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级强化固溶处理对7050铝合金厚板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新明 何道广 +3 位作者 刘胜胆 韩念梅 宋丰轩 张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46-1554,共9页
采用光学金相、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室温拉伸及断裂韧性实验,研究多级固溶处理对7050铝合金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厚板经多级强化固溶后,随最后一级温度的增加,可溶性粗大第二相减少,其强度和断裂韧性增加... 采用光学金相、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室温拉伸及断裂韧性实验,研究多级固溶处理对7050铝合金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厚板经多级强化固溶后,随最后一级温度的增加,可溶性粗大第二相减少,其强度和断裂韧性增加,当最后一级温度为493℃时,合金的断裂韧性和强度达到峰值,其断裂韧性(KIC)、屈服强度(σ0.2)和抗拉强度(σb)分别为37.4 MPa.m1/2、500.6 MPa和534.0 MPa;当最后一级温度超过493℃时,由于再结晶分数急剧增加、晶粒快速长大,断裂韧性和强度又逐渐降低;当多级固溶最后一级的温度和时间与单级固溶一致时,经多级强化固溶后的7050铝合金具有比单级固溶时更高的断裂韧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厚板 断裂韧性 固溶处理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级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厚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冯朝辉 王少华 +6 位作者 胡兴华 龚澎 杨守杰 陆政 汝继刚 张兴国 戴圣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38,42,共5页
研究了第二级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厚板拉伸性能、断裂韧度及电导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分析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合金厚板在双级时效的第一级时效条件相同时,随第二级时效温度的升高或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中沉淀相的... 研究了第二级时效工艺对7050铝合金厚板拉伸性能、断裂韧度及电导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分析其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该合金厚板在双级时效的第一级时效条件相同时,随第二级时效温度的升高或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中沉淀相的尺寸和间距增大,合金强度下降,断裂韧度和抗应力腐蚀能力提高,切变和穿晶韧窝混合型断裂方式中的韧窝特征愈加突出,且时效温度对性能的影响较时间明显;在120℃×4 h+165℃×28 h双级时效工艺下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厚板 双级时效 显微组织 性能 沉淀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化制备7050铝合金厚板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胜玉 肖柱 +2 位作者 王正安 李周 赵子谦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48-53,共6页
采用OM、TEM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研究工业化制备大截面7050铝合金厚板微观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板材表层、1/4厚度层和芯部处均存在部分粗大晶粒组织以及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现象,其中芯部粗大晶粒的尺寸、数量以及晶粒尺寸不均... 采用OM、TEM观察、室温拉伸试验,研究工业化制备大截面7050铝合金厚板微观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板材表层、1/4厚度层和芯部处均存在部分粗大晶粒组织以及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现象,其中芯部粗大晶粒的尺寸、数量以及晶粒尺寸不均匀程度均高于1/4厚度层和表层;合金时效后晶内的析出相主要为η’相、η相以及少量GPⅡ区,表层晶粒内的析出相密度大于1/4层和芯部,且1/4层和芯部粗棒状的η相含量较高;合金的强度、硬度以及延伸率在厚度方向上呈梯度分布,表层硬度、抗拉强度(σb)、屈服强度(σ0.2)和延伸率(δ)均最高,从表层到芯部,硬度、σb、σ0.2以及δ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厚板 不均匀性 析出相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50-T7651铝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不均匀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经涛 孙宁 +3 位作者 黄同瑊 程志远 郭富安 郭丰佳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拉伸试验机,研究160 mm 7050-T7651铝合金特厚板不同厚度位置的金相组织、晶粒取向、织构类型、时效纳米析出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板材表层到心部,组织中的第二相粒子含量降...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力学拉伸试验机,研究160 mm 7050-T7651铝合金特厚板不同厚度位置的金相组织、晶粒取向、织构类型、时效纳米析出相分布以及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板材表层到心部,组织中的第二相粒子含量降低,但尺寸增加;板材表层以小角度晶界亚结构组织为主,小角度晶界比例在79%~85%之间,而板材心部小角度晶界的比例为58%左右,相比于板材表层小角度晶界比例降低了26.6%~31.8%;板材表层以{001}<110>剪切织构为主,占比为3.64%,并随厚度增加,变形织构组分含量逐渐增多;板材厚度方向力学性能呈现出沿厚度表层-心部-表层方向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力学性能最优位置均为板材表层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T7651铝合金 显微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porosity and its effect on fatigue performance of 7050 aluminum thick plates 被引量:1
5
作者 XIAO Xiang ZHANG Qi +2 位作者 JIANG Hui-xue LIU Cheng CAO Ling-f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912-923,共12页
Micro porosity in aluminum alloys may contribute to fatigue life degradation, which can largely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alloys. Therefore, the fatigue life of a commercial 7050-T7451 thick plate and an experimental p... Micro porosity in aluminum alloys may contribute to fatigue life degradation, which can largely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alloys. Therefore, the fatigue life of a commercial 7050-T7451 thick plate and an experimental plate with different porosities was compared in this study. The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 was utilized to characterize the size, number d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rosity inside various samples, and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fatigued specimens was compar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tigue cracks prefer to initiate from constituent particles in the commercial alloy. Whereas the micro porosity is the predominant site for crack nucleation and subsequent failure in the experimental one. The presence of micro porosity in experimental7050-T7451 thick plate may reduce the fatigue life by an order of magnitude or more compared with the defect-free alloy. The pores close to sample surface are the main fatigue crack initiation site, among which larger and deeper pore leads to a shorter fatigue life. The crack initiation is also affected by the pore geometry and direction. Besides, the overall porosity inside the bulk can affect the crack propagation during fatigue t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porosity fatigue life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7050 aluminum alloys thick pl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