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废水的研究
1
作者 韩卫萍 盖磊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 针对农村低C/N污水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率差的问题,以倒置A^(2)/O耦联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为探究对象,通过控制进水污染物浓度,在中温条件下考察了有机负荷(OLR)对倒置A^(2)/O耦联MBR组合工艺处理农村低C/N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150 mg/L提高至450 mg/L时,总氮(TN)和溶解性磷酸盐(SOP)去除率分别由67.6%和86.6%提高至72.4%和94.3%,进一步提高OLR降低了组合工艺对污染物和营养盐的去除。此外,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泥特征,提高OLR促进了胞外聚合物(EPS)分泌,尤其在OLR为600 mg/L组别内,EPS含量提高至139.6 mg/g。进水OLR对缺氧池内EPS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厌氧池内EPS的影响。OLR能影响新工艺内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酶的活性,当OLR为450 mg/L时,污染物和营养盐去除相关关键活性酶最强。研究结果为农村低C/N污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C/N污水 倒置A^(2)/o MBR 胞外聚合物 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A生化法+膜法+磁混凝法污水处理工程实例
2
作者 计建洪 耿学坚 +2 位作者 王丽聪 杭彩云 庄惠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倒置A^(2)/O+A生化法+膜法+磁混凝物化法”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分析了工艺特点,并详述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优良,除磷脱氮效果好,出水COD、TP、NH_(3)-N、TN月均值分别为28、0.2、0.3、6.06mg/L,达到了DB32/1... 采用“倒置A^(2)/O+A生化法+膜法+磁混凝物化法”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分析了工艺特点,并详述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优良,除磷脱氮效果好,出水COD、TP、NH_(3)-N、TN月均值分别为28、0.2、0.3、6.06mg/L,达到了DB32/1072—2018《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其他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COD、TP和NH_(3)-N三个指标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倒置A^(2)/o 除磷脱氮 磁混凝沉淀 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T和A^(2)O工艺处理低C/N废水效能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越 白春学 +3 位作者 阎春荣 蔡建军 谢昊 张捍民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2,98,共7页
本研究利用MUCT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处理低C/N废水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同步进行,克服了A^(2)O工艺微生物竞争碳源以及硝态氮影响聚磷菌的弊端。实验重点研究了HRT、C/N、N/P以及MLSS对MUCT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本研究利用MUCT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处理低C/N废水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同步进行,克服了A^(2)O工艺微生物竞争碳源以及硝态氮影响聚磷菌的弊端。实验重点研究了HRT、C/N、N/P以及MLSS对MUCT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在MLSS=4500 mg/L、HRT=8 h、C/N=5∶1、N/P=2∶1时,MUCT工艺具有最佳去除性能,COD去除率为86.1%,NH_(4)^(+)-N去除率为89.0%,TP去除率为83.2%。细菌多样性结果表示,好氧池主要硝化菌Blastocatellaceae、Saccharimonadales和Caldilineaceae在MUCT中相对丰度高于A^(2)O工艺。Microscillaceae和Azospira在MUCT缺氧池I中相对丰度分别为8.9%和4.4%,高于A^(2)O工艺缺氧池6.4%和4.3%,主要参与反硝化和反硝化吸磷过程。Candidatus Moranbacteria、Comamonadaceae作为吸磷菌参与磷的代谢,在MUCT工艺缺氧池Ⅰ、缺氧池Ⅱ相对丰度分别为1.5%、1.4%和0.9%、0.7%,在A^(2)O工艺缺氧池相对丰度仅为0.6%和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T A^(2)o 反硝化除磷 低碳氮比 功能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2)/O工艺污水厂改造与提标工程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姚瑞珍 周国胜 +2 位作者 杨新春 陶敏 汪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 南方某污水厂提标扩建工程,一期A^(2)/O好氧区采用MBBR工艺改造并增大缺氧区容积;二期提标采用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紫外消毒工艺,强化脱氮除磷及SS去除,并对全厂进行除臭设计。提标扩建后总规模12×10^(4)m^(3)/d,直接运行成本约0.63元/m^(3),出水均值为COD 17.10 mg/L、BOD55.40 mg/L、SS 5.80 mg/L、NH_(4)^(+)-N 0.90 mg/L、TN 5.90 mg/L、TP 0.30 mg/L。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其经验可供其他污水厂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MBBR工艺 高效沉淀池 纤维转盘滤池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活性污泥黏性膨胀原因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娟 张智瑞 +1 位作者 刘东洋 雷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 污泥黏性膨胀问题一直是A^(2)O工艺运行控制的难点。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污泥黏性膨胀问题,造成污泥沉降性能变差,SVI逐渐提升至240 mL/g左右,二沉池泥位持续升高。从进水水质、水温、曝气量、浮渣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引起污泥膨胀的原因,及时从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溶解氧、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运行工艺,使污泥膨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彻底消除生物池浮泥,又通过在二沉池配水井精准投加40 mg/L的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药剂助沉,明显提高了污泥沉降性能,SVI也逐渐下降至120 mL/g左右的正常水平,解决了污泥黏性膨胀问题,消除了生物池浮泥,为解决污泥黏性膨胀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污泥黏性膨胀 生物浮泥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良A^(2)O工艺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泽佳 庹豪锐 +4 位作者 谢祥塔 陈建 韩松磊 赵晓青 刘学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运用碳排放因子法,对汕头市4座处理规模相似但A^(2)O工艺各异的中型污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总量核算与碳排放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总碳排放量存在差异,4座污水处理厂总碳排放强度范围为0.317~0.402 kg/m^(3)... 运用碳排放因子法,对汕头市4座处理规模相似但A^(2)O工艺各异的中型污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总量核算与碳排放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总碳排放量存在差异,4座污水处理厂总碳排放强度范围为0.317~0.402 kg/m^(3)(CO_(2)-eq)。按处理工艺碳排放从小到大顺序为:多段AO、A^(2)O+厌氧/缺氧调节池、传统A^(2)O、A^(2)O+微曝气氧化沟。但不同处理工艺的碳排放类别组成相似,电力消耗为最主要的碳排放源。与传统的A^(2)O工艺相比,3种改良A^(2)O工艺在减小药耗、CH4排放、N2O排放和污泥处置碳排放源排放强度存在优势,其中多段AO工艺减小总碳排强度的优势最大,据此针对改良A^(2)O工艺的运行碳排优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A^(2)o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强太阳辐射下A^(2)O工艺活性污泥脱氮机制研究
7
作者 彭贤湃 宗永臣 +3 位作者 王俊 傅椿惠 纪家奥 张东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12,共16页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 文章通过横向运行太阳辐射、恒温和室温3套平行A^(2)O装置,分析高原太阳辐射对A^(2)O反应器驯化活性污泥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行到第40天时,太阳辐射A^(2)O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相比于恒温、室温装置总体上较差;太阳辐射A^(2)O系统中的操作分类单元数量为595,呈下降趋势,驯化过程中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代谢为主;反硝化菌的相对丰度随太阳辐射照射时长的增加而增加。运行到40 d太阳辐射A^(2)O系统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恒温和室温系统,某些常见的污泥中的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受到了太阳辐射的抑制,但如norank_f__AKYH767脱氮相关的菌属丰度及其功能基因反而在太阳辐射反应器中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A^(2)o工艺 太阳辐射 微生物群落特征 代谢途径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2)O氧化沟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青青 胡亮 +1 位作者 廖妍 胡新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 以广东湛江某污水处理厂为例,针对小城镇污水特点,开展了改良A^(2)O氧化沟基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程应用研究。论证了污水厂生化处理方案,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工程投资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以及运行状况。运行数据显示,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优,抗冲击负荷强,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较严者,尤其NH_(3)-N出水质量浓度0.02mg/L远低于排放标准限值。该工艺占地面积小,设备操作简单,对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镇较友好。该工程的成功运用,对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氧化沟 脱氮除磷 小城镇 抗冲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A-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易寰 钟奕杰 苏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0-133,140,共5页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A^2O/A-MBR工艺的概况、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为TN、TP含量和COD。分析了工艺技术特点和运行数据,生化池采用两点式方式进水,并增加后缺氧段,保证了COD去除效果和脱氮除磷效果,出水COD年均27....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A^2O/A-MBR工艺的概况、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计参数,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为TN、TP含量和COD。分析了工艺技术特点和运行数据,生化池采用两点式方式进水,并增加后缺氧段,保证了COD去除效果和脱氮除磷效果,出水COD年均27.6 mg/L,去除率91%。提出了回流控制和DO含量控制的脱氮优化策略,当硝化回流体积比控制在150%~200%,膜池污泥回流体积比控制在250%~320%,曝气池末段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5~2.5 mg/L时,系统有较好的TN去除效果,出水TN、NH3-N的质量浓度年均分别为9.98、0.780 mg/L,去除率分别为66.8%、96.1%。通过改变除磷药剂投加位置来优化除磷,实际投加量为1~1.5 t/d,出水TP的质量浓度平均低于0.20 mg/L,去除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a-mbr工艺 脱氮除磷 优化策略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生境下乙酸钠为单一碳源对A^(2)O工艺的影响
10
作者 宗永臣 傅椿惠 +3 位作者 李璐辰 史旭升 王明权 刘乐然 《高原农业》 2024年第3期250-257,296,共9页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 以高原生境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结合污水处理中污染物浓度不确定性特点,探究了乙酸钠为单一碳源时A^(2)O工艺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高原生境下A^(2)O工艺在使用乙酸钠作为单一碳源驯化后,具备一定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但其去除效率随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说明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该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远低于平原地区,菌群在门水平及属水平上的主要细菌及相对丰度均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说明高原特殊生境对A^(2)O工艺的菌群结构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污染物的处理效率。研究成果能够为高原生境下污水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生境 A^(2)o工艺 乙酸钠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工艺和A^2O+BCO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比较 被引量:28
11
作者 赵伟华 王梅香 +4 位作者 李健伟 冯岩 刘博 李夕耀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4-999,共6页
以实际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依次分别采用A^2O工艺和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在进水负荷和运行参数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运行134d.结果表明,相对于A^2O系统,A^2O+BCO系统由于采用双污泥工艺,硝化菌... 以实际低C/N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依次分别采用A^2O工艺和A^2O+BC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试验在进水负荷和运行参数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运行134d.结果表明,相对于A^2O系统,A^2O+BCO系统由于采用双污泥工艺,硝化菌和聚磷菌(PAOs)污泥龄分离,同时反硝化除磷"一碳两用",碳源利用率更高,T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8%和28%.其次FISH试验表明,在稳定运行的A^2O+BCO工艺中,PAOs比例为22%,远远超过A^2O中7%的比例,从微生物角度证明了脱氮除磷效果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C/N) A^2o工艺 A^2o+BCo工艺 反硝化除磷 双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MBBR与A^2O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文焕 唐若凯 +5 位作者 肖作义 李卫平 范荣华 肖明慧 马长宝 张敬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135,共5页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 结合包头市某污水厂A^2/O工艺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多级MBBR与A^2/O工艺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污泥减量化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多级MB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出水COD、总氮和氨氮平均值分别为23.1、10.2、2.07 mg/L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7%、85.2%、96.7%;各项指标均优于A^2/O工艺,特别是TN能够稳定达标,解决了低碳氮比污水TN难以达标的问题。但是多级MBBR工艺除磷效果不佳,需要额外投加药剂化学除磷。多级MBBR工艺同时表明: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为0.12,约为A^2/O工艺的1/4~1/5,污泥减量效果显著。同时多级MBBR工艺为A^2/O工艺提标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多级MBBR A^2/o 生物脱氮 污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对A^2/O工艺强化除磷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吕鑑 赵永志 +4 位作者 王佳伟 周军 王洪臣 张成惠 张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1-985,共5页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增加进水中的VFA可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提高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初沉污泥进行水解和酸化,通过对比中试试验和实际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详细讨论了初沉污泥水解对进入生化反应系统的... 挥发性脂肪酸(VFA)是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增加进水中的VFA可以强化生物除磷效果.提高脂肪酸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对初沉污泥进行水解和酸化,通过对比中试试验和实际污水厂的运行结果,详细讨论了初沉污泥水解对进入生化反应系统的进水水质及ρ(VFA)、ρ(C):ρ(P)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可以改善进水水质,ρ(BOD5)、ρ(CODcr)、ρ(TP)、ρ(sP)、ρ(SS)相对污水厂初沉出水分别提高61.1%、36.5%、36.1%、17.36%和52.0%,可生物化性指标也相应地提高了20.40%.初沉出水VFA有显著提高,平均值由进水的12增加到56,提高了3.7倍,为后续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创造了理想的条件.通过初沉污泥水解实现的污泥水解技术,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目标而实施的升级改造,解决进水中碳源不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沉污泥 水解酸化 A^2/o工艺 V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铝铁强化A^2/O系统脱氮除磷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温沁雪 王官胜 +2 位作者 陈志强 吕炳南 施汉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5-948,共4页
为了考察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聚合铝铁对A2/O工艺生物系统的影响,实验模拟A2/O系统,并在其曝气池前段投加聚合铝铁,通过改变聚合铝铁的投加量,研究在不同投加量下,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对TP,TN,COD的去除效果.并... 为了考察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的处理效果和聚合铝铁对A2/O工艺生物系统的影响,实验模拟A2/O系统,并在其曝气池前段投加聚合铝铁,通过改变聚合铝铁的投加量,研究在不同投加量下,聚合铝铁强化A2/O除磷系统对TP,TN,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反应器内污泥的PHA含量,研究聚合铝铁对聚磷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铝铁对生物除磷有一定的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聚合铝铁的投加量为4mg/L(以Al计)进水时,系统对磷去除效果最好;同时聚合铝铁的投加也有助于TN和COD的去除.总磷去除率并不是随着聚合铝铁药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加,而是由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共同作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铁 生物除磷 A^2/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永臻 侯红勋 +1 位作者 孙洪伟 马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11-1314,1328,共5页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2/o 氧化沟 生物除磷 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A^2/O+超滤+光催化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冶 邢静 +3 位作者 孟瑞静 王梦雅 李喜柱 邬红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124,共4页
针对规模化猪场粪污特点,进行了"厌氧+A2/O+UF+光催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工艺参数的设计、调试。通过小试确定工艺运行参数为:厌氧HRT为72h、缺氧池+好氧池HRT选择为36h。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对废水中COD、BOD5、TP... 针对规模化猪场粪污特点,进行了"厌氧+A2/O+UF+光催化组合工艺处理废水"工艺参数的设计、调试。通过小试确定工艺运行参数为:厌氧HRT为72h、缺氧池+好氧池HRT选择为36h。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该工艺对废水中COD、BOD5、TP和NH3-N去除率分别达98.75%、98.34%、96.67%和95.21%,出水能够稳定在COD为63.2~82.32 mg/L、BOD5为31.2~43.2 mg/L,TP、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11.2~18.4 mg/L,水质达GB 5084-2005要求,可全部用于厂区农业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水解酸化 A^2 o 超滤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和A^2/O法除磷脱氮工艺影响因素及除磷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玉生 朱学庆 +3 位作者 刘鸿亮 梁占彬 杨文龙 杜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9-64,共6页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 重点介绍A/O除磷工艺和A^2/O除磷脱氮工艺,以及影响除磷脱氮工艺因素和除磷动力学的研究。工艺研究采用了动态与静态实验方法,采用色质联机研究了有毒有机物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A/O、A^2/O工艺的BOD_5去除率近于二级污水处理厂,A^2/O法TP去除率近于三级污水处理厂,且去除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的效率高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公式的修正使之更适于低碳源的情况。八种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方法 A^2/o方法 除磷 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周康群 刘晖 +1 位作者 孙彦富 刘洁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5-651,共7页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2/O厌氧段中占聚磷菌总数52%的菌具有同步反硝化聚磷的生物学特性。当以NO 3--N作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时,其硝酸盐浓度应... 利用反硝化聚磷菌进行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反硝化聚磷试验,研究A2/O厌氧段聚磷菌的反硝化聚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A2/O厌氧段中占聚磷菌总数52%的菌具有同步反硝化聚磷的生物学特性。当以NO 3--N作电子受体进行聚磷时,其硝酸盐浓度应限制在50 mg/L以下,初始硝酸盐浓度越高,反硝化速率和缺氧聚磷速率及去除率越快,系统由聚磷转变为释磷的时间将延后。由于释/聚磷过程都需要碳源,所以,应控制进水的化学耗氧量(COD),以200 mg/L为最佳,使在释磷时有充足的碳源而在聚磷时碳源又较少。pH值对释/聚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初始pH值越高,释磷效果越好,但当pH≥8.0时,会引起磷酸盐沉积而导致磷酸根浓度降低,从而无法正确判断释磷和生物聚磷效果,反硝化除磷系统的pH值应控制在7.0~7.5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反硝化聚磷菌 硝酸盐 化学耗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A^2/O工艺的运行模式与设计要点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舜和 邓胜琳 姜宝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介绍并总结了A2/O、改良A2/O工艺、分点进水倒置A2/O、UCT、改良UCT等多种AO工艺原理和特点,提出了融合上述多种工艺特点的多模式A2/O工艺,通过池型的优化设计,使生物反应池可按多种模式灵活运行。重点介绍了多模式A2/O的运行模式、设... 介绍并总结了A2/O、改良A2/O工艺、分点进水倒置A2/O、UCT、改良UCT等多种AO工艺原理和特点,提出了融合上述多种工艺特点的多模式A2/O工艺,通过池型的优化设计,使生物反应池可按多种模式灵活运行。重点介绍了多模式A2/O的运行模式、设备选型和池形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A o A^2 o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P比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晓莲 王淑莹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5-1770,共6页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 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A2/O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但其中进水C/P比是其运行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考察不同进水C/P比对A2/O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种进水C/P比(55、45、34、23),研究了A2/O工艺中COD、总氮、磷和污泥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P比小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随C/P比的降低而线性降低;当进水C/P比高于32时,磷的去除效果稳定在90%~98%,出水磷浓度小于0.5mg·L-1.但是C/P比的变化,对COD和总氮的去除率影响较小,平均去除率分别高于90%和75%.而剩余污泥中磷含量则随C/P比的下降而增加.实验发现,不同C/P比系统均存在反硝化除磷现象,可以实现“一碳两用”,有利于氮磷去除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进水C/P比 生物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