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6G动态场景的可移动去蜂窝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1
作者
翟浩雅
郑家康
+1 位作者
章嘉懿
艾渤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6G动态场景面临频繁切换、覆盖不均匀及信道快速变化等挑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去蜂窝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协作实现连续覆盖,可移动天线通过小尺度位移主动改变信道环境,两者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使能技术。基于可移动去蜂窝网络系统,采...
6G动态场景面临频繁切换、覆盖不均匀及信道快速变化等挑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去蜂窝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协作实现连续覆盖,可移动天线通过小尺度位移主动改变信道环境,两者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使能技术。基于可移动去蜂窝网络系统,采用一种可实时调整天线辐射端口的可移动天线架构,通过动态适配机制以适应网络立体覆盖与高动态需求。通过构建信道相关性模型,表征移动速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用户中断概率及网络中断速率的准确表达式,评估不同系统参数下的覆盖性能,并推导中断概率的近似闭式表达式,为6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去蜂窝大规模MIMO
可
移动
天线
网络中断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
7
2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1 位作者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卫星
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6G的无人机通信综述
被引量:
91
3
作者
陈新颖
盛敏
+1 位作者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1-789,共9页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息耦合的6G网络中无人机(UAVs)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综述。首先,针对无人机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陈述,重点讨论了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中可能承担的角色及功能,如蜂群基站、全息投影部署、远距离中继通信以及数据采集等。然后,对6G中应用于无人机通信的太赫兹、超大规模天线、内生人工智能、智能反射面(IRS)、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通信感知一体化等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6G场景下无人机通信面临的续航时间、网络融合性、智能反射面兼容性、太赫兹通信研发以及用户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无人机
空天地海一体化
太赫兹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6G通信技术
被引量:
16
4
作者
姚嘉铖
许威
+2 位作者
黄永明
肖华华
鲁照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5-1567,共13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是面向下一代6G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天线阵列上集成大量无源反射超材料的天线元件,可重构智能表面能动态调整入射信号相位,重构信号的传播环境,实现人工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然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引...
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是面向下一代6G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天线阵列上集成大量无源反射超材料的天线元件,可重构智能表面能动态调整入射信号相位,重构信号的传播环境,实现人工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然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引入也使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变得复杂,传统技术面临诸多新挑战。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的特性与6G新应用场景,需要创新设计新的传输技术,充分发挥可重构智能表面的优势。本文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6G通信技术,首先对其基本技术原理与常见应用场景展开介绍。接着,从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混合波束赋形,以及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融合设计三个方面阐述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6g移动通信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6G的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
被引量:
4
5
作者
Wai CHEN
鲍媛媛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6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多的连接,以及更广的网络覆盖,以满足在高度动态环境中的各类应用需求。人工智能(AI)是推动6G不断演进的核心技术,而6G也将会使能一系列需要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能物联网应用,如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
6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多的连接,以及更广的网络覆盖,以满足在高度动态环境中的各类应用需求。人工智能(AI)是推动6G不断演进的核心技术,而6G也将会使能一系列需要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能物联网应用,如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围绕智能物联网实际应用需求,梳理了智能物联网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智能物联网涉及的重要技术领域,包括新型机器学习范式、物联网知识图谱技术、异构协同计算架构等,并对智能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智能物联网
边缘智能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技术综述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换然
申凌峰
+3 位作者
任资卓
郑杰
王宁
屈凌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2,共8页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作为空基信息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结合6G多接入网络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架构,讨论了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无人机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通、感、算能力特点,介绍无人机自组网、无人机通感一体化、无人...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作为空基信息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结合6G多接入网络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架构,讨论了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无人机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通、感、算能力特点,介绍无人机自组网、无人机通感一体化、无人机边缘计算等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关键技术。最后,围绕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过程中与无线接入网新技术结合时产生的新问题,探讨无人机通信信道建模、三维立体部署与路径规划、携能有限与续航问题、无人机网络安全、无人机集群异构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智能边缘网络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万物智联
无人机(U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的自适应调制方案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本翔
向路平
+1 位作者
胡杰
杨鲲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能够通过共享频谱资源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率。介绍了ISAC系统模型,包括传输协议、传感模型和通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SAC技术的自适应调制(Adaptive Mod...
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能够通过共享频谱资源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率。介绍了ISAC系统模型,包括传输协议、传感模型和通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SAC技术的自适应调制(Adaptive Modulation,AM)方案,利用匹配滤波从回波中提取车辆距离信息,采用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自适应选择下一个时刻的调制模式。减少了导频信息、提升了信道容量,并且省去信道预测过程,减少了计算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强化学习自适应选择下一时刻调制模式提升了误码率约束下的最大信道容量,并且相比于传统通信,吞吐量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6g移动通信
车载网
自适应调制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6G动态场景的可移动去蜂窝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1
作者
翟浩雅
郑家康
章嘉懿
艾渤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金
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基金项目(2024XKRC08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4M760195)
中兴通讯产学研合作项目(IA20240709018)。
文摘
6G动态场景面临频繁切换、覆盖不均匀及信道快速变化等挑战,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去蜂窝网络通过分布式节点协作实现连续覆盖,可移动天线通过小尺度位移主动改变信道环境,两者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使能技术。基于可移动去蜂窝网络系统,采用一种可实时调整天线辐射端口的可移动天线架构,通过动态适配机制以适应网络立体覆盖与高动态需求。通过构建信道相关性模型,表征移动速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用户中断概率及网络中断速率的准确表达式,评估不同系统参数下的覆盖性能,并推导中断概率的近似闭式表达式,为6G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去蜂窝大规模MIMO
可
移动
天线
网络中断速率
Keywords
sixth-
g
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cell-free massive MIMO
movable antenna
network outa
g
e rate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
7
2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卢华兵
赵楠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7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01091,62371087),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3TH2/101300197)。
文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卫星
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Keywords
The
6
th-
g
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Multi-dimensional expansion
Nove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
g
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telli
g
ent Reflectin
g
Surface(IRS)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6G的无人机通信综述
被引量:
91
3
作者
陈新颖
盛敏
李博
赵楠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1-78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7002)。
文摘
5G的成功商用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如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然而随之也产生了更大的数据量需求,进而催生了第6代移动通信。相较于5G,6G在带宽、时延、覆盖等性能方面均需要有更大的提升。因此,该文针对全域覆盖、场景智联、信息耦合的6G网络中无人机(UAVs)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综述。首先,针对无人机在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架构中的应用进行了陈述,重点讨论了无人机在不同场景中可能承担的角色及功能,如蜂群基站、全息投影部署、远距离中继通信以及数据采集等。然后,对6G中应用于无人机通信的太赫兹、超大规模天线、内生人工智能、智能反射面(IRS)、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通信感知一体化等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6G场景下无人机通信面临的续航时间、网络融合性、智能反射面兼容性、太赫兹通信研发以及用户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无人机
空天地海一体化
太赫兹
智能反射面
Keywords
The sixth-
g
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
Space-air-
g
round-sea inte
g
ration
Terahertz
Intelli
g
ent Reflectin
g
Surface(IRS)
分类号
TN915.0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6G通信技术
被引量:
16
4
作者
姚嘉铖
许威
黄永明
肖华华
鲁照华
机构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心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55-156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62022026)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BK20190012)
+2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242022k300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资助
移动网络和移动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可重构智能表面技术是面向下一代6G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天线阵列上集成大量无源反射超材料的天线元件,可重构智能表面能动态调整入射信号相位,重构信号的传播环境,实现人工可控的无线电磁环境。然而,可重构智能表面的引入也使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变得复杂,传统技术面临诸多新挑战。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的特性与6G新应用场景,需要创新设计新的传输技术,充分发挥可重构智能表面的优势。本文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6G通信技术,首先对其基本技术原理与常见应用场景展开介绍。接着,从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混合波束赋形,以及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融合设计三个方面阐述技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6g移动通信
人工智能
Keywords
reconfi
g
urable intelli
g
ent surface
6
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
g
ence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6G的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
被引量:
4
5
作者
Wai CHEN
鲍媛媛
机构
中国移动研究院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2期6-12,共7页
文摘
6G技术将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多的连接,以及更广的网络覆盖,以满足在高度动态环境中的各类应用需求。人工智能(AI)是推动6G不断演进的核心技术,而6G也将会使能一系列需要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智能物联网应用,如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等。围绕智能物联网实际应用需求,梳理了智能物联网面临的技术挑战,提出智能物联网涉及的重要技术领域,包括新型机器学习范式、物联网知识图谱技术、异构协同计算架构等,并对智能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智能物联网
边缘智能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
边缘计算
Keywords
6
g
mobile communication
Internet-of-Intelli
g
ent-Thin
g
s
ed
g
e intelli
g
ence
machine learnin
g
knowled
g
e map
ed
g
e computin
g
分类号
TP391.4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技术综述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换然
申凌峰
任资卓
郑杰
王宁
屈凌波
机构
郑州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微力智能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智能网络和数据分析国际联合实验室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2,共8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02102210328)
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020CXZX0080)。
文摘
简要介绍了无人机作为空基信息平台的主要应用场景,结合6G多接入网络和用户为中心网络架构,讨论了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无人机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通、感、算能力特点,介绍无人机自组网、无人机通感一体化、无人机边缘计算等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关键技术。最后,围绕无人机在构建智能边缘网络过程中与无线接入网新技术结合时产生的新问题,探讨无人机通信信道建模、三维立体部署与路径规划、携能有限与续航问题、无人机网络安全、无人机集群异构网络融合等关键技术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智能边缘网络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万物智联
无人机(UAV)
Keywords
6
g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telli
g
ent ed
g
e network
space-air-
g
round-sea inte
g
rated network
intelli
g
ent Internet-of-Everythin
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的自适应调制方案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本翔
向路平
胡杰
杨鲲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2900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2132004)。
文摘
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技术能够通过共享频谱资源实现通信与感知功能,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率。介绍了ISAC系统模型,包括传输协议、传感模型和通信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SAC技术的自适应调制(Adaptive Modulation,AM)方案,利用匹配滤波从回波中提取车辆距离信息,采用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算法,自适应选择下一个时刻的调制模式。减少了导频信息、提升了信道容量,并且省去信道预测过程,减少了计算资源消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强化学习自适应选择下一时刻调制模式提升了误码率约束下的最大信道容量,并且相比于传统通信,吞吐量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6g移动通信
车载网
自适应调制
深度强化学习
Keywords
inte
g
rated sensin
g
and communication
6
g
mobile communication
vehicle network
adaptive modulati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
g
分类号
TN919.23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6G动态场景的可移动去蜂窝网络覆盖性能分析
翟浩雅
郑家康
章嘉懿
艾渤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逄小玮
蒋旭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面向6G的无人机通信综述
陈新颖
盛敏
李博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可重构智能表面的6G通信技术
姚嘉铖
许威
黄永明
肖华华
鲁照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面向6G的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
Wai CHEN
鲍媛媛
《中兴通讯技术》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无人机辅助智能边缘网络技术综述
张换然
申凌峰
任资卓
郑杰
王宁
屈凌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通感一体化技术的自适应调制方案
李本翔
向路平
胡杰
杨鲲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