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A、B、C、D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永国 刘湘涛 +3 位作者 韩雪清 胡建和 张彦明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A、B、C、D区并克隆于PGEM Teasy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切出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ProEX HTb中,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A、B、C、D区并克隆于PGEM Teasy载体上,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为猪瘟病毒E2基因抗原结构域,切出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质粒pProEX HTb中,获得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E2基因抗原结构域插入的位置、大小和读码框均正确,SDS PAGE检测表明受体菌经IPTG诱导后能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Westernblot检测表明受体菌诱导表达E2基因抗原结构域蛋白可与猪瘟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基因抗原结构域 A区 b c d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醋制前后柴胡皂苷a、b_2、c、d的LC-MS/MS法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26
2
作者 许磊 田稷馨 +3 位作者 宋瑞 刘国强 田媛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340,共7页
采用LC-MS/MS法对醋制前后柴胡中的Ⅰ型柴胡皂苷a、c、d与Ⅱ型柴胡皂苷b2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inetexTMC18(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三元梯度洗脱;检测系统为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级杆质谱仪,ESI负离子模... 采用LC-MS/MS法对醋制前后柴胡中的Ⅰ型柴胡皂苷a、c、d与Ⅱ型柴胡皂苷b2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KinetexTMC18(50 mm×4.6 mm,2.6μm),流动相为水-乙腈-甲醇三元梯度洗脱;检测系统为电喷雾离子源(ESI)-三重四级杆质谱仪,ESI负离子模式检测,待测成分与内标均采用负离子加合物作为选择性反应监测(SRM)的前体离子,以[M+HCOO]-/[M-H]-作为SRM检测离子对。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作为柴胡生品及醋炙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醋制过程引发了由Ⅰ型柴胡皂苷向Ⅱ型的转化,醋制后柴胡皂苷b2的含量明显增加,对柴胡醋炙品的质量控制应同时考虑对Ⅰ、Ⅱ型柴胡皂苷柴胡皂苷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醋制 柴胡皂苷A 柴胡皂苷b2 柴胡皂苷c 柴胡皂苷d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Web数据库系统结构——B/W/D/C四层结构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震 张曾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9-561,共3页
针对传统 Web数据库三层体系结构不足 ,综合 B/W系统与 C/S系统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Web数据库系统的 B/W/D/C四层体系结构 .
关键词 WEb数据库 b/W d/c 体系结构 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D、C和B_6对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影响(讲座)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跃春 王子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4-57,共4页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对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重介绍了维生素D、K、C和B6等对泌尿系草酸钙结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 草酸钙 尿结石 维生素K 维生素d 维生素c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G_t^s(a,b;c,d)图的着色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峰 谢淑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9-152,共4页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广义多边形树Gst(a,b;c,d)着色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广义多边形树Gst(a,b;c,d)(s+t=2)组成的图类2ξ(a,b;c,d)的着色、色唯一和色等价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两类特殊图2ξ(m,m;m,m)(m≥2)和2ξ(a,a;b,b)(a≠b)且...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广义多边形树Gst(a,b;c,d)着色研究的基础上,对一些广义多边形树Gst(a,b;c,d)(s+t=2)组成的图类2ξ(a,b;c,d)的着色、色唯一和色等价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两类特殊图2ξ(m,m;m,m)(m≥2)和2ξ(a,a;b,b)(a≠b)且min{a,b}≥2是两个色等价类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θ-图 广义多边形树G^s t(a b c d) 色等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C-D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立 于东玖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在我国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低碳绿色环保成为热点话题,因此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推广应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在进行可持续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具有实践性的具体指导方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组织BSR(Business for... 在我国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低碳绿色环保成为热点话题,因此可持续设计理念的推广应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在进行可持续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具有实践性的具体指导方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组织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BSR)提出的A-B-C-D可持续设计方法,本文以著名家具制造商赫尔曼米勒公司开发的米拉椅为例,系统阐述A-B-C-D可持续设计方法,并提出其在我国的产业化应用策略,以期能够对企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起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A-b-c-d 米拉椅 产品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3C44B0与S1D13506的多功能显示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其阳 张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6-869,共4页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3C44B0微处理器和S1D13506视频控制器的多功能显示终端,具有成本低、配置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介绍了该终端的整体结构,详细描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及涉及的相关技术,并给出了验证结果。
关键词 显示终端 S1d13506 S3c44b0 Μc/OS Μc/GU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B”试件的冲击试验
8
作者 郭懋林 王亦功 +1 位作者 王铎 李慧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楔型冲击加载双悬臂梁(D.C.B)试件的动态测试技术。实测了冲击力随时间变化曲线;裂纹尖端及试件中部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并由此测试结果分析计算试件的动态断裂韧性K_(1d)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为准确的动态强度计算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d.c.b 试件 冲击试验 动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VD低水峰光纤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庆荣 谢康 +1 位作者 张树强 罗杰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共3页
介绍了PCVD低水峰光纤生产工艺和其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在生产普通单模光纤的基础上,通过优化PCVD工艺,成功抑制了普通单模光纤在1383nm由于羟基(OH)吸收造成的水峰损耗。光纤中功能梯度的芯层和光学包层、高纯均匀的机械包层和性能... 介绍了PCVD低水峰光纤生产工艺和其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在生产普通单模光纤的基础上,通过优化PCVD工艺,成功抑制了普通单模光纤在1383nm由于羟基(OH)吸收造成的水峰损耗。光纤中功能梯度的芯层和光学包层、高纯均匀的机械包层和性能优越的双层涂覆层,使PCVD低水峰光纤各项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优于最严格的ITU-TG.652.C/D和IEC60793-2-50B.1.3光纤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d低水峰光纤 PcVd工艺 ITU-T G.652.c/d IEc 6079 3-2-50 b.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service的混合架构单点登录的设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梁志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2期3363-3365,3370,共4页
为解决用户在访问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而需要进行多次登录认证的困扰,提出了单点登录技术。在分析现有的单点登录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Web service、Applet、反向代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单点登录模型,解决了跨域以及混合B/... 为解决用户在访问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而需要进行多次登录认证的困扰,提出了单点登录技术。在分析现有的单点登录模型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Web service、Applet、反向代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单点登录模型,解决了跨域以及混合B/S与C/S架构的应用的单点登录两大比较核心的问题。同时,由于反向代理技术以及相关加密技术的采用,使得本系统在安全和性能上得到很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登录 Web服务 跨域 反向代理 b/S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CLEC2B基因沉默对淋巴细胞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峻岭 柳君如 +2 位作者 徐士福 程琳 马秀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199-3201,共3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淋巴细胞中CLEC2B基因沉默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揭示CLEC2B基因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人Jurka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培养后,分别应用RNA干扰技术转染3条CL... 目的探讨RNA干扰淋巴细胞中CLEC2B基因沉默后,对淋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因子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揭示CLEC2B基因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人Jurkat淋巴瘤细胞株细胞培养后,分别应用RNA干扰技术转染3条CLEC2B siRNA(沉默1组、沉默2组、沉默3组),转染scrambled siRNA(非沉默对照组)及不做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析CLEC2B基因沉默效率,MTT法检测CLEC2B基因沉默后淋巴细胞增殖率(A值),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IL-2R mRNA表达情况。结果转染CLEC2B siRNA后,各CLEC2B沉默组较非沉默对照组淋巴细胞CLEC2B mRNA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CLEC2B沉默组siRNA序列对CLEC2B基因沉默效率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沉默2组siRNA沉默效率最高,与沉默1组和沉默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LEC2B基因沉默后,空白对照组、非沉默对照组、CLEC2B沉默组淋巴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IL-2R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LEC2B沉默组较非沉默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EC2B基因表达沉默后可下调淋巴细胞sIL-2R mRNA的转录表达,提示CLEC2B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参与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淋巴细胞 cLEc2b 受体 白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汪慧 胡亮 +3 位作者 邹珊珊 刘文迪 周华邦 胡和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7-553,共7页
目的 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CLEC1B)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HCC组织芯片数据(GSE49515、GSE115018)对癌组织及正常对照样本中的基因进行差... 目的 探讨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CLEC1B)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检索HCC组织芯片数据(GSE49515、GSE115018)对癌组织及正常对照样本中的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筛选HCC转录组数据集,分析CLEC1B在HCC中的差异表达。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寻HCC中与CLEC1B相关的信号通路。收集37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LEC1B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CLEC1B蛋白表达,并采用χ^2检验分析CLEC1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CLEC1B mRNA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留取37例HCC患者和37名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中CLEC1B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LEC1B对HCC的诊断价值。结果 CLEC1B在HCC癌组织中低表达,CLEC1B的低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出血有关(P<0.01)。血浆中CLEC1B水平可作为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以62.44 ng/mL作为截断值时,CLEC1B的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1.3%)。高表达CLEC1B的HCC患者总生存期长于低表达CLEC1B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中,CLEC1B基因与ATR通路(ATM and Rad3-related pathway)、细胞周期通路、DNA修复通路、myc信号通路呈现出一致的表达差异趋势。结论 CLEC1B在HCC中低表达并与肿瘤出血有关,CLEC1B低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1成员b 肝细胞癌 诊断 预后 基因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金帅 刘秀香 +3 位作者 杨建英 万彬 李淑兰 刘俊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2-1335,1341,共5页
目的探讨Wnt7b/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f AEC2)分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取孕19 d胎鼠肺组织,分离、纯化得到fAEC2。培养细胞48、72、96 h,倒置显微镜观察fAEC2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联蛋白(β-c... 目的探讨Wnt7b/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在胎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f AEC2)分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取孕19 d胎鼠肺组织,分离、纯化得到fAEC2。培养细胞48、72、96 h,倒置显微镜观察fAEC2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Wnt7b、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面蛋白C(SP-C)和水通道蛋白5(AQP5)的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D1、细胞核β-catenin、SP-C、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 fAEC2培养48 h,β-catenin在细胞膜表达;培养72 h,β-catenin在细胞膜的表达较前减弱,在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增强;培养96 h,全细胞β-catenin表达下调。Wnt7b、cyclin D1 mRNA的表达在72 h时显著增高,96 h时下降明显;SP-C mRNA的水平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AQP5 mRNA的水平逐渐升高。Cyclin D1、细胞核β-catenin蛋白在72 h时表达上调,96 h时表达下调;SP-C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AQP5蛋白的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Wnt7b/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在fAEC2转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Wnt7b β联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表面蛋白c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RIG-Ⅰ蛋白C端helicase结构域和R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4
作者 臧凤霞 张雅春 +5 位作者 王伟 赵颖慧 李越 周长良 陈洪岩 孟庆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21,共5页
利用PCR技术将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helicase区和RD区部分编码序列分别进行扩增,并分别命名为c、d段;克隆到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和p ET30a-d,通过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IPTG诱导、镍柱纯化表... 利用PCR技术将鸭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helicase区和RD区部分编码序列分别进行扩增,并分别命名为c、d段;克隆到p 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和p ET30a-d,通过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IPTG诱导、镍柱纯化表达蛋白,将纯化的c、d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 Ab),采用ELIS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分析。获得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有14株与原核分段表达的c、d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其中3株与真核表达的RIG-Ⅰ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制备的鼠抗鸭RIG-Ⅰ单克隆抗体为RIG-Ⅰ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RIG-Ⅰ helicase结构域 Rd结构域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15
作者 Zhang Chunhe, Yang Jingsui, Xu Zhiqin, Li Haibing, Zhang Jianxin, Wu Cailai, Shi Rendeng, Meng Fancong, Song Suguang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347-349,共3页
Tibet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plateau is probably the largest and highest area ever to exist in Earth history, with an average elevation exceeding 5000m. The uplifting of the Tibetan Plate... Tibet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plateau is probably the largest and highest area ever to exist in Earth history, with an average elevation exceeding 5000m. The uplift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the result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This process is still going on and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continent.It’s generally accepted is act as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the Altyn Tagh Fault. The Altyn Tagh Fault is recognized as a large\|scale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many studies indicate it is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eastward extruded of crustal blocks and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Plateau as well. Compared to the knowledge on the southern plateau and the Himalaya, we know much less about the northern plateau and the Altyn Tagh Fault. Some people have already begun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tter for the revealing the uplifting of the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ibetan Plateau seismic source mechanism the Altyn Tagh fault the Y—dc. fault zone the b—J. fault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靶向因子与柯萨奇病毒B3 VP1融合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贵霞 蓝佳明 +6 位作者 揣侠 高志云 金玉怀 张永红 谢立新 殷长甫 王永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 目的:比较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MDC)、补体片段C3d3、志贺毒素B亚单位(STxB)和小鼠β-防御素2(mBD2)分别与柯萨奇病毒B3(CVB3)VP1构建的融合基因疫苗及VP1基因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果。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2只,分别于股四头肌注射pcDNA3、pcDNA3/VP1、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接种剂量为每次100μg/只,3周免疫1次,共3次。每次免疫后第14天内眦静脉取血,用微量中和试验滴定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第3次免疫后第21天,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制备脾淋巴细胞,用CCK-8细胞计数法检测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每组取3只小鼠以3LDLD50CVB3病毒攻击,第7天取血处死,检测血清病毒滴度;其余小鼠以5LDLD50的CVB3攻击,观察各组的生存情况。结果:除了pcDNA3对照组,其他各组的中和抗体滴度均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提高(P<0.01),第3次免疫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pcDNA3/VP1组(P<0.01);pcDNA3/STxB-VP1和pcDNA3/mBD2-VP1组CTL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致死量病毒攻击后,pcDNA3/MDC-VP1、pcDNA3/VP1-C3d3和pcDNA3/mBD2-VP1组小鼠血中病毒滴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cDNA3/MDC-VP1和pcDNA3/VP1-C3d3能诱导出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有效降低血中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小鼠生存率;整体效果优于其他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源趋化因子 补体片段c3d 志贺毒素b亚单位 小鼠β-防御素2 柯萨奇病毒b3型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数字路面的整车耐久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成智 段向雷 +1 位作者 翁洋 王光耀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1-1216,共6页
鉴于传统的路谱采集方法受限于样车试验,开发周期长,且无法有效预测后期参数变化和评估全新车型,本文中在传统整车动力学载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高频模型和试验场3D数字路面模型,提出了路面-轮胎-悬架-车身的这一完整传递路径的整... 鉴于传统的路谱采集方法受限于样车试验,开发周期长,且无法有效预测后期参数变化和评估全新车型,本文中在传统整车动力学载荷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轮胎高频模型和试验场3D数字路面模型,提出了路面-轮胎-悬架-车身的这一完整传递路径的整车虚拟路谱动态响应分析和耐久性能评价方法。通过生成基于3D数字路面的动态载荷,可在项目开发早期进行汽车结构耐久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获得的数据与传统轮心力传感器采集的路谱数据相当接近,能有效识别零件的风险位置和逐步免除开发阶段的路谱数据采集,在开发早期实现结构耐久性精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模型 3d数字路面 虚拟路谱 载荷预测 疲劳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对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轶 顾剑锋 +1 位作者 张俊喜 杨有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5-69,84,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仪及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1%纳米CeO_2(质量分数)对低碳钢表面激光熔覆Fe/Cr_3C_2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r_3C_2+1%CeO_2复合涂层的主要组成相是α-Fe、γ-Fe、Cr_3C_2、Cr_(23)C_6及Cr_7C_3等化合物相;加入1%纳米CeO_2后,复合涂层组织明显细化,未熔Cr_3C_2数量显著减少,初生碳化物由粗大杆状向块状转变,数量增加,分布均匀,有效抑制和消除了裂纹的形成;复合涂层硬度和耐磨性能显著提高,Fe+30%Cr_3C_2+1%CeO_2涂层截面显微硬度提高105HV,增幅达到15.4%,且涂层沿深度方向硬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激光熔覆 FE基合金 cR3c2 复合涂层 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水生 张超 桂水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 为了研究单箱多室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桥动力特性,参照南昌市朝阳大桥非通航孔桥,制作了三跨单箱两室PC连续波形钢腹板试验梁,并对模型桥和实桥进行动力测试。分别利用自互功率谱法和传递率法对动力特性进行分析,识别了试验梁前四阶模态参数和实桥前七阶模态参数;同时利用ANSYS程序建立实桥和模型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因实桥两幅之间横向工字钢连接,导致实桥理论和实测扭转1阶频率相差较大外,实桥各阶理论与实测频率相差较小,振型一致;试验梁低阶频率理论值与实测值能较好吻合。研究设计制作的波形钢腹板缩尺试验梁及测试结果正确,试验梁能较好体现实桥动力特性;传递率法可较好识别该类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钢腹板 单箱多室 模型实验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土荆皮酊中4种二萜类成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翠 苗爱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土荆皮酊(土荆皮等)中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4种二萜类成分的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9%甲酸(B)为梯度洗...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土荆皮酊(土荆皮等)中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4种二萜类成分的HPLC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09%甲酸(B)为梯度洗脱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和土荆皮甲酸分别在11.598~82.845μg/mL,1.206~27.009μg/mL,14.746~126.392μg/mL和0.159~2.27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0%(RSD为0.29%)、99.5%(RSD为0.15%)、101.5%(RSD为0.17%)和99.1%(RSD为0.2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能够更好的用于复方土荆皮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土荆皮酊 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 土荆皮丙酸 土荆皮乙酸 土荆皮甲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