养,于感染后4、12、24、48 h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应用Image-Pro Plus测定Caspase-3与β-actin灰度值,两者灰度比值为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甲型H1N1 A549的TCID50为10-4.75,槲皮素A549的最大无毒浓度为40 mg/L,槲皮素抑制甲型H1N1致A549细胞病变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0 mg/L。在甲型H1N1感染A549细胞后4~48 h内,槲皮素可显著抑制Caspase-3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Caspase-3含量或活性而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槲皮素 h1n1流感病毒 A549细胞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被引量:21
13
作者 段廷云 陈红英 +3 位作者 崔保安 魏战勇 李新生 王学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2-756,共5页
根据GenBank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DQ889686),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从猪流感病毒HN407株接种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NP基因。将鉴定正确的NP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 根据GenBank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DQ889686),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从猪流感病毒HN407株接种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NP基因。将鉴定正确的NP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以该阳性重组质粒为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对探针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最佳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经临床应用表明荧光定量PCR的建立为早期诊断猪流感病毒、定量分析猪流感病毒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岷 姜琪娜 +2 位作者 王珺 陈文靖 王仪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68-70,共3页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1N1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以高热、咳嗽入院;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胸闷憋气症状,...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发Ⅰ型呼吸衰竭伴2型糖尿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H1N1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均伴有2型糖尿病,以高热、咳嗽入院;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出现胸闷憋气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抗感染治疗效果差;血常规淋巴细胞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胸部CT双肺出现广泛渗出性病变,以肺实变为主,影像学呈多样性。考虑病毒性肺炎,及早给予奥司他韦、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及高流量面罩吸氧、抗感染、补液、降糖等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影像学检查减轻,疾控中心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学检测为甲型H1N1病毒。结论对高热、咳嗽、肺内湿啰音、胸部CT示病灶明显且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无病毒学诊断依据情况下,及早行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h1n1流感病毒 呼吸衰竭 2糖尿病 奥司他韦 甲强龙 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及流行趋势预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玥 颜文娟 +3 位作者 方坤 李小杉 李伟 卫平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50-554,共5页
目的分析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进化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库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1... 目的分析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进化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疫苗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库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数据库下载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1 141条。利用邻接法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遗传变异分析,利用Bayesian skyline Plot预测流行趋势。结果 2009至2016年中国甲型H1N1毒株NA基因与参考毒株的同源性逐年降低。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同一年份的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基本呈现集中分布。除2012年,其余各年份的毒株均通过不同模型得到正向压力选择位点。动力学分析显示2017年甲型H1N1可能达到一个流行高峰。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逐年变异,需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神经氨酸酶 分子特征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细胞凋亡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玉谷 叶远兰 +4 位作者 崔聪颖 周泉鹤 张媛 马勇江 李楚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69-1073,共5页
TUNEL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鸭静脉接种或眼-鼻-口腔-泄殖腔混合接种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心、肝、脾、肺、肾、胰、肠、脑、胸腺和法氏囊均可发生细胞凋亡。其中,凋亡主要发生在胰腺泡上皮细胞、... TUNEL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鸭静脉接种或眼-鼻-口腔-泄殖腔混合接种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心、肝、脾、肺、肾、胰、肠、脑、胸腺和法氏囊均可发生细胞凋亡。其中,凋亡主要发生在胰腺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肝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也有少量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心肌细胞、呼吸毛细管上皮细胞,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流感病毒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H9N2亚型猪流感病毒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宝剑 王存连 +5 位作者 徐明举 魏东 王国华 张瑞华 刘英 徐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68-1474,共7页
本试验将12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损伤模型组(ALI组)、人参皂苷Rb1组(G-Rb1组),每组40只。AL1与GRb1组采用100μL SIA/swine/HeBei/012/2008/猪流感病毒(H9N2SIV)经鼻腔接种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G-... 本试验将120只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损伤模型组(ALI组)、人参皂苷Rb1组(G-Rb1组),每组40只。AL1与GRb1组采用100μL SIA/swine/HeBei/012/2008/猪流感病毒(H9N2SIV)经鼻腔接种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G-Rb1组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b1液0.1mL(剂量为10mg·kg-1),连续7d;对照组鼻腔接种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稀释的正常鸡胚尿囊液。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小鼠的体重、肺病理组织学变化、检测小鼠肺组织T—SOD活性、抑制0H·能力及MDA、NO含量,探讨人参皂苷Rb1(G-Rb1)清除肺损伤小鼠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从第2天末开始ALI组大部分小鼠出现高度的精神沉郁,呼吸极度困难,采食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肺部明显水肿、淤血和出血,炎性细胞渗出,对照组小鼠各器官未见异常。G-Rb1组症状明显轻于攻毒组,症状出现较缓,症状较轻,死亡时间延迟,死亡率降低。在第4、6、8天:抑制0H·能力、T-SOD活力与对照组比,G-Rb1与AILI组含量显著减少(P〈O.05),但G-Rb1组明显高于ALI组(P〈0.05);MDA及N0含量与对照组比,G-Rb1与ALI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但G-Rb1组明显低于ALI组(P〈0.01)。本研究表明,G-R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清除由病毒诱导的肺损伤组织中自由基的作用,保护自由基对肺组织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h9n2流感病毒 急性肺损伤 T-SOD nO MDA 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莪术油溶液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亚东 李燕梅 +4 位作者 项琪 苏志坚 王林川 李校堃 黄志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 目的:对复方莪术油溶液在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上和在非免疫鸡内抗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抑制试验和MTT测定法,研究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在MDCK细胞上对H5N1病毒的灭活作用,对病毒感染的阻滞作用,对病毒吸附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的治疗作用;另外,用复方莪术油溶液对14日龄非免疫试验鸡连续经口喂药1周,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攻击鸡群,攻毒的同时开始给药,观察药物对鸡的保护作用。同时与单方莪术油溶液、贯叶连翘水提取液和阳性对照药奥司他韦以及金刚烷胺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体外实验中,复方莪术油溶液及其有效成分莪术醇和金丝桃素通过灭活病毒,阻滞病毒感染,抑制病毒吸附和治疗病毒引起的损伤而发挥抗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作用;在体内实验中它们对染毒鸡具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可延长染毒鸡的平均存活天数,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奥司他韦与金刚烷也具有相似的抑制病毒的作用。结论:复方给药的效果优于单方,并且主要在预防病毒感染环节发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流感病毒 MDCK细胞 非免疫鸡 h5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H5N1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鸭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玉谷 周泉鹤 +4 位作者 崔聪颖 叶远兰 马勇江 张媛 李楚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73-1381,共9页
鸭静脉接种或经眼-鼻-口腔-泄殖腔接种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全身多数脏器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组织水肿,以及心、肝、脾、肺、肾、胰、脑、胸腺、法氏囊等许多器官的实质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主要表现为... 鸭静脉接种或经眼-鼻-口腔-泄殖腔接种禽流感病毒A/duck/Guangdong/220/2004(H5N1)后,全身多数脏器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组织水肿,以及心、肝、脾、肺、肾、胰、脑、胸腺、法氏囊等许多器官的实质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主要表现为血管炎、坏死性胰腺炎、萎缩性坏死性胸腺炎和法氏囊炎、脾炎、气管炎、出血性支气管间质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非化脓性脑炎、局灶性病毒性肝炎、溃疡性肠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和系膜细胞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结果显示,该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有关,而鸭多脏器严重的病理损伤是其死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流感 显微病理学 超微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运谱 乔传玲 +4 位作者 杨焕良 陈艳 展小过 辛晓光 陈化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3-1369,共7页
RT-PCR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Fujian/1/2001(H5N1)株的HA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5 HA-EGFP。采用Ad-Max同源重组系统和共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目的基... RT-PCR扩增猪流感病毒A/Swine/Fujian/1/2001(H5N1)株的HA基因,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H5 HA-EGFP。采用Ad-Max同源重组系统和共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H5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目的基因PCR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A基因已经正确地插入到腺病毒的基因组中;通过RT-PCR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能够进行正确转录,并且所表达的蛋白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子代重组腺病毒rAd-H5 HA-EGFP经增殖、纯化后感染性滴度可达2.26×1010TCID50mL-1。rAd-H5 HA-EGFP免疫BALB/c小鼠能够诱导特异性的HI抗体产生,有效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5n1亚 hA基因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