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E9310钢动态再结晶临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顺喆 厉勇 +3 位作者 王春旭 韩顺 刘宪民 田志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7,共7页
应用加工硬化理论探讨了SAE9310钢在大应变条件下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及动态再结晶的拐点判据,根据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s。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用拐点判据方法和金相观察手段,研究了SAE9310钢... 应用加工硬化理论探讨了SAE9310钢在大应变条件下的加工硬化率曲线及动态再结晶的拐点判据,根据在变形温度为900~1200℃、应变速率为0.01~10s。条件下的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采用拐点判据方法和金相观察手段,研究了SAE9310钢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建立了该钢的动态再结晶状态图。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SAE9310钢的流变曲线呈现两种特征类型;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c,和临界应力αc均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之间满足εc/εp=0.30~0.42;随着Z参数的增加,临界变形量增大,材料发生动态再结晶变得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硬化 SAE9310钢 动态再结晶 临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渗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WC–DLC薄膜性能影响
2
作者 罗阳 冉彪 +4 位作者 唐梦兰 杨昭 谢焕钧 刘辉 李刘合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40-46,共7页
为提高9310钢表面WC–DLC薄膜结合力与摩擦磨损性能,分别探究了不同注渗时间和注渗电压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硬度、WC–DLC涂层结合力以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注渗电压从10kV升高到20kV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34GPa增加到8.3... 为提高9310钢表面WC–DLC薄膜结合力与摩擦磨损性能,分别探究了不同注渗时间和注渗电压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硬度、WC–DLC涂层结合力以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注渗电压从10kV升高到20kV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34GPa增加到8.36GPa,膜基结合力从39.9N增加到49.3N,薄膜表面摩擦系数从0.161下降到0.119,薄膜摩擦学测试磨损深度从2.39μm下降到2.03μm;注入时间从1h增加到3h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06GPa增加到8.84GPa,膜基结合力从34.1N增加到49.9N,薄膜表面摩擦系数从0.161下降到0.118,薄膜摩擦学测试磨痕深度从2.48μm下降到1.99μm。研究表明,9310钢表面离子注渗对WC–DLC涂层结合力与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改善,结合力增加,摩擦学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类金刚石薄膜(DLC) 离子注渗工艺 膜基结合力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强化处理对9310钢防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苏骐 苏威铭 +2 位作者 张吉阜 江平 肖根升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9年第4期271-277,共7页
旨在提高航空9310钢的耐磨与耐蚀能力,运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WC-14Co和WC-10Co4Cr涂层,同时用传统工艺对该钢分别进行了渗碳、镀铬处理,并对试样表面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研究样品... 旨在提高航空9310钢的耐磨与耐蚀能力,运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WC-14Co和WC-10Co4Cr涂层,同时用传统工艺对该钢分别进行了渗碳、镀铬处理,并对试样表面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研究样品微观组织、成分和硬度.采用往复和旋转两种方式测定样品在室温下摩擦磨损性能,通过盐雾腐蚀对比样品耐腐蚀性.结果表明:WC-14Co与WC-10Co4Cr涂层致密、硬度高、摩擦系数小、磨损量低,耐磨性能明显优于渗碳、镀铬;硬铬镀层与WC-10Co4Cr涂层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大大提高了耐盐雾腐蚀能力.综合考虑耐磨和耐蚀性能,WC-10Co4Cr涂层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热喷涂 摩擦磨损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工程化应用
4
作者 李克 张莉 罗强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5期97-100,107,共5页
研究了涡轴发动机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复合型热处理技术,通过调整低压真空渗碳加热、冷却方法实现了9310钢薄壁空心轴0.5mm渗碳层加工。采用分级淬火方法、改进装炉方式、半精加工后增加稳定处理等,有效控制了空心轴的微小变形,... 研究了涡轴发动机9310钢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复合型热处理技术,通过调整低压真空渗碳加热、冷却方法实现了9310钢薄壁空心轴0.5mm渗碳层加工。采用分级淬火方法、改进装炉方式、半精加工后增加稳定处理等,有效控制了空心轴的微小变形,获得高硬度、高耐磨和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并通过了涡轴发动机150h持久试车考核,实现了薄壁空心轴渗碳淬火的工程化应用,为小尺寸薄壁轴类零件渗碳及淬火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空心轴 渗碳淬火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