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immunopharmacolog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共7页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ology,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has become abranch of pharmacology in our country.Under professor Zhou Jin-huang’s charge and concer... With the rapid advance of academic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phar-macology,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has become abranch of pharmacology in our country.Under professor Zhou Jin-huang’s charge and concerns,the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was held at Huang Shan in1982.In following years,the frist training class for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ical studies was conducted in Hef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of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and immunopharmacology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2
作者 宋才发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以此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宪法》是规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法,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者、建设者的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目的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宪法》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真实的权力,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可靠的制度保证,以保障人民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有序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示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的路径是:遵循《宪法》是一切法律规范的根据和法源原则,强化《宪法》监督是确保国家权力人民性的关键,坚持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俊飚 颜廷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1,164,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成效密不可分。尽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学教育一度中断,但涅槃重生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也伴随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篇章,逐步形成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与区域发展、食物经济管理等成熟研究领域,研究范式上与西方农业经济学学科逐步接轨,研究体系日趋完善,并在农业区域布局区划、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农村政策创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引领作用。展望未来,减贫与发展、农地制度安排、资源与环境经济、食品营养、消费与安全、农业科技推广、农村金融供给等问题研究,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前沿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管理 学科发展历程 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新中国区域发展70年回顾 被引量:23
4
作者 肖金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0,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出现了多次重大转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前20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发展战略也出现了多次重大转变。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前20年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转型发展四大区域发展战略的缘起,阐述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酝酿过程及确立的重大意义。最后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各个区域都具有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差异性是必然的,但区域差距不能过大;应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区域合作,不断缩小区域差距,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最后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70年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同全 冯兴元 +1 位作者 张玉环 董翀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10期3-16,共14页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按照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两条主轴不断演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初步形成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总体上朝着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建设适合"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路还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70 农村金融 体制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教育史学科体系、研究范式与发展反思 被引量:5
6
作者 周洪宇 刘来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共11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发展迅速,学科体系得到确立和发展,研究内容形成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活动史的三种"通史"体系。研究范式不断丰富与变换,经历一元单式和一元多式两个主要阶段,改革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育史学科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发展迅速,学科体系得到确立和发展,研究内容形成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活动史的三种"通史"体系。研究范式不断丰富与变换,经历一元单式和一元多式两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后的思想·制度范式、现代化范式、叙事范式、活动·实践范式是推动教育史学实践丰富与发展的主要研究范式。未来教育史学发展应加强自身的学科理论建设,进一步加强具体的教育史问题研究,不断发掘本土的学术传统,通过回归主体与主流的双重学术实践,逐步建立中国教育史学在世界教育史学界的学术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中国教育史学 学科体系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49
7
作者 刘秉镰 朱俊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4,共12页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镇化道路的总结,需要充分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规律。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整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停滞发展期解放发展生产力时代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镇化道路的总结,需要充分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与内在规律。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始终围绕着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整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城镇化停滞发展期解放发展生产力时代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期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代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期”三大发展阶段。高质量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依然面临着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土地城镇化失衡,人口过度集聚于超大城市,大城市病与中小城市功能性萎缩,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三大差距制约、城市发展特色缺乏等诸多问题。未来应当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践,加强不同空间区域的城镇化研究,深化城镇化的成本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城镇化政策体系,提升城市包容性,加快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新中国 70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历程 城镇化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回顾·反思·展望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加来 周慧 周泽林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共13页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 全面梳理新中国70年城镇化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反思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科学展望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特征。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期、加速发展期和基本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城镇化在激发经济增长动能、推动经济不断增强、促进国民收入持续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城市高房价泡沫、居民幸福感降低、城乡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伴随居民自由流动而出现的独有的农民工现象,以及产业创新对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支撑力不足也需引起足够重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将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实现由“单个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到“城市域”的转变;海绵城市、卫星城市、智慧城市、特色小镇等新型城市类型不断涌现;城乡一体化政策指导城乡一体化实践,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制度创新激发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农村与城市开始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城镇化 经济发展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总体性支配到社会化整合:新中国70年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演进逻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春根 罗家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1,共12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国家政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多维转变,基层治理机制逐渐从总体性支配迈向社会化整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社同构”的总体性支配治理体制;民主国家与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支撑“政社分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于国家权力惯习的延续以及社会市场发育的滞后,基层治理遭遇了行政化和“大众化”的“政社失灵”问题。为走出治理困境,以专业牵引、组织参与和“政社合作”为特征的社会化治理机制开始兴起。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治理机制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基层治理现代化 总体性支配 社会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9
10
作者 雷万鹏 王浩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4,共13页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qu...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变迁、人口变化等诸多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分别经历了"布点建校期"、"调整过渡期"、"规模扩张期"、"撤点并校期"和"审慎调整期"五个阶段。透过70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变化的结果,其在引领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及教育变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学校布局调整既是学校地理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教育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更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其根本政策价值是促进学生发展。伴随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本源,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建立规范的布局程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动态调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义务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路径、经验与问题 被引量:16
11
作者 柯平 胡娟 袁珍珍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51,共11页
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化变革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五个阶段,梳理7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进程,包括理念变革、体制机制变革、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技术变革与图... 本文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深化变革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五个阶段,梳理7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变革的进程,包括理念变革、体制机制变革、人事分配制度变革、技术变革与图书馆形态变化等,提出了图书馆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基于事业发展规律分析了图书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图书馆变革的重点方向,包括图书馆转型、下一代图书馆、前沿技术的运用和人文精神的探讨,以期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变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事业变革 图书馆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思想在中国70年的演进及其实践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文军 刘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中国绿色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中国绿色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绿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中国绿色发展是在对传统发展模式不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中国绿色发展的思想演进经历了萌芽、形成与确立3个阶段,并积极践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等绿色发展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有必要反思和自觉认知中国绿色发展思想这一演化进程,回顾它过去的历史,展望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业70年改革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声俊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2,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果断措施稳定极端紧张而尖锐的粮食局势,改革开放40年砥砺探索新路,彻底正本清源,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国化;锐意探索创新,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猛击顽固"堡垒",变垄断单一为放开多元化;壮士断腕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采取果断措施稳定极端紧张而尖锐的粮食局势,改革开放40年砥砺探索新路,彻底正本清源,指导改革的理论中国化;锐意探索创新,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猛击顽固"堡垒",变垄断单一为放开多元化;壮士断腕攻坚,促进粮食企业凤凰涅槃新生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粮食流通产业趋向融合化;确保"粮安天下",促使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化;坚持对外开放,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国际化。这些福泽九州的重大改革举措,开创了辉煌的粮业盛世,民众生活实现小康。我国粮业70年的风雨改革发展历程,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产生了深刻的启迪:坚守"粮安天下"大战略;坚持"立足国内"大方针;坚持"两手并用"大智慧;强化"实体经济"大基础;坚持"开放合作"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改革创新 粮业盛世 经验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70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典兵 张忠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27,共7页
学科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学科形成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学规定了自身学术范围,明确了自身研究边界,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之本。对建国7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经验... 学科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学科形成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学规定了自身学术范围,明确了自身研究边界,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之本。对建国7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经验积累、模仿借鉴、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嬗变和基本特征。展望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注意坚持正确的研究取向,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视法规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切实加强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科建设 建国70 历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4
15
作者 祁占勇 杜越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2,共9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状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经历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橄榄球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愈发失衡、以两端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恢复与升级、层层递...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和构成状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经历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橄榄球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愈发失衡、以两端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恢复与升级、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型”结构、高等教育层次内涵式发展的演进阶段。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应着眼于质量提升、层次衔接、结构优化的目的,从构建成熟的“谷仓型”结构、创新各层次办学模式、建设“双一流”重点高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养老保险70年:经验、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5
16
作者 封进 赵发强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6-26,共11页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出发,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近70年的改革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创建时期、改革时期、扩面与制度整合时期和降费时期。本文结合中国实践和养老保险一般运行原理,从统账结合、过渡期方案、政府补贴、名义账户和法制建...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出发,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近70年的改革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创建时期、改革时期、扩面与制度整合时期和降费时期。本文结合中国实践和养老保险一般运行原理,从统账结合、过渡期方案、政府补贴、名义账户和法制建设方面总结了养老保险改革的中国经验,并指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可持续性、可负担性、充足性、地区差异和多层次发展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未来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做出展望,提出了增加财政补贴、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提升统筹层次、延长退休年龄及确定适度的养老保险水平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 养老保险改革 养老保险可持续性 养老保险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 被引量:17
17
作者 金碚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考察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前提是要认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域观特征。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作为一个决定性角色,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中国经济中,党的作用并非能在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构架中所定义的... 考察中国经济发展70年的区域态势,前提是要认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域观特征。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作为一个决定性角色,中国共产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在中国经济中,党的作用并非能在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构架中所定义的关于“政府”功能的假设中所涵盖。“以党领政”和“以党导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基本特质。党的经济地位和角色功能具有超然性,但又对经济活动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穿透性,这种影响力和穿透性体现为全局性“意志”,即决定着70年经济发展价值取向的一贯性。中国经济70年发展过程的历史分期是由党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决定来划定的,舍此没有更为科学可信的客观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70 区域态势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人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7
18
作者 季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7-52,共6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建设、停滞不前、拨乱反正与重建、改革与初步发展、正式成立与快速发展五个阶段。回顾这段学科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得以准确定位、多元化学科基础得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建设、停滞不前、拨乱反正与重建、改革与初步发展、正式成立与快速发展五个阶段。回顾这段学科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出成人教育学学科的逻辑起点得以准确定位、多元化学科基础得以明确丰富、研究方法系统基本建立、学科体系得以建立并实现多样化发展、学科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日益增强。在科学而合理的学科建设与干预下,成人教育学学科在未来应进一步树立"学"的价值取向,加强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塑造独立的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独立的学术空间;推动学科梯队建设,强化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本土化与国际化,实现与国际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 成人教育学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术”达“美”:美术教科书70年之演进、成就与反思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海萍 彭嘉俊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共11页
美术教科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前17年美术教科书的充实与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美术教科书的无序与停滞、改革开放初期美术教科书的改革与繁荣、21世纪美术教科书的转型与深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确... 美术教科书在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前17年美术教科书的充实与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美术教科书的无序与停滞、改革开放初期美术教科书的改革与繁荣、21世纪美术教科书的转型与深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确立了"由‘术’达‘美’"的美术教育理念,形成了分段设计且依次递进的美术教科书体系,建构了文化多元与文化自信融合的美术教科书内容,实现了从"教本"到"学本"的美术教科书价值转向。当下之美术教科书,在功利主义重压下应进一步落实其价值理念,在学科分割传统中应进一步促进其知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科书 新中国70 以美育人 价值理念 知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新中国70年发展史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齐卫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进程既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坎坷,又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怎样认识70年发展历史的整体性、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怎样认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地位、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历史在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进程既伴随着许许多多的坎坷,又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怎样认识70年发展历史的整体性、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怎样认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地位、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正确认识新中国发展历史的几个重大问题。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思想,对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轨道和目标继续前进,具有现实意义。新中国70年发展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更加繁荣的景象和更加强大的地位屹立于世界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70年发展史 重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