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胱氨酸与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叉的荷移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春梅 李省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胱氨酸与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叉(TCNQ)的荷移反应。通过实验可知,在硼砂缓冲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可获得稳定的1∶1的络合物,其λmax=4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4×103 L·mol-1·cm-1,线...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胱氨酸与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叉(TCNQ)的荷移反应。通过实验可知,在硼砂缓冲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0min可获得稳定的1∶1的络合物,其λmax=42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4×103 L·mol-1·cm-1,线性范围为10~40μg·mL-1,探讨了荷移反应的机理,研究了该荷移络合物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性质。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胱氨酸片中胱氨酸的含量,经t-检验法检验,结果与文献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回收率为94.54%~1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氨酸 7 7 8 8-氰基苯醌甲叉(TCNQ) 分光光度法 荷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与邻菲咯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2
作者 张明杰 聂玉敏 +2 位作者 史志勤 张文胜 梁惠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5-87,共3页
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与邻菲咯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张明杰,聂玉敏,史志勤,张文胜,梁惠来(天津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天津)关键词四氰基对苯酮二甲烷,邻菲咯啉,镧配合物,钕配合... 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与邻菲咯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张明杰,聂玉敏,史志勤,张文胜,梁惠来(天津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天津)关键词四氰基对苯酮二甲烷,邻菲咯啉,镧配合物,钕配合物,合成7,7,8,8-四氰基对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 苯醌甲烷 邻菲咯啉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酒中的脂肪醛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绪杰 叶发兵 黄春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条件和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测定脂肪醛的HPLC/FD新方法。衍生反应以H3PO4作催化剂,在60℃时试剂与脂肪醛30 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稳定的衍生产物。采用C18柱分离衍生产物,以含20%四氢呋喃的乙腈和pH 6.5的HCOOH-NH3.H2O的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λex/λem=490 nm/510 nm下荧光检测,各脂肪醛衍生物在20 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甲、乙醛衍生峰重叠)。测定脂肪醛的线性范围均为0.01~2.00μmol.L-1,检出限为0.23~0.78 nmol.L-1。该方法用于白酒中脂肪醛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5%,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试剂 1 3 5 7-甲基-8-丙酰肼-氟化硼-吡咯甲烷 脂肪醛 高效液相色谱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田飞 李苞 王春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6-868,共3页
采用多孔氧化铝模板法,通过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与金属Ag的化学反应,制备了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AgTCNQ)纳米线阵列.AgTCNQ的直径由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内孔直径决定,而其长度则可由反应时间与多孔氧化铝膜模板的厚度来控制.所... 采用多孔氧化铝模板法,通过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TCNQ)与金属Ag的化学反应,制备了银-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AgTCNQ)纳米线阵列.AgTCNQ的直径由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内孔直径决定,而其长度则可由反应时间与多孔氧化铝膜模板的厚度来控制.所制备的AgTCNQ纳米线阵列表面光滑,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场发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基对苯甲烷(AgTCNQ) 场发射 纳米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对TCNQ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学亚 刘卓 +3 位作者 周密 陆国会 高淑琴 里佐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测量了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在5种溶剂中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LSER方程验证了频率变化是由于给体和受体配合所致.结果表明:TCNQ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剂电子受体数... 测量了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TCNQ)在5种溶剂中的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LSER方程验证了频率变化是由于给体和受体配合所致.结果表明:TCNQ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随溶剂电子受体数的增加而发生红移;吸收频率随溶剂极性参数ET(30)和ENT的增加而发生蓝移,并且ETN参数比ET(30)能更好地描述TCNQ的溶剂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7 8 8-氰基苯醌甲烷(TCNQ) 溶剂效应 电子给体数 电子受体数 极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移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马酸比索洛尔
6
作者 温梦 张亚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9-1101,共3页
在醇-酮(3+7)介质中,富马酸比索洛尔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于35℃反应30min,形成1比1的络合物。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4.8×103,最大吸收波长为845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37×104·mol·cm-1富马酸比... 在醇-酮(3+7)介质中,富马酸比索洛尔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于35℃反应30min,形成1比1的络合物。络合物的稳定常数为4.8×103,最大吸收波长为845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37×104·mol·cm-1富马酸比索洛尔的质量浓度在2.0~14mg·L叫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5%。采用此方法对片剂和胶囊样品中富马酸比索洛尔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加标回收率在9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荷移反应 富马酸比索洛尔 7 7 8 8-氰基次甲基苯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调控石墨烯复合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丽丽 徐帅帅 +2 位作者 夏宝凯 陈胜 朱俊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在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性能优异、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对于促进ORR发展具有重要意义。ORR反应按照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二电子反应过程和四电子反应过程。本研究以化学修饰石墨烯为原料,通过调... 电化学氧还原反应(ORR)在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性能优异、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对于促进ORR发展具有重要意义。ORR反应按照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二电子反应过程和四电子反应过程。本研究以化学修饰石墨烯为原料,通过调控其表面缺陷并与银–对苯二琨二甲烷(Ag-TCNQ)纳米点复合,合成了不同缺陷程度的复合催化剂,在此基础上比较了Ag-TCNQ/高缺陷石墨烯和Ag-TCNQ/低缺陷石墨烯的ORR性能。研究结果显示Ag-TCNQ/高缺陷石墨烯催化ORR的电子转移数为2.4,双氧水产率达0.62mg/h,法拉第效率为64.45%。相比之下,Ag-TCNQ/低缺陷石墨烯参与ORR的电子转移数为3.7,氧还原半波电位约为0.7 V(vs.RHE)。因此,高缺陷催化剂促进ORR的二电子过程,而低缺陷的催化剂促进ORR的四电子过程。在复合材料中,Ag-TCNQ纳米颗粒和石墨烯发挥了各自的结构优势,形成复合效应,共同提高了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缺陷调控 -7 7 8 8-四氰基苯醌二甲烷 氧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薇 王峰 +1 位作者 王守兴 唐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46-549,共4页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罗红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罗红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分别在743和844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1.57×10^4和2....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罗红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罗红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分别在743和844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1.57×10^4和2.93×10^4L/(mol·cm);药物浓度在0~55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平衡移动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罗红霉素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2。用所研究方法测定了药物中罗红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n=6),回收率为97%以上,与药典方法比较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7 7 8 8-氰基次甲基苯醌 荷移反应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薇 刘雪静 赵凤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916,共4页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阿奇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和氯冉酸(CL)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阿奇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743和842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7×10...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阿奇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和氯冉酸(CL)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阿奇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743和842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7×104L·mol-1·cm-1和5·0×104L·mol-1·cm-1;阿奇霉素与氯冉酸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530nm处有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2·4×103L·mol-1·cm-1。用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阿奇霉素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2。用以上两种方法测定了阿奇霉素片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1·4%(n=6),回收率为97%以上,与标准方法比较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7 7 8 8-氰基次甲基苯醌 氯冉酸 荷移反应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待因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黎明 李丽 吴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366,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受体7,7,8,8-四氰基对苯醌(TCNQ)与电子供体可待因的荷移反应,发现TCNQ与可待因在丙酮介质中易发生荷移反应,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药物的最大的吸收峰由紫外区移至近红外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可待...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受体7,7,8,8-四氰基对苯醌(TCNQ)与电子供体可待因的荷移反应,发现TCNQ与可待因在丙酮介质中易发生荷移反应,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药物的最大的吸收峰由紫外区移至近红外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可待因含量的高选择性的荷移分光光度法,在最佳条件下,可待因浓度在0.1~1.6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在最大吸收波长84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4L.mol-1.cm-1。文章还研究了缔合常数和自由能变化并探讨了荷移反应的机理。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可待因含量的测定,其回收率为(98.94±0.96)%^(99.12±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待因 7 7 8 8-氰基苯醌 分光光度法 荷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CNQ)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双稳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亲佳 陈国荣 +6 位作者 莫晓亮 范智勇 顾海华 姚彦 杨剑 华中一 徐华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4-367,共4页
在真空环境下 ,首次利用固态化学置换反应制备了K(TCNQ)薄膜 ,其分子结构与已报道过的K(TCNQ)单晶、多晶相同。但不同的是 ,在 30 0K以上 ,K(TCNQ)薄膜具有可逆的双稳特性。
关键词 固态化学置换反应 K(TCNQ)薄膜 电双稳特性 电荷转移络合物 7 7 8 8-氰基苯酯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5-426,共2页
The reaction between 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TCNQ)and water in organic solvents was studied.TCNQ and water complex has strong molar absorptivity at 744nm and 840nm.The linear range is 0~7.0%(V/V)or 0~8.0%(V... The reaction between 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TCNQ)and water in organic solvents was studied.TCNQ and water complex has strong molar absorptivity at 744nm and 840nm.The linear range is 0~7.0%(V/V)or 0~8.0%(V/V)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 methanol,ethanol,n-propyl alcohol,2-propanol.The results for ethanol were in agreement with standard results. The recoveries of water in n-propyl alcohol and 2-propanol were 96.6%~101% and 98%~102%,respectively.This is a simple,sensitive and reproducibl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ater in organic sol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微量分析 7 7 8 8-氰基次甲基苯醌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琼脂支撑的液/液界面上AgTCNQ的电化学合成(英文)
13
作者 黄丽 汪宜娴 +2 位作者 Michael V.Mirkin 任斌 詹东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09,共5页
具有高导电性和独特电学性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是一种重要的电荷转移盐.本文采用琼脂作为胶凝剂构成水|1,2-二氯乙烷液液界面,施加电压时银离子由水相穿过水凝胶进入有机相,与TCNQ-反应生成AgTCNQ纳米棒.结果表明液/液界面电化学... 具有高导电性和独特电学性质的金属有机络合物AgTCNQ是一种重要的电荷转移盐.本文采用琼脂作为胶凝剂构成水|1,2-二氯乙烷液液界面,施加电压时银离子由水相穿过水凝胶进入有机相,与TCNQ-反应生成AgTCNQ纳米棒.结果表明液/液界面电化学方法为合成有机金属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界面 -氰基对苯甲烷 电化学合成 纳米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有机正极材料FTCNQ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秋菊 李佩原 +2 位作者 郭志毅 汤梦成 邓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8-132,共5页
以2-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FTCNQ)作为锂离子电池有机高电压正极材料,对比了FTCNQ在商用电解液和实验室自制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性能,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电解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智能拉... 以2-氟-7,7,8,8-四氰基醌二甲烷(FTCNQ)作为锂离子电池有机高电压正极材料,对比了FTCNQ在商用电解液和实验室自制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性能,通过实验筛选出适宜的电解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智能拉曼光谱仪对FTCNQ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蓝电电池测试仪测试了FTCNQ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FTCNQ在离子液体电解液中的比容量为220mAh/g,在电流密度200mA/g条件下,FTCNQ比容量为76mAh/g,具有较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原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FTCNQ在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相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电压 2--7 7 8 8-氰基甲烷 离子液体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