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的盐度胁迫下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亚峰 伍健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422,共7页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等废水由于盐度较高而造成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繁殖受限问题,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NaCl盐度、温度、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优化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为解决垃圾渗滤液等废水由于盐度较高而造成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繁殖受限问题,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NaCl盐度、温度、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对脱氮性能的影响,优化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氮负荷率为2.34 kg/(m^(3)·d)下,各单因素分别在温度为25℃、HRT为12 h、盐度为10 g/L时,TN去除率达到峰值,稳定运行阶段的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11%、87.40%、90.80%;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最佳条件:盐度为11 g/L、温度为28℃、HRT为18 h, T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3.68%;盐度低于15g/L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以正常运行,盐度过高会抑制脱氮性能,但是抑制作用可逆。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反应器运行条件,可提升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盐度 脱氮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原水和厌氧氨氧化菌对沼液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N_(2)O减排的影响
2
作者 王东旭 张静妮 +1 位作者 邓良伟 王文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5-973,共9页
猪场沼液碳氮比(C/N)低,利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直接处理时,导致反硝化过程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为解决该问题,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缺氧/好氧(A/O)反应器为基础构建了添加猪场原废水和厌氧氨氧化菌2种策略,并评估2... 猪场沼液碳氮比(C/N)低,利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直接处理时,导致反硝化过程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为解决该问题,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缺氧/好氧(A/O)反应器为基础构建了添加猪场原废水和厌氧氨氧化菌2种策略,并评估2种策略对N_(2)O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添加猪场原废水策略下,相较C/N为2/1,添加原水至C/N为4.5/1时,SBR和A/O分别能减少55%和60%的N_(2)O排放量。厌氧氨氧化生物强化策略下,SBR和A/O分别能减少89%和7%的N_(2)O排放量。添加猪场原废水策略下,A/O的反硝化活性和电子传递系统活性高于SBR,其具有更高反硝化能力,因此适合采用添加原水来减排N_(2)O;厌氧氨氧化生物强化策略下,SBR污泥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和电子系统活性高于A/O,厌氧氨氧化菌在SBR反应器中能够快速适应,因此适合改造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来减排N_(2)O。研究结果对缓解沼液生物脱氮过程温室气体N_(2)O减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原废水 化菌 短程硝化反硝化 化亚氮(N_(2)o) 脱氮 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iolog法分析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梅冰 彭绪亚 谢影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8,共5页
该研究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连续式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试验,用Biolog方法分析了反应器各个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各个阶段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常见的物种接近,但均一性各阶段有较大... 该研究在中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的连续式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试验,用Biolog方法分析了反应器各个运行阶段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中各个阶段微生物物种丰富度和常见的物种接近,但均一性各阶段有较大的差异。ECO板上碳源的利用情况不同,表明反应器各个阶段微生物群落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反应器在启动与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较为接近,而与反应器抑制阶段和恢复阶段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差异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微生物多样性 Biolog 主成分分析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亚飞 刘峻 +1 位作者 杨伟纳 李文达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3期56-59,共4页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且成分复杂的特点,通过研究废水特征,探索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工艺。以某工程为例,采用芬顿氧化-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混凝沉淀-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对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化验结果显示,废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200~5400 mg·L^(-1)、1100~1250 mg·L^(-1)、180~200 mg·L^(-1)、50~60 mg·L^(-1)、色度为80~100度。经105 d系统调试,不断优化运行控制参数,出水COD、BOD_(5)、SS、NH_(3)-N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80 mg·L^(-1)、30 mg·L^(-1)、10 mg·L^(-1)、20 mg·L^(-1)以下,色度达到10度以下,主要污染物指标可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间接排放标准》(DB41/756—2012)中的B级标准。针对此类化学合成制药废水,采用芬顿-ABR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技术可行,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 ABR 生物接触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镁铝水滑石脱除厌氧消化沼气中CO_(2)的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宇琦 李江涛 +2 位作者 丁建智 宋秀兰 苏冰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0-5261,共12页
厌氧消化沼气中含有的CO_(2)会降低沼气利用价值,高效去除CO_(2)是沼气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焙烧镁铝水滑石具有良好的CO_(2)吸附性能,本文利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模型优化CO_(2)吸附条件,考察吸附剂剂量、焙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对吸附... 厌氧消化沼气中含有的CO_(2)会降低沼气利用价值,高效去除CO_(2)是沼气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焙烧镁铝水滑石具有良好的CO_(2)吸附性能,本文利用响应面法的Box-Behnken模型优化CO_(2)吸附条件,考察吸附剂剂量、焙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吸附材料表征、吸附过程测定分析吸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剂量、焙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均对CO_(2)吸附有显著影响,最适宜的吸附条件为:投加量0.016g/m L、400℃焙烧、55℃反应。在此条件下,沼气中的CO_(2)体积分数从23.51%降至0,CO_(2)吸附容量为0.625mmol/g,CH4回收率为94.7%,经过6次循环吸附后,吸附剂仍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吸附过程及吸附材料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比表面积、等电点及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焙烧镁铝水滑石的吸附过程十分迅速,表面碱性位点吸附及层间阴离子插层作用同时促进了CO_(2)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镁铝水滑石 消化沼气 Co_(2)吸附 响应面优化设计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和H_2O_2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研萍 方刚 +4 位作者 党锋 朱保宁 周祺 夏瑜 李秀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0-263,共4页
为提高秸秆厌氧消化的产气量及产气效率,采用NaOH和H2O2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浓度组合预处理对秸秆成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NaOH+3%H2O2预处理的处理效果最佳,与未经预处理的效果相比,总产气量提高了9.89%... 为提高秸秆厌氧消化的产气量及产气效率,采用NaOH和H2O2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浓度组合预处理对秸秆成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NaOH+3%H2O2预处理的处理效果最佳,与未经预处理的效果相比,总产气量提高了9.89%,消化时间缩短了14d,TS和VS降解率分别提高15.23%和17.85%。NaOH和H2O2联合试剂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厌氧消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消化 沼气 玉米秸 NaoH和H2o2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及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吕永涛 曾玉莲 +3 位作者 闫建平 孙婷 刘婷 王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研究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以及对N_2O释放的影响,接种亚硝化活性污泥,以含乙酸钠、氨氮、磷酸盐的人工配水为基质,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在厌氧-限氧(DO 0.3~0.8 mg/L)SBR中成功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SNDPR).反应器稳定期间... 为研究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以及对N_2O释放的影响,接种亚硝化活性污泥,以含乙酸钠、氨氮、磷酸盐的人工配水为基质,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在厌氧-限氧(DO 0.3~0.8 mg/L)SBR中成功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SNDPR).反应器稳定期间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76.1±5)%、(98.4±1)%.采用批式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水pH(6.0、7.0、8.0、9.0)对脱氮除磷效果及N_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9.0时除磷效果最好,除磷率达87.7%,其次为pH为6.0时,除磷率达84.0%;随着pH降低,氨氧化速率呈升高趋势,pH为6.0时单位MLSS氨氧化速率和脱氮率最大,二者分别为3.7 mg/(L·h·g)和83.9%;N_2O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为6.0时的释放量是9.0时的3.5倍.综上,pH为6.0时,能获得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但同时会增加N_2O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限 同步脱氮除磷 N2o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法处理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长波 杨华伟 张振家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与内循环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工艺对悬浮聚合法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进行连续处理实验。在温度为35℃、厌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8h、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条件下,TOC总去除率达95%以上,厌氧段为... 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与内循环式好氧生物膜反应器串联工艺对悬浮聚合法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进行连续处理实验。在温度为35℃、厌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8h、好氧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为6h条件下,TOC总去除率达95%以上,厌氧段为50%左右。结果表明:厌氧段还可提高其出水的可生化性;温度对厌氧及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影响较大;运行过程中须向离心母液废水中添加氮、磷等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 聚氯乙烯 母液 膨胀颗粒污泥床 好氧生物膜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吹脱-好氧-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 被引量:7
9
作者 石璐 唐受印 刘忠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6-318,共3页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 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 ,设计了用厌氧 -吹脱 -好氧 -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进水的 CODCr分别为 60 0 0~ 80 0 0和 15 0 0~ 2 0... 针对酱油废水的高 CODCr、高色度、高挥发酸以及含盐的特点 ,设计了用厌氧 -吹脱 -好氧 -吸附法处理酱油废水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该工艺对酱油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厌氧进水的 CODCr分别为 60 0 0~ 80 0 0和 15 0 0~ 2 0 0 0 mg/L,色度分别为 5 0 0 0和 180 0倍左右时 ,厌氧反应的水力停留时间 (HRT)分别为 3~ 4和 2 d,吹脱池的停留时间为 16h,气水比为 0 .0 1m3/L,好氧反应器和煤渣吸附池的停留时间分别为 14~ 18和 14~ 16h时 ,该流程对废水 CODCr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90 %和82 .7%左右 ,对色度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76.7%和 86.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脱-好氧-吸附 酱油废水 废水处理 色度 CoDCR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固率污泥预处理方法及其在污泥厌氧消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峰林 左剑恶 +2 位作者 林甲 吴静 王凯军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共4页
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的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考察加热法和超声法对污泥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含固率为10%,8%,6%,4%的污泥,经60℃,70℃,80℃,90℃温度下预处理30 min,随温度升高,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COD(SC... 厌氧消化是污泥处理的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考察加热法和超声法对污泥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含固率为10%,8%,6%,4%的污泥,经60℃,70℃,80℃,90℃温度下预处理30 min,随温度升高,预处理后污泥上清液中的溶解性COD(SCOD)浓度也相应升高;针对含固率为10%,8%,6%,4%的污泥,经过70℃预处理30 min,其SCOD分别升高21%,31%,52%,37%。考察70℃加热预处理30 min后,含固率10%的污泥进行连续厌氧消化试验,在进料负荷为2.78 gVS.L-1d-1下,连续运行40 d,产气率可由原来的0.36 Nm3.kg-1VSin提高至0.44 Nm3.kg-1VSin。考察不同声密度和反应时间对不同含固率污泥进行超声预处理的影响,发现在声密度为0.6 W.mL-1,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对含固率为10%,8%,6%,4%的污泥进行预处理后,其上清液中的SCOD分别升高4.6%,59.0%,171.9%,1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 超声波 预处理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预处理+厌氧+两级A/O工艺处理农药废水 被引量:7
11
作者 纪振 李东升 +2 位作者 王旭波 吕文明 李耀中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4-106,共3页
采用物化(电催化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中浓度混合废水后,利用厌氧+两级A/O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处理量为300 m3/d。运行实践表明:物化预处理对COD的去除率为32%,整个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低于500 mg/L,氨氮低于35 mg/L,盐分低于0.6%,... 采用物化(电催化氧化、铁炭微电解)预处理高、中浓度混合废水后,利用厌氧+两级A/O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处理量为300 m3/d。运行实践表明:物化预处理对COD的去除率为32%,整个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低于500 mg/L,氨氮低于35 mg/L,盐分低于0.6%,出水水质达到接管要求,工艺处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中间体废水 物化预处理 处理 两级a/o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厌氧释磷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剑 王世和 +1 位作者 杨小丽 施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 将MBR与A2/O工艺有机集成新型的MB(A2/O)组合工艺,考察了MB(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厌氧释磷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及特性。结果表明:工艺厌氧上清液总磷浓度可达30~45mg/L,随污泥停留时间(SRT)和碳源浓度增大,释磷效果变好,最大释磷速率达1.92mg/L·h;碳源类型也对释磷有重要影响,投加乙酸效果最佳,最大释磷速率达2.31mg/L·h;硝态氮浓度低于15mg/L,对释磷影响不大;适宜的搅拌、水温和pH有助于充分释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A^2/o)反应器 释磷 聚磷茵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方式对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翼军 吴瑒 +2 位作者 杨殿海 张浩 张新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30,37,共7页
采用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进行了低碳、高氮磷市政污水的中试试验,研究了运行方式对该工艺去除有机物以及脱氮除磷的影响。通过7个阶段的连续运行比较,得到系统最优流量分配比(体积比)为厌氧区分流75%∶25%,最终出水COD、氨氮、TN... 采用厌氧区碳源分流多级A/O工艺进行了低碳、高氮磷市政污水的中试试验,研究了运行方式对该工艺去除有机物以及脱氮除磷的影响。通过7个阶段的连续运行比较,得到系统最优流量分配比(体积比)为厌氧区分流75%∶25%,最终出水COD、氨氮、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8、0.64、14.2、0.89mg/L,基本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流量分配比对去除COD、氨氮基本没有影响,对去除TN、TP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内回流位置研究发现,内回流位置在消氧区更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升。通过对进水负荷研究发现,COD和氨氮污泥负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控制TN污泥负荷为0.040kg/(kg·d)时对TN的处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多级a/o 脱氮除磷 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焦性没食子酸法培养厌氧菌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桂秀 林晨 +1 位作者 江振友 黄环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焦性没食子酸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混凝沉降法处理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贞岚 李锡英 +2 位作者 杨沂凤 吴晓 张忠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8期26-28,共3页
介绍了用化学混凝沉降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絮凝剂及其使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使用该所研制的 KN— 絮凝剂处理厌氧出水 ,絮凝剂的用量、费用最低 ,COD去除率达到 86%以上 ,SS去除率达到 9... 介绍了用化学混凝沉降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出水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絮凝剂及其使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使用该所研制的 KN— 絮凝剂处理厌氧出水 ,絮凝剂的用量、费用最低 ,COD去除率达到 86%以上 ,SS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产生的絮状物沉降性能好 ,容易从水中分离出来。此工艺的特点是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直接进行化学混凝 ,省去了好氧处理 ,处理工艺更加简单 ,运行费用大大降低 ,在工业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混凝沉降 出水 CoD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酸化-好氧光合细菌法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被引量:4
16
作者 穆军 章非娟 +2 位作者 黄翔峰 李彦生 吴志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采用抑制硫酸盐还原的厌氧酸化工艺与两级好氧光合细菌工艺组合技术,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实现了硫酸盐不转化状态下的污染物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当连续流酸化反应器内挥发酸浓度达31112mg COD/L以上时,硫酸盐还原将被完全抑制.... 采用抑制硫酸盐还原的厌氧酸化工艺与两级好氧光合细菌工艺组合技术,处理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实现了硫酸盐不转化状态下的污染物高效去除.结果表明,当连续流酸化反应器内挥发酸浓度达31112mg COD/L以上时,硫酸盐还原将被完全抑制.酸化段采用CODCr为44251mg/L的较高进水浓度,容积负荷25.0kgCOD/(m3(d),出水经稀释后进入容积负荷为4.0kgCOD/(m3(d)的两级好氧膜法光合细菌反应器,最终CODCr去除率达99.0%,总氮去除率67.5%,而硫酸盐还原被完全抑制.在两级PSB反应器中,PSB2反应器主要起脱氮作用,较高的DO(5.0~6.0mg/L)有利于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 酸化 光合细菌 抑制硫酸盐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3O4强化厌氧活性污泥降解偶氮染料废水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海峰 唐浩杰 +1 位作者 单胜道 毛正荣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4,共4页
将纳米Fe3O4投加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强化厌氧活性污泥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投加反应器,纳米Fe3O4能显著提高厌氧活性污泥对偶氮染料废水的降解性能,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及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61.9%、10... 将纳米Fe3O4投加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强化厌氧活性污泥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投加反应器,纳米Fe3O4能显著提高厌氧活性污泥对偶氮染料废水的降解性能,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及产甲烷量分别提高了61.9%、10.1%和68.1%。同时,纳米Fe3O4增加了厌氧活性污泥的EPS含量,有利于酶F420产生,提升了污泥导电性,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废水 活性污泥 纳米FE3o4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厌氧消化液挥发性脂肪酸的快速法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陈庆今 刘焕彬 胡勇有 《中国沼气》 2003年第4期3-5,共3页
实验采用普通而又价廉的GDX-401极性填料作为固定相,FID作为检测器,采用程序升温,在适当高温及较大载气流量的条件下,可以用国产普通气相色谱仪在5分钟内较准确地完成一个厌氧消化液样品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挥发酸极性、测定液pH值对... 实验采用普通而又价廉的GDX-401极性填料作为固定相,FID作为检测器,采用程序升温,在适当高温及较大载气流量的条件下,可以用国产普通气相色谱仪在5分钟内较准确地完成一个厌氧消化液样品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挥发酸极性、测定液pH值对测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消化液 挥发性脂肪酸 测量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处理阿奇霉素废水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鹏宇 陈佳容 +2 位作者 陈代杰 邵雷 谭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
阿奇霉素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抗生素残留等特点,为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为8 753mg/L时,出水平均COD为377mg/L,COD去除率达到95.69%... 阿奇霉素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抗生素残留等特点,为提高废水处理工艺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采用水解酸化—多级厌氧—两级串联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为8 753mg/L时,出水平均COD为377mg/L,COD去除率达到95.69%,多级厌氧段的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136 m3/(m3·d);当进水平均氨氮为324 mg/L时,出水平均氨氮为31mg/L,氨氮去除率达到90.43%;当进水阿奇霉素为63.1mg/L时,出水阿奇霉素为4.5mg/L,阿奇霉素降解率为92.87%。系统稳定运行后,微型动物在一级O池内以豆形虫、草履虫为主,在二级O池内以红斑瓢体虫、表壳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水解酸化 多级 两级串联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彤 古碧 +5 位作者 黄丽婕 陈杰 周雷 覃杨华 郑莹莹 刘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选取机械球磨时间、机械球磨温度、模压时间三个变量进行Box-Benhnken实验,运用响应面法对聚乳酸(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各响应值与实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各因素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确定PLA/木... 选取机械球磨时间、机械球磨温度、模压时间三个变量进行Box-Benhnken实验,运用响应面法对聚乳酸(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各响应值与实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以及各因素对响应值的交互影响,确定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达最优值时,其工艺条件为:模压时间为5.99 min,机械球磨温度为59.01℃,机械球磨时间为33.42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44.125 6 MPa,弯曲强度为66.8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聚乳酸 响应面 木塑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