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A/O微曝氧化沟在寒冷地区处理含煤泥水城市污水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景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80,共3页
介绍了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在北方寒冷地区处理含煤泥水城市污水的工程应用。实际运行情况表明,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可强化除磷脱氮效果,在低温气候环境和进水变化的情况下,该工艺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运行稳定,达到设计目... 介绍了采用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在北方寒冷地区处理含煤泥水城市污水的工程应用。实际运行情况表明,A/A/O微曝氧化沟工艺可强化除磷脱氮效果,在低温气候环境和进水变化的情况下,该工艺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运行稳定,达到设计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A A o氧化 煤泥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曝气氧化沟生物脱氮除磷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华 张学洪 +2 位作者 郭周芳 林华 郑少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七里店污水净化厂采用微孔曝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单座氧化沟日处理量达到改造工程设计规模的2倍,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约为5 h。进水BOD5/TP平均为19.86,碳源基本满足聚磷菌释磷的要求;氧化沟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没有严格的厌氧区,但T... 七里店污水净化厂采用微孔曝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单座氧化沟日处理量达到改造工程设计规模的2倍,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约为5 h。进水BOD5/TP平均为19.86,碳源基本满足聚磷菌释磷的要求;氧化沟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没有严格的厌氧区,但TP去除率高;温度对生物除磷无明显影响。系统BOD5/TN偏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短是影响系统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温度对生物脱氮有显著的影响,生物脱氮效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二沉池出水氨氮、TP浓度比进水高,二沉池明显的磷释放现象和氨化现象对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USEL氧化 脱氮除磷 温度 溶解氧 二沉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微曝氧化沟循环式SBR工艺处理缫丝废水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季玉祥 邓仁昌 +1 位作者 周荣清 唐文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采用混凝沉淀-微曝氧化沟循环式SBR工艺,对四川省某缫丝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工程治理研究。通过运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缫丝废水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COD、BOD5、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3%、91.7%9、0.1%,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 采用混凝沉淀-微曝氧化沟循环式SBR工艺,对四川省某缫丝厂的生产废水进行了工程治理研究。通过运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缫丝废水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COD、BOD5、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3%、91.7%9、0.1%,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废水运行处理成本为0.35元.m-3,比传统的SBR法、气浮-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等方法的处理成本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造价和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在缫丝行业的缫丝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缫丝废水 混凝沉淀 氧化循环式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跌水与微孔曝气一体化氧化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祖文 黄家胜 宋存义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5,共4页
为解决我国丘陵地带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偏高等实际问题,利用丘陵地势条件,将阶梯式跌水曝气装置、微孔曝气器、潜水推进器等节能技术应用到一体化氧化沟工艺中,设计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小试和中试结果均表明:... 为解决我国丘陵地带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偏高等实际问题,利用丘陵地势条件,将阶梯式跌水曝气装置、微孔曝气器、潜水推进器等节能技术应用到一体化氧化沟工艺中,设计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小试和中试结果均表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充氧性能,在处理污水能达标排放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结合混合液流态和阶梯式跌水装置复氧过程等方面的节能机理分析,导出的阶梯式跌水曝气装置复氧过程中氧亏比的数学计算模型为该工艺指导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跌水 氧化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M模型的微孔曝气氧化沟气液两相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亚红 刘林刚 +1 位作者 招扬 朱天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7-612,共6页
为了有效减少氧化沟内污泥沉积,了解其流场特性,对微孔曝气氧化沟进行模拟,模拟中引入群平衡模型(PBM),并验证了PBM模型应用在微孔曝气领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CFD-PBM气液两相流模型,对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的气液两相流进行Fluent... 为了有效减少氧化沟内污泥沉积,了解其流场特性,对微孔曝气氧化沟进行模拟,模拟中引入群平衡模型(PBM),并验证了PBM模型应用在微孔曝气领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CFD-PBM气液两相流模型,对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的气液两相流进行Fluent模拟分析,考察了氧化沟内流速、气含率等流体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耦合模型所得的流速值大于传统模拟结果但更接近于实际流速,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8.0%,±8.5%,且收敛稳定.由于将定义一组不同直径的气泡,且考虑到气泡的聚合破碎作用,对泥水混合情况的模拟更符合微孔曝气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氧化沟模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PBM模型可以考虑到气泡直径微小不一的特点和气泡上升过程的聚合破碎作用,流体混合效果明显,与推流器相结合,不易出现污泥淤积的现象,泥水能够充分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群平衡模型 数值模拟 气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启动试验
6
作者 郑阳光 韩芸 +3 位作者 杨亚红 李磊 彭党聪 王社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88,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孔曝气氧化沟充氧效率和氧利用率,在沟型方面将传统氧化沟进行技术创新,巧妙将充氧混合与液流推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试验启动期间,系统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COD、NH4+-N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微孔曝气氧化沟充氧效率和氧利用率,在沟型方面将传统氧化沟进行技术创新,巧妙将充氧混合与液流推动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试验启动期间,系统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及去除有机物的能力:COD、NH4+-N平均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的平均去除率在65%以上,最高可达80%;TP的去除率到启动末期达到90%以上;除TP外,出水各项指标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试验系统实现了在低温、低溶解氧和较低的流速条件下成功启动,并达到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说明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工艺具有实现高效、节能、低耗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变速氧化 中试系统 启动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深度处理A^2/O氧化沟+微絮凝过滤工程实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彪 余成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0,134,共3页
合肥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20×104m3/d,分两期各10×104m3/d建设。其中,一期仅采用A2/O氧化沟工艺,二期建设时增加微絮凝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并对一期氧化沟进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出水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 合肥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20×104m3/d,分两期各10×104m3/d建设。其中,一期仅采用A2/O氧化沟工艺,二期建设时增加微絮凝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并对一期氧化沟进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出水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系统运行费用为0.320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A2 o氧化 絮凝过滤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曝氧化沟除磷工艺运行状况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叶从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99,共3页
通过对中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系统运行状况的分析,探讨了脱氮除磷微曝氧化沟工艺在低污泥负荷的情况下,厌氧区硝酸盐氮的浓度、污泥龄、污泥浓度及出水悬浮物等因素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出了较佳的运行方式。
关键词 氧化 生物除磷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微曝氧化沟工艺在造纸中段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敏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1,75,共3页
采用水解—微曝氧化沟工艺处理四川永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造纸中段废水。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避免了污泥膨胀,氧化沟混合液的MLSS达5 ̄6g/L,系统CODCr去除率在90%以上,各项出水指标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
关键词 水解 氧化 中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流速厌氧-变速氧化沟中试营养物降解特征分析
10
作者 杨亚红 胡敏 +1 位作者 艾森 刘林刚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71,共5页
基于水力变速节能理念,对配备有厌氧选择池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系统的处理特征进行研究。当HRT为14 h、SRT为15d、水温为15~28℃、平均有机负荷为0.07 kg/(kg·d),DO质量浓度控制在0.6~1.0 mg/L的条件下,COD、NH_4^+-N和TN的... 基于水力变速节能理念,对配备有厌氧选择池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系统的处理特征进行研究。当HRT为14 h、SRT为15d、水温为15~28℃、平均有机负荷为0.07 kg/(kg·d),DO质量浓度控制在0.6~1.0 mg/L的条件下,COD、NH_4^+-N和TN的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能达到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TP能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且部分时段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DO质量浓度通过PLC稳定在0.6~1.0 mg/L的供氧控制模式,同时也实现了曝气区低DO浓度及低流速和变速运行的节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氧化 城市污水 除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登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6,共4页
惠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10^(4)m^(3)/d,采用A/A/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因辖区内污水量增加,2020年扩建二期工程规模2.0×10^(4)m^(3)/d并改造一期工程,一二期工程主体工艺均采用UCT+高效沉淀... 惠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1.0×10^(4)m^(3)/d,采用A/A/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因辖区内污水量增加,2020年扩建二期工程规模2.0×10^(4)m^(3)/d并改造一期工程,一二期工程主体工艺均采用UCT+高效沉淀池+转盘式微过滤器。2023年污水厂运行数据表明,出水指标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淡水河、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44/2050-2017)中较严值;CODcr、BOD5、SS、NH3-N、TN和TP年平均去除率相较2019年分别提高了4.87%、5.93%、1.87%、0.67%、7.97%和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微曝氧化沟 UCT 转盘式过滤器 低碳源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A^2/O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安龙 潘洪艳 屈振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2-135,共4页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生活污水,对整个工艺及调试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总排放口出水COD≤60 mg.L-1、ρ(TN)≤20 mg.L-1、ρ(TP)≤1.0mg.L-1、ρ(SS)≤20 mg.... 采用改良型A2/O工艺处理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生活污水,对整个工艺及调试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总排放口出水COD≤60 mg.L-1、ρ(TN)≤20 mg.L-1、ρ(TP)≤1.0mg.L-1、ρ(SS)≤20 mg.L-1、BOD5≤20 mg.L-1,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工艺 生活污水 射流氧化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江颂 王健行 +1 位作者 李日强 王爱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59-1465,共7页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O3氧化、曝气铁炭微电解3种方法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0.13mol/L、H2O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0、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1.0h时,F...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O3氧化、曝气铁炭微电解3种方法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投加量为0.13mol/L、H2O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20、pH值为5.0、反应时间为1.0h时,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39.9%,BOD5/CODCr提高到0.51.在反应时间为70min(O3通入量为2.51g/L)、pH值为9.2时,O3氧化处理效果较好,CODCr去除率达到36.7%,BOD5/CODCr提高到0.47.在铁炭质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2.0h、pH值为2.5时,曝气铁炭微电解效果最好,CODCr去除率达到57.1%,BOD5/CODCr提高到0.45.3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有效降解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且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其中曝气铁炭微电解的效果最好,处理成本最低,可以应用于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的处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 FENToN试剂氧化 o3氧化 气铁炭电解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发酵液强化低碳源污水氮磷去除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创 岳建雄 +2 位作者 罗晓栋 李诗瑶 莫广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55,共6页
以实际污水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乙酸钠和污泥发酵液分别作为外加碳源,用于强化微曝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数据显示,2种碳源的添加均可以稳定进水COD,同时对工艺的COD、氨氮去除没有不利影响。添加乙酸钠或污泥发酵液,可以使工... 以实际污水厂进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乙酸钠和污泥发酵液分别作为外加碳源,用于强化微曝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数据显示,2种碳源的添加均可以稳定进水COD,同时对工艺的COD、氨氮去除没有不利影响。添加乙酸钠或污泥发酵液,可以使工艺TN去除率从28.44%分别上升至48.66%、45.71%,与此同时,TP去除率从59.39%分别提高至93.2%、96.53%,稳定后的工艺出水COD、NH_4^+-N、TN、TP均可以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所规定的一级A标准。结果表明,污泥发酵液作为脱氮除磷碳源能达到和乙酸钠同样的效果,可作为商业性碳源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氮除磷 乙酸钠 发酵液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中间体生产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望峰 朱乐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1,共3页
江西某精细化工厂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处理叶酸中间体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工序的COD去除率为41%,氨氮去除率为24%;Fenton-混凝工序的COD去除率为53%,氨氮去除率为48%;... 江西某精细化工厂采用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混凝沉淀-水解酸化-A/O-曝气生物滤池联合工艺处理叶酸中间体生产废水。运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工序的COD去除率为41%,氨氮去除率为24%;Fenton-混凝工序的COD去除率为53%,氨氮去除率为48%;预处理废水再经过水解酸化-A/O-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出水稳定,COD﹤500 mg/L,氨氮﹤35 mg/L,达到宜春盐化基地污水处理厂的要求。工艺处理成本为3.87元/m^3。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中间体废水 铁碳电解 FENToN氧化 水解酸化 a/o 气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M污水厂运行效果分析及提标对策
16
作者 赵育华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59-163,共5页
分析了榆林市某污水厂工艺流程、设计水质、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数据。结果表明:A 2/O微曝氧化沟系统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有效应对水质水量的波动;适当增加排水管道埋深,有利于提高进水水温,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通... 分析了榆林市某污水厂工艺流程、设计水质、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数据。结果表明:A 2/O微曝氧化沟系统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可有效应对水质水量的波动;适当增加排水管道埋深,有利于提高进水水温,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通过精细化的运行管理,辅以药剂投加措施,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有可能实现高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厂的非工程性提标,降低提标改造投资,值得同类污水处理厂设计、运行和升级改造时借鉴思考;同时建议加强源头治理,增设调节池,有效管控进水水质和水量,以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运行分析 A 2/o氧化 一级A标准 高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绿化设计
17
作者 胡青 宋广霞 李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3期41-41,共1页
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是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项目之一,河北省沧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达到了2.2亿元。日处理污水10万m^3,日产中水3万m^3。该厂采用世界水平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中水... 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是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项目之一,河北省沧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达到了2.2亿元。日处理污水10万m^3,日产中水3万m^3。该厂采用世界水平的微孔曝气氧化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中水采用高密度沉淀池与上向流滤处理工艺,出水可供给工业、绿化、卫生及市政杂用水。鉴于其在城市环境与建设中的重要性,其绿化设计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沧州市 污水处理厂 绿化设计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重点建设项目 氧化处理 出水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