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MBBR与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文焕 唐若凯 +5 位作者 肖作义 李卫平 范荣华 肖明慧 马长宝 张敬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85.2%、96.7%;各项指标均优于A^2/O工艺,特别是TN能够稳定达标,解决了低碳氮比污水TN难以达标的问题。但是多级MB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需要额外投加药剂化学除磷。多级MBBR工艺同时表明: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为0.12,约为A^2/O工艺的1/4~1/5,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同时多级MBBR工艺为A^2/O工艺提标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多级MBBR A^2/o 生物脱氮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对A^2/O工艺强化除磷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鑑 赵永志 +4 位作者 王佳伟 周军 王洪臣 张成惠 张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1-985,共5页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增加进水中的VFA可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提高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初沉污泥进行水解和酸化,通过对比中试试验和实际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详细讨论了初沉污泥水解对进入生化反应系统的...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增加进水中的VFA可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提高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初沉污泥进行水解和酸化,通过对比中试试验和实际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详细讨论了初沉污泥水解对进入生化反应系统的进水水质及ρ(VFA)、ρ(C):ρ(P)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可以改善进水水质,ρ(BOD5)、ρ(CODcr)、ρ(TP)、ρ(sP)、ρ(SS)相对污水厂初沉出水分别提高61.1%、36.5%、36.1%、17.36%和52.0%,可生物化性指标也相应地提高了20.40%.初沉出水VFA有显著提高,平均值由进水的12增加到56,提高了3.7倍,为后续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创造了理想的条件.通过初沉污泥水解实现的污泥水解技术,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目标而实施的升级改造,解决进水中碳源不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水解酸化 A^2/o工艺 V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永臻 侯红勋 +1 位作者 孙洪伟 马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1-1314,1328,共5页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2/o 氧化沟 生物除磷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铝铁强化A^2/O系统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温沁雪 王官胜 +2 位作者 陈志强 吕炳南 施汉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5-948,共4页
为了考察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聚合铝铁对A2/O工艺生物系统的影响,实验模拟A2/O系统,并在其曝气池前段投加聚合铝铁,通过改变聚合铝铁的投加量,研究在不同投加量下,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对TP,TN,COD的去除效果.并... 为了考察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聚合铝铁对A2/O工艺生物系统的影响,实验模拟A2/O系统,并在其曝气池前段投加聚合铝铁,通过改变聚合铝铁的投加量,研究在不同投加量下,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对TP,TN,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反应器内污泥的PHA含量,研究聚合铝铁对聚磷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铝铁对生物除磷有一定的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聚合铝铁的投加量为4mg/L(以Al计)进水时,系统对磷去除效果最好;同时聚合铝铁的投加也有助于TN和COD的去除.总磷去除率并不是随着聚合铝铁药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加,而是由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共同作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铁 生物除磷 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1 位作者 孙彦富 刘洁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5-651,共7页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2/O厌氧段中占聚磷菌总数52%的菌具有同步反硝化聚磷的生物学特性。当以NO 3--N作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时,其硝酸盐浓度应...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2/O厌氧段中占聚磷菌总数52%的菌具有同步反硝化聚磷的生物学特性。当以NO 3--N作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时,其硝酸盐浓度应限制在50 mg/L以下,初始硝酸盐浓度越高,反硝化速率和缺氧聚磷速率及去除率越快,系统由聚磷转变为释磷的时间将延后。由于释/聚磷过程都需要碳源,所以,应控制进水的化学耗氧量(COD),以200 mg/L为最佳,使在释磷时有充足的碳源而在聚磷时碳源又较少。pH值对释/聚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初始pH值越高,释磷效果越好,但当pH≥8.0时,会引起磷酸盐沉积而导致磷酸根浓度降低,从而无法正确判断释磷和生物聚磷效果,反硝化除磷系统的pH值应控制在7.0~7.5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反硝化聚磷菌 硝酸盐 化学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5-1770,共6页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中COD、总氮、磷和污泥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比小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随C/P比的降低而线性降低;当进水C/P比高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稳定在90%~98%,出水磷浓度小于0.5mg·L-1.但是C/P比的变化,对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平均去除率分别高于90%和75%.而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则随C/P比的下降而增加.实验发现,不同C/P比系统均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可以实现“一碳两用”,有利于氮磷去除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进水C/P比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间歇曝气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生活污水 被引量:6
7
作者 罗亚红 李冬 +3 位作者 曾辉平 蔡言安 许达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O)=1.5~0.5 mg/L条件下运行,出水TP质量浓度仍超标.模式2为模式1的改良——末端间歇曝气填料A2/O工艺,好氧段后增设1个间歇曝气段,并改变污泥回流和排泥方式,系统在长污泥龄tSR=22.3 d、A2/O段优化工况、间歇曝气段tHR=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ρ(DO)=0.3~0.5 mg/L)、沉淀59 min)的条件下,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7.8%,99.1%,95.5%和90.8%,出水亚硝化率在70%以上,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与聚磷菌比达95.65%.系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的氮磷同步去除,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低碳氮比污水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和A^2/O法除磷脱氮工艺影响因素及除磷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玉生 朱学庆 +3 位作者 刘鸿亮 梁占彬 杨文龙 杜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9-64,共6页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2/O法TP去除率近于三级污水处理厂,且去除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效率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公式的修正使之更适于低碳源的情况。八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方法 A^2/o方法 除磷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厌氧释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剑 王世和 +1 位作者 杨小丽 施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最大释磷速率达1.92mg/L·h;碳源类型也对释磷有重要影响,投加乙酸效果最佳,最大释磷速率达2.31mg/L·h;硝态氮浓度低于15mg/L,对释磷影响不大;适宜的搅拌、水温和pH有助于充分释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A^2/o)反应器 厌氧释磷 聚磷茵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补碳的A^2/O工艺对同步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洪 刘希 +2 位作者 郭意 李永峰 乔丽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63-1970,共8页
为解决A2/O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的碳源问题,采用了甲醇、葡萄糖、乙酸分别作为A2/O系统的碳源,结果表明,甲醇作为系统外加碳源最经济、最合适,其中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75.81%和76.21%,NO-x-N被去除时间为30 min.研究最大化利用... 为解决A2/O工艺处理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的碳源问题,采用了甲醇、葡萄糖、乙酸分别作为A2/O系统的碳源,结果表明,甲醇作为系统外加碳源最经济、最合适,其中TN、TP去除率分别达到75.81%和76.21%,NO-x-N被去除时间为30 min.研究最大化利用碳源,得到外加碳源甲醇在厌氧/缺氧/好氧区段的投加比例为1∶2∶0、投加量为400 mg·L-1,硝酸盐回流比为250%时,系统运行效果最佳,TN、NH3-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0.56%、96.67%和92.56%,出水浓度分别为12.3 mg·L-1、4.1 mg·L-1和0.45 mg·L-1,达到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在缺氧段发生了反硝化吸磷的现象,有利于碳源的节省和系统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脱氮除磷 碳源类型 投加方式 投加量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生产性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苗纪伟 何群彪 +1 位作者 周增炎 曹洪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常州市清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在A2/O工艺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停止内回流,加大污泥回流比的倒置A2/O工艺运行.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在MLSS为3.5~4.5g/L;SVI为80~140mL/g;污泥负荷为0.08~0.15kgBOD5/(kgMLSS.d);有机负荷为0.20~0.35kg... 常州市清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在A2/O工艺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停止内回流,加大污泥回流比的倒置A2/O工艺运行.两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在MLSS为3.5~4.5g/L;SVI为80~140mL/g;污泥负荷为0.08~0.15kgBOD5/(kgMLSS.d);有机负荷为0.20~0.35kgCOD/(kgMLSS.d),泥龄11~20d条件下,污水CODCr、BOD5、SS、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7.6%、94.4%、95.9%、98.0%和93.3%,出水水质符合GB18918-2002中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认为该工艺对氨氮和总磷的冲击负荷抗受能力强,并提出了该工艺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城市污水处理厂 脱氮 除磷 污泥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缺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的比例、特性研究及菌株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2 位作者 孙彦富 周遗品 刘洁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7-442,共6页
用释磷/聚磷装置和微生物筛选、分离方法研究A2/O工艺缺氧池污泥,确定缺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比例,筛选、分离得反硝化聚磷单菌株且对单菌株聚磷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池中DPB占聚磷菌(PAO)的比例约为21.5%。从缺氧池分离得... 用释磷/聚磷装置和微生物筛选、分离方法研究A2/O工艺缺氧池污泥,确定缺氧池中反硝化聚磷菌(DPB)的比例,筛选、分离得反硝化聚磷单菌株且对单菌株聚磷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氧池中DPB占聚磷菌(PAO)的比例约为21.5%。从缺氧池分离得到的肠杆菌科、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都是DPB,而不动杆菌属仅是好氧PAO,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仅是一种专职的反硝化菌。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O2和NO3-时,肠杆菌科优先利用水中的O2进行聚磷;在缺氧环境中,肠杆菌科在COD为30mg/L时的聚磷效果优于COD为180mg/L时的聚磷效果。可见DPB的反硝化和聚磷的特性与电子受体的存在形式和COD有密切关系。因此,改良传统A2/O工艺和研发同步反硝化聚磷装置时,必须控制缺氧反硝化聚磷单元中混合液的DO和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 缺氧池 反硝化聚磷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1 位作者 陈银广 张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1,45,共4页
试验以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对该工艺连续动态监测了40h。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变化对系统的去除效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3%、98%和98%左右,这表... 试验以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动态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对该工艺连续动态监测了40h。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量和进水水质变化对系统的去除效果并未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氨氮和磷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3%、98%和98%左右,这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但对脱氮率和聚磷菌的厌氧释磷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同一连续流反应装置中同时实现了较为明显的缺氧吸磷和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曝气量和碳源需求量可分别节省15.1%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试验研究 A^2/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对A^2/O工艺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建龙 彭永臻 高永青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9-543,共5页
采用有效容积为52L的A^2/O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水源,研究了不同进水ρ(NH_4^+-N)负荷条件下,内循环回流比对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速率随着进水ρ(NH_4^+-N)负荷增加而升高,系统脱氮效率随着内循环回流比增加而升高,... 采用有效容积为52L的A^2/O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水源,研究了不同进水ρ(NH_4^+-N)负荷条件下,内循环回流比对系统脱氮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化速率随着进水ρ(NH_4^+-N)负荷增加而升高,系统脱氮效率随着内循环回流比增加而升高,内循环回流比从0增加到6,系统脱氮效率升高了14.0%,其中,ρ(NO_x^-N)去除率升高了10.2%,ρ(NH_4^+-N)去除率升高了3.8%.为稳定出水中氮的浓度、降低运行费用,内循环回流比应随进水ρ(NH_4^+-N)负荷的增加而增加,一般情况下内循环回流比易控制在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A^2/o工艺 脱氮 氨氮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A^2/O工艺中污泥沉降特性及污泥减量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永伟 王琳 王宝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0-33,共4页
使用复合式A2/O工艺进行了富集的原生动物对污泥沉降特性及污泥产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A2/O工艺悬浮态污泥的SVI低于对照试验30%,污泥产率在0.140~0.413kg污泥/kgCOD之间,是对照试验的1/2~4/5。填料的存在使原生动物在系统... 使用复合式A2/O工艺进行了富集的原生动物对污泥沉降特性及污泥产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式A2/O工艺悬浮态污泥的SVI低于对照试验30%,污泥产率在0.140~0.413kg污泥/kgCOD之间,是对照试验的1/2~4/5。填料的存在使原生动物在系统中富集,从而抑制丝状菌的增殖,显著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复合式工艺 A^2/o工艺 污泥膨胀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倒置A^2/O工艺脱氮效率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俊发 周艳 +2 位作者 吕平海 高伟 田海燕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8期487-489,共3页
对改良倒置A2/O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脱氮效率以及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典型城市污水得出:①系统的脱氮效率为84.5%,出水硝态氮浓度为6.2 mg/L;②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β≥37.2%~62%,厌氧池污水分... 对改良倒置A2/O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脱氮效率以及进入缺氧池和厌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典型城市污水得出:①系统的脱氮效率为84.5%,出水硝态氮浓度为6.2 mg/L;②进入缺氧池的污水分配系数β≥37.2%~62%,厌氧池污水分配系数α≥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效率 内循环 改良倒置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与改良A^2/O工艺生产性试验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长青 张峰 +1 位作者 毕学军 张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6,共4页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 以典型高浓度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比较了不同回流比条件下倒置A2/O工艺与改良A2/O工艺在脱氮除磷效果上的不同,并研究了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缓解脱氮除磷碳源矛盾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较低污泥回流比运行的倒置A2/O工艺可以保持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与相同污泥回流比而硝化液回流比为300%平行运行的改良A2/O工艺脱氮效果基本相当,但除磷效果优于改良A2/O工艺;提高倒置A2/O工艺污泥回流比至200%左右时,其脱氮除磷效果均优于改良A2/O工艺;通过缩短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生物脱氮除磷碳源的矛盾,提高系统整体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改良A^2/o工艺 脱氮除磷 生产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倒置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琪 刘年丰 +1 位作者 张杰 丁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1-362,381,共3页
对倒置A2/O工艺进行了缺氧池生物挂膜实验,结果表明,在化粪池出水COD有一定波动情况下,缺氧池COD去除率不仅较高且较稳定,有利于后续硝化反应的进行,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同时研究了C/N在缺氧池中对脱氮效果的影响,C/N(质量比)>8.0... 对倒置A2/O工艺进行了缺氧池生物挂膜实验,结果表明,在化粪池出水COD有一定波动情况下,缺氧池COD去除率不仅较高且较稳定,有利于后续硝化反应的进行,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同时研究了C/N在缺氧池中对脱氮效果的影响,C/N(质量比)>8.0脱氮效率达80%以上,C/N<6.0脱氮效果较差,证实了C/N是影响反硝化的关键因素。系统进水COD不高,影响了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置A^2/o工艺 挂膜反硝化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脱氮除磷工艺对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厂的改造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志 康壮武 陈松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3-85,共3页
为了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存在氮、磷去除率低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倒置A2/O脱氮除磷新工艺的原理及其特点,并采用该工艺对某小型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艺改造。结果表明,该新工艺对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进行的改... 为了解决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存在氮、磷去除率低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倒置A2/O脱氮除磷新工艺的原理及其特点,并采用该工艺对某小型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艺改造。结果表明,该新工艺对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进行的改造,可以充分利用原工艺的场地、构筑物及设备,只需少量的改建投资即可达到污水站在保持较高的COD、BOD去除率的同时,出水氮、磷的含量也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脱氮除磷 倒置A^2/o工艺 工艺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某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文玉 赵铮 +2 位作者 陈亚松 王婷 罗秋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6-139,共4页
无锡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采用两点进水及多模式运行方式的改良型A2/O工艺。生物池前端设置前置缺氧池,后端设置后缺氧池和后好氧池,进一步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 无锡某新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采用两点进水及多模式运行方式的改良型A2/O工艺。生物池前端设置前置缺氧池,后端设置后缺氧池和后好氧池,进一步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实际运行监测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中TN平均质量浓度为8.4 mg/L,TP平均质量浓度为0.3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改良型A^2/o工艺 多模式运行 TN 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