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1
作者 李亚玲 饶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 本文基于“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理论框架,以2014~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为样本,运用动态QCA方法深入探究“人才-科技-产业”复杂生态系统下各省(区、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优适配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5条有效组态路径,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时期各显成效;产业基础、科技产出、科技投入、人才储备、人才培育、“三链”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6个关键核心条件,其中“三链”协同是唯一一个在5条高组态路径中均未缺失的条件,表现出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本文为剖析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提供了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动态QCa方法 多元组态路径 复杂生态系统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L+PDCA循环”导向的课程思政金课建设探究——以兽医外科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威 刘犇 +5 位作者 方满新 郑文亚 杨雪 张晓燕 胡迎东 李指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76-278,282,共4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厚植家国情怀新兽医科技人才的需求,兽医外科学课程应将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基于“PBL+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将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升华...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厚植家国情怀新兽医科技人才的需求,兽医外科学课程应将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基于“PBL+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将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升华课程教学团队素养,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打造一门高质量的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金课提供有效帮助,培养爱农兴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新兽医科技人才,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PDCa循环 兽医外科学 课程思政 金课建设 新兽医科技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革命周期与我国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基于DeepSeek复杂经济系统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晓野 代栓平 李克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1,共7页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 算力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大国博弈利器。算力竞争战略选择关乎一国能否抓住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综合国力跃迁式增长。以技术-经济范式模型为理论依据,结合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实践,本文提出我国目前处于算力技术革命从导入期过渡到展开期的关键节点,算力发展战略重点应从算力基础设施转移至算力经济领域。高质量算力经济通过整体配置社会资源引领我国进入算力技术革命展开期,充分释放算力市场潜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创新性创业主体、经济生态赋能、经济逻辑引导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发展中国式算力经济的复杂算力经济系统,为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伴随算力市场的扩张,需要提前完善算力市场机制并拓展市场功能。本文认为,应关注“杰文斯悖论(Jevons Paradox)”前瞻性布局与高质量算力经济匹配的算力设施建设;积极完善研发引领长期盈利的竞争机制,以集成创新驱动算力经济,推动完善价值共创机制,壮大算力商品市场和匹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 技术革命周期 算力经济 竞争战略 DeepSeek 复杂经济系统 杰文斯悖论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6
5
作者 沈克印 谢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1,共10页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动能与行动指南。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依据,以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特征为赋能导向...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新质生产力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动能与行动指南。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依据,以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个特征为赋能导向,阐释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行机理。研究认为,针对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机制的“缺失错位”、转型基础的“低端锁定”、转型实践的“杯水车薪”,新质生产力赋能缺乏制度环境、动力支撑、经验借鉴。据此,提出完善产业数字化政策配套环境,强化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前瞻引领能力;增加数字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夯实新质生产力赋能的发展转型基础;协同推进体育产业全方位变革,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高效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数字化转型 转型升级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视域下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意旨、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志勇 何赵颖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劳动者,实现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视域下推进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必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劳动者,实现人才自主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视域下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尚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主要表现: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高校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滞后;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该文建议从五个方面进行突破,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提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驱动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良好政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历史成就及未来政策取向 被引量:2
7
作者 毛世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论文立足中国国情与农情,分别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节等视角,探究农业科技创...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部署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论文立足中国国情与农情,分别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节等视角,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脉络演进,厘清我国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农业基础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和农业科技赋能后脱贫时代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农业科技历史成就,最后从落实“分链条、分层级、分类型”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布局、加快培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建立农业科技优先投入机制、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和统筹布局农业科技计划体系六个方面提出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未来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协同攻关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价值意蕴、分析框架与议题设置 被引量:2
8
作者 宣勇 翁默斯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基于系统集成的创新优势,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致力于实现“更强盛的发展需要—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安全的战略需要”三大价值。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等教育基于系统集成的创新优势,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致力于实现“更强盛的发展需要—更美好的生活需要—更安全的战略需要”三大价值。高等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在于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基本制度的新型生产关系。高等教育要形成并持续强化高科技牵引力、高效能集成力、高质量支撑力,需要围绕基础科学研究、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新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自主培养等工作领域,通过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布局优化、规模结构调整等方式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实现新质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基于以上“三大力量—四个领域—五种方式”分析框架,本研究依循“理论建构—现状评估—功能优化—系统变革”思路设置整体性、开放性的具体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改革方向与制度安排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文 叶蕾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8,共12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国有企业是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推进新质生产...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发挥作用的主阵地。国有企业是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在推进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功能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三个集中”战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健全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和容错机制;以数据要素加快赋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差异化发展路径强化国有企业整体创新耦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原始创新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研发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形成
10
作者 邱斌 朱文杰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11,I0003,I0004,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先决条件。近期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引发的技术冲击和社会冲击,既包含基础性技术创新的突破,又潜藏系统性社会变革的可能,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科...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先决条件。近期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引发的技术冲击和社会冲击,既包含基础性技术创新的突破,又潜藏系统性社会变革的可能,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下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共同推动生产力变革的机会窗口。历次科技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变革遵循从科技革命到产业革命协同演化的一般性规律,科技创新只是一个推动生产力变革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因此,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构建一个整合宏观国家、中观产业、微观企业的创新型研发生态系统,实现创新引领下的技术进步、市场领先和产业升级,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提供从技术到市场再到产业的全方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科技革命 创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探索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案例研究
11
作者 肖松 林洪 +2 位作者 梅雨晴 王锦民 李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51,共9页
湖北省结合自身科技优势和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通过建设科创供应链平台,解决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理论,基于湖北省的创新实践,提出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框架模型,构... 湖北省结合自身科技优势和经济发展需求,探索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通过建设科创供应链平台,解决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创新理论,基于湖北省的创新实践,提出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框架模型,构建研究开发、金融供给、政府支持和服务促进四大系统,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一体发力,促进技术集聚、产业转化、人才引流、资本聚合,从而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总结湖北省以“用”为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和进展成效,提出进一步夯实研发系统、拓展金融供给、强化服务促进、优化政府服务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创供应链 供应链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技术—产业—金融的适配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2
作者 韩文龙 董鑫玮 张瑞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技术、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技术—产业—金融协同演进的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三者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技术、产业与金融三者形成新的互动范式,... 技术、产业与金融的良性循环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技术—产业—金融协同演进的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三者协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技术、产业与金融三者形成新的互动范式,其非线性、动态性与协同演进特征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适配性提出根本性挑战。传统金融体系在跨周期资源配置、创新主体培育与风险分散等维度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亟须形成以技术驱动产业、产业吸引金融、金融反哺技术的良性循环。以科技金融为牵引,实现技术、产业、金融的适配性是化解传统金融服务同新质生产力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能够通过资源集聚、主体培育与风险分散三重效应突破传统金融的路径依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路径层面,以科技金融的投融资、资源配置、孵化成长、价值实现、风险管理五大核心功能为载体,破解技术—产业—金融深度融合障碍,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新型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的协同发展格局提供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产业—金融适配性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方法研究
13
作者 牛国玲 梁秋艳 +1 位作者 张艳丽 陈思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合理设置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兼顾树立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分清主次,重点规划各阶段科研技能水平提升的内容,不断提高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电气化 创新精神 科研技能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引领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与发展路径
14
作者 冯建本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87,共4页
科技金融是引领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促进畜牧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以科技金融引领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畜牧大国转向畜牧强国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应然之径。从核心... 科技金融是引领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促进畜牧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以科技金融引领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畜牧大国转向畜牧强国的必然选择、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保障国家食品安全的应然之径。从核心动力来看,科技金融可全方位助力畜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延长畜牧业全产业发展链条、为畜牧产业规模化养殖提供风险保障。因此,未来应以数字化转型为动能,提升畜牧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以三链融合为指向,完善畜牧业全产业发展链条;以风险保障为遵循,驱动规模化畜牧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畜牧产业新质生产力 畜牧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作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15
作者 李燕 吕典秋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为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作物学实验课程部分实验内容存在与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不完全对应等方面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改革经典核心课程内容,以作物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测定实验为... 为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分析了作物学实验课程部分实验内容存在与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不完全对应等方面的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改革经典核心课程内容,以作物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测定实验为例,加入采用仪器测定的实验内容,将实验地点从实验室内调整到田间,让学生全程参与从密度调查、取样到叶面积测定的过程;新增科学实用实验,增加拟南芥和烟草等植物的种植与管理实验,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增加植物快速育种、植物室内工厂化杂交等与作物生长发育内容相关的实验项目;加强思政教育,将一生奉献、严谨执着的科学态度等思政元素贯穿课程的每一个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改革,该实验课程内容更符合农业科技发展对现代新农人的培养要求,有助于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作物学实验 田间实验 前沿农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鸿飞 赵春江 李瑾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 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颠覆性科技创新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桥梁,贯穿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始终。论文明确了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成果转化活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将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可以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通过催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仍面临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跨领域协作难度大、缺乏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推广队伍等诸多问题,需要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打造高效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对接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人才队伍,促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新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逻辑、障碍、路径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瑞林 金礼杰 王志文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7,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是培育体育新质生产力的先导性变量。以多维度统筹的视角,通过规律把握和障碍分析,系统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认为,遵循体育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 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是培育体育新质生产力的先导性变量。以多维度统筹的视角,通过规律把握和障碍分析,系统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推进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认为,遵循体育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型生产关系构建上的要求,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带来的先进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转型升级,有力赋能体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但在实践中,体育高等教育体系滞后于培育新质劳动者的现实需要,体育科技创新难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型体育人才活力激发不足。对此,围绕管理一体协同、政策一体设计、资源一体配置、载体一体贯通的战略思路,提出深化体育高等教育体系综合改革、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体育人才工作机制改革的实施策略,以提升国家体育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新质生产力 教育 科技 人才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突出梗阻及破解思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源辛 董岩 郑新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0,共13页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 耐心资本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市场稳定及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当下我国发展壮大耐心资本面临一些突出梗阻:一是创业投资资本价值链中缺失早期投资和专业投资基金;二是多重因素致使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的意愿不高;三是政府引导基金到期刚性退出进一步阻碍耐心资本发展;四是二级市场低迷导致耐心资本投资科创企业信心受挫;五是大股东诚信缺失与频繁减持加剧了资本的信任危机;六是现有投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耐心资本的长远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耐心资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多元化的退出机制、日本的“适正利润”发展理念、德国将关系型融资与耐心资本相结合等。我国应充分审视自身发展实际,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从培育多层次长期资本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长期参与创业投资、积极发展风险资本、拓宽耐心资本退出渠道、完善大股东行为监管、建立长周期投资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突破耐心资本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本市场 创业投资 风险投资 大股东行为监管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机理与路径
19
作者 郭跃文 李源 +1 位作者 陈志明 刘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共15页
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后发国家克服市场失灵、系统失灵与制度失灵,从技术追赶迈向技术超越的必由之路。基于切克兰德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文章将国家创新体系解构为战略体系、过程体系与能力体系,并以此作为理... 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后发国家克服市场失灵、系统失灵与制度失灵,从技术追赶迈向技术超越的必由之路。基于切克兰德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文章将国家创新体系解构为战略体系、过程体系与能力体系,并以此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本质上是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优化,其中,战略体系功能是以“四个面向”为主攻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体系功能是处理好“三类关系”、建设“平衡式”治理系统;能力体系功能是推动形成“三类能力”,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在此过程中,需注重健全制度供需适配机制、政府市场协同发力机制、多元主体融合机制,克服“三重失灵”困境,进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十五五”时期,中国要进一步探索以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创新,坚持系统思维,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形成“使命牵引—数智赋能—体系协同—开放竞合”的优选路径,为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赶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宁刚 李赟 陈延玲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创新型农业人才,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小院产教融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该文立足新农科实践型人才培养要求,对青岛农业大学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进行...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新时代创新型农业人才,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小院产教融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该文立足新农科实践型人才培养要求,对青岛农业大学莱西胡萝卜科技小院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提出依托科技小院,建立“政产研学用”的培育模式,坚持“思政教育新载体、思想引领新阵地、文化育人新平台”的育人定位,强化科技小院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功能,打造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优质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产教融合 新农科 协同育人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