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顾旭 吴雪源 +2 位作者 陆爽 武雯 王春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24-124,129,共2页
为验证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从而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浦东新区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肟菌·戊唑醇SC每667m^2用20~25mL,对稻曲病防效良好,并高于... 为验证4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从而为该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浦东新区开展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肟菌·戊唑醇SC每667m^2用20~25mL,对稻曲病防效良好,并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1%井冈·己唑醇WP的防效,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8%肟菌·戊唑醇悬浮剂 稻曲病 防治效果 适宜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果实病害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培松 李宝燕 +2 位作者 陈敏 石洁 王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51-153,共3页
为明确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效果,2017-2018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25.0~187.5 mg/kg对葡萄白腐病防效在91.97%以上,对炭... 为明确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对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效果,2017-2018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25.0~187.5 mg/kg对葡萄白腐病防效在91.97%以上,对炭疽病在87.34%以上,其125.0~250.0 mg/kg对葡萄灰霉病防效在86%以上。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是兼防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3种果实病害的高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8%氟吡酰胺·悬浮剂 葡萄白腐病 葡萄炭疽病 葡萄灰霉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敏 李凌云 +2 位作者 栾炳辉 于晓丽 王培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145-146,共2页
为明确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2017—2018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35~225g/hm^2)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均在90.96%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 为明确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2017—2018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27%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35~225g/hm^2)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均在90.96%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0%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安全无药害,可以作为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有效药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戊唑醇悬浮剂 花生叶斑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药效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40-140,143,共2页
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悬浮剂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有特效,平均防效为70.61%,可以在草莓生产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草莓炭疽病 42.8%氟吡酰胺·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吡唑萘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研究
5
作者 张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72-74,共3页
近年来,温室黄瓜白粉病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温室黄瓜生产。为验证吡唑萘菌胺与戊唑醇的复配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黄瓜安全,对有益生物无明显影响。复配药剂40%吡唑萘... 近年来,温室黄瓜白粉病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温室黄瓜生产。为验证吡唑萘菌胺与戊唑醇的复配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黄瓜安全,对有益生物无明显影响。复配药剂40%吡唑萘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好,第二次药后14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均超过75%,防效显著高于单剂药剂(10%吡唑萘菌胺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植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水剂)。250 g/L吡萘胺·苯甲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次之,单剂药剂和植物源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较差。建议在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用40%吡唑萘菌胺·戊唑醇悬浮剂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 d,对黄瓜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白粉病 40%吡唑萘·戊唑醇悬浮剂 安全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甄胜民 赫强 +3 位作者 王龙 王田勇 赫东玉 王正峰 《现代化农业》 2013年第10期7-8,共2页
通过对杀菌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爱可)在寒地水稻上进行田间防病试验,掌握了爱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从试验结果看,对纹枯病发病率防效达到65.64%,病指防效达到76.43%,比对照增产13.87%。
关键词 20%·戊唑醇 水稻纹枯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健 《现代化农业》 2013年第3期4-5,共2页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爱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科创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2012年试验是验证该药剂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面积综合防治水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 防治效果 悬浮剂 戊唑醇 试验 沈阳化工研究院 水稻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永春 刘洪艳 周巍巍 《北方果树》 2017年第5期12-14,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20%烯肟菌胺·戊唑醇对苹果病害的综合治理能力。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生产常规使用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剂量100~...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20%烯肟菌胺·戊唑醇对苹果病害的综合治理能力。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生产常规使用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剂量100~200 g a.i./hm^2。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优于同类进口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采收期和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优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推荐剂量。对苹果树主要病害具有很好的综合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戊唑醇悬浮剂 苹果病害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防治黄瓜靶斑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卫民 杨楠 赵风合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144-144,共1页
为更加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开展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等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对黄瓜靶斑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使用42.8%氟菌... 为更加有效防治黄瓜靶斑病,开展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等防治黄瓜靶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对黄瓜靶斑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建议在生产实践中使用42.8%氟菌·肟菌脂悬浮剂250mL/hm2防治黄瓜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8%菌·悬浮剂 黄瓜靶斑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世平 孔令鸿 孙俊铭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4期112-112,114,共2页
进行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用药量达750 mL/hm^2以上时,第2次药后14 d病叶防效达74%以... 进行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用药量达750 mL/hm^2以上时,第2次药后14 d病叶防效达74%以上、病指防效达87%以上,增产率达11%以上。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用药量为750~900 mL/hm^2,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8 d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菌酯·戊唑醇50%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永健 王长强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2年第6期53-54,61,共3页
为有效防控水稻纹枯病,开展了嘧菌酯·戊唑醇50%悬浮剂田间试验研究。采用38、75、112g(a.i.)/hm23个浓度兑水后进行田间喷雾,施药3次后第7d对水稻纹枯病平均防效分别为75.94%、85.69%、95.47%。经方差分析,供试药剂不同剂量处理间... 为有效防控水稻纹枯病,开展了嘧菌酯·戊唑醇50%悬浮剂田间试验研究。采用38、75、112g(a.i.)/hm23个浓度兑水后进行田间喷雾,施药3次后第7d对水稻纹枯病平均防效分别为75.94%、85.69%、95.47%。经方差分析,供试药剂不同剂量处理间防效相比,差异显著,中剂量处理与对照药剂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呈极显著。试验证明嘧菌酯.戊唑醇50%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药后对水稻安全,在发病前施药效果更好,使用剂量以75~112g(a.i.)/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50%悬浮剂 水稻 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防治早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森富 王会福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0年第10期45-46,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烯肟菌胺20%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末次药后15d 150g a.i./hm2的防效达80.96%,与对照药剂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300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烯肟菌胺5%乳油150g a.i./hm2和戊唑醇25%... 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烯肟菌胺20%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末次药后15d 150g a.i./hm2的防效达80.96%,与对照药剂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300g a.i./hm2的防效相当,比对照药剂烯肟菌胺5%乳油150g a.i./hm2和戊唑醇25%可湿性粉剂150g a.i./hm2的防效高出5.67%和10.13%,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20%悬浮剂 稻瘟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田间药效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国峰 孙永莲 +1 位作者 张守成 杨龙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110-111,共2页
为明确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量,特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30、40 mL喷施1次,在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调查,对小麦赤霉... 为明确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量,特开展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初期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0、30、40 mL喷施1次,在小麦赤霉病病情稳定时调查,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3.73%、72.90%、80.33%,防效较好,且均对小麦生长安全。推荐每667 m^2用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40 mL,采用常规喷雾法均匀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 小麦赤霉病 用量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试验
14
作者 张成礼 文永刚 付成开 《植物医生》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小麦锈病是长顺县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造成减产10%~30%.大流行年份.减产50%以上。以往在长顺县防治小麦锈病都用三唑酮.药剂较为单一。为筛选防治小麦锈病的其他药剂.以达到药剂交替使用目的,2009年笔者采用20%戊... 小麦锈病是长顺县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造成减产10%~30%.大流行年份.减产50%以上。以往在长顺县防治小麦锈病都用三唑酮.药剂较为单一。为筛选防治小麦锈病的其他药剂.以达到药剂交替使用目的,2009年笔者采用20%戊唑醇·烯肟菌胺进行了田间试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锈病 田间试验 戊唑醇 防治 悬浮剂 交替使用 长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15
作者 张汉莉 黄文教 曾庆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134-134,共1页
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破口初期施用750、1 200 m L/hm2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7.86%、79.76%,且对禾苗无影响,建议在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推荐... 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破口初期施用750、1 200 m L/hm2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7.86%、79.76%,且对禾苗无影响,建议在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推荐使用剂量为750 m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甲基硫·戊唑醇悬浮剂 水稻纹枯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宝石 刘志发 翟宏伟 《北方水稻》 CAS 2016年第2期32-33,45,共3页
对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试验环境条件下,杀菌剂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50、65 g/667 m^2用量下... 对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试验环境条件下,杀菌剂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在50、65 g/667 m^2用量下两次用药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较好,为95.7%和97.3%,试验剂量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氯啶·戊唑醇悬浮剂 稻瘟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鞠志远 郭彩霞 +2 位作者 宋晓东 谢克虎 张曰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114-114,116,共2页
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4 000倍、5 0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1.0%、89.8%、87.3%,均高于多抗霉素的防效,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在红... 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4 000倍、5 000倍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1.0%、89.8%、87.3%,均高于多抗霉素的防效,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在红富士苹果上安全无药害,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戊唑醇悬浮剂 苹果斑点落叶病 药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束华平 陈宏州 +2 位作者 周晨 笪骏 朱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1期113-117,共5页
为探明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采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拌干稻种并播种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5 mL拌1 kg种子处理对... 为探明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稻瘟病和恶苗病的防治效果,采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拌干稻种并播种的处理方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15 mL拌1 kg种子处理对苗瘟、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分别为87.19%、77.64%、45.20%,对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83.44%、83.89%、84.35%;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25 mL拌1 kg种子处理对苗瘟、叶瘟和穗瘟的防效分别为93.75%、84.75%、58.92%,对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恶苗病的防效分别为85.89%、88.26%、88.12%。各处理均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成苗安全。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推荐剂量拌种对苗瘟、叶瘟和恶苗病防效较好,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恶苗病 24.1%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建春 王晓民 +2 位作者 任文斌 许爱玲 王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9期140-141,共2页
为明确8%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量,为农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和2019年,在小麦初花期连续2次(间隔7~10天)采取喷雾法进行药剂田间药效试验.8%叶菌唑悬浮剂30 g、60 g和90 g/hm^2的校正防效分别82.62%、87.... 为明确8%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量,为农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和2019年,在小麦初花期连续2次(间隔7~10天)采取喷雾法进行药剂田间药效试验.8%叶菌唑悬浮剂30 g、60 g和90 g/hm^2的校正防效分别82.62%、87.39%和88.53%,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29 g/hm^2的防效为87.19%.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建议采用有效成分含量为60~90 g/hm^2的20%叶菌唑悬浮剂,在小麦扬花初期分2次进行防治,防效显著且对小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悬浮剂 小麦赤霉病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彪 孙俊铭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4期90-91,共2页
为明确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特开展了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花生叶斑病发病前喷施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间隔7d施药1次,连续施3次,对花生叶斑病具有较... 为明确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特开展了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花生叶斑病发病前喷施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间隔7d施药1次,连续施3次,对花生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病叶防效达90%以上,病指防效达94%以上,且增产效果明显。防治花生叶斑病,推荐在花生谢花期叶斑病发病前施1次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用药量为300~450mL/hm^2,并根据田间病情间隔7d施药1次,连续施2~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叶斑病 29%·戊唑醇悬浮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