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摆动模式对7005-T6铝合金激光焊接头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解雪云 宋晓杰 +4 位作者 刘明磊 高林 曹繁 崔洪芝 黄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0-2214,共15页
采用摆动激光焊对7005-T6铝合金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三种激光摆动模式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摆动激光焊可以有效改善... 采用摆动激光焊对7005-T6铝合金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三种激光摆动模式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摆动激光焊可以有效改善焊缝成型和降低柱状晶区域宽度;引入摆动模式可以细化焊缝处晶粒,减少气孔缺陷,提高焊缝处硬度和抗拉强度;摆动模式下焊缝晶界析出相尺寸更小,分布更加弥散,降低了腐蚀倾向和明显减少剥落腐蚀失重,同时可减少剥落腐蚀影响深度。经综合性能对比,发现摆动模式优于无摆动,无穷模式优于三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5-t6铝合金 激光焊 摆动模式 力学性能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T6铝合金喷丸表面温度场研究
2
作者 辛达蔚 薛均民 +4 位作者 张朝阳 赵建 王相宇 乔阳 牛金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83-190,共8页
目的 在采用喷丸工艺过程中,高速运动弹丸与靶材表面发生剧烈碰撞,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导致靶材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靶材表面层的力学性能和喷丸效果。为了预测喷丸过程中靶材表面的温升,针对应用广泛的6061-T6铝合金,采用模拟仿真与... 目的 在采用喷丸工艺过程中,高速运动弹丸与靶材表面发生剧烈碰撞,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导致靶材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靶材表面层的力学性能和喷丸效果。为了预测喷丸过程中靶材表面的温升,针对应用广泛的6061-T6铝合金,采用模拟仿真与喷丸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推导分析其喷丸表面的温升现象。方法 首先,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构建喷丸工艺仿真模型,分析不同弹丸粒径、材质喷丸对靶材表面温升的影响。其次,利用热电偶测量喷丸过程中靶材表面以下0.7 mm处的温度,基于试验数据,采用高斯分布模型和热力学理论推导喷丸过程中靶材的表面温度,并与仿真所得表面温度进行对比。结果 6061-T6铝合金喷丸表面的温升显著,表面温度场呈高斯分布特征,最高温度可达170℃。在相同材质下,采用较小粒径的丸料喷丸,其表面温度更高。在粒径相同时,陶瓷丸的喷丸温度高于铸钢丸。试验测温-理论推导的结果与仿真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结论 为喷丸工艺中靶材表面的温升预测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其后续的可控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工艺 表面温升 6061-t6铝合金 仿真模拟 高斯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焊余高碾压7075-T6铝合金接头组织和性能
3
作者 王泽杰 宋刚 刘黎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了改善7075-T6铝合金熔化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随焊余高碾压(welding with reinforcement rolling,WR)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随焊碾压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余高同步进行碾压,利用万能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不同接... 为了改善7075-T6铝合金熔化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随焊余高碾压(welding with reinforcement rolling,WR)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随焊碾压装置在焊接过程中对焊缝余高同步进行碾压,利用万能试验机和维氏硬度计对不同工艺参数下的不同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通过配置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 scatter diffraction,EBSD)探头的扫描电镜对电弧焊接试样和随焊碾压试样的焊缝区和热影响区分别进行组织观察.结果表明,随焊余高碾压工艺成功通过一次成形获得7075-T6铝合金高强度焊接接头,接头强度系数最高达到81.4%,相对电弧焊接头提升41.9%,焊缝强度的提高主要由于位错密度的增大和小角度晶界的增加,而晶粒尺寸及第二相分布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小.创新点:(1)将随焊余高碾压工艺应用于7系铝合金.(2)随焊余高碾压工艺成功通过一次成形获得高强铝合金高强度焊接接头.(3)焊缝强度的提高主要由于位错密度的增大和小角度晶界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焊余高碾压 7075-t6铝合金 接头软化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6061-T6铝合金激光深熔焊工艺参数优化
4
作者 蔡佳思 凌畅 +1 位作者 孔英杰 魏艳红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因铝合金焊后焊缝气孔率高及成形差而导致接头性能低的问题,探究焊接工艺参数对缺陷及力学性能的交叉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激光功率PL、焊接速度vw、送丝速度fr为设计变量,接头抗拉强度σb、气孔率φ为响应,基于Bo... 目的针对因铝合金焊后焊缝气孔率高及成形差而导致接头性能低的问题,探究焊接工艺参数对缺陷及力学性能的交叉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以激光功率PL、焊接速度vw、送丝速度fr为设计变量,接头抗拉强度σb、气孔率φ为响应,基于Box-Behnken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矩阵;进行2 mm厚6061-T6铝合金激光深熔焊接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后建立σb和φ的二次多项式代理模型,分析加工变量的交互作用对接头抗拉强度和气孔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基于目标约束,计算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最后,基于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激光焊接实验和性能表征实验,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抗拉强度和气孔率代理模型ANOVA结果表明,代理模型拟合度精度高、适应性好,可以为工艺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等高线和三维响应面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抗拉强度和气孔率的影响最显著;当激光功率保持固定时,通过调节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的配比能够抑制接头软化,提高接头性能。以接头抗拉强度望大和气孔率望小为目标,以抗拉强度数值不小于实验平均值且不超过母材抗拉强度为约束1,以气孔率不小于0且不大于实验平均值为约束2,得到优化焊接参数如下:PL=2 kW、vw=20.1 mm/s、fr=8 mm/s。抗拉强度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分别为242.017MPa和241.492MPa,气孔率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分别为0.23%和0.1%,二者误差仅为0.22%和56.5%。结论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有效地改善了接头缺陷和力学性能,抗拉强度提高了18.5%,气孔率降低了91.7%,该代理模型可靠,可用于预测及优化焊缝接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激光深熔焊 抗拉强度 气孔率 代理模型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B柱高效热冲压成形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欢欢 戴威 +2 位作者 严威 吴若麟 王当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1-59,共9页
高效热冲压是一种解决高强铝合金热冲压工艺周期长等问题的全新工艺。为研究高效热冲压工艺下7075-T6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Gleeble热模拟机对7075-T6铝合金进行不同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1 s-1~1 s-1)的热拉伸实验。... 高效热冲压是一种解决高强铝合金热冲压工艺周期长等问题的全新工艺。为研究高效热冲压工艺下7075-T6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Gleeble热模拟机对7075-T6铝合金进行不同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1 s-1~1 s-1)的热拉伸实验。铝合金流变应力总体上随应变速率的增大与变形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建立了能准确预测7075-T6铝合金热变形行为的本构关系模型。对汽车B柱的高效热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冲压速度、板料初始温度及摩擦系数对B柱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压速度、板料初始温度及摩擦系数与板料最大减薄率基本上呈正相关关系。适当增大冲压速度和减小板料初始温度可提高B柱成形性能,过小或过大的摩擦系数易引起局部起皱或拉裂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高效热冲压 热变形行为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环境下6061-T6铝合金腐蚀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6
作者 王飞 宋奕 何佰毅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1,57,共10页
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和腐蚀因素的影响,会加快其腐蚀疲劳失效过程,大幅缩短其服役寿命。本文针对6061-T6铝合金,通过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试验,结合微观形貌观测、元素成分分析、晶粒结构表征等方法,研究盐雾浓度以及加载频... 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和腐蚀因素的影响,会加快其腐蚀疲劳失效过程,大幅缩短其服役寿命。本文针对6061-T6铝合金,通过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试验,结合微观形貌观测、元素成分分析、晶粒结构表征等方法,研究盐雾浓度以及加载频率对其腐蚀疲劳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3.5 wt.%~5.0 wt.%盐雾浓度区间,材料的疲劳寿命下降了52.43%~66.32%,在低浓度区间,腐蚀产物和NaCl结晶颗粒阻塞裂纹尖端延缓裂纹扩展速率,材料疲劳寿命呈上升趋势;随着盐雾浓度进一步升高,腐蚀反应速率加快,试样表面腐蚀加重,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加剧了裂纹源形成,材料疲劳寿命逐渐下降。在3.5 wt.%盐雾环境中,加载频率从5 Hz上升至10 Hz,增加了材料的位错密度,促进腐蚀介质渗透,加快了腐蚀进程,导致材料腐蚀疲劳寿命下降了1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腐蚀疲劳 6061-t6铝合金 微观形貌表征 加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对7075-T6铝合金薄板μFSW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黄清 龙腾飞 +2 位作者 王金锴 彭倩群 毛育青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6,共7页
目的 针对微搅拌摩擦焊在高焊速条件下难以控制待焊板材变形的问题,通过适当降低焊接速度来研究其对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微搅拌摩擦焊(μFSW)方法并使用无针式搅拌头,对0.5 mm厚7075-T6铝合金进行焊接试验,... 目的 针对微搅拌摩擦焊在高焊速条件下难以控制待焊板材变形的问题,通过适当降低焊接速度来研究其对接头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用微搅拌摩擦焊(μFSW)方法并使用无针式搅拌头,对0.5 mm厚7075-T6铝合金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不同焊速条件下接头的焊缝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断裂行为。结果 采用无针式搅拌头,在47.5 mm/min低焊接速度的工艺参数下实现了超薄7075-T6铝合金板材的有效冶金连接,焊缝表面成形良好,未见明显缺陷,所获得的接头抗拉强度达404.16MPa。然而,随着焊接速度的提高,μFSW接头成形受焊接热输入影响变大。当采用75 mm/min的焊接速度进行焊接时,由于焊接热输入降低,焊缝中心底部有未焊透缺陷产生,在接头拉伸过程中,未焊透区域优先发生断裂,因此接头的受力承载面积降低,抗拉强度下降。继续增加焊接速度至118 mm/min,未焊透缺陷延伸至焊核区中心位置,进一步降低了接头的有效受力承载面积,大幅降低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论 不同的焊接速度对7075-T6铝合金μFSW接头的组织及性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焊接速度越高,焊接热输入越低,焊缝底部未焊透缺陷越明显,未焊透缺陷的产生不利于提高接头的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薄板 微搅拌摩擦焊 接头成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海 王文龙 +2 位作者 曾涛 樊稳 晏小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32,共8页
用2.5 mm针长搅拌工具对4 mm厚的7075-T6铝合金轧制薄板进行正、反面各一道次的双面搅拌摩擦焊(DSFSW)试验。研究不同焊接方向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断裂形貌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核区为均... 用2.5 mm针长搅拌工具对4 mm厚的7075-T6铝合金轧制薄板进行正、反面各一道次的双面搅拌摩擦焊(DSFSW)试验。研究不同焊接方向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硬度、拉伸性能、断裂形貌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成形良好,焊核区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从焊接接头上表面至下表面焊核区晶粒尺寸先减后增,在焊核重叠区由于受到两次热力-耦合作用,重叠区晶粒较其他NZ更为细小,约为1.5μm。不同焊接方向的接头横截面硬度呈“W”型分布,焊接接头发生软化,硬度最低值出现在热机影响区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因同向焊接接头的焊核区整体晶粒尺寸更细小,使其焊接接头的硬度更优异。拉伸试验中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抗拉强度最高可达母材的90%。在相同热输入条件下,同向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明显优于异向焊接头,且断裂方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在弯曲试验中,双面搅拌摩擦焊接头在面弯与背弯试验时都能承受较大弯曲角度,使焊接接头具备更出色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双面搅拌摩擦焊 接头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考虑Bauschinger行为的回弹研究
9
作者 黄云龙 常颖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1,共9页
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的各向异性和Bauschinger行为对回弹预测的影响,对6061-T6材料各向异性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不同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对不同流动应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合适的流动应力模型和模型参数。进行不同预... 为研究铝合金材料的各向异性和Bauschinger行为对回弹预测的影响,对6061-T6材料各向异性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不同各向异性屈服准则对回弹预测精度的影响。对不同流动应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合适的流动应力模型和模型参数。进行不同预应变量的拉伸压缩试验,获取铝合金的Bauschinger行为曲线,发现Bauschinger行为随着预应变量的增加而更为明显。同时,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计算,获得Yoshida-Uemori硬化模型参数,通过LS-DYNA软件对比分析不同材料模型对6061铝合金拉伸压缩曲线预测准确性。进行V形冲压试验,得到试验回弹角,并与有限元仿真回弹角进行对比,验证不同材料模型预测回弹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考虑Bauschinger行为的Yoshida-Uemori硬化模型可以提高回弹预测精度,为实际冲压件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Bauschinger行为 冲压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7075-T6铝合金电阻点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飒蔚 蒋家传 +3 位作者 叶拓 张越 雷贝 王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54-261,共8页
轻量化结构设计在保证了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整车质量,减少了能量消耗,成为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的研究重点。本工作通过建立正交实验获取AA7075-T6铝合金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实验、金相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并对最... 轻量化结构设计在保证了结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整车质量,减少了能量消耗,成为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的研究重点。本工作通过建立正交实验获取AA7075-T6铝合金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进行拉伸剪切实验、金相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并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时间为60 ms、焊接电流为17 kA、电极压力为0.22 MPa时,点焊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焊接参数对电阻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顺序为焊接时间>焊接电流>电极压力。焊接过程数值模拟得到的熔核尺寸与实验结果一致。焊接过程发生飞溅和熔核存在缩孔缺陷,导致接头的力学性能较差,失效模式为界面断裂。由于焊接过程接头显微组织发生变化,接头显微硬度变化呈“W”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7075-t6铝合金 电阻点焊(RSW) 工艺参数 显微硬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连接工艺优化
11
作者 李德银 万银根 +1 位作者 谢兰生 陈明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2,共9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7075-T6铝合金进行连接,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母材表面预处理(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20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以及升温速率(10,30,50℃·min^(-1))、连接温度(450,470,490,510℃)...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对7075-T6铝合金进行连接,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母材表面预处理(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4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2000#砂纸打磨+化学浸蚀)以及升温速率(10,30,50℃·min^(-1))、连接温度(450,470,490,510℃)、连接压力(4.5,5.0,5.5,6.0,7.0MPa)和保温时间(45,60,75,90,120min)对接头连接质量、剪切性能和变薄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表面预处理工艺以及最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合适的表面预处理工艺为400#砂纸打磨,获得7075-T6铝合金接头的连接质量最好,接头界面未闭合孔洞很少,焊合率最大,为71.7%;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接头的连接质量变差,但其焊合率均高于76%,接头的抗剪强度和变薄率均降低;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或连接压力的增加,接头的连接质量变好,接头的焊合率、抗剪强度和变薄率均增大,但当连接压力大于6.0MPa时,焊合率和抗剪强度增加幅度减小,而变薄率大幅增加;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的焊合率、抗剪强度和变薄率的变化幅度均较小。400#砂纸打磨后7075-T6铝合金的最优连接工艺为升温速率50℃·min^(-1)、连接压力6.0MPa、连接温度490℃、保温时间45min,此时接头的焊合率为81.3%,抗剪强度为132.9MPa,变薄率为1.91%,剪切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放电等离子烧结 连接工艺优化 剪切强度 连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6082-T6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炳鑫 常志龙 +3 位作者 陶虎威 李志航 陈敏 张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共8页
通过FSAM技术成功获得了6082-T6铝合金增材块,并对其耐腐蚀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剥落腐蚀评级与静态失重法均说明增材体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母材;动电位极化曲线与浸泡腐蚀试验也说明增材体较于母材,其腐蚀倾向与腐蚀速率较低,沿增... 通过FSAM技术成功获得了6082-T6铝合金增材块,并对其耐腐蚀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剥落腐蚀评级与静态失重法均说明增材体的耐腐蚀性能优于母材;动电位极化曲线与浸泡腐蚀试验也说明增材体较于母材,其腐蚀倾向与腐蚀速率较低,沿增材高度方向自下而上,腐蚀倾向与腐蚀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6082-T6铝合金经过FSAM后,其粗大带状晶粒转变为细小等轴晶粒,强化相(Mg_(2)Si相)数量减少且分布均匀,二者是导致增材体耐腐蚀性能高于母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铝合金 搅拌摩擦增材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4-T6铝合金厚板电子束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嘉佳 卢明 +2 位作者 刘伟 曹慧 倪增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96,101,共5页
对24 mm厚2A14-T6铝合金板开展了电子束焊接试验,获得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接头变形小、深宽比大,探伤结果为I级。接头各微区组织具有差异性,焊缝中心组织为树枝晶,近熔合线处的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热影响区组织为粗化的扁长... 对24 mm厚2A14-T6铝合金板开展了电子束焊接试验,获得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接头变形小、深宽比大,探伤结果为I级。接头各微区组织具有差异性,焊缝中心组织为树枝晶,近熔合线处的焊缝组织为柱状晶,热影响区组织为粗化的扁长纤维状组织,沉淀强化相颗粒增多,过时效区组织与母材相近,均为扁长纤维状组织。焊缝区晶粒内有少量沉淀强化相,晶界上存在由铜、硅等元素与基体相形成的共晶相,呈网络状分布;母材区有细小的Al_(2)Cu沉淀强化相及呈条状分布的大块共晶相。焊缝区显微硬度最低,热影响区硬度随距焊缝中心距离增大先上升后下降,母材区的最高。接头的平均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87.7 MPa和3.4%,微观断口有撕裂棱和少量大而浅的韧窝,为脆性为主的韧脆混合型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 2A14-t6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7075-T6铝合金高速切削亚表层微细观演变及腐蚀机理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岳修杰 张平 +2 位作者 高业然 孙亚杰 王优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43,共10页
目的探究切削速度对经深冷处理和未经深冷处理的7075-T6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和耐腐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深冷处理(T6-C)和未经深冷处理(T6)的7075-T6铝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并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通过透射电... 目的探究切削速度对经深冷处理和未经深冷处理的7075-T6铝合金微观组织演变机理和耐腐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经深冷处理(T6-C)和未经深冷处理(T6)的7075-T6铝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并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实验。通过透射电镜(TEM)、HRTE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分析,对微观组织演变、表面形貌和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在相同的切削参数下,相较于T6铝合金,T6-C铝合金表现出更小的晶粒尺寸,铝基体中存在更多的析出相——η相MgZn2,且位错密度以及析出相密度更大,无析出晶界带为断续分布。深冷处理和增大切削速度都显著提高了7075-T6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且腐蚀形貌存在显著的龟裂现象。通过电化学分析得知,当切削速度为1500 m/min时,与未深冷处理相比,深冷处理后的7075-T6铝合金的电流密度减小了3.24×10^(-6)A/cm^(2),极化电阻增大了1.68×10^(5)Ω·cm^(2),在该参数下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与此同时,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容抗弧半径呈增大的变化趋势,且相较于T6铝合金,T6-C铝合金具有更大的容抗弧半径。结论深冷处理可以有效细化7075-T6铝合金的晶粒结构,进而强化位错密度,从而显著提升该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深冷处理 微观组织 析出相 表面质量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动态力学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谢灿军 童明波 +3 位作者 刘富 李志刚 郭亚洲 刘小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0-114,125,共6页
分别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高速液压伺服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装置进行了7075-T6铝合金材料在室温下的准静态、中应变率和高应变率动态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该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7075-T6铝合金具有... 分别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高速液压伺服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装置进行了7075-T6铝合金材料在室温下的准静态、中应变率和高应变率动态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该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显示:7075-T6铝合金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试件断口处颈缩现象越发明显。拟合出了能够反映材料应变硬化效应、应变率强化效应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对方程中的应变率强化项进行了修正,使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本构关系 Johnson-Cook模型 7075-t6铝合金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铵对7075-T6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建华 李永星 +2 位作者 于美 李松梅 孙玉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4-330,共7页
研究硫酸电解液中添加己二酸铵对7075-T6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7075-T6铝合金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的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采用线性阳极极化研究7075-T6铝合金在... 研究硫酸电解液中添加己二酸铵对7075-T6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7075-T6铝合金在不添加和添加己二酸铵的硫酸电解液中制备的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采用线性阳极极化研究7075-T6铝合金在两种电解液中的极化行为。利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两种电解液中制备的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硫酸电解液中添加己二酸铵可以通过降低电流密度来改善氧化膜的结构,减少氧化膜缺陷,降低微孔孔径,提高阻挡层厚度,从而降低氧化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提高氧化膜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己二酸铵 阳极氧化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6铝合金温成形损伤演化实验与仿真 被引量:8
17
作者 盈亮 刘文权 +2 位作者 王丹彤 胡平 王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3-1390,共8页
基于GTN损伤模型,采用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高强度7075-T6铝合金在温成形HFQ工艺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得铝合金板材在变形中的损伤演化符合孔洞长大、形核、聚合和最终断裂的规律;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 基于GTN损伤模型,采用实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式对高强度7075-T6铝合金在温成形HFQ工艺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得铝合金板材在变形中的损伤演化符合孔洞长大、形核、聚合和最终断裂的规律;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构造拉伸曲线关键变量关于GTN损伤参数的响应曲面模型,进而结合遗传算法确定铝合金板材的损伤参数;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仿真预测不同温度下铝合金方盒拉深过程中的损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提高成形温度可使得铝合金板材的成形性得到有效改善,实验观测的板材开裂行为和开裂位置与损伤预测结果相一致,证明了GTN损伤模型在铝合金温冲压成形性仿真分析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t6铝合金 温成形 GTN损伤模型 损伤识别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丝成分对6061-T6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易杰 李落星 +2 位作者 刘开勇 郭鹏程 曹淑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0,共5页
用ER4043焊丝和ER5356焊丝对6061-T6薄板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缝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ER5356焊丝焊接时,6061-T6铝合金接头的屈服、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均高于以ER4043焊丝作为填充的焊接接头,前者的焊接系数为0.72,而后者仅为... 用ER4043焊丝和ER5356焊丝对6061-T6薄板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缝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ER5356焊丝焊接时,6061-T6铝合金接头的屈服、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均高于以ER4043焊丝作为填充的焊接接头,前者的焊接系数为0.72,而后者仅为0.65;两者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均以焊缝为中心近似对称分布,最低值出现在接头热影响区中的淬火区,ER5356焊丝焊接时接头的硬度较ER4043焊丝高;以ER5356焊丝作为填充时,6061-T6铝合金的焊缝为细小的铸态组织,枝晶相对较细,而用ER4043焊丝焊接时,焊缝为粗大的铸态组织,且枝晶较发达,两者熔合区的近缝侧为柱状晶,靠近热影响区一侧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与原始母材相比,热影响区的晶粒产生一定程度的粗化。两者淬火区的晶粒内虽然都产生少量的二次相,但以ER5356焊丝作为填充时淬火区中的二次相较细小,且呈弥散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t6铝合金 焊丝成分 双脉冲MIG焊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mm厚度6061-T6铝合金板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1
19
作者 贺地求 罗维 邬红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24,共5页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对6061-T6铝合金板进行了60mm双面对接焊实验,研究了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微观组织沿厚度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焊接接头强度达到218MPa,为母材强度的70%;焊接热循环引发的金...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对6061-T6铝合金板进行了60mm双面对接焊实验,研究了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区微观组织沿厚度方向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焊接接头强度达到218MPa,为母材强度的70%;焊接热循环引发的金属强化相"重固溶"和"过时效"是接头力学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其中前进侧热机影响区为焊缝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搅拌摩擦焊 6061-t6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希靖 魏学玲 张亮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缝区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核区上层,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晶格畸变能增加,为降低能量,大量的位错集聚成亚结构边界...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对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缝区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核区上层,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晶格畸变能增加,为降低能量,大量的位错集聚成亚结构边界发生动态回复.同时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发生动态再结晶,导致焊缝区上层晶粒细小.在焊核区下层,主要受到搅拌针搅拌作用,轴肩产热通过扩散过程传递到下层的热量减少,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程度低于焊缝上层,晶粒粗大.前进侧和后退侧热影响区均出现棒状β'沉淀相.对应焊缝上、下两层硬度都呈"W"形分布,焊缝上层硬度高于焊缝下层硬度,最小值出现在前进侧.沿着焊缝长度方向上层和下层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05,186 MPa,呈降低趋势,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t6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