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4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2
作者 路伟 闫喜军 +5 位作者 赵刚 杨作丰 张颖雪 张秀华 苏玮玮 陈超阳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27-31,共5页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地区猪流感病毒(SIV)的遗传变异情况,从不同地区采集疑似感染SIV猪的病料后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获得的4株H_(1)N_(1)亚型SIV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子特征、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病毒的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基因属于欧亚类禽型H_(1)N_(1)(EA H_(1)N_(1))谱系,PB2、PB1、PA、NP、M基因属于2009年大流行H_(1)N_(1)(pdm/09 H_(1)N_(1))谱系,NS基因属于经典H_(1)N_(1)亚型(CS H_(1)N_(1))谱系。4株分离毒株的HA、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2.8%~96.0%、93.0%~96.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2.9%~95.9%、93.2%~96.8%。4株分离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均为PSIQSR↓GL,且具有结合哺乳动物α-2,6半乳糖(SAα-2,6 Gal)受体的氨基酸位点;病毒内部基因出现了与毒力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如PB1蛋白的V171M、R198K、N375S、L473V突变,NP蛋白的K319N突变以及NS蛋白的G149A突变,M2蛋白存在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性影响的S31N突变,NS蛋白存在可促进病毒复制能力的A42S突变。研究表明,4株不同地区H_(1)N_(1)亚型SIV基因的同源性差异较大,且各基因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同源性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山东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NA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巨龙 张淑 +4 位作者 何玉洁 孙林 宋绍霞 孙文魁 刘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22-2023流感监测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的变异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的流感毒株中按地市随机选取14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以WHO推荐的当季疫苗株为参考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荧光法开展神经氨酸酶抑制(neuraminidase inhibition,NI)实验以评估药物敏感性。结果 山东省2022-2023年度分离的A(H1N1)pdm09流感病毒属于6B.1A分支中的5a.2a进化簇,核苷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HA和NA基因与2021-2023年度北半球疫苗株A/Victoria/2570/2019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同源性分别为98.5%~98.7%和98.8%~99.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有20个位点发生了氨基酸序列变异,并发现1株病毒可能发生抗原漂移,有3株病毒发生了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缺失。NA酶相关重要位点未发生变异。NI实验显示,所测流感毒株均对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结论 所监测毒株与疫苗株整体同源性很高,但氨基酸存在一定程度变异,今后有必要持续开展流感病毒基因变异特征监测以了解流感流行的风险,以及评价基因变异对流感疫苗和治疗药物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pdm09流感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4年美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最新流行形势
4
作者 韦庆兰 段旭升 李亚玲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2,共8页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 自1997年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首次暴发至今,该病毒已逐渐演变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领域的重大威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流行的2.3. 4.4b分支显著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并提升了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美国作为受H5N1亚型HPAIV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呈现家禽疫情频发的态势,更相继出现多起奶牛等哺乳动物感染的病例报告,疫情的复杂性与日俱增。目前,美国已出现多例H5N1亚型HPAIV感染人类的病例,特别是奶牛和家禽养殖的从业人员,表明H5N1亚型HPAIV可通过禽类-哺乳动物-人类多级传播链实现跨物种传播,其表面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提示潜在的人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剧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挑战。本文对H5N1亚型HPAIV,尤其是2.3. 4.4b分支在美国2022—2024年的流行趋势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其演化过程、传播途径和跨物种传播特性,并对美国现行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2.3.4.4b分支 病毒变异 跨物种传播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源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及其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5
作者 崔鹏飞 颜成 +8 位作者 林维鹏 王丛丛 王燕 陈源 缪葭皓 朱春成 施建忠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1221,共7页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 为了解2023年分离自我国广东省家鸭H1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GD/S1385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利用一步法RT-PCR扩增GD/S1385株全基因组,并利用二代测序平台对其全基因组测序。在GISAID数据库中经BLAST比对,并下载所有H1N4亚型AIV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MegAlign软件分析GD/S1385株与其他H1N4亚型AIV各基因节段的同源性,采用MEGA7.0软件构建GD/S1385株与上述AIV各基因节段的进化树,采用GISAID数据库中的FluSurver程序分析GD/S1385株各基因节段关键氨基酸位点的变异。BLAST比对结果显示,H1N4亚型AIV GD/S1385株与鸡源H5N1亚型AIV NP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为99.2%,其他基因节段分别与H1N1、H4N2、H6N2、H8N4和H10N4等野鸟源AIV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98.2%~99.8%。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与GISAID数据库中12株H1N4 AIV HA和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4.3%~91.8%和83.2%~97.5%,内部基因PB2、PB1、PA、NP、M和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6.6%~94.8%、89%~95.6%、88.4%~95.1%、88%~94.4%、92.5%~96.2%和71.1%~93.4%。进化树结果显示,GD/S1385株部分基因节段与野鸟源H1N1、H4N2、H5N1、H6N2、H8N4和H10N4等亚型AI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但与H1N4亚型AIV的遗传距离均较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D/S1385株HA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323)PSIQSRGL^(330),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的分子特征;NA蛋白未发生茎部缺失,也未出现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耐药性突变;PB2蛋白出现^(389)R、^(598)T,PB1蛋白出现^(3)V、^(622)G,PA蛋白出现^(37)A、^(409)S,NP蛋白出现^(105)V,NS1蛋白出现106M等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将GD/S1385株以10^(6)EID_(50)/50μL经鼻腔感染BALB/c小鼠,评估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性。结果显示,GD/S1385株感染组小鼠的肺脏和鼻甲内均可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病毒滴度分别为6.1log_(10)EID_(50)/mL和3.6log_(10)EID_(50)/mL;在1只小鼠的肾脏和脾脏内还检测到低水平的病毒,脑内未检测到病毒;且可引起感染组小鼠体质量下降8.2%。对照组小鼠各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且体质量呈一直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H1N4 AIV GD/S1385株是一种新型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并可以在小鼠的呼吸道内高效复制,具有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潜在风险。本研究阐明了H1N4亚型AIV的遗传进化特点和对哺乳动物的感染风险,为禽流感的监测和综合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4亚型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感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6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樱 於庆雄 +9 位作者 银凤桂 薛辉 李法凯 莫彦宁 肖雄 杨文娟 韦祖樟 刘芳 蹇慧 黄伟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0份猪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r)试验检测,统计欧洲禽源H1N1(EA.H1N1)亚型和新型人源重组H3N2(Hu.H3N2)亚型4株毒株(LB144和BB2、NNXD和JGB4)的抗体阳性率,并分析H1N1和H3N2亚型毒株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结果】2009-2013年,EA.H1N1亚型LB144毒株的平均抗体阳性率高达20.68%,且保持稳定,是广西地区主要的流行毒株;Hu.H3N2亚型JGB4毒株从2010年开始流行,且呈逐渐蔓延的趋势,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9.96%。广西北海、南宁、玉林、贺州、桂林、贵港和柳州市受到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多重感染,且感染程度较严重;百色、河池和防城港市的感染程度相对较低。育肥猪最易感染SIV,尤其是BB2和JGB4毒株,其抗体阳性率分别达66.00%和40.00%。EA—H1N1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1.52%)略低于Hu—H3N2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7.45%),而两株不同亚型毒株交叉感染时以BB2与JGB4毒株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6.23%),3株交叉感染时以BB2、NNXD和JGB4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1.60%),4株同时交叉感染阳性率也有6.96%。【结论】广西猪群已普遍存在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混合感染的现象,尤其是地处两省边界上的地级市感染更严重,并以育肥猪和保育猪较易感。因此在sI防控工作中,除做好哺乳仔猪和种猪的日常管理外,还应减少保育猪的外来应激,适当调整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以减少新型SIV重组毒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SIV) h1n1亚型 h3n2亚型 血清学调查 重组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8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9n2亚型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福建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HA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宏彬 鄢育青 +3 位作者 张炎华 林琦 吴晶晶 修文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8-995,共8页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福建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征,了解与其他省份和全球范围内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16-2020年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A(H1N1)pdm09流感毒株基因序列测定。... 目的分析2016-2020年福建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特征,了解与其他省份和全球范围内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16-2020年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A(H1N1)pdm09流感毒株基因序列测定。基因序列用MEGA、Net NGlyc 1.0 Server分析基因特征。结果2016-2020年福建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树分析与其他省份及国外大部分一致,但仍有少部分不同。HA分支由6B转化为6B.1并演化至6B.1A5A。HA基因变异主要在抗原性决定簇Sa、Ca、Sb。对于不同地区疫苗株匹配度也会有差异。结论福建省A(H_(1)N_(1))pdm09病毒流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 血凝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致病性评估及与2009 A/H1N1亚型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凯慧 于志君 +13 位作者 忻悦 张坤 丁洁 黄靖 岳秀芳 杨霞 乔军 王铁成 杨松涛 黄耕 赵永坤 高玉伟 华育平 夏咸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1-66,I0009,I0010,共8页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为下一步研究H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配和致病性变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野鸭源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经鼻内途径感染小... 目的探讨人、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为下一步研究H6亚型禽流感病毒重配和致病性变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野鸭源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A/Mallard/SanJiang/275/2007以101EID50~106EID50的攻毒剂量经鼻内途径感染小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毒滴定和病理切片观察进行病毒学和组织学两方面检测对小鼠的致病性;同时,将此病毒与2009年A/H1N1流感病毒A/Changchun/01/2009(H1N1)混合感染豚鼠,分析两株病毒在哺乳动物体内的遗传兼容性。每天采集豚鼠鼻洗液并用噬斑纯化技术获得重配病毒,对获得的重配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结果 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能直接感染小鼠,但对小鼠不致死。106EID50的攻毒剂量可有效感染小鼠,攻毒后第5天,小鼠表现出被毛较粗乱、活动减少、体重下降、呼吸急促的临床症状,但至攻毒后第10天开始康复,而对照组(MOCK)小鼠在14 d的观察期内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毒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主要在小鼠肺脏和鼻甲骨中复制,病毒滴度可达104.5EID50/mL。病理学观察发现感染小鼠肺泡壁增厚,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并伴有轻微出血;在A/H6N1和A/H1N1混合感染豚鼠的重配实验中,经过三轮噬斑纯化从豚鼠鼻洗液中分离到6株重配病毒,说明A/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与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兼容性,能在豚鼠体内能发生重配。结论野鸭源A/H6N1亚型流感病毒无需适应就能够感染哺乳动物;该病毒与A/H1N1流感病毒具有很好的遗传兼容性,在哺乳动物体内能够发生基因重配,产生新的重配病毒,其公共卫生意义应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h6n1亚型流感病毒 A h1n1亚型流感病毒 致病性 兼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2014年云南边境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伟 刘庆亮 +10 位作者 孔强 张文东 胡媛媛 胡挺松 赵焕云 段博芳 邱薇 范泉水 张应国 宋建领 张富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8,共6页
为了解云南边境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异及进化特征,2009年-2014年期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1 500份,经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NA基因扩增、纯化、克隆和... 为了解云南边境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神经氨酸酶(NA)基因变异及进化特征,2009年-2014年期间在云南边境采集境外家禽和野生鸟类棉拭子样品1 500份,经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特异性多重RT-PCR检测,对阳性样品进行病毒NA基因扩增、纯化、克隆和测序,并与已知毒株和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1 500份样品中检出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阳性样品60份;60阳性样品病毒HA基因测序获得21种NA序列,可划分为4个不同进化分支。NA基因与HA基因呈现不同进化关系;云南边境毒株NA aa275位点未发生变异,因此变异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Oseltamivir(达菲)类抗病毒药物可能无抗性或耐药性;2009年-2014年期间云南边境H5N1亚型病毒NA间具有遗传差异,NA基因进化分支4已成为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5n1亚型 神经氨酸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4b分支H5N1亚型HPAIV的新流行特征及影响
12
作者 陈志港 焦道松 王存炎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8期1-5,17,共6页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 2.3.4.4b分支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自2020年季节性流行以来,已成为全球养禽业可持续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该病毒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包括季节性变化(能在北半球夏季持续存在)、地理范围扩大(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大陆均有病例)及宿主范围扩展(感染数百种鸟类且哺乳动物感染种类和数量前所未有)。尽管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鉴于病毒在动物中的高流行率和对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增强,其溢出潜力不容忽视。建议加强对新基因型病毒的主动监测,动态评估其流行特征演变并优化防控措施,强化养殖场所生物安全管理,深化科学研究与跨部门协作,以保障家禽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流行特征 鸟类 哺乳动物 h5n1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呼和浩特市甲型A(H1N1)pdm09流感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东洋 杨月清 +6 位作者 樊红霞 罗云 杨海荣 郝建峰 李海玲 刘艳超 高玉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6-382,共7页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甲型A(H1N1)pdm09流感病毒遗传进化特征及抗原位点、糖基化位点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7-2019年呼和浩特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通过MDC...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甲型A(H1N1)pdm09流感病毒遗传进化特征及抗原位点、糖基化位点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7-2019年呼和浩特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通过MDCK细胞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5株甲型A(H1N1)pdm09流感毒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采用MEGA7.0.14软件、DNASTAR7.0.1软件和NetNGlyc1.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呼和浩特市2017-2019年15株甲型A(H1N1)pdm09分离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和A/Michigan/45/2015共同属于6B.1分支。各年度分离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0.011和0.013。相较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和A/Michigan/45/2015,2017年起甲型A(H1N1)pdm09病毒抗原位点变异较大,但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相比并未发生抗原漂移现象,与疫苗株匹配效果较好。分离株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相比多了糖基化位点162NQS/T。分离株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相关的9个关键氨基酸位点没有发生变异。结论随着时间推移,呼和浩特市甲型A(H1N1)pdm09流感病毒与疫苗株的基因相似性逐渐降低,提示呼和浩特市病毒在不断进化中,应持续监测。本次研究中的分离株与WHO推荐的2019-2020年北半球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相比未发生抗原漂移现象,WHO推荐的疫苗株对目前流行的甲型A(H1N1)pdm09流感仍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所有分离株NA基因均未发生H275Y耐药突变,提示呼和浩特市流行的甲型A(H1N1)pdm09流感仍然对奥司他韦等NA抑制剂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A(h1n1)pdm09 流感病毒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基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海南省A(H1N1)pdm09流感病毒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初阳 崔磊 +3 位作者 潘家兴 王如敏 马焱 李丹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为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株2019-2020年海南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到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测... 目的分析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了解病毒的变异情况,为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株2019-2020年海南省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到的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进行基因序列测定,测序结果用MEGA 10.1.8和DNASTAR7.0.1软件进行基因特性分析。结果2019-2020年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与国际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血凝素基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基因(Neuraminidase NA)均在核苷酸进化树6B.1分支上。海南分离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 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范围分别为98.5%~99.1%和97.7%~99.1%,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HA基因在Sa抗原决定簇NQT162-164有共同变异位点,N162位点的变异增加了1个潜在糖基化位点。Sb抗原决定簇K156位点发生变异的分离株为参考血清A/Brisbane/02/2018的低反应株,其余分离株均为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类似株。结论2019-2020年海南省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与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组分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 抗原性 基因特性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H1N1 pdm09基因的重配猪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良政 丁仰保 +9 位作者 何剑桥 刘林林 崔柏杨 郭嘉宁 曾昊 郭金凡 韦祖樟 欧阳康 黄伟坚 陈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H1N1 pdm09)大流行暴发初期,该病毒就已经成功地潜入到了猪群当中,继而参与到了猪流感病毒(SIV)的进化过程,通过不断地重配和适应,促进了新型SIV变异毒株的产生。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流行着携带有H1N1 pdm0... 在2009年甲型H1N1流感(H1N1 pdm09)大流行暴发初期,该病毒就已经成功地潜入到了猪群当中,继而参与到了猪流感病毒(SIV)的进化过程,通过不断地重配和适应,促进了新型SIV变异毒株的产生。目前,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普遍流行着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片段的新型SIV,其重配形式呈现多样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H1N1 pdm09毒株的内部基因具有广泛的基因相容性,不同亚型、不同谱系的人源流感病毒、禽源流感病毒和本地猪流感病毒更倾向与它们优先发生重组。重配后的子代病毒较亲本毒株容易获得选择优势,能够在猪群中建立稳定的遗传谱系。研究发现H1N1 pdm09部分独特的内部基因片段在其高效的人际间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这类新型SIV成功突破种间屏障,获得适应新的哺乳动物的能力,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论文综述了携带有H1N1 pdm09基因的新型重配SIV的分子流行情况,特别就H1N1 pdm09内部基因与重组病毒致病性、传播能力等相关的分子基础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为防控新型SIV的暴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 pdm09 基因 重配猪流感病毒 分子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分子演化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君彦 李海燕 +3 位作者 申之义 陈化兰 于康震 毕英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对 2 0 0 1年中国华南及东北地区的 15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SIV)分离株的血凝素 (H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 ,并绘制了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 ,15株H1N1SIV和HA基因核苷酸全长为 1778bp ,共编码 5 6 6个氨基酸 ;而且 ,15株H1N1亚型... 对 2 0 0 1年中国华南及东北地区的 15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SIV)分离株的血凝素 (H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 ,并绘制了进化树。研究结果表明 ,15株H1N1SIV和HA基因核苷酸全长为 1778bp ,共编码 5 6 6个氨基酸 ;而且 ,15株H1N1亚型SIV的HAI蛋白在 10、11、2 3、87、2 87位都存在高度保守的糖基化位点 ,此外 ,在 2 76位多了一个“_NTT_”糖基化位点 ,与参考毒株SW /IW / 93/ 0 1一致 ,这可能是近期H1N1亚型SIV的一个分子特征。本研究进一步发现 ,15株H1N1亚型SIV的HA基因切割位点氨基酸组成为IPSIQSR↓G ,具有非高致病力毒株分子特征 ;而其受体结合位点在HA蛋白上第 2 2 6位是Q ,第 2 2 8位是G ,可能具有感染禽的潜力。经同源性比较 ,15株H1N1亚型SIV的HA基因与古典型H1N1猪谱系中的WIS/ 4 75 4 / 94的同源性相对最高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 95 7%~ 96 1%和96 5 %~ 97 2 %。由同源性比较结果和进化树分析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亚型 流感病毒 中国分离株 血凝素基因 分子演化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 被引量:21
17
作者 段廷云 陈红英 +3 位作者 崔保安 魏战勇 李新生 王学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2-756,共5页
根据GenBank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DQ889686),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从猪流感病毒HN407株接种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NP基因。将鉴定正确的NP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 根据GenBank中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NP基因的序列(DQ889686),利用Premier express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相应的TaqMan探针,从猪流感病毒HN407株接种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NP基因。将鉴定正确的NP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PCR及测序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以该阳性重组质粒为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对探针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最佳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经临床应用表明荧光定量PCR的建立为早期诊断猪流感病毒、定量分析猪流感病毒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亚型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被引量:8
18
作者 鹿文英 殷建华 +4 位作者 李淑华 韩磊 韩一芳 苏彤 曹广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分析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进化变异及重组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A/H1N1)代表性全基因组序列,先用MEGA4.0软件对8个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比对和拼接;然后将历史上流行... 目的分析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进化变异及重组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A/H1N1)代表性全基因组序列,先用MEGA4.0软件对8个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比对和拼接;然后将历史上流行的H1N1、H5N1、H3N2等不同宿主(人、禽、猪)的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用MEGA做比对拼接,并用NJ法构建进化树。采用Simplot 3.5.1软件分析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重组情况。结果自2009年3月爆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以来,截至9月,病毒基因没有出现变异,同源性为99.69%~99.93%。基因重组分析显示,新型甲型H1N1病毒株PB2、PB1、PA、HA、NP和NS基因来源于近年来北美地区猪源人H1N1,同源性分别为95.25%,95.08%,95.21%,93.52%,95.23%,94.78%;NA和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0.21%,94.43%。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同源性最高,为92.22%。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由2005年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与欧洲猪H1N1的NA和MP片段重排进化而成,新病毒暂未发生变异,H1N1新流感疫苗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进化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1、H3、H5、N2亚型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雪清 林祥梅 +5 位作者 侯义宏 薄清如 廉慧锋 吴绍强 刘建 杨泽晓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目的根据禽流感病毒H1、H3、H5亚型的HA基因和N2型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出四对RT-PCR引物,建立一步法多重RT-PCR对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所设计的四对引物,通过对该方法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快速检测禽... 目的根据禽流感病毒H1、H3、H5亚型的HA基因和N2型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出四对RT-PCR引物,建立一步法多重RT-PCR对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进行快速检测。方法利用所设计的四对引物,通过对该方法扩增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H1、H3、H5、N2四亚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利用禽流感H1、H3、H5、N2四亚型毒株和其它相关标准毒株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与结论所建立的一步法多重RT-PC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禽流感其它亚型和NDV、IBV、ARV?IBDV的核酸均无交叉反应。用该方法检测现场样品395份(4省20多个地区),结果与经典检测方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多重RT-PCR h1亚型 h3亚型 h5亚型 n2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及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淑华 韩一芳 +4 位作者 谢佳新 韩磊 苏彤 鹿文英 曹广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了解自2009年3月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以来,其主要免疫原性基因--HA基因的进化及氨基酸变异特性。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利用MEGA 4.0... 目的了解自2009年3月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以来,其主要免疫原性基因--HA基因的进化及氨基酸变异特性。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利用MEGA 4.0软件对所选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系统发育树分析;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及氨基酸特异性进行分析,并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2006-2007年美国A/swine/H1N1流感病毒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差异为0%~0.8%;与美国各州1930-2007年分离的A/swine/H1N1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进化关系;与欧洲及亚洲地区A/swine/H1N1流感病毒进化无关。其重要的抗原性位点与A/human/H1N1流感病毒及流感疫苗株存在较大差异。全球流行半年多以来该病毒株没有发生明显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是北美A/swine/H1N1流感病毒长期进化的结果,目前尚未发现明显抗原位点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基因 hA 抗原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