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600MW机组直流炉协调控制系统及AGC策略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家兴 白焰 +2 位作者 董玲 张军涛 郑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5-89,93,共6页
自动发电控制(AGC)是电网自动控制的一项基本要求,但采用AGC控制的火电机组均存在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为此,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负荷指令对燃料控制前馈环节的作用、取消风/煤间的交叉限制、预给煤、利用锅炉蓄热及压... 自动发电控制(AGC)是电网自动控制的一项基本要求,但采用AGC控制的火电机组均存在响应速度慢等问题。为此,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负荷指令对燃料控制前馈环节的作用、取消风/煤间的交叉限制、预给煤、利用锅炉蓄热及压力拉回等改进方案,并将其用于江阴电厂1号和2号超临界600 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改进。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AGC负荷指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超临界 600 mw机组 直流锅炉 协调控制 A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00MW机组协调控制的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志丹 顾涛 +3 位作者 陈志刚 郗成超 郭建辉 俞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针对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2号超临界2×600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的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及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较大、燃料量波动幅度大等使得AGC投入率较低的问题,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对机组协调和主、... 针对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1、2号超临界2×600MW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方式下的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及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的控制偏差较大、燃料量波动幅度大等使得AGC投入率较低的问题,结合机组的运行工况,对机组协调和主、再热蒸汽温度、给水流量等子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了1.5%/min变负荷试验。在负荷变化过程中,2台机组的主蒸汽温度偏差绝对值均<5℃,再热蒸汽温度偏差绝对值均<10℃,汽水分离器中间点温度偏差绝对值均<6℃,主蒸汽压力偏差绝对值均<0.6MPa,功率偏差绝对值均<2MW,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系统减小了各参数的控制偏差,负荷响应快,且满足AGC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 mw机组 协调控制 AGC 变负荷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超临界600MW机组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控制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晓星 寻新 +2 位作者 王伯春 刘武林 李劲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70,82,共4页
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的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大多在运行中控制效果欠佳。在分析其调节系统的构成、特点等基础上,通过纳入合理的前馈、采取适当的简化、选择更合适的调节对象等方法,对协调控制、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 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的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大多在运行中控制效果欠佳。在分析其调节系统的构成、特点等基础上,通过纳入合理的前馈、采取适当的简化、选择更合适的调节对象等方法,对协调控制、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的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燃烧、给水等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控制进行了优化。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的调节系统满足机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超临界 协调控制 给水控制 燃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珙县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CCS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同书 马睿 +1 位作者 赵明 朱能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针对珙县电厂600 MW超临界直流机组蓄热能力小、采用W型火焰炉等特点,在对机组运行特性及原协调控制系统(CCS)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如:引入直接能力平衡信号,在稳态和变负荷情况下锅炉主控采用不同的前馈;充分利用机... 针对珙县电厂600 MW超临界直流机组蓄热能力小、采用W型火焰炉等特点,在对机组运行特性及原协调控制系统(CCS)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如:引入直接能力平衡信号,在稳态和变负荷情况下锅炉主控采用不同的前馈;充分利用机组蓄热;引入具有预测功能的预加煤控制技术等。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CCS不仅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负荷响应能力,动态过程中负荷最大偏差为±3.0 MW,主汽压力最大偏差为±0.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 mw机组 发电 超临界机组 锅炉 协调控制系统 预加煤控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机组简化非线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友宽 刘长良 赵永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104,共7页
目前,在国内对超临界机组模型的研究中大多将其简化为一个传递函数矩阵,不能观测机组内部其他参数的动态特性。通过采用机理分析和参数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600 MW超临界机组的简化非线性模型,利用某600 MW"W"火焰超临界... 目前,在国内对超临界机组模型的研究中大多将其简化为一个传递函数矩阵,不能观测机组内部其他参数的动态特性。通过采用机理分析和参数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600 MW超临界机组的简化非线性模型,利用某600 MW"W"火焰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负荷变动试验运行工况点的数据确定模型动静态参数。通过对Simulink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机组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可用于"W"火焰锅炉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及动态特性分析,通过修正参数也可以用于其他超临界机组相关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 超临界机组 非线性模型 协调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源电厂超超临界2×600MW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及其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远平 吴忠胜 +3 位作者 黄华煜 李恩鹏 易勇智 杭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82,共4页
根据《广东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管理规定》的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3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开始时的45s内机组出力实际调节量应达到理论调节量的70%以上、一次调频稳定时间应小于60s的要求,以及依据机组一次调... 根据《广东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管理规定》的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应小于或等于3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开始时的45s内机组出力实际调节量应达到理论调节量的70%以上、一次调频稳定时间应小于60s的要求,以及依据机组一次调频实际贡献电量(频率越限期间机组发电出力偏离原计划曲线的积分电量),对河源电厂超超临界600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考核,发现一次调频存在响应速度较慢、调频幅度不足等问题。对此,对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频差信号的选取方式、汽轮机主控及负荷闭锁控制逻辑等进行了优化。频差实际响应结果表明,优化后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能够满足广东电网一次调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600 mw机组 一次调频 DEH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自适应控制在超临界660MW机组给水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艳生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78,82,共5页
以轩岗电厂一期超临界2×660MW机组为例,对协调控制系统中给水控制系统的给水泵出力与液力耦合器出力不匹配造成的给水流量波动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给水控制策略,即应用模糊推理建立PID的比例系数(Kp)、积... 以轩岗电厂一期超临界2×660MW机组为例,对协调控制系统中给水控制系统的给水泵出力与液力耦合器出力不匹配造成的给水流量波动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给水控制策略,即应用模糊推理建立PID的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微分系数(Kd)与给水流量偏差e及其偏差变化率Δe之间的模糊关系,根据不同的e和Δe在线调整Kp、Ki、Kd。给水控制系统改进后,使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及鲁棒性,给水流量稳定,能够满足机组负荷变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60 mw机组 协调控制系统 给水控制 模糊自适应PID 电动给水泵 液力耦合器 勺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理论的超超临界机组PID非线性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谷俊杰 孙大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49-555,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超临界机组PID协调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耗散理论为核心思想.首先建立超超临界机组非线性模型,将机组的工作点平移,简化机组模型,将积分项引入简化后的模型中,根据控制输入量和输出量的不同将模型分解为2个子系统... 提出了一种新的超超临界机组PID协调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耗散理论为核心思想.首先建立超超临界机组非线性模型,将机组的工作点平移,简化机组模型,将积分项引入简化后的模型中,根据控制输入量和输出量的不同将模型分解为2个子系统,然后根据各个子系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最终构造出PID协调控制器,并将其应用到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给定值跟随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PID协调控制器 耗散理论 非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质自适应校正方案建模仿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友宽 潘巾杰 +2 位作者 田沛 赵永辉 朱全聪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在超临界600MW机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对现有3种火电机组煤质校正方案进行建模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校正方案的优缺点及控制指标,提出了一种煤质自适应校正方案,显著提高了机组协调控制对煤质变化的响应速度... 在超临界600MW机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对现有3种火电机组煤质校正方案进行建模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校正方案的优缺点及控制指标,提出了一种煤质自适应校正方案,显著提高了机组协调控制对煤质变化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并已应用于多台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600 mw机组 协调控制 煤质校正 建模仿真 煤质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