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与钒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承节 姚秉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95-496,499,共3页
在 0 .2 0mol·L- 1硫酸介质中 ,用过氧化氢作增敏剂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Ferron)与钒 (Ⅴ )形成 1∶1的有色配合物 ,在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其表观稳定常数为 4 .5× 10 3 ,摩尔吸光系数ε4 10 为 1.91× 10 3 L... 在 0 .2 0mol·L- 1硫酸介质中 ,用过氧化氢作增敏剂 ,7 碘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Ferron)与钒 (Ⅴ )形成 1∶1的有色配合物 ,在 4 10nm处有最大吸收 ,其表观稳定常数为 4 .5× 10 3 ,摩尔吸光系数ε4 10 为 1.91× 10 3 L·mol- 1·cm- 1,钒浓度在 0 .10~ 2 0 .0 μg·ml- 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矿样中钒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应用 吸光光度法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 矿石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修林 《新疆有色金属》 1993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及其金属络合物的主要分析性质,并归纳了该试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 分析化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钠-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薇 范华均 +1 位作者 李伟雄 司徒漪仪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74-175,178,共3页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 研究了铜与 7- (苯偶氮 ) - 8-羟基喹啉 - 5-磺酸钠 ( PAHQS)的显色反应 ,发现 Cu( )与PAHQS形成棕黄色配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 ( CTMAB)存在下 ,对配合物及PAHQS有明显的增溶增敏作用。在 p H3.3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盐酸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 460 nm处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6.0 4× 1 0 4 L·mol-1· cm-1,铜浓度在 0~ 5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应用于中药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7-(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显色反应 中药 环境水样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于秀兰 孙玲 +1 位作者 杨桂秋 舒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分子式为C20H17N5O5S)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偶氮类试剂 安替吡啉 显色反应 铜(Ⅱ) 合成 铟(Ⅲ) 铋(Ⅲ) 钯(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对镍的光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国文 陈钢 陈红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3-484,共2页
含有肟类官能团的试剂和具有-N=N- OH官能团的试剂是光度法测定镍的有效试剂[1,2],但灵敏度不是很高或者很多显色反应要在碱性介质中进行.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 微量元素 铝合金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的合成及对Pb^(2+)的识别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敏 张丽娜 吴芳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9-924,共6页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 合成了2',3'和4'-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化合物1~3),研究了硼酸基团取代位置对主体分子识别金属离子客体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主体分子与Pb2+结合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pH=7.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3种腙衍生物对Pb2+均具有选择性识别作用,主客体分子间形成1∶1型的发光配合物.其中邻位取代的化合物1与Pb2+的结合能力比化合物2和3强,配合物1-Pb2+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77 nm,稳定常数为1.1#103L/mol.其它金属离子如Cu2+,Mn2+,Mg2+,Fe2+,Ca2+,Co2+,Ni2+,Hg2+,Cd2+和Ag+等对主体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较小.同时,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Pb2+浓度在0.36~1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6(n=16),检出限为0.23μmol/L.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Pb2+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基苯甲醛-7-(8-羟基-5-磺酸基)喹啉腙衍生物 PB2+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8-羟基喹啉作掩蔽剂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变色酸显色测定血清钙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力平 霍建 +1 位作者 杨惠敏 黄雅娟 《临床检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 建立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变色酸 (8Q5SAC)血清钙测定法。方法 以 8Q5SAC作显色剂 ,8 羟基喹啉掩蔽镁 ,在三乙酸胺缓冲介质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结果 方法学线性范围 0~ 4 5mmol/L ,平均回收率10 0 ... 目的 建立 2 (8′ 羟基喹啉 5′ 磺酸 7′ 偶氮 ) 变色酸 (8Q5SAC)血清钙测定法。方法 以 8Q5SAC作显色剂 ,8 羟基喹啉掩蔽镁 ,在三乙酸胺缓冲介质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钙。结果 方法学线性范围 0~ 4 5mmol/L ,平均回收率10 0 85 % ,批内 CV0 84%~ 1 2 4% ,批间 CV1 5 2 %~ 1 5 6 %。与OCPC法对照 ,r =0 995 ,P >0 5 ;与MTB法对照 ,r =0 989,P >0 5。结论 本法的测试灵敏度是OCPC法的 2倍、MTB法的 1 3倍 ,适于临床血清钙的手工和自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血清诊断 8Q5SAC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Ⅲ)-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氟离子 被引量:3
8
作者 申小爱 郭小峰 +1 位作者 王红 张华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5-218,共4页
本文建立了利用Al(Ⅲ)-8-羟基喹啉-5-磺酸络合体系测定痕量F-的荧光猝灭分析方法。在pH=4.9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Al(Ⅲ)和8-羟基喹啉-5-磺酸能够形成稳定的有较强荧光的络合物,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nm和494.4nm。该体系中加入F-后... 本文建立了利用Al(Ⅲ)-8-羟基喹啉-5-磺酸络合体系测定痕量F-的荧光猝灭分析方法。在pH=4.9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Al(Ⅲ)和8-羟基喹啉-5-磺酸能够形成稳定的有较强荧光的络合物,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5nm和494.4nm。该体系中加入F-后络合物荧光不同程度猝灭,当F-浓度为0.2~3.5μg·mL-1时,其荧光猝灭程度与F-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2%~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5%,检测限为10ng·mL-1。用抗坏血酸-邻菲罗啉掩蔽可消除Fe(Ⅲ)、Cu(Ⅱ)和Ni(Ⅱ)的干扰。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用于水样和牙膏中氟化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8-羟基喹啉-5-磺酸 荧光猝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
9
作者 张晶 郑红 +3 位作者 郭海燕 宋林 夏晓姗 杲秀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8-羟基喹啉是合成克泻痢宁、氯碘喹啉、扑喘息敏的原料,也是染料、农药中间体.8-羟基喹啉-5-磺酸是由8-羟基喹啉磺化而得,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和医药中间体,而且还是一种高铁试剂“试铁灵”,测定铁的灵敏度比较高,一般用... 8-羟基喹啉是合成克泻痢宁、氯碘喹啉、扑喘息敏的原料,也是染料、农药中间体.8-羟基喹啉-5-磺酸是由8-羟基喹啉磺化而得,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分析试剂和医药中间体,而且还是一种高铁试剂“试铁灵”,测定铁的灵敏度比较高,一般用于实验室中的化学分析.目前有关8-羟基喹啉-5-磺酸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荧光分光光度法[1]、电化学法[2]和液相色谱法[3]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FIA-CL)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好等优点[4-5],是现代主要的分析手段.目前该法主要用于药物的检测[4-7],在环境[8]和食品[9]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本工作利用在酸性介质中,甲醛与高锰酸钾能产生化学发光信号,而8羟基喹啉5-磺酸能明显增强其发光信号,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测定方法 有机合成中间体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 高铁试剂 农药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酸性电离常数
10
作者 陈燕清 颜流水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提出了一种简便光度法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8HQS)酸性电离常数的新方法。采集不同pH值条件下8HQS的光谱数据组成测量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和渐进因子分析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确定混合体系中的组分数。采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分... 提出了一种简便光度法测定8-羟基喹啉-5-磺酸(8HQS)酸性电离常数的新方法。采集不同pH值条件下8HQS的光谱数据组成测量矩阵,通过奇异值分解和渐进因子分析对数据矩阵进行分析,确定混合体系中的组分数。采用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分辨出8HQS在pH1.32~11.74水溶液中3种形态的浓度变化曲线及各组分的纯光谱,并测得各级酸性电离常数分别为pKa1=3.79、pKa2=8.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酸性电离常数 渐进因子分析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钴的光度分析
11
作者 张国文 黄坚峰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报导了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钴的光度分析情况。结果表明,在PH2.80-4.10,乳化剂OP存在下,测钴的灵敏度为ε=5.1×10~4。Co^(2+)浓度在0~7u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羧基喹啉-5-磺酸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与锌显色反应的研究
12
作者 张国文 黄坚峰 《江西工业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单偶氮类显色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离解常数的测定,同时研究了该显色剂对金属锌离子光度测定的条件和样品中微量锌的测定,得出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ε=5.1×10~4l·m... 本文报导了一种新的单偶氮类显色剂,7-(苯并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简称ABQ)离解常数的测定,同时研究了该显色剂对金属锌离子光度测定的条件和样品中微量锌的测定,得出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ε=5.1×10~4l·mol^(-1)·(?)显色酸度范围在PH=3.20-4.50,锌离子浓度在0-6.5u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苯并噻唑-2-偶氮)-8-羧基喹啉-5-磺酸 光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变色酸特定波长法测定血清镁
13
作者 陈力平 黄雅娟 任孔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20-23,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以不被钙离子干扰、2 - (8 -羟基喹啉 - 5 -磺酸 - 7 -偶氮 ) -变色酸 (8Q5 SAC)显色、特定波长比色的血清镁测定法。 方法 :用 8Q5 SAC作显色剂 ,在 p H10 .8、含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甘氨酸 - Na OH缓冲介质中 ,以 ... 目的 :建立一种以不被钙离子干扰、2 - (8 -羟基喹啉 - 5 -磺酸 - 7 -偶氮 ) -变色酸 (8Q5 SAC)显色、特定波长比色的血清镁测定法。 方法 :用 8Q5 SAC作显色剂 ,在 p H10 .8、含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的甘氨酸 - Na OH缓冲介质中 ,以 5 70 nm特定波长比色测定血清镁 ,并对反应条件、方法性能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 :该法线性 0~ 2 m mol/L ,平均回收率为 99.2 % ,CV 2 .0 2 %~ 3.16 %。与 Calm agite法对照 ,r=0 .995 ,P>0 .5 ;与二甲苯基氮紫 (キシリルアゾバイオレツト I)法对照 ,r=0 .992 ,P>0 .5 ;测试灵敏度是 Calm agite法的 2倍 ,与二甲苯基偶氮紫法基本一致。 结论 :该法利用 8Q5 SAC-镁的特异吸收波长测定血清镁 ,不受钙离子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适用于血清镁的常规手工或自动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变色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剂1-羟基-2-(5-NO_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与镍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小玲 刘根起 +1 位作者 樊学忠 甘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3-604,608,共3页
探讨了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 )与镍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镍的新显色体系。结果表明 ,在 pH 8.5~ 10 .0范围内 ,镍与试... 探讨了显色剂 1 羟基 2 (5 NO2 2 吡啶偶氮 ) 8 氨基 3,6 萘二磺酸 (简称 5 NO2 PAH )与镍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 ,建立了 5 NO2 PAH测定镍的新显色体系。结果表明 ,在 pH 8.5~ 10 .0范围内 ,镍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 5 3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Ni=1.0 7× 10 5L·mol- 1·cm- 1,镍的浓度在 0~ 5 μg/ 10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合金中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显色反应 光度法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 6-萘二磺酸 合金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对碘离子修饰的B-Z化学振荡体系的扰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文斌 高锦章 +4 位作者 任杰 杨武 郭淼 陈晓东 王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18-1622,共5页
研究了用碘化钾溶液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修饰,以8-羟基喹啉为被检测化合物考察了修饰前后B—Z化学振荡体系对环境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修饰后的B-Z化学振荡体系对8-羟基喹啉的灵敏度大为提高,在2.50×10^-9~3.16×10^... 研究了用碘化钾溶液对B—Z化学振荡反应的修饰,以8-羟基喹啉为被检测化合物考察了修饰前后B—Z化学振荡体系对环境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修饰后的B-Z化学振荡体系对8-羟基喹啉的灵敏度大为提高,在2.50×10^-9~3.16×10^-11mol/L范围内,振荡体系的周期变化值与8-羟基喹啉浓度的负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修饰的B—Z振荡体系 8-羟基喹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的合成及其测定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巍然 李映晖 +2 位作者 岑怡红 洪涛 曹秋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9-763,共5页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 以2-氨基苯并噻唑和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8-氨基喹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2-苯并噻唑)-3-(8-(5-对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BTSPQ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Cu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含有0.3%Triton X-100的Na2B4O7-HCl缓冲体系(pH 8.0)中,BTSPQT与Cu2+在室温下可形成摩尔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2.59±0.40)×109,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0 nm。基于此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Cu2+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25~0.40 mg/L,且浓度在2.5 mg/L以下的常见离子均不干扰0.40 mg/L Cu2+的测定。将该方法用于面粉和茶叶中铜的直接测定,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苯并噻唑)-3-(8-(5-磺酸基苯基偶氮))喹啉三氮烯 铜(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与铟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秀兰 杨桂秋 +1 位作者 任保轶 韩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考察了滴加顺序、反应温度、偶合反应时间、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研究在pH4.5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显色剂与In( )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剂与In( )... 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考察了滴加顺序、反应温度、偶合反应时间、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研究在pH4.5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显色剂与In( )的显色反应特性。结果表明:试剂与In( )形成3∶1的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8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9×104L/(mol·cm),铟的浓度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 合成 In(Ⅲ)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鸿 赵智敏 陈志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64-1568,共5页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瑞穆尔-帝曼反应,合成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并进一步得到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及其稀土配合物,用IR、UV、1H NMR、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 以8-羟基喹啉为原料,通过瑞穆尔-帝曼反应,合成了7-甲酰基-8-羟基喹啉,并进一步得到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及其稀土配合物,用IR、UV、1H NMR、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确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L(2H2O)·3H2O(Re=Y3+、La3+、Sm3+、Eu3+),测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在激发光源辐射下,四种稀土配合物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71nm、475nm、420nm、477nm,对Y3+、Sm3+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寿命进行了测定,其荧光寿命分别为1.2775微秒和1.1349微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羟基喹啉-7-亚甲氨基)苯甲酸 稀土配合物 合成 荧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与铋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永忠 于涛 岳月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00-602,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与Bi(Ⅲ )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下 ,在 pH 4 .6~ 5 .8的缓冲介质中 ,显色剂与铋 (Ⅲ )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 研究了新显色剂 5 (对羧基苯偶氮 ) 8 羟基喹啉 (5 CPAHQ)与Bi(Ⅲ )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存在下 ,在 pH 4 .6~ 5 .8的缓冲介质中 ,显色剂与铋 (Ⅲ )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ε4 98=9.8× 10 4 L·mol- 1·cm- 1。铋 (Ⅲ )含量在 0~ 14μg/ 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考察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应用该法直接测定了胃必治药片中铋的含量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光度法 5-(对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 胃必治药片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氟-4′-溴-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铝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兆星 李勤瑜 +1 位作者 许旋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8-341,共4页
应用密度泛函PBE0方法优化5-[2′-氟-4′-溴-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铝(AlA3)及5-[2′-氟-4′-溴-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HA)的几何构型,用TDDFT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对电荷转移及金属原子与配体的结合能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1)AlA3配合... 应用密度泛函PBE0方法优化5-[2′-氟-4′-溴-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铝(AlA3)及5-[2′-氟-4′-溴-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HA)的几何构型,用TDDFT法计算其电子光谱,对电荷转移及金属原子与配体的结合能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1)AlA3配合物较稳定,但结合能略低于8-羟基喹啉铝(AlQ3).与AlQ3相比,AlA3的轨道作用较强,静电作用较弱,两者之和相近,但AlA3排斥能较大.(2)计算AlA3的两个电子吸收峰与实验结果相符.AlA3中的电荷由羟基喹啉基团通过Al原子在不同配体间转移呈现出最大吸收峰,属于AlQ3类衍生物的特征吸收峰.因为体系的共轭程度增大使LUMO轨道能降低,电子跃迁需要的能量减少,故吸收峰比AlQ3红移;(3)290 nm吸收峰是电荷由C N基团向羟基喹啉基团转移产生的.在喹啉环接上5-[2′-氟-4′-溴-苯甲亚胺]基团可望制备出波长更长的发光材料,且增加了一个较强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氟4’--苯甲亚胺]-8-羟基喹啉 量子化学方法 电子光谱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