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H-PPM多址接入技术在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沈琛 李学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1-89,共9页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址接入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FTH-PPM多址接入方案的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下,分析了系统误码率性能与跳频码数量、信噪比、用户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FTH-PPM多址调制系统特性,并与TH-PPM、T...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址接入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FTH-PPM多址接入方案的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下,分析了系统误码率性能与跳频码数量、信噪比、用户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FTH-PPM多址调制系统特性,并与TH-PPM、TH-PAM方案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多址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信噪比、频率跳数、用户数来满足所需的误码率,同时在一定范围内,FTH-PPM的误码率性能优于TH-PAM和TH-PPM的误码率性能,并且可以根据脉冲占空比的值选择合适的多址调制方式,为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ghz 脉冲无线通信 FTH-PPM 多址接入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的TH-PAM多址接入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永斌 李学华 姚勃旭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3,共7页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TH-PAM的多址调制方案的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下,建立了系统误码性能、通信距离和用户数关系的分析模型,研究了TH-PAM多址调制系统的多用户干扰特性,并与TH-PPM方案...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TH-PAM的多址调制方案的性能。在IEEE 802.15.3c信道模型下,建立了系统误码性能、通信距离和用户数关系的分析模型,研究了TH-PAM多址调制系统的多用户干扰特性,并与TH-PPM方案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TH-PAM多址调制方式的系统在通信距离小于30 m的范围内,误码率可以保持在10-5以下,而采用TH-PPM方式的系统在100 m的范围内,误码率始终大于10-4。由此可见,TH-PAM比TH-PPM更加适合用于60 GHz短距离无线通信,为5G高频新空口的热点高容量应用场景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ghz频段 5G 脉冲无线通信 TH-PAM TH-PPM 多用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Raptor码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勃旭 李学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204-208,共5页
针对5G热点高容量场景下的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幅度衰落引起的误码问题,研究了该系统中Raptor码的误码性能。根据60 GHz短距离通信系统特点,采用IEEE 802.15.3c工作组建立的60 GHz无线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编码系统接收... 针对5G热点高容量场景下的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幅度衰落引起的误码问题,研究了该系统中Raptor码的误码性能。根据60 GHz短距离通信系统特点,采用IEEE 802.15.3c工作组建立的60 GHz无线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编码系统接收信噪比;然后结合信道编码理论,对不同编码方案进行误码性能仿真,重点对两种不同的Raptor码的编码增益、译码开销及通信距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2码率的QCLDPC预编码的Raptor码在接收信噪比大约为5 d B时,相较于未编码系统拥有4.5 d B的编码增益,同时最大通信距离为70 m,为未来5G高频新空口热点高容量场景下的60GHz短距离通信系统信道编码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60ghz频段 脉冲无线通信 RAPTOR码 编码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自适应扇区波束赋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庆芳 张浩 +1 位作者 吕婷婷 Gulliver T A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5年第3期20-23,65,共5页
针对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算法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扇区级波束赋形算法(Self-adaption Sector,SAS)。该算法利用已知波束码本数目,结合实际信道情况自适应地生成扇区级码本数目,进而按照IEEE802.15.3c标准重新构造... 针对60GHz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赋形算法复杂度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扇区级波束赋形算法(Self-adaption Sector,SAS)。该算法利用已知波束码本数目,结合实际信道情况自适应地生成扇区级码本数目,进而按照IEEE802.15.3c标准重新构造扇区级和波束级码本,根据信道状态信息,通过二维曲面搜索,最终得到用于收发双方通信的最优波束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与现有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明显降低波束搜索的复杂度,减少赋形过程中信令传输和能量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ghz无线通信 波束赋形 波束搜索 自适应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魏炜 魏晅中 陈贵海 《中兴通讯技术》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文章认为将无线通信引入数据中心网络(DCN)是构建DCN的一种新选择,可以免除布线烦扰,从而方便维护无线节点;可以便捷地在服务器间建立链接,从而避免多跳传输额外代价;还可以动态改变DCN中的拓扑结构,有效减少"瓶颈"节点的流... 文章认为将无线通信引入数据中心网络(DCN)是构建DCN的一种新选择,可以免除布线烦扰,从而方便维护无线节点;可以便捷地在服务器间建立链接,从而避免多跳传输额外代价;还可以动态改变DCN中的拓扑结构,有效减少"瓶颈"节点的流量。文章介绍了一种将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结合来构建数据中心网络的新颖方法,并从物理构建和全局优化两个方面对相关新技术进行了分析。这些技术包括60GHz无线频段通信技术、3D波束成形、节点布置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信道分配等。通过这些技术的研究成果,可看出无线通信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数据中心网络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理论研究价值。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60ghz无线通信技术 波束成形 信道分配 有向天线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无线通信系统中临近波束搜索算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峰 李建飞 +1 位作者 秦笙 梁吉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移动场景下60GHz无线通信,提出一种基于临近波束的波束搜索算法(NBS)。该算法利用已知的波束码本,结合无线链路中断前的链路信息,自动生成波束搜索的顺序集合;通过搜索该波束对集合,可以快速地得到通信双方的可用波束对。相比于现... 针对移动场景下60GHz无线通信,提出一种基于临近波束的波束搜索算法(NBS)。该算法利用已知的波束码本,结合无线链路中断前的链路信息,自动生成波束搜索的顺序集合;通过搜索该波束对集合,可以快速地得到通信双方的可用波束对。相比于现有的波束搜索算法,在移动场景下,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效率,仿真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波束搜索 毫米波通信 可用波束对获取 室内环境仿真建模 60ghz无线通信 波束搜索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宽带超大容量无线接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景柱 柴焱杰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4年第4期27-32,共6页
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的迫切需求,催生了60 GHz频段上超5 GHz带宽的免许可频谱。首先介绍了60 GHz无线通信特点和技术标准,主要对支持吉比特级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IEEE 802.11ad和IEEE 802.15.3c进行了分析;其次跟踪了60 GHz无线接入技术... 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的迫切需求,催生了60 GHz频段上超5 GHz带宽的免许可频谱。首先介绍了60 GHz无线通信特点和技术标准,主要对支持吉比特级数据传输的技术标准IEEE 802.11ad和IEEE 802.15.3c进行了分析;其次跟踪了60 GHz无线接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信道建模、射频芯片、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天线几个方面,分别从学术界和产业化两方面,着重对国内外射频芯片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最后对该技术进行了展望,并给出我国下一步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比特无线通信 60 ghz 宽带 无线接入 射频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GHz无线收发实验平台的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覃远年 邹川 滕召宇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0,共6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60GHz无线收发实验平台设计方案,由改进后的NIUSRP(收发模块)、NetFPGA(数据处理模块)和PC(主控模块)组成,NIUSRP与NetFPGA通过吉比特网口连接,NetFPGA依靠PCI与PC连接,实验平台工作在Linux系统上,并辅以LabVIEW做编程和... 详细介绍了一种60GHz无线收发实验平台设计方案,由改进后的NIUSRP(收发模块)、NetFPGA(数据处理模块)和PC(主控模块)组成,NIUSRP与NetFPGA通过吉比特网口连接,NetFPGA依靠PCI与PC连接,实验平台工作在Linux系统上,并辅以LabVIEW做编程和测试分析,能实现1Gbit/s以上的理论传输速率。该实验平台方案的收发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均可编程,Linux通过PCI对数据流进行捕获、分类、限速等操作,整个平台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拓展性,为进一步研究60GHz通信中的信道建模、时隙分析、多址接入算法等问题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60ghz NI USRP NETFPGA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Gbps无线通信即将到来
9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8年第4期362-362,共1页
据《微波杂志》2018年5月17日消息报道,两个新项目均宣称开发出100 Gbps “无线光纤”解决方案。这两个项目分别来自Tektronix/IEMN(一个法国研究试验室)和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二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演示验证了252~325 GH... 据《微波杂志》2018年5月17日消息报道,两个新项目均宣称开发出100 Gbps “无线光纤”解决方案。这两个项目分别来自Tektronix/IEMN(一个法国研究试验室)和日本电报电话(NTT)公司。二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演示验证了252~325 GHz频率上信号达到100 Gbps数据率的单载波无线链路(最近发布了IEEE 802.15.3d标准),而后者采用一种新的技术原理——28 GHz轨道角动量(OAM)复用并结合MIMO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PS 无线通信 MIMO技术 轨道角动量 无线光纤 IEEE 无线链路 gh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导频60GHz系统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坤 赵迎新 +5 位作者 吴虹 王晓敏 刘勇 王琦琦 唐然 慈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研究压缩感知理论及已有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结合60 GHz系统导频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非同构导频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将导频序列乘以PN序列,得到导频序列矩阵并插入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抽取3个符号进行正交匹配追踪压缩... 研究压缩感知理论及已有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结合60 GHz系统导频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非同构导频的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将导频序列乘以PN序列,得到导频序列矩阵并插入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中,抽取3个符号进行正交匹配追踪压缩感知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估计精度、系统误码率与传统的格雷互补序列估计法相当,而使用的采样点只有传统信道估计算法的1/42,提高了系统的频带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ghz无线通信 压缩感知 导频 信道估计 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毫米波的波束形成与空间复用方法
11
作者 吴琼 杨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8,52,共5页
波束形成是60 GHz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波束形成可以克服路径衰耗并为空间复用提供了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空间复用方案。该方案是利用PCP/AP收集站点在服务期中的扇区ID信息,建立波束形成信息表。首先计算出已分配... 波束形成是60 GHz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波束形成可以克服路径衰耗并为空间复用提供了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束形成技术的空间复用方案。该方案是利用PCP/AP收集站点在服务期中的扇区ID信息,建立波束形成信息表。首先计算出已分配服务期与候选服务期中链路站点的最小扇区差值,然后根据最小扇区差值找出与当前候选服务期进行最佳空间复用的已分配服务期。建立了天线测量模型,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比较了不同波束宽度下的空间复用增益。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获得更高的空间复用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ghz毫米波 空间复用 多天线 波束形成技术 扇区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下基于QCLDPC编码的均衡方案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欧莹 李学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33,39,共5页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引起的误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QCLDPC码均衡方案。在构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几种典型的编码方法,综合误码性能及复杂度,选取QCLDPC编码作为与均衡器结合的编码方案。接收端由均衡... 针对60 GHz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径衰落引起的误码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QCLDPC码均衡方案。在构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几种典型的编码方法,综合误码性能及复杂度,选取QCLDPC编码作为与均衡器结合的编码方案。接收端由均衡滤波器和QCLDPC译码器两部分构成,两者通过互相交换信息使迭代结果更加可靠,可以有效消除干扰信息,提高通信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达到10-5时,结合QCLDPC编码的MMSE-DFE均衡系统,较未编码系统性能提升了约5.6 dB,可以满足5G热点高容量场景下高速可靠数据传输的需求,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ghz无线通信系统 QCLDPC码 均衡器 数据传输 5G 通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 GHz宽带双极化阵列天线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磊 刘涓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工艺的60 GHz频段宽带双极化4×4阵列天线。所提出的阵列天线采用双馈技术L型探针天线单元结构、“立交桥”式复杂馈电网络,以及加载等效腔体结构,具有体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工艺的60 GHz频段宽带双极化4×4阵列天线。所提出的阵列天线采用双馈技术L型探针天线单元结构、“立交桥”式复杂馈电网络,以及加载等效腔体结构,具有体积紧凑、工作频带宽、增益较高、增益带宽平缓、端口隔离度高、交叉极化电平低等优良特点。此外,分析了加载等效腔体结构对双极化天线阵列性能的影响。所提出的60 GHz宽带双极化阵列天线可实现天线与芯片的AiP系统封装集成,满足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或毫米波雷达系统高性能、高集成度、小型化的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60 ghz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 双极化 宽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