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8-羟基喹啉锂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郝玉英
王华
+3 位作者
郝海涛
周禾丰
刘旭光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通过液相反应合成了高纯度、高产率的 8 羟基喹啉锂 (Liq)粉体 ,制备了Liq薄膜 ,通过IR光谱、UV吸收谱、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UV吸收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研究了它的电子能级结构。结果表明...
通过液相反应合成了高纯度、高产率的 8 羟基喹啉锂 (Liq)粉体 ,制备了Liq薄膜 ,通过IR光谱、UV吸收谱、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UV吸收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研究了它的电子能级结构。结果表明 ,pH值和溶剂对Liq的合成有很大影响 ,而温度的影响不大。利用真空热蒸镀很容易制备高质量、无定性薄膜 ,Liq的熔点 36 5℃ ,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Liq的LUMO能级 2 .94eV ,HOMO能级 5 .95eV ,光学禁带宽度 3.0 1eV .在 36 3nm紫外光的激发下 ,产生发光峰在 4 5 2nm附近、半峰全宽为 6 9.4nm的蓝光发射 ,发光亮度高 ,色纯度高。由于电子与声子的强耦合作用以及带隙态的影响 ,产生了 54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合成
表征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羟基喹啉锂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理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文浩
郝玉英
+2 位作者
房晓红
许并社
曾凡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三种吸电子基(—C6H5、—CN、—Cl)取代的8-羟基喹啉锂(Liq)所形成的18种衍生物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稳定的三种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分析了取代基对...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三种吸电子基(—C6H5、—CN、—Cl)取代的8-羟基喹啉锂(Liq)所形成的18种衍生物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稳定的三种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分析了取代基对Liq前线分子轨道和电子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电子取代基主要影响所在环的前线分子轨道,其影响程度和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有关;同时取代位置的不同和取代基的共轭效应会导致电子光谱的移动方向不同,取代基在苯酚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蓝移,而在吡啶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红移,取代基共轭效应大电子光谱红移。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吸电子取代基
电子光谱
前线分子轨道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1 位作者
梁利岩
吕满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现了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的高分子化,获得了一种能够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喹啉锂配合物的发光聚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H-NMR、FTIR、UV、PL光谱、DSC、TGA、GP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PL)光谱说明合成共聚物的发光来自于Liq基团,引入的可聚合的链段以及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链段,并没有影响发光波长的改变。亲核溶剂改变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使共聚物光谱明显红移2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配合物
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合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羟基喹啉锂的光电性能和取代基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房晓红
郝玉英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6-42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给、吸电子取代基对8-羟基喹啉锂(Liq)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与母体形成不同的共轭,取代基—CN、—OCH3很好地参与了整个π体系共轭,对体系性质影响较大;吸电子基—CF3、—CN、...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给、吸电子取代基对8-羟基喹啉锂(Liq)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与母体形成不同的共轭,取代基—CN、—OCH3很好地参与了整个π体系共轭,对体系性质影响较大;吸电子基—CF3、—CN、—Cl在5-位取代都使Liq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降低;给电子基—CH3、—CH3CH2CH2、—OCH3在5-位取代都使Liq的LUMO、HOMO升高,带隙减小,给电性越强,影响越显著;—CN在5-位取代,显著增加了Liq的电子亲和势,降低了电子重组能,使电子更易于注入和传输。与Liq及其它衍生物相比,5-CN-Liq是一种更好的电子注入和传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8-羟基喹啉锂
取代基效应
光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羟基喹啉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邵晶
杨帆
魏长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9-90,95,共3页
制备出高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通过IR、UV表征了样品的结构。考察了实验条件如反应时间、溶剂及溶剂的用量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8-羟基喹啉锂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8-羟基喹啉)硼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锐
李杨
+2 位作者
段炼
张德强
邱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采用四(8-羟基喹啉)硼锂(LiBq_4)代替LiF作为电子注入材料,以金属铝作为阴极,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采用N,N′-(α-萘基)-N,N′-苯基联苯二胺(NPB)作为空穴传输层,三(8-羟基喹啉)铝(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采用LiBq4作为...
采用四(8-羟基喹啉)硼锂(LiBq_4)代替LiF作为电子注入材料,以金属铝作为阴极,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采用N,N′-(α-萘基)-N,N′-苯基联苯二胺(NPB)作为空穴传输层,三(8-羟基喹啉)铝(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采用LiBq4作为电子注入层,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和起亮电压等性能均有改善,超过了采用LiF作为电子注入层的器件.器件性能的提升可以用电子注入增强和电荷平衡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
8
-
羟基
喹啉
)硼
锂
电子注入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有智
郑新友
+5 位作者
朱文清
丁邦东
孙润光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利用Liq(8 hydroxy quinolinatolithium)作电子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indiumtinoxide)/TPD(N,N′ diphenyl N,N′ bis(3 methylphenyl) 1,1′biphenyl 4,4′diamine)/Alq3(tris (8 hydroxy quinolinato)aluminum)/Liq/Al的电致发光器...
利用Liq(8 hydroxy quinolinatolithium)作电子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indiumtinoxide)/TPD(N,N′ diphenyl N,N′ bis(3 methylphenyl) 1,1′biphenyl 4,4′diamine)/Alq3(tris (8 hydroxy quinolinato)aluminum)/Liq/Al的电致发光器件。实验表明,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器件的效率约为无Liq器件的5倍。其原因可归于Liq在金属铝电极与Alq3有机层之间产生偶极层,从而形成铝与有机层间的欧姆接触,使电子注入效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器件
电致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
8-羟基喹啉锂
8
-
羟基
喹啉
铝
电子注入层
蒸发镀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羟基喹啉锂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
19
1
作者
郝玉英
王华
郝海涛
周禾丰
刘旭光
许并社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5 0 0 2 5 10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 0 2 710 3 7)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2 0 2 5 42 )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液相反应合成了高纯度、高产率的 8 羟基喹啉锂 (Liq)粉体 ,制备了Liq薄膜 ,通过IR光谱、UV吸收谱、X射线衍射谱、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UV吸收谱、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荧光光谱研究了它的电子能级结构。结果表明 ,pH值和溶剂对Liq的合成有很大影响 ,而温度的影响不大。利用真空热蒸镀很容易制备高质量、无定性薄膜 ,Liq的熔点 36 5℃ ,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Liq的LUMO能级 2 .94eV ,HOMO能级 5 .95eV ,光学禁带宽度 3.0 1eV .在 36 3nm紫外光的激发下 ,产生发光峰在 4 5 2nm附近、半峰全宽为 6 9.4nm的蓝光发射 ,发光亮度高 ,色纯度高。由于电子与声子的强耦合作用以及带隙态的影响 ,产生了 54 2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合成
表征
发光特性
Keywords
quinolinolato)lithium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y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羟基喹啉锂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理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樊文浩
郝玉英
房晓红
许并社
曾凡桂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新材料界面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1068)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066)
+1 种基金
山西省回国人员基金(200523)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031121)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三种吸电子基(—C6H5、—CN、—Cl)取代的8-羟基喹啉锂(Liq)所形成的18种衍生物进行对比,从中找出最稳定的三种衍生物,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分析了取代基对Liq前线分子轨道和电子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吸电子取代基主要影响所在环的前线分子轨道,其影响程度和取代基的吸电子能力有关;同时取代位置的不同和取代基的共轭效应会导致电子光谱的移动方向不同,取代基在苯酚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蓝移,而在吡啶环上时使Liq电子光谱红移,取代基共轭效应大电子光谱红移。该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吸电子取代基
电子光谱
前线分子轨道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Keywords
8
-
hydroxygquinoline lithium
electronic withdrawing group
electronic spectrum
th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
TD
-
DFT
分类号
O641.121 [理学—物理化学]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梁利岩
吕满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现了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的高分子化,获得了一种能够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喹啉锂配合物的发光聚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H-NMR、FTIR、UV、PL光谱、DSC、TGA、GP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PL)光谱说明合成共聚物的发光来自于Liq基团,引入的可聚合的链段以及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链段,并没有影响发光波长的改变。亲核溶剂改变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使共聚物光谱明显红移20nm左右。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
配合物
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合物合成
Keywords
8
-
hydroxyquine lithium complex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PLED)
methyl methacrylate
styrene
polymer synthesis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羟基喹啉锂的光电性能和取代基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房晓红
郝玉英
许并社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6-42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1068
60976018)
+1 种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07015)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1008)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给、吸电子取代基对8-羟基喹啉锂(Liq)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与母体形成不同的共轭,取代基—CN、—OCH3很好地参与了整个π体系共轭,对体系性质影响较大;吸电子基—CF3、—CN、—Cl在5-位取代都使Liq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降低;给电子基—CH3、—CH3CH2CH2、—OCH3在5-位取代都使Liq的LUMO、HOMO升高,带隙减小,给电性越强,影响越显著;—CN在5-位取代,显著增加了Liq的电子亲和势,降低了电子重组能,使电子更易于注入和传输。与Liq及其它衍生物相比,5-CN-Liq是一种更好的电子注入和传输材料。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8-羟基喹啉锂
取代基效应
光电性能
Keyword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8
-
hydroxyquinoline lithium
substituent effect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O641.12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羟基喹啉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邵晶
杨帆
魏长平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9-90,9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文摘
制备出高纯度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通过IR、UV表征了样品的结构。考察了实验条件如反应时间、溶剂及溶剂的用量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8-羟基喹啉锂
合成
表征
Keywords
Organic light
-
emitting material
8
-
Hydroxyquinolinolatolithium
Synthesis
Character
分类号
O614.11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8-羟基喹啉)硼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锐
李杨
段炼
张德强
邱勇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45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25310
50403001)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四(8-羟基喹啉)硼锂(LiBq_4)代替LiF作为电子注入材料,以金属铝作为阴极,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采用N,N′-(α-萘基)-N,N′-苯基联苯二胺(NPB)作为空穴传输层,三(8-羟基喹啉)铝(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采用LiBq4作为电子注入层,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的亮度、电流效率和起亮电压等性能均有改善,超过了采用LiF作为电子注入层的器件.器件性能的提升可以用电子注入增强和电荷平衡来解释.
关键词
四(
8
-
羟基
喹啉
)硼
锂
电子注入
有机发光二极管
Keywords
Lithium tetra
-
(
8
-
hydroxy
-
quinolinato) boron
Electron injection
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s
分类号
TN3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有智
郑新友
朱文清
丁邦东
孙润光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机构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3-47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2010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077020)
上海市光科技项目(012261055)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Liq(8 hydroxy quinolinatolithium)作电子注入层,制备了结构为ITO(indiumtinoxide)/TPD(N,N′ diphenyl N,N′ bis(3 methylphenyl) 1,1′biphenyl 4,4′diamine)/Alq3(tris (8 hydroxy quinolinato)aluminum)/Liq/Al的电致发光器件。实验表明,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器件的效率约为无Liq器件的5倍。其原因可归于Liq在金属铝电极与Alq3有机层之间产生偶极层,从而形成铝与有机层间的欧姆接触,使电子注入效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
电致发光器件
电致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
8-羟基喹啉锂
8
-
羟基
喹啉
铝
电子注入层
蒸发镀膜
Keywords
Liq(
8
-
hydroxy
-
quinolinato lithium)
TPD(N,N′
-
diphenyl
-
N,N′
-
bis(3
-
methylphenyl)
-
1,1′biphenyl
-
4,4′diamine)
Alq_3(tris
-
(
8
-
hydroxy
-
quinolinato)aluminu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ctroluminesc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8-羟基喹啉锂的合成、表征及发光特性
郝玉英
王华
郝海涛
周禾丰
刘旭光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8-羟基喹啉锂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理论
樊文浩
郝玉英
房晓红
许并社
曾凡桂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梅群波
杜乃婴
梁利岩
吕满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8-羟基喹啉锂的光电性能和取代基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房晓红
郝玉英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8-羟基喹啉锂的制备与表征
邵晶
杨帆
魏长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四(8-羟基喹啉)硼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
张锐
李杨
段炼
张德强
邱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Liq作为电子注入层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吴有智
郑新友
朱文清
丁邦东
孙润光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