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殖民视角下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杂合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牟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它反映了20世纪初潜藏在爱尔兰社会的殖民话语和抵抗话语。本文详细分析了作为乔伊斯代言人的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危机,试图管窥整个爱尔兰民族...
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它反映了20世纪初潜藏在爱尔兰社会的殖民话语和抵抗话语。本文详细分析了作为乔伊斯代言人的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危机,试图管窥整个爱尔兰民族整合、重构民族身份的焦虑。借助爱德华·萨义德、霍米·巴巴、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本文观察到斯蒂芬对宗教、政治、民族运动试图构建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拒斥。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斯蒂芬正视自己身份杂合性的内在张力,以流动、矛盾、居间的状态动摇了殖民话语的二元对立,创造新的话语空间,从而得到更多叙事、发声的可能性。在斯蒂芬寻觅身份认同的探索中,乔伊斯倾注了自己对爱尔兰问题的反思和对爱尔兰身份认同的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乔伊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殖民话语
抵抗话语
文化身份
杂合性
爱尔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殖民视角下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杂合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牟童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文摘
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它反映了20世纪初潜藏在爱尔兰社会的殖民话语和抵抗话语。本文详细分析了作为乔伊斯代言人的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危机,试图管窥整个爱尔兰民族整合、重构民族身份的焦虑。借助爱德华·萨义德、霍米·巴巴、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本文观察到斯蒂芬对宗教、政治、民族运动试图构建的本质主义文化身份的拒斥。本文得出如下结论:斯蒂芬正视自己身份杂合性的内在张力,以流动、矛盾、居间的状态动摇了殖民话语的二元对立,创造新的话语空间,从而得到更多叙事、发声的可能性。在斯蒂芬寻觅身份认同的探索中,乔伊斯倾注了自己对爱尔兰问题的反思和对爱尔兰身份认同的想象。
关键词
詹姆斯·乔伊斯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殖民话语
抵抗话语
文化身份
杂合性
爱尔兰文学
Keywords
J
a
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coloni
a
l discourse
counter discourse
cultur
a
l identity
hybridity
Irish liter
a
ture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殖民视角下斯蒂芬·迪达勒斯的身份杂合性
牟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