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I)与1,1,4,7,10,10-六(2-甲基苯并咪唑基)三乙四胺的多核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1
作者 熊云 李东风 +1 位作者 郑雪峰 廖展如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合成了3种新的锰(Ⅱ)的多核配合物,分别为Mn3(L)Cl6·12H2O(Ⅰ),Mn2(L)Cl4·8H2O(Ⅱ)和Mn2(L)(NO3)4·9H2O(Ⅲ).其中L为1,1,4,7,10,10-六(2-... 合成了3种新的锰(Ⅱ)的多核配合物,分别为Mn3(L)Cl6·12H2O(Ⅰ),Mn2(L)Cl4·8H2O(Ⅱ)和Mn2(L)(NO3)4·9H2O(Ⅲ).其中L为1,1,4,7,10,10-六(2-甲基苯并咪唑基)三乙四胺(TTHB),由三乙四胺六乙酸与邻苯二胺共热缩合而得.根据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顺磁共振及元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锰配合物 模型化合物 1 1 4 7 10 10-六(2′-甲基苯并咪唑)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和P_2O_5混合物从硝酸溶液中萃取Am(Ⅲ)
2
作者 杨维凡 徐岩冰 +1 位作者 丁华杰 袁双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5期3871-3873,共3页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P2O5混合物做萃取剂,241Am3+为示踪剂,做了从硝酸溶液中液-液萃取Am的实验研究。完成了硝酸浓度和震荡时间的变化影响241Am3+萃取效率的条件实验。发现P2O5的浓度≥0.0125mol/L时,241Am3+的萃取效率大于98%... 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和P2O5混合物做萃取剂,241Am3+为示踪剂,做了从硝酸溶液中液-液萃取Am的实验研究。完成了硝酸浓度和震荡时间的变化影响241Am3+萃取效率的条件实验。发现P2O5的浓度≥0.0125mol/L时,241Am3+的萃取效率大于98%;震荡时间≥30s,两相便可达到萃取平衡。分别用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乳酸以及Na2CO3溶液对241Am3+进行反萃取。结果显示Na2CO3溶液能给出很高的反萃效率。而且,在很短的震荡时间内,两相都能达到反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1Am^3+ -2-磷酸-P2O5混合物 -乳酸 NA2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苯并咪唑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对DNA凝聚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雪英 孟祥高 +2 位作者 张妍 王莉 刘长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1157,共7页
以多苯并咪唑配体1,1,4,7,7-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基三胺(DTPB)为主配体,合成了锰(Ⅱ)配合物[Mn(DTPB)Ac]Ac.8H2O(1)和[Mn2(DTPB)(NO3)2(H2O)2][Mn2(DTPB)(NO3)2(H2O)(CH3OH)].(NO3)4.5CH3OH.H2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 以多苯并咪唑配体1,1,4,7,7-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基三胺(DTPB)为主配体,合成了锰(Ⅱ)配合物[Mn(DTPB)Ac]Ac.8H2O(1)和[Mn2(DTPB)(NO3)2(H2O)2][Mn2(DTPB)(NO3)2(H2O)(CH3OH)].(NO3)4.5CH3OH.H2O(2),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黏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1和2与DNA的相互作用,发现这2个配合物均能与DNA结合,并对配合物与DNA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直角光散射(RAL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1和2促进DNA凝聚的性质.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2个配合物都能促使DNA凝聚.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不同凝聚体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4 7 7-(2-苯并咪唑甲基)- 锰(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_(2)S的荧光探针制备及其在水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登超 韩秋敏 +2 位作者 邱忠洋 夏军 毛瑞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243,共6页
以2-(3,5,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丙二腈(TCM)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TCM-OH作为荧光团,以7-硝基-1,2,3-苯并二唑胺(NBD)作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探针(TCM-NBD),用于检测水样中的H_(2)S。考察了不同pH对探针响... 以2-(3,5,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丙二腈(TCM)和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TCM-OH作为荧光团,以7-硝基-1,2,3-苯并二唑胺(NBD)作为识别单元,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探针(TCM-NBD),用于检测水样中的H_(2)S。考察了不同pH对探针响应H_(2)S的影响、探针对H_(2)S浓度和时间响应、探针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推测可能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探针TCM-NBD对H_(2)S可以实现快速响应(<10 min);在0~25μmol/L范围内,吸光度和荧光强度与H_(2)S浓度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分别为0.9947和0.9926,检测限分别为0.28、0.84μmol/L。该探针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可以成功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的H_(2)S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5 5-甲基环己-2--1-)丙 7--1 2 3-苯并 荧光探针 硫化氢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