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排容积CT在放射治疗模拟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社伟 冯立东 +1 位作者 张克娜 王艳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52-52,55,共2页
目的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计划更精确,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方法菲利浦64排螺旋CT机、激光定位系统、Xio放疗治疗计划系统(TPS)、体位固定模具等。分别对256例肿瘤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固定... 目的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应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勾画靶区、设计计划更精确,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性。方法菲利浦64排螺旋CT机、激光定位系统、Xio放疗治疗计划系统(TPS)、体位固定模具等。分别对256例肿瘤患者采取不同的体位固定技术进行CT定位、制定治疗计划和对靶区中心进行位置验证。结果 256例恶性肿瘤患者利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成功率达100%,靶区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用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靶区勾画精确,更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CT模拟定位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成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容积ct模拟定位 适形调强放疗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容积CT多期增强扫描及3D重建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荣良 唐平太 李传旺 《罕少疾病杂志》 2013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64排容积CT增强后多期扫描图像,然后利用薄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154例肝细胞癌中,(1...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64排容积CT增强后多期扫描图像,然后利用薄层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154例肝细胞癌中,(142/154)例在动脉晚期呈高密度,(138/154)例显示供血动脉。(8/154)例在门静脉期呈等或高密度,(146/154)例在门静脉期呈相对低的密度。(154/154)例在延迟期呈相对低密度。(32/154)例显示门静脉癌栓,(8/154)例显示下腔静脉瘤栓。结论 64排容积CT增强多期扫描及3D重建不仅能显示肝细胞癌的增强表现特征,而且提高了肝细胞癌的检出率,还能直观地显示肝动脉、肝静脉及门静脉受侵情况,在临床早期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容积ct 肝细胞癌 增强扫描 3D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容积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桂玖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100-101,共2页
目的了解64排容积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容积CT扫描图像,在层厚(5 mm)横断位图像基础上进行薄层重建图像及肋软骨的多种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 目的了解64排容积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容积CT扫描图像,在层厚(5 mm)横断位图像基础上进行薄层重建图像及肋软骨的多种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64排容积CT薄层重建图像结合肋软骨后处理图像,20例患者共诊断出肋软骨骨折38处,其中多发骨折12例(共30处),单发骨折8例(右侧5例,左侧3例),且诊断清楚明确。结论 64排容积CT的薄层重建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肋软骨骨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够清晰、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容积ct 重建技术 肋软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并三维重建在肝癌诊治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桢 汪洋 穆巍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0期1297-1298,共2页
CT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64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且通过三维(3D)重建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可靠的信息。本文重点探讨64排螺旋CT并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 CT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64排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且通过三维(3D)重建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为临床提供更为直观、可靠的信息。本文重点探讨64排螺旋CT并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三维重建血管成像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64螺旋ct 肝癌诊断 价值 诊治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技术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3D-CTA对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林荣良 李传旺 +1 位作者 唐平太 邓开盛 《罕少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CTA)及3D重建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颅脑CTA检查,并经手术治疗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对照破裂动脉瘤的3D-CTA影像表现与外科手术及...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CTA)及3D重建在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颅脑CTA检查,并经手术治疗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对照破裂动脉瘤的3D-CTA影像表现与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所见,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43例患者中,142例手术证实为破裂动脉瘤,1例为假性动脉瘤。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125个破裂动脉瘤,17例行DSA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分布情况: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60个,占40.54%,前交通动脉瘤及大脑前动脉瘤43个,占29.05%,大脑中动脉瘤37个,占25%,椎-基底动脉瘤8个,占5.41%。14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影像所见大小、形态及位置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64排容积CT血管造影及3D重建在急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具有准确、简便、快速及无创的优点,CTA-VR、MPR显示瘤体及载瘤动脉的三维立体图像,对临床确定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64容积ct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内埋伏牙的准确定位
6
作者 董杰 王亚亚 余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埋伏牙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并对颌面部行64排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共67颗埋伏阻生牙,曲面断层片是二维影像,由于影像相互重叠、放大...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埋伏牙患者拍摄曲面断层片,并对颌面部行64排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共67颗埋伏阻生牙,曲面断层片是二维影像,由于影像相互重叠、放大变形、分辨率低等缺陷,无法准确显示埋伏牙的空间位置;64排螺旋CT重建图像能清晰准确显示颌骨内埋伏牙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周围骨质情况,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关系。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埋伏牙及其周围结构,定位准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伏牙 64螺旋ct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三维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时玉春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64排容积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IAN)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92例患者,患者术前进行3D-CTA造影扫描,根据检测结... 目的探讨术前64排容积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对颅内动脉瘤(IAN)破裂出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92例患者,患者术前进行3D-CTA造影扫描,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手术治疗,以显微神经手术所见的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3D-CTA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结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92例患者中经手术所见确诊为破裂动脉瘤的有89例,其中3例为假性动脉瘤,89例患者共检测出98个动脉瘤,80例是单一动脉瘤,9例是多发动脉瘤(2个);动脉瘤具体分布:颅内前部动脉9个,颅内中部动脉22个,颅内后部动脉12个,颈动脉床突部3个,颈动脉虹吸段4个,颈动脉海绵窦部5个,前交通支动脉21个,后交通支动脉23个;3D-CTA检测出阳性85例,阴性7例,阳性检出率为92.39%,检测准确率为95.65%,3D-CTA的灵敏度为95.51%,特异度为100.00%;手术过程中发生脑梗死1例,脑血管痉挛2例,脑脊液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5%;随访6个月后,动脉瘤复发1例,再出血1例,复发率为2.17%。结论 3D-CTA对IAN破裂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后IAN复发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容积ct血管造影 3D重建 颅内动脉瘤破裂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