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选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崇斌 徐雪元 +4 位作者 诸育枫 金用强 王煜 田志豪 卢小莉 《压力容器》 2015年第4期51-59,共9页
报道了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部件的材料性能,分析了12Cr1Mo VG,T23,T24,T91,T92,T122,VM12 SHC,TP347H,TP347HFG,Super304H,TP310HCb N,Sanicro25,HR6W,617Mod和740H管子制造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 报道了蒸汽温度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部件的材料性能,分析了12Cr1Mo VG,T23,T24,T91,T92,T122,VM12 SHC,TP347H,TP347HFG,Super304H,TP310HCb N,Sanicro25,HR6W,617Mod和740H管子制造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的适用温度范围,提出了700℃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和过热器等受热面选材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00℃超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过热器 适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再热器用Sanicro 25新材料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亮 卢征然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3,共5页
试验选用Alloy 617 mod镍基焊材为填充金属,焊接Sanicro 25奥氏体不锈钢管,通过了焊接接头的常温力学性能、高温短时拉伸性能、高温时效性能及高温持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锅炉 Sanicro 25奥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选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煜 诸育枫 王崇斌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59,共5页
介绍了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候选的GH984G、HR6W铁镍基合金、617B和740H镍基合金等新材料性能。对选用HR6W、617B、740H大口径管制造的不同外径、不同设计温度的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了HR6W、617B、7... 介绍了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候选的GH984G、HR6W铁镍基合金、617B和740H镍基合金等新材料性能。对选用HR6W、617B、740H大口径管制造的不同外径、不同设计温度的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了HR6W、617B、740H大口径管用于700℃超超临界锅炉再热器集箱的适用温度范围,提出了700℃超超临界锅炉各温度段再热器集箱选材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锅炉 再热器集箱 选材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再热器用GH984G新材料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国平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59,共4页
试验选用740H镍基焊材为填充金属,焊接GH984G铁镍基高温合金,通过焊接接头的常温力学性能、高温短时拉伸性能及高温持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可考虑生产制造中免除焊后热处理,仅通过... 试验选用740H镍基焊材为填充金属,焊接GH984G铁镍基高温合金,通过焊接接头的常温力学性能、高温短时拉伸性能及高温持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可考虑生产制造中免除焊后热处理,仅通过机组运行过程中进行自然时效,同样能满足该材料的使用要求;该材料可作为700℃先进超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和再热器的重要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先进临界锅炉 GH984G铁镍基高温合金 高温持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时水冷壁流动不稳定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维腾 郭泽瑞 +1 位作者 韩磊 杨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92,共11页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 针对深度调峰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动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频域法数学模型。通过对质量、能量、动量方程进行小扰动线性化后经拉普拉斯变换得到了用于描述管道内汽液流体流动稳定性的传递函数,通过图解奈奎斯特图的方法判断管内工质流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该模型计算了某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段的不稳定边界并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流动不稳定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回路在20%和50%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负荷发生流动不稳定时,热负荷分别为76.09 kW·m^(-2)和113.52 kW·m^(-2),水冷壁管道流动稳定且安全;入口过冷度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呈非单值性;增大质量流速使流体的进口和出口密度差减小,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增大入口节流系数,可以抑制入口处流量的脉动,有利于流动的稳定;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改变管段倾斜角度会对流动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流动不稳定性 频域法 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传热管传热性能分析
6
作者 王生鹏 杨玉 +5 位作者 倪依柯 吴家荣 乔永强 张一帆 李红智 严俊杰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3,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在火力发电领域替代蒸汽发电技术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S-CO_(2))实际运行范围内的传热特性进行...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在火力发电领域替代蒸汽发电技术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S-CO_(2))实际运行范围内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工质物性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流量条件下,CO_(2)传热系数随导热系数的减小而降低,这是因为流体边界层热阻随导热系数降低而增大;在相同的导热系数条件下,CO_(2)传热系数随Re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Re增大时,流体边界层变薄,边界层热阻降低;在管内CO_(2)工质压力为3~30 MPa,焓值为500~1150 kJ/kg,工质Re为1.1×10^(5)~2.1×10^(6)条件下,拟合得出考虑边界层物性修正的传热和阻力系数关联式,其平均偏差为3.33%,表明其具有较高精度。研究结果为后续S-CO_(2)锅炉的设计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二氧化碳锅炉 传热 实验测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锅炉动态换热的超临界机组电力系统仿真建模
7
作者 徐达睿 郝玲 +5 位作者 陈磊 祁鑫 刘一峰 李江鹏 黄怡涵 徐飞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0,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 随着新能源并网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频率安全问题凸显,掌握机组调节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电力系统仿真中,适用于机电暂态和中长期动态的火电机组模型主要采用IEEE推荐的汽包锅炉简化模型和单再热器汽轮机模型。如果对直流锅炉机组也采用该模型,则会因为蓄热系数的动态和控制系统的偏差,机组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结果大幅偏离实际,进而错估机组调节能力。基于此,采用热力学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时间尺度动态仿真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火电机组模型。通过建立水冷壁的移动边界模型和过热器的动态热量流模型,更准确地反映直流锅炉的蓄热能力;通过加入给水控制和过热度控制,使得控制系统更符合实际机组。利用电厂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相较于现有电力仿真模型,该模型对主蒸汽压力的仿真精度大幅提升。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在一、二次调频及调峰中的动态过程,有助于电力系统频率过程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一次调频 AGC 锅炉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先进超超临界锅炉SA-213T92水冷壁工地焊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伟珍 卢征然 陈亮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介绍了700℃超超临界锅炉SA-213T92水冷壁工地安装焊接工艺可行性,通过模拟工地安装焊接工艺,了解SA-213T92水冷壁工地焊口组装、SA-387Gr91扁钢对接等可焊性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证实SA-213T92管排工地安装是可行的。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锅炉 SA-213T92水冷壁 嵌板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对冲燃烧螺旋管圈锅炉水动力计算与壁温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万李 朱超 +3 位作者 吴鹏举 牛田田 李银龙 杨冬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49-957,共9页
为了确保具有较高受热面温度的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可靠运行,基于非线性流动网络系统模型,开发出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计算程序,将同类型锅炉的程序计算结果与电厂实炉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程序的正确可靠性。根据700℃超超临界对冲燃烧螺... 为了确保具有较高受热面温度的700℃超超临界锅炉的可靠运行,基于非线性流动网络系统模型,开发出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计算程序,将同类型锅炉的程序计算结果与电厂实炉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程序的正确可靠性。根据700℃超超临界对冲燃烧螺旋管圈锅炉的结构布置特点,将水冷壁管和各类集箱分别等效成流量回路和压力节点,计算得出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50%BMCR和30%BMCR负荷时的水冷壁压降、流量分配、炉膛出口工质温度分布及壁温沿炉膛高度方向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负荷工况下水冷壁金属壁温均在材料允许范围内,该采用螺旋管圈布置的700℃超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的水动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锅炉 水动力 程序开发 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用617B合金的烟气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毕凯 周荣灿 唐丽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4,共7页
使用自制的烟气腐蚀试验装置,在模拟燃用贵州六枝烟煤的烟气/煤灰环境中,研究700℃时617B合金的腐蚀行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617B合金的腐蚀层形貌、成分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120h,617... 使用自制的烟气腐蚀试验装置,在模拟燃用贵州六枝烟煤的烟气/煤灰环境中,研究700℃时617B合金的腐蚀行为。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617B合金的腐蚀层形貌、成分和物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前120h,617B合金表面生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Cr2O3保护膜,腐蚀速率低;之后,腐蚀速率增大,腐蚀层物相主要为NiCr2O4和少量的CoCr2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锅炉 烟气腐蚀 700 617B合金 腐蚀速率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献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977-3982,共6页
在总结国内330 MW和600 MW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锅炉开发研制及工程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蒸汽温度为700℃的35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方案设计,并对工质流程及关键部件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研究。具有先进蒸汽... 在总结国内330 MW和600 MW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锅炉开发研制及工程经验基础上,进行了蒸汽温度为700℃的35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方案设计,并对工质流程及关键部件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研究。具有先进蒸汽参数的350 MW超超临界CFB锅炉采用H型整体布置,4个蒸汽包覆式旋风分离器布置在炉膛两侧,配有相应的紧凑型气动均流换热床。锅炉水冷壁为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结构。双回路给煤系统可保证均匀可靠地向炉内送入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蒸汽温度 循环流化床锅炉 先进临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吸热比例变化对700℃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春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与600℃超超临界机组相比,700℃超超临界机组使锅炉蒸发段的吸热比例明显下降,其原因是炉侧烟气释放给水冷壁的纯辐射放热比例无法跟随700℃机组的锅内侧蒸汽吸热比例进行下调,锅内侧的过热度参数选择以及受热面的布置与现役600℃超超... 与600℃超超临界机组相比,700℃超超临界机组使锅炉蒸发段的吸热比例明显下降,其原因是炉侧烟气释放给水冷壁的纯辐射放热比例无法跟随700℃机组的锅内侧蒸汽吸热比例进行下调,锅内侧的过热度参数选择以及受热面的布置与现役600℃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差异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过热度、布置蒸汽系统的受热面或设计新的过热器或再热器系统是700℃超超临界机组锅炉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 临界机组 锅炉 蒸汽吸热比例 烟气放热比例 过热度 受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先进超超临界锅炉SA-213T92水冷壁埋弧拼排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伟珍 卢征然 陈亮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1,共3页
介绍了700℃先进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候选用钢SA-213T92材料埋弧拼排焊的工艺性能,并通过多种焊接性、工艺性试验和模拟验证管排的埋弧拼排焊试验,了解SA-213T92埋弧拼排焊的焊接性和工艺性能,通过试验证实埋弧焊焊接工艺方法可用于S... 介绍了700℃先进超超临界锅炉膜式水冷壁候选用钢SA-213T92材料埋弧拼排焊的工艺性能,并通过多种焊接性、工艺性试验和模拟验证管排的埋弧拼排焊试验,了解SA-213T92埋弧拼排焊的焊接性和工艺性能,通过试验证实埋弧焊焊接工艺方法可用于SA-213T92膜式管排拼排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先进临界锅炉 SA-213T92膜式水冷壁 埋弧焊拼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660 MW超临界锅炉深度调峰过程中分隔屏超温计算分析及改造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亦鹏 张西容 +4 位作者 宋园园 周妍君 程亮 佘园元 杨冬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 针对660 MW超临界褐煤锅炉分隔屏实炉数据分析发现,在175 MW负荷下,分隔屏的超温报警主要发生在屏3、屏4靠近炉内的管子。为解决分隔屏超温报警问题,采用流动网络系统法,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分隔屏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提出添加节流圈以及升级管子材料两种改造方案。对分隔屏进行回路及管段划分,采用175 MW负荷实炉测量数据反推计算得到炉内实际热偏差,对低、中、高负荷下添加节流圈与升级材料为Super304H的分隔屏出口汽温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添加节流圈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偏差变小,且屏3、屏4出口汽温降低至材料TP347H报警温度以下;升级材料为Super304H后分隔屏出口汽温均小于材料的报警温度,分隔屏可安全运行。对添加节流圈以及将材料升级为Super304H两种方案进行壁温计算及强度校核,结果显示两种改造方案在各个负荷下,壁温以及强度均是安全的。为给锅炉运行留出更大的安全裕度,建议在分隔屏最后一片屏上添加节流圈的同时将材料由TP347H升级为Super30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褐煤锅炉 深度调峰 分隔屏 节流圈 材料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结构效应导致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丹 曾小义 +4 位作者 冷冰川 张荣 贺道先 罗立军 陈绍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 为解决某锅炉前墙水冷壁温差偏大导致水冷壁频繁超温爆管的问题,从管外传热和管内吸热两方面对热偏差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内螺纹管技术的水冷壁管具有自补偿特性,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发现结构效应带来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对热偏差影响显著,是造成水冷壁变形和泄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二次风差异配风、水冷壁前墙喷涂绝热涂料和优化卫燃带等治理方案,成功治理了水冷壁超温爆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W火焰锅炉 结构效应 水冷壁 温损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调试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瑞金 黄彬乘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7,共8页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 针对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天然气点火系统的调试过程中存在的床下气枪在一次流化风量偏大或者热态的情况下,点火容易失败,着火后容易脱火,床上点火气枪点火困难, 床上主气枪无法着火及床上点火气枪退出后主气枪灭火等问题,通过设备改进、点火参数调整以及点火程序的优化等一系列手段,解决了现场问题,使天然气点火系统满足了锅炉启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天然气点火系统 灭火脱火 改进调整 稳定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火调峰试验研究
17
作者 佟博恒 李玉 +8 位作者 马乐乐 许永伟 赵彬彬 杨军 杨雪婷 李金晶 程亮 黄中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2-90,共9页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 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具有热惯性大、蓄热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实现近零出力的压火调峰。然而,目前业内对于大型CFB机组压火调峰相关试验研究较少,缺乏压火调峰期间关键参数变化和相关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此,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对象,完成了压火调峰试验,研究了机组压火期间重要参数变化规律,提出了锅炉给水流量和汽轮机综合阀位控制策略优化方案,旨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压火调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超临界CFB机组可以实现85 min机组负荷5~8 MW的压火调峰;试验期间锅炉全程维持干态运行,主、再热蒸汽温度从566.0、553.0℃下降至482.0、472.0℃,平均下降速率为0.99、0.95℃/min;锅炉平均床温从875.8℃下降至730.9℃,平均下降速率为1.70℃/min;试验过程中,高压缸排汽温度最高为380.0℃,调节级蒸汽温度高于内缸内壁温度,锅炉水冷壁及水冷中隔墙出口壁温偏差随压火时间逐渐减小,最高为97.5℃。研究结果证明了超临界CFB机组小时级压火调峰的可行性,可为同类型机组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压火调峰 干态运行 床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煤电机组启停调峰试验
18
作者 宋海峰 王君峰 +6 位作者 安仲红 兰文祥 常健 郭金亮 郎丽萍 柯希玮 吕俊复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0,共8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 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煤电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挖掘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煤发电机组的启停调峰能力,以某350 MW超临界CFB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压火热备与快速启停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FB机组在压火时能够快速达到近零负荷(平均负荷变化率接近10%Pe/min),之后维持热备状态达108 min。压火后,锅炉迅速转入湿态运行,主蒸汽压力以0.13 MPa/min的速度快速下降。通过合理控制给水流量,水冷壁和水冷屏工质温度及壁温均保持稳定。残炭燃烧释放热量使压火期间床温下降缓慢,同时为扬火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扬火阶段,机组能够迅速启动,NO_(x)排放质量浓度瞬时峰值达101 mg/m^(3),但小时均值稳定在50 mg/m^(3)以下。在整个试验期间,SO_(2)排放质量浓度始终低于35 mg/m^(3),污染物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汽轮机和发电机在压火热备及启停期间的各项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主蒸汽压力下降速度过快和主蒸汽温度过热度较低是限制本次试验压火时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CFB机组启停调峰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调峰 压火热备 快速启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4种候选材料在700 ℃超临界水中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健乔 王树众 +1 位作者 王家欢 徐东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了筛选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候选材料,以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候选合金材料Inconel 617、Inconel 740、HR6W和Sanicro 2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种候选材料在700℃、25 MPa超临界水中氧化320 h后的氧化行为,分析了4种材料的氧化膜二维... 为了筛选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候选材料,以先进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候选合金材料Inconel 617、Inconel 740、HR6W和Sanicro 2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种候选材料在700℃、25 MPa超临界水中氧化320 h后的氧化行为,分析了4种材料的氧化膜二维、三维形貌、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测量了氧化增重,并将实验结果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氧化320 h后,含铁量较高的HR6W和Sanicro 25合金表面形成了内层富铬、外层富铁的双层膜结构,含镍量较高的Inconel 617和Inconel 740合金形成了单层尖晶石结构氧化层;环境温度、环境压力的增加对于合金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增重均有促进作用;超临界水与合金表面的铁元素反应生成氢,对于合金表面连续性铬氧化层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4种候选材料的氧化增重及氧化膜厚度由大到小排序均为:Sanicro 25、HR6W、Inconel 740、Inconel 6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 铁基合金 电站锅炉 临界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候选材料异种焊接头服役组织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捷 尹宏飞 +3 位作者 吕海涛 石伟栋 郭通 文作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0-186,共7页
对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关键部件验证试验平台运行1万h的TG700A和HT700T的锅炉合金管异种焊接头进行取样品分析,研究了服役态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硬度的演化。结果表明:服役后,焊缝中富Mo、Ti元素的一次碳化物稳定存在于枝晶间,熔... 对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关键部件验证试验平台运行1万h的TG700A和HT700T的锅炉合金管异种焊接头进行取样品分析,研究了服役态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硬度的演化。结果表明:服役后,焊缝中富Mo、Ti元素的一次碳化物稳定存在于枝晶间,熔合线两侧合金元素未发生明显的互扩散;焊接热影响区晶界碳化物发生轻微粗化,且硬度与母材相当;内壁蒸汽氧化层以氧化铬为主,热影响区与母材氧化层形貌均无差别,平均厚度约为7μm,在服役工况下属于完全抗氧化级;经过1万h服役后焊接接头的组织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高温合金 微观组织 服役 700临界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