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色库蚊产卵信息素(5R,6S)-6-乙酰氧基-5-十六内酯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鑫磊 李益豪 +2 位作者 耿瑞 王卫伟 王明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0-672,共13页
对淡色库蚊产卵信息素(5R,6S)-6-乙酰氧基-5-十六内酯40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信息素的发现、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确定、立体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化学合成、作用靶标蛋白及应用研究等,旨在推进昆虫信息素在中国媒介害虫防治方面... 对淡色库蚊产卵信息素(5R,6S)-6-乙酰氧基-5-十六内酯40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信息素的发现、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确定、立体异构体的生物活性、化学合成、作用靶标蛋白及应用研究等,旨在推进昆虫信息素在中国媒介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产卵信息素 (5R 6s)-6-乙酰氧基-5-十六内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糖醛缩酶与醇脱氢酶共催化合成(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被引量:1
2
作者 旋凯昂 张荣珍 +1 位作者 饶俊超 徐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 为实现生物法“一步”合成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采用生物偶联的方法分别构建不同抗性的两种重组质粒,即来源于Streptococcus suis的脱氧核糖醛缩酶基因与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的醇脱氢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将两种重组质粒共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同一细胞中,实现两种酶的可溶性共表达。以重组大肠杆菌为生物催化剂,全细胞催化两种底物:400 mmol/L乙醛与200 mmol/L氯乙醛发生反应,获得产物(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在缺少标准产物对照的条件下,利用质谱(MS)以及氢谱(1H-NMR)进行产物鉴定,最终确定合成的产物为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3R,5S)-6-氯-2,4,6-三脱氧己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侧链中间体 (3R 5s)-6--2 4 6-三脱氧己内酯 生物偶联 全细胞催化 产物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R,6S)-2-苯乙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对硝基苄酯的合成
3
作者 赵姣 甘泉瑛 +2 位作者 杨福祯 章文军 刘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51-552,564,共3页
以(3R,4R)-3-[(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乙酰氧基氮杂环丁-2-酮(4AA)为原料,经酰基取代、酰化、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5R,6S)-2-苯乙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对硝基苄酯(6)。中间体和产物经1HNMR、IR... 以(3R,4R)-3-[(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乙酰氧基氮杂环丁-2-酮(4AA)为原料,经酰基取代、酰化、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5R,6S)-2-苯乙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对硝基苄酯(6)。中间体和产物经1HNMR、IR、质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A (5R 6s)-2-苯乙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对硝基苄酯 青霉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S,6R)-2-(4-甲基)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乙酯的合成研究
4
作者 杨静 章文军 郭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4-1057,共4页
A compound ethyl(5S,6R)-2-(4-methylphenyl)-6-[(1R)-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penem-3-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displacement,acylation and Wittig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material(3R,4R)... A compound ethyl(5S,6R)-2-(4-methylphenyl)-6-[(1R)-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penem-3-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displacement,acylation and Wittig cyclization reaction of optically active material(3R,4R)-3-[(1R)-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ethyl]-4-acetoxy-2-azetidi-none(4AA)upon thionocarboxlic acid.The intermediates and the target product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NMR,IR,elementary analysis and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烯 4AA (5s 6R)-2-(4-甲基)苯基-6-[(1R)-叔丁基二甲基硅氧乙基]-青霉烯-3-羧酸乙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甲酸合成工艺
5
作者 程超 吴萍萍 申屠宝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330,共7页
为了解决N-(4-((1R,3S,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酰胺(PIM447)中间体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1)的放大工艺问题,以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2)为原料,经氧化、氯代、卤素交换、酯化... 为了解决N-(4-((1R,3S,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酰胺(PIM447)中间体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1)的放大工艺问题,以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2)为原料,经氧化、氯代、卤素交换、酯化、Suzuki偶联、水解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化合物2与H_(2)O2的氧化反应生成2-羧酸-5-氟吡啶-N-氧化物(化合物3)。化合物3与POCl3氯代反应得到6-氯-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4),在HBr-HOAc溶液中,化合物4发生卤素交换反应得到6-溴-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5)。化合物5与MeOH酯化反应生成6-溴-5-氟吡啶-2-甲酸甲酯(化合物6)。化合物6与2,6-二氟苯硼酸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甲酯(化合物7)。最后,化合物7在NaOH/MeOH溶液中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1,总收率达到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1R 3s 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 6-二氟苯基)-5-氟吡啶酰胺 6-(2 6-二氟苯基)-5-氟吡啶甲酸 5-氟吡啶-2-甲酸 sUZUKI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钢S6-5-2表面PVD涂覆钛化合物层后表面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欢 李运昌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第11期36-38,42,共4页
分析讨论研究高速钢S6-5-2表面涂覆TiCN,TiAlN层后的表面性能。使用多弧离子镀膜设备进行涂覆层的制备,采用UMT-3多功能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使用CSM-NHT2纳米压入测试仪测量涂覆层的显微硬度。TiCN涂覆层硬度为3200... 分析讨论研究高速钢S6-5-2表面涂覆TiCN,TiAlN层后的表面性能。使用多弧离子镀膜设备进行涂覆层的制备,采用UMT-3多功能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使用CSM-NHT2纳米压入测试仪测量涂覆层的显微硬度。TiCN涂覆层硬度为3200Hv0.05,TiAlN涂覆层硬度为3500Hv0.05,基体S6-5-2的摩擦系数约在0.525,TiCN涂覆层的摩擦系数约在0.4,而TiAlN涂覆层的摩擦系数约在0.325。高速钢S6-5-2(DIN1735)在精冲模具经过调质处理后,利用PVD方法表面涂覆TiCN和TiAlN层厚后,能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缓模具端面磨损速率,同时提高工件的端面质量;涂覆TiAlN层优于TiCN层在精冲模具上的使用效果,对于冲次寿命要求较高的工作场景可以选用TiAlN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涂覆层 s6-5-2高速钢 精冲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白术汤下调miR-31-5p/STAT3环路抑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进程 被引量:21
7
作者 邓颂 王爱萍 +2 位作者 陈曦 巫燕莉 李燕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探讨miR-31-5p/STAT3在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ancer,CA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黄芪白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建立C57BL/6小鼠CAC模型,并检测对照组和CAC模型小鼠中mic... 目的探讨miR-31-5p/STAT3在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ancer,CA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黄芪白术汤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方法建立C57BL/6小鼠CAC模型,并检测对照组和CAC模型小鼠中microRNA的差异表达。qPCR验证筛选差异microRNA;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IL-6R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一次性腹腔注射AOM,结合3%DSS自由饮用3个循环造模,8周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出现中、重度异型增生,并伴随大量炎细胞浸润,经检测,CAC小鼠结肠组织中miR-31-5p及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黄芪白术汤干预后,miR-31-5p及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下调。体外研究表明,RAW264.7细胞转染miR-31-5p precursor后,STAT3蛋白明显增高;促炎因子IL-6、TNF-α刺激RAW264.7 24 h后,miR-31-5p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可引起miR-31-5p/STAT3的正相关上调。同时,白术内酯Ⅱ+黄芪甲苷混合物可明显下调IL-6刺激引起的miR-31-5p、STAT3、IL-6Rα增高。结论miR-31-5p/STAT3在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可能形成一个正反馈的环路,在CAC病理微环境中发挥持续放大炎症效应,最终导致结肠上皮的异型增生,甚至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1-5p sTAT3 IL-6 黄芪白术汤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 白术内酯Ⅱ%PLUs%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手性拆分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 被引量:1
8
作者 孙蕾 韩蕙阑 +2 位作者 都荣强 谢建春 孙宝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 研究了填充柱超临界CO2流体色谱手性拆分外消旋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茉莉内酯)的方法。在筛选固定相种类及改性剂种类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较为系统地考察了柱温、柱压、改性剂含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优化出较佳的分析型拆分条件:固定相Chiralcel OD-H,柱温31℃,柱压12 MPa,改性剂为乙腈-甲醇(体积比7∶3),在流动相中体积分数2.0%,流动相流速1.0 mL/min,分离度2.00。利用较佳条件,在流速8mL/min下进行制备规模放大,320 min内进样10 mg得6.6 mg两对映体产品,回收率66%,光学纯度(e.e%)均为100%,表明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效率高,可作为茉莉内酯mg级对映体纯品快速制备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柱超临界流体色谱 5-羟基-8-十一碳烯酸-δ内酯 CHIRALCEL OD 手性拆分 茉莉内酯 6-[(3E)-己烯基]-2H-四氢吡喃-2-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瞳新药(S)-OTS·HCl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喻轶群 杨丽敏 +3 位作者 谢一凡 顾雅芳 顾宙辉 陆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建立以托品醇为原料,通过酰化和拆分制备缩瞳新药(1R,3S,5R,6S)-3α-对甲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盐酸盐[(S)-OTS.HCl]的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酰化反应条件并改进拆分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产品光学纯度。... 目的建立以托品醇为原料,通过酰化和拆分制备缩瞳新药(1R,3S,5R,6S)-3α-对甲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盐酸盐[(S)-OTS.HCl]的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优化酰化反应条件并改进拆分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产品光学纯度。结果最佳酰化条件为物料配比n(托品醇)∶n(对甲苯磺酰氯)=1∶1.2,室温下反应5 d;优化的拆分条件为n(外消旋OTS)∶n[L-(-)-二苯甲酰酒石酸]=1∶1.2;(S)-OTS.HCl的总产率为25.6%,光学纯度为98.5%。结论此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品醇 正交试验 酰化 拆分 (1R 3s 5R 6s)--对甲苯磺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i BL21(DE3)/pET28a(+)-cr羰基还原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亚军 吴配配 +1 位作者 罗希 郑裕国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利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作用层析技术,从实验室构建的羰基还原酶工程菌E.coli BL21(DE3)/p ET28a(+)-cr细胞中分离得到电泳纯NADP(H)依赖型的羰基还原酶,LC-MS-QTOF分析揭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k Da。该酶能不对称还原6-氰基-... 利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作用层析技术,从实验室构建的羰基还原酶工程菌E.coli BL21(DE3)/p ET28a(+)-cr细胞中分离得到电泳纯NADP(H)依赖型的羰基还原酶,LC-MS-QTOF分析揭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4 k Da。该酶能不对称还原6-氰基-(5R)-羟基-3-羰基己酸叔丁酯(CHOHB)、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合成阿托伐他汀关键手性合成子6-氰基-(3R,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S)-4-氯-3-羟基丁酸乙酯,对丙酮酸乙酯、丁二酮也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该羰基还原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为:30℃,p H7.5;且活性不依赖于金属离子。它催化CHOHB还原反应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 54.3μmol·mg-1·min-1,KmCHOHB值4.4 mmol·L-1;作用于COBE时,最大反应速度vmax 36.5μmol·mg-1·min-1,KmCOBE值1.2×10-1 mmol·L-1。E.coli BL21(DE3)/p ET28a(+)-cr羰基还原酶在他汀手性侧链制造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羰基还原酶 分离纯化 6-氰基-(3R 5R)-二羟基己酸叔丁酯 (s)-4--3-羟基丁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细脚拟青霉分离的新环二肽与新十元环内酯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永标 庞海月 +3 位作者 王继峰 陈丹霞 施国伟 黄建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5-1669,共5页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 利用反相色谱、凝胶色谱和硅胶色谱从细脚拟青霉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活性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和理化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新环二肽[(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5-二酮哌嗪],化合物2为新十元环内酯[(4S,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癸内酯],化合物3为Cepharosporolide C,化合物4为Cepharosporolide E.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5μmol/L的化合物1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38.6%,5μmol/L的化合物2对前列腺癌细胞22RV1和DU-145的抑制率分别为32.5%和40.6%,具有一定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3s)-6-苯乙基-3-异丙基-1-甲基-2 5-二酮哌嗪 (4s 10R)-4-羟基-8-氧代-10-甲基癸 内酯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木樨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国华 张琼光 +3 位作者 黄志军 李静 何明三 陶君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8-640,共3页
关键词 草木樨 化学成分 滨蒿内酯 5 7 4′-三羟基-6 3′-二甲氧基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