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海峰 张合 李豪杰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2-34,共3页
针对多传感器目标信号的特点 ,运用小波变换和FOBW编码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 ,运用D S证据理论对目标进行融合识别。与单一传感器的识别结果相比较 ,上述方法能明显提高识别能力 ,同时降低识别的不确定性 ,提高识别的实时性。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目标识别 传感器 小波变换 FOBW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3-D小波变换图像编码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文忠 沈兰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32-36,共5页
基于图像序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技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编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实际中采用的三维小波变换只是一种准三维变换,不能提供对变换结果的统一描述等不足,推导了信号真正的三维小波变换的有关理论及其实现方法.在此基础... 基于图像序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技术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编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实际中采用的三维小波变换只是一种准三维变换,不能提供对变换结果的统一描述等不足,推导了信号真正的三维小波变换的有关理论及其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种三维小波变换方法用于视频图像的编码,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编码结构具有良好性能,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图像编码 3-d小波变换 多分辨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编码A/D转换器的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文光 诸东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6-799,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混沌理论在模数转换(A/D)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新型的混沌编码A/D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基于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和符号动力学,在考虑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失调电流、失调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对其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所得为sawtoot... 为了进一步探讨混沌理论在模数转换(A/D)领域的应用,提出一种新型的混沌编码A/D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基于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和符号动力学,在考虑运算放大器和比较器失调电流、失调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对其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所得为sawtooth映射.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电路映射参数波动时对转换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该混沌编码A/D转换电路初值与轨道距离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度;电路采用常用器件,在没有任何模拟补偿及数字补偿的情况下,转换分辨率能达到12位以上,适合于SoC IP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编码 移位映射 RC积分器 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XC196系列单片机A/D转换输入接口及其补码程序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昭炎 林益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中介绍了测控系统中常用的A/D转换输入接口电路和简单实用的补码转换程序设计。
关键词 a/d转换 单片机 接口电路 补码转换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光纤编码阵列和声光偏转器的电光A/D转换
5
作者 杨亚培 刘永智 +1 位作者 饶建珍 刘永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光纤编码阵列 (OFCA)和声光偏转器实现电光 A / D转换的新方案。分析讨论了方案中的偏转器入射光发散角、衍射光斑尺寸、A / D转换位数、OFCA的窜扰。介绍了这种新的 A / D转换 (7位 ,数字输出为 842 1码 )
关键词 光张编码阵列 声光偏转器 模/数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整数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算法研究
6
作者 周武 傅忠谦 +1 位作者 朱晓鸣 周学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55-57,60,共4页
视频图像数据可以被看成三维数据体来进行3-D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就可以达到压缩视频数据的目的。主要讨论了这种变换的整数实现方法,以及对小波系数使用SPIHT算法进行编码压缩,并对SPIHT算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仿真实... 视频图像数据可以被看成三维数据体来进行3-D小波变换,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就可以达到压缩视频数据的目的。主要讨论了这种变换的整数实现方法,以及对小波系数使用SPIHT算法进行编码压缩,并对SPIHT算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仿真实验证明,该文方法压缩效果良好,运行效率高,输出码流具有嵌入式特性,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整数小波变换 视频压缩 小波系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速2-D滑动FFT的设计实现
7
作者 许丁鸿 张多利 +2 位作者 陶相颖 韩帅鹏 宋宇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2-918,共7页
文章介绍了采用2-D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的滑动窗FFT的基本特性原理和硬件实现过程,完成了窗长256点、步长16点的2-D滑动窗FFT的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设计。传统FFT... 文章介绍了采用2-D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的滑动窗FFT的基本特性原理和硬件实现过程,完成了窗长256点、步长16点的2-D滑动窗FFT的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设计。传统FFT算法受序列完整性的制约,时滞较大,无法满足某些高实时性信号分析领域的处理速度要求。该文采用滑动FFT算法,克服了传统FFT对序列完整性的依赖,设计的滑动FFT处理器使用2-D FFT压缩新序列计算时间,以基16蝶形运算器为核心,采用系数复用和高基Booth方法优化系数编码技术压缩乘法器的数量,减少电路面积。所设计的2-D滑动FFT完成单次滑动窗长的计算时间比传统算法节约了16.1%,变换结果与MATLAB的运算结果相比,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大于130 dB。在TSMC 28 nm的工艺下,工作主频为600 MHz,面积为1980μm×206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滑动FFT 2-d FFT算法 高基Booth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基于回归分析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华京 蒋薇薇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收集2014~2023年47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机制。其中,选取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产... 为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收集2014~2023年477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机制。其中,选取数字化转型升级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投入为解释变量,选取企业规模、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企业年龄为控制变量,通过回归分析验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内在影响机理,并开展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提升。根据实证结果得出: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应进一步加快对数字化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企业研发产出,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投入 技术创新产出 企业规模 运营能力 成长能力 数字化资源 研发产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42
9
作者 申烛 王士敏 罗承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8期41-44,共4页
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绝缘复杂、易饱和等缺点 ,研制了一套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利用Rogowski线圈作为传感头 ,经过 A/ D转换、电光转换 ,由光纤将一次电流信息传输到低电位端进行信号处理。数据采集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可以将 Rogowski... 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绝缘复杂、易饱和等缺点 ,研制了一套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利用Rogowski线圈作为传感头 ,经过 A/ D转换、电光转换 ,由光纤将一次电流信息传输到低电位端进行信号处理。数据采集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可以将 Rogowski线圈测量通道信号、保护通道信号、传感头温度值以及供电系统电压值进行分时传输。整套装置测量准确度达到 0 .5 % ,并具有绝缘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研制 ROGOWSKI线圈 a/d转换 测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能质量监测网录波数据压缩方法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毅 周雒维 冯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9-203,共5页
为满足电能质量监测网存储与传输海量录波数据的需要,提出了提升格式的2维离散小波变换、多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PIHT)编码、算术编码相结合的数据压缩方法。为了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该方法将采集的... 为满足电能质量监测网存储与传输海量录波数据的需要,提出了提升格式的2维离散小波变换、多级树集合分裂(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PIHT)编码、算术编码相结合的数据压缩方法。为了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该方法将采集的1维电能质量数据按整数倍周期排列为2维矩阵;采用提升格式的2维离散小波变换对数据进行压缩,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SPIHT编码,实现了对压缩性能的控制;最后采用算术编码进一步提高了压缩比。对几类常见的电能质量扰动数据进行了压缩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在不同压缩码率下对ATP-EMTP仿真模型得到的扰动数据进行了压缩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通过控制压缩码率实现对压缩性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数据压缩 2维离散小波变换 多级树 集合分裂 算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电子式TV一次侧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霞 张忠学 +3 位作者 徐雁 叶妙元 韩世忠 向珂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18,共4页
介绍了CEVT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研究了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CEVT)一次侧系统,分析了二次电阻分压电路对电容分压系统的幅值和相位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分压电阻的引入不会对分压比造成影响,但所引入的相位误差不能忽视... 介绍了CEVT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研究了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CEVT)一次侧系统,分析了二次电阻分压电路对电容分压系统的幅值和相位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分压电阻的引入不会对分压比造成影响,但所引入的相位误差不能忽视。详尽研究了A/D转换及驱动电路后实现了用同步时钟速率模拟异步发送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单光纤发送。所研制CEVT一次侧系统的温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40°C^+40°C的范围内,其温度稳定性优于±0.2%。整个CEVT系统的型式试验表明,其线性度优于0.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分压器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a/d转换 FPGA 电光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Z视频图像压缩编码 被引量:6
12
作者 狄红卫 余英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35,共4页
本文讨论并实现了基于 3 DDCT的XYZ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该方法不涉及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 ,复杂度低 .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算法能快速地、高质量地压缩视频图像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视频编码方法 .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图像压缩编码 视频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纠错编码和交织的盲水印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哲朗 钟金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0-182,共3页
根据通信中的纠错编码和二维交织原理提出了一种提高鲁棒性的二值图像水印算法,使水印系统的抗攻击纠错能力大大增强。水印嵌入公式的设计很好地平衡了水印透明性与稳健性之间的矛盾,而且水印的提取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的参与,实现了... 根据通信中的纠错编码和二维交织原理提出了一种提高鲁棒性的二值图像水印算法,使水印系统的抗攻击纠错能力大大增强。水印嵌入公式的设计很好地平衡了水印透明性与稳健性之间的矛盾,而且水印的提取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的参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盲水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小波变换 BCH编码 二维交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加权的率失真优化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文军 纪中伟 朱维乐 《信号处理》 CSCD 2002年第5期468-472,39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加权的率失真优化的嵌入式静态图像编码算法。率失真优化是按照率失真斜率递减的顺序编码系数位,最先编码的位具有最大的率失真斜率,每编码一位都会使失真减少最大。率失真斜率的计算仅仅是利用MQ自适应...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加权的率失真优化的嵌入式静态图像编码算法。率失真优化是按照率失真斜率递减的顺序编码系数位,最先编码的位具有最大的率失真斜率,每编码一位都会使失真减少最大。率失真斜率的计算仅仅是利用MQ自适应算术编码器的概率状态估计表而进行的查表过程,率失真门限方法的编码速度比搜索最大的率失真斜率更快。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加权因子改变编码位序而不是编码值,该算法有更快的编码速度以及较好的压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嵌入式编码 率失真优化 率失真斜率 率失真门限 算术编码器 视觉加权 静态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C878的汽车发动机振动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阳东 朱杨 殷运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文章针对汽车发动机转速信号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XC878的振动信号检测与处理系统,即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将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滤波和放大后经过A/D转换器送入单片机,用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fast Fourier tra... 文章针对汽车发动机转速信号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XC878的振动信号检测与处理系统,即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将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滤波和放大后经过A/D转换器送入单片机,用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和处理后得到汽车转速,以避免测量转速时装卸困难和机器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检测 离散傅氏变换的快速算法 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P二维块交织算法结合RS纠错码在水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琛 张天骐 +1 位作者 胡然 曹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29-3032,共4页
针对数字水印抗突发错误弱鲁棒性的特点,研究了SP(successive packing)二维交织算法,并根据RS纠错码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后的二维块交织BSP(block successive packing)算法。首先构造出低阶的SP交织矩阵,然后根据RS码每个码字分量的长度... 针对数字水印抗突发错误弱鲁棒性的特点,研究了SP(successive packing)二维交织算法,并根据RS纠错码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后的二维块交织BSP(block successive packing)算法。首先构造出低阶的SP交织矩阵,然后根据RS码每个码字分量的长度构造出单位块矩阵,将单位块矩阵按照低阶SP交织矩阵内元素的顺序排列构造出BSP交织矩阵。BSP交织矩阵能将多比特的RS码字分量分散开来提升其纠错能力。实验表明,BSP二维交织与RS纠错码相结合在二维空间上的抗突发错误的能力要优于相同码率的BCH码加SP二维交织,将其应用于水印系统能明显提升水印抗剪切攻击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二维交织 二维块交织 里德—所罗门码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剪切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ATM网络的三维小波图象编码方法
17
作者 张文忠 沈兰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74-81,共8页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信息分层结构,将三维小波变换用于ATM网络的视频编码,结合运动补偿技术提出了立体、动态分层编码的概念,并设计实现了适用于ATM网络的三维小波图象编码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图象编码 小波变换 运动补偿 ATM网络 图象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WM的强抗干扰模数转换(英文)
18
作者 唐露新 黎杰 林俊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16,共7页
在流量、压力和温度控制中,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同时具有低频信号反馈的特点,采用 A/D 转换难以达到抗干扰的要求。为此采用一种新的脉宽调制( PWM) 电路实现转换,将被测模拟信号经过放大、整流以及滤波处理后,与三角波调制信号进行比... 在流量、压力和温度控制中,系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同时具有低频信号反馈的特点,采用 A/D 转换难以达到抗干扰的要求。为此采用一种新的脉宽调制( PWM) 电路实现转换,将被测模拟信号经过放大、整流以及滤波处理后,与三角波调制信号进行比较,得到 PWM 信号,该信号的占空比与被测量信号的大小成正比。微处理器只要采用定时器测量占空比,就可以计算出输入的模拟信号,其 A/D 转换精度为处理器时钟周期和三角波周期的比值,三角波周期越低,精度越高。这种模数转换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低频信号反馈的模数转换。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较低成本达到较高转换位数的精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d转换 脉宽调制 强抗干扰 转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式电流互感器的VIP测量及电力系统保护
19
作者 纪昆 潘珍吾 《现代电力》 2001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了适应目前电力系统设备面临自动化、集成化的改造趋势 ,提出了基于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 OECT)的电流、电压、功率 ( VIP)测量及电力系统保护的一种实用化设计方案 ,具体分析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实现方法。本论文研制的基于 OECT的 ... 为了适应目前电力系统设备面临自动化、集成化的改造趋势 ,提出了基于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 OECT)的电流、电压、功率 ( VIP)测量及电力系统保护的一种实用化设计方案 ,具体分析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实现方法。本论文研制的基于 OECT的 VIP系统经上网试运行 ,准确度优于 0 .5% ,试验证明 :OECT的设计方案可行 ,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抗干扰性好、测量准确度高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式电流互感器 电力系统 VIP 测量 a/d转移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小波图像编码的远程监控系统
20
作者 乔世杰 智贵连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实现了一种利用三维小波图像编码的远程监控系统。整个系统由本地监控端和远程主控端组成。本地监控端包括序列图像采集、三维小波图像编码以及数据流发送三部分。设计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编写了相应的Verilog HDL设计描述代码,... 实现了一种利用三维小波图像编码的远程监控系统。整个系统由本地监控端和远程主控端组成。本地监控端包括序列图像采集、三维小波图像编码以及数据流发送三部分。设计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编写了相应的Verilog HDL设计描述代码,进行了EDA软件模拟验证和逻辑综合,并用FPGA进行了硬仿真验证。编写了主控端的远程接收及控制软件,成功实现了基于三维小波图像编码的远程监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控 三维小波变换 零树编码 FPGA VERILOG H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