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用于病理科危化品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朱莉 白驹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1期89-91,共3页
目的 分析6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用于病理科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常德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工作的1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法为参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6S管理... 目的 分析6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用于病理科危险化学品(危化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常德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工作的1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法为参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6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管理为分析组。对比两组的危化品盘点时间、危化品保管环境满意程度、危化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分析组的危化品盘点时间短于参照组,且危化品保管环境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析组未发生危化品泄露及丢失事件,参照组未发生危化品泄露事件,发生1起危化品丢失事件。结论 在进行病理科危化品管理时,开展6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管理能够缩短医务人员危化品盘点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PDCA循环管理 病理科 危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科应用6S管理法提高安全用药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晖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究在感染科应用6S管理法用于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应用效果,讨论其应用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感染科作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5月开始对该院中感染科开展安全用药6S管理法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数量。结果在对感染科进行半年6S... 目的探究在感染科应用6S管理法用于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应用效果,讨论其应用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感染科作为研究对象,自2016年5月开始对该院中感染科开展安全用药6S管理法进行管理,对比管理前后用药差错发生数量。结果在对感染科进行半年6S管理法进行管理后,其用药差错率由0.018%下降至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S管理法应用半年期间仅有2例患者发生用药差错。结论将6S管理法应用至感染科管理中,能够规范用药方式,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用药流程和拿药制度对药物进行取用,降低了用药差错的发生概率,是一种有效的药物管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感染科 安全用药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护理实训管理中“6S管理法”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欣 吴卫群 韩东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观察在开放式护理实训管理中实施6S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文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7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护理实训管理中增加6S管理法,通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整顿和清洁实训教学环境等措施实施,观察6... 目的观察在开放式护理实训管理中实施6S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文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间7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护理实训管理中增加6S管理法,通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整顿和清洁实训教学环境等措施实施,观察6S管理法在开放式护理实训的应用价值。结果 6S管理法实施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满意情况均有显著的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6S管理法运用于开放式护理实训管理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实训 6s管理法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88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6S组和常规组,各9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6S组实施6S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入院处置时间、患...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88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6S组和常规组,各9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6S组实施6S管理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入院处置时间、患者特殊检查时间、急诊直到手术室时间、入院直到手术时间。结果 6S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6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组的入院处置时间(17.36±5.12)min、特殊检查时间(11.02±3.25)min、急诊直到手术室时间(17.25±4.26)min及入院直到手术时间(44.32±6.25)min均短于常规组的(28.24±5.23)、(21.36±1.74)、(24.32±4.74)、(83.74±5.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采取6S管理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 绿色急救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于俊杰 由丽波 申蓬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24期11-13,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实施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期间6s管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参照组(n=20)采用常规方式完成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研究组(n=20)采用6... 目的探讨在实施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期间6s管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的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参照组(n=20)采用常规方式完成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研究组(n=20)采用6s管理法完成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工作流畅程度、护理人员取拿物品时间、护理安全、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耐心、环境整理、器械损耗率)、管理满意度评分(管理重心、管理环节、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流畅程度、护理人员取拿物品时间、护理安全、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耐心、环境整理、器械损耗率评分均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重心、管理环节、管理质量评分均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手术室物品仪器管理中心有效应用6s管理法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并显著提升管理满意度,可充分提升手术室物品仪器总体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仪器管理 6s管理法 护理质量 管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苏凤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3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3年至2014年期间丽江市人民医院门诊药房收到的10000张处方及同期在该科室工作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起,该院对门诊药房的工作实施6S管理。比较在实... 目的 :探讨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3年至2014年期间丽江市人民医院门诊药房收到的10000张处方及同期在该科室工作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起,该院对门诊药房的工作实施6S管理。比较在实施6S管理前后该院门诊药房工作的质量。结果 :实施6S管理后,该院药房收到的处方中出现调剂差错的处方所占的比例低于实施6S管理前(P<0.05)。患者等候取药的平均时间短于实施6S管理前(P<0.05)。该院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平均评分高于实施6S管理前(P<0.05)。结论 :将6S管理法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门诊药房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医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中的实施探索 被引量:8
7
作者 谭全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2期77-77,79,共2页
目的探索更适合现代医院门诊药房发展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6S管理法"实施的提出,探寻适合门诊药房工作特点的新型管理体系。结论 "6S管理法"相较于5S多了安全,更适应现代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 门诊药房 6s管理法 药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娜 雷芳 杜芳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7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6S管理法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中采用6S管理法,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未实施6S管理法的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药品管... 目的研究6S管理法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中采用6S管理法,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未实施6S管理法的时间段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药品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分、取药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基数不合理、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摆放不合理、取药错误、药品混放等药品管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个项目得分(安全知识、安全理智感、预判能力、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病房药品管理中应用6S管理法有助于减少药品管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病房 药品管理 6s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对DTP药房进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崔颖露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对DTP药房进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江苏润天医药连锁药房有限公司下属DTP药房的运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该公司未采用6S管理法对下属的DTP药房进行管理。在2...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对DTP药房进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江苏润天医药连锁药房有限公司下属DTP药房的运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该公司未采用6S管理法对下属的DTP药房进行管理。在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该公司采用6S管理法对下属的DTP药房进行管理。对比这两个时间段该公司下属DTP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率、处理失效药品的次数、药房洁净度的评分及进行药品养护的周期。结果:与进行6S管理前相比,进行6S管理后该公司下属DTP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率较低,处理失效药品的次数较少,药房洁净度的评分较高,进行药品养护的周期较短,P<0.05。结论:对DTP药房进行6S管理可显著降低其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率,减少其处理失效药品的次数,提高其洁净度,缩短其进行药品养护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P药房 6s管理法 药品调剂差错 药房洁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收在医院收费处应用探析
10
作者 黄志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第12期199-200,共2页
通过6S管理法在医院收费处管理中的应用,收费处工作环境和人员精神面貌有较大改观,有效加强了医院收费处的管理,提高收费管理水平,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取得满意效果,对收费处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6s管理法 收费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安全管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婷婷 潘群 +2 位作者 王诗竹 蔡小旭 陈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6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S"管理法与PICC相结合,并通过对比分析"6S"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和发生置管相关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6S"管理法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S"管理法与PICC相结合,并通过对比分析"6S"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和发生置管相关不良事件数的变化情况来评价"6S"管理法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ICC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安全意识得分显著高于实施"6S"管理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环境杂乱、物品放置无序的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3.6%(P<0.05)。护理人员操作理论考试得分为(47.6±1.34)分,显著高于实施"6S"管理前的得分(32.2±2.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包括在操作高效性、减少事故发生率、应急能力、无菌操作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施"6S"管理前发生置管相关护理不良事件30例,发生率为14.7%;实施"6S"管理后,发生置管相关护理不良事件8例,发生率为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技能水平满意度评分(96.2±0.82、98.5±0.75)显著高于实施"6S"管理前(91.3±0.65、93.4±1.40)(P<0.05)。结论"6S"管理法应用于PICC安全管理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提升PICC护理质量、降低置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模式管理结合“6S”管理法在卒中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曼丽 刘秋颖 +2 位作者 赖素云 邓苗 王珊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0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模式管理结合“6S”管理法在卒中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1月进入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在原有一体化模式管理的同时结合“6S”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5月急诊入院卒中患... 目的探讨一体化模式管理结合“6S”管理法在卒中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1月进入卒中中心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在原有一体化模式管理的同时结合“6S”管理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5月急诊入院卒中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在医院成立建设初期入院,未采用“6S”管理,实施一体化模式管理法处理。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日、DNT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对照组均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模式管理结合“6S”管理方法应用于脑卒中中心,可缩短DTN、住院日时间,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症状,使患者最大受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卒中中心 一体化护理模式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海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8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之间选择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10月—2017年11月之间选择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 目的研究并分析"6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之间选择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10月—2017年11月之间选择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之间的颅脑损伤患者接受绿色急救通道后的救治情况,并于2016年10月开始实施"6S"管理法,记录并对比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NICU处置时间以及救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和NICU处置时间明显有所缩短,而治愈率明显提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管理法应用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绿色急救通道中,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了患者的救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管理法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绿色急救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及故障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敏敏 宋艳 刘玉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分析6S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寿光和信医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急诊急救仪器6S护理管理,随机选择2020年1—12月内30名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人员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以2019年1—12月内实施常规急诊... 目的分析6S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寿光和信医院急诊科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急诊急救仪器6S护理管理,随机选择2020年1—12月内30名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人员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以2019年1—12月内实施常规急诊急救仪器管理的30名管理人员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种仪器管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仪器位置摆放科学率、完好率以及仪器使用日志完整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仪器发生故障情况比对照组低,仪器表面清洁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清扫耗时外,观察组各项操作耗时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仪器管理中,实施6S护理管理模式可取得理想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管理 仪器管理 6s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电子喉镜消毒效果的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玉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19期71-72,共2页
目的探究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应用6S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实施6S模式干预的相关信息情况,并将资料数据分成管理前(2017年6-12月)、管理后(2018年1-6月),以比较其管理前后电子喉... 目的探究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应用6S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实施6S模式干预的相关信息情况,并将资料数据分成管理前(2017年6-12月)、管理后(2018年1-6月),以比较其管理前后电子喉镜消毒的效果。结果经观察管理后的喉镜清洗消毒各项达标率较高,且因喉镜消毒不当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另医务人员对电子喉镜消毒满意度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子喉镜消毒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电子喉镜消毒效果,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还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喉镜消毒 6s管理法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