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of type selection for 6-high cold tandem mill based on shape control ability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艳 刘宏民 王东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2期278-284,共7页
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selecting strip rolling mill type that considered shape control ability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figure alteration range that was worked by the alteration track of vector expressing strip'... A theoretical method for selecting strip rolling mill type that considered shape control ability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figure alteration range that was worked by the alteration track of vector expressing strip's cross section (crown) to express the shape control ability of rolling mill. With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that were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own models, four types of mills were aimed, including HCM (6-high middle rolls shift type HC (high crown) -mill), HCMW (6-high middle rolls and work rolls shift type HC-mill), UCM (6-high middle rolls shift type HC-mill with middle roll bender) and UCMW (6-high middle rolls and work rolls shift type HC-mill with middle roll bender), and the shape and crown control ability of every mill type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 appropriate arrangement mode of tandem mill was brought forw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CMW mill is a perfect choice for controlling shape and crown, and the area of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curve of UCMW (or UCM) is twice than that of HCM, but UCM mill is also a good choice for its simple frame. In other word, the shape and crown controlling ability of UCMW mil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UCM mill, but the frame of UCM mill is simpler than that of UCMW mill. As for the final type of mill, should be synthetically decided by thinking over fund and equipment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high mill mill type selection shape control CROWN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粉6号”粉蕉宿根连作高效栽培及其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2
作者 赵明 莫天利 +8 位作者 龙芳 武鹏 黄相 邹瑜 何海旺 盛静文 苏祖祥 青钟准 高营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104,共6页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生长周期及种植效益等。结果表明,第一造,T1(“育粉6号”高效栽培)的枯萎病发病率2.4%,分别比T2(“育粉6号”常规栽培)、T3(“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T4(“金粉1号”常规栽培)发病率显著低48.9%、71.8%和95.1%;T1生长周期390~425 d,分别比T2、T3、T4短12.5、52.5、85 d;每667 m^(2)产量2572.8 kg,分别比T2、T3和T4显著高7.4%、11.2%和62.6%;T1单位产量投入成本1.20元/kg,分别比T2、T3和T4低7.7%、14.3%和36.8%;T1每667 m^(2)净收入4509.4元,分别比T2、T3和T4高8.4%、5.2%和96.6%。第二造,T1枯萎病发病率1.3%,分别比T2、T3显著低53.6%、93.7%;单位产量投入成本0.90元/kg,分别比T2、T3低10.0%、30.8%;每667 m^(2)净收入5217.3元,分别比T2、T3高8.8%、65.9%。T4第一造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9%,T3第二造发病率达20.5%,不宜宿根种植。说明“育粉6号”具有较强的宿根能力,在高效栽培技术支撑下可留芽宿根种植,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粉6 粉蕉 宿根 高效栽培 种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热6号’咖啡的选育与优质抗锈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赵明珠 赵萍香 +5 位作者 马关润 刘成 郭铁英 白学慧 李锦红 周华 《中国热带农业》 2025年第3期13-21,37,共10页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 为培育出拥有优良植株形态、优异品质、高产量潜力以及强抗锈病性的咖啡新品种,科研团队自葡萄牙热带研究所(IICT)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引入高世代育种材料‘SL11-Sarchimor’,并按照系统选育流程,成功培育出咖啡品种‘德热6号’。在区域性试验中,‘德热6号’平均鲜果产量为970.70~1174.66kg/666.7m^(2),较对照品种‘卡蒂姆7963’,增产幅度达-0.25%~15.09%;生产性试验中,平均鲜果产量达667.67~964.04kg/666.7m^(2),较对照实现-6.83%~18.29%的增产,产量优势明显。品质方面,区域性试验测定该品种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0.76~82.51分,比对照增长0.64%~1.88%;生产性试验中,平均杯品质量分数为81.33~82.66分,较对照提升1.55%~2.17%。经过田间抗锈病鉴定,‘德热6号’展现高抗锈病特质,契合普洱、德宏、保山、临沧等咖啡产区推广需求。该研究成果可助力推动咖农增产、产业升级,为我国咖啡良种体系注入新活力,提升我国咖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热6号’ 咖啡 选育 高产 优质 抗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蕾 张素梅 +7 位作者 杨振 胡韦康 白红枚 周文静 王子涵 李名聪 张胜权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昆布多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57B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合金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徐广涛 李赞 +1 位作者 王维川 裴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104,共5页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数值拟合给出了弹性模量和硬度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结果表明:18CrNiMo7-6合金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下降的趋势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8CrNiMo7-6合金钢弹性模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250~300℃该合金钢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下降,在300~350℃弹性模量随温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超过350℃以后,该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又快速下降。该合金钢弹性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分段式特性。对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研究有助于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合金钢 高温压痕测试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F_(6)替代气体全氟甲基乙烯基醚的绝缘性能研究
6
作者 张博雅 唐念 +7 位作者 孙东伟 姚雨阳 吕剑 曾纪珺 赵波 马义丁 李兴文 高文强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高压电力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六氟化硫(SF_(6))气体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研究新型环保SF_(6)替代气体是目前电力行业的紧迫任务。首先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出170个潜在的SF_(6)替代气体,建立了由19个化合物组成的潜在绝... 高压电力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六氟化硫(SF_(6))气体具有极强的温室效应,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研究新型环保SF_(6)替代气体是目前电力行业的紧迫任务。首先通过高通量虚拟筛选出170个潜在的SF_(6)替代气体,建立了由19个化合物组成的潜在绝缘替代气体库,发现全氟甲基乙烯基醚(CF_(3)OCF=CF_(2))气体综合性能良好,绝缘强度较高,沸点约为-22℃,GWP小于1。接着重点针对CF_(3)OCF=CF_(2)气体的绝缘性能,开展了脉冲汤逊实验及雷电冲击击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F_(3)OCF=CF_(2)气体相对SF_(6)的绝缘强度大概为0.96~1.02。因此,从CF_(3)OCF=CF_(2)气体绝缘性能的角度来看,具有替代SF_(6)的潜力,验证了虚拟筛选方法的可行性。文中工作有力推动了新型环保绝缘气体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替代气体 高通量虚拟筛选 CF_(3)OCF=CF_(2)气体 脉冲汤逊实验 雷电冲击 绝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授粉后高温胁迫下夏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辛雨宁 任昊 +3 位作者 王洪章 梁明磊 于涛 刘鹏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31,共14页
近年来,夏玉米生长过程中频发的授粉后高温显著抑制籽粒灌浆,降低产量。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提升作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本研究为探明授粉后高温胁迫下喷施6-BA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耐热型夏玉米品种郑单95... 近年来,夏玉米生长过程中频发的授粉后高温显著抑制籽粒灌浆,降低产量。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提升作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本研究为探明授粉后高温胁迫下喷施6-BA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耐热型夏玉米品种郑单958(ZD958)和热敏感型品种先玉335(XY335)为材料,采用人工搭建高温棚模拟授粉后高温,研究喷施6-BA对授粉后高温胁迫下籽粒灌浆特性、淀粉积累与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授粉后高温显著降低穗粒数,同时通过降低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抑制淀粉积累;改变内源激素水平,抑制籽粒灌浆,最终降低粒重(12.68%~15.21%)和产量(18.24%~22.35%),其中XY335的降幅大于ZD958。授粉后高温胁迫下喷施6-BA增加穗粒数,同时通过提高籽粒中蔗糖合成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促进淀粉积累;通过增加籽粒中玉米素核苷、吲哚-3-乙酸和脱落酸含量,降低赤霉素含量,有效缓解高温胁迫对籽粒中内源激素的不利影响,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持续时间,最终显著增加粒重(9.27%~11.18%)和产量(13.19%~15.47%),其中对XY335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综上所述,喷施6-BA能够有效改善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促进淀粉积累,同时调节内源激素水平,减轻授粉后高温对粒重和产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温 6-苄基腺嘌呤 籽粒灌浆 淀粉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SP/GF-6发动机油活塞清净性和节能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谢欣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研究程序ⅢH高温抗氧化发动机台架试验后SP/GF-6汽油机油旧油和活塞沉积物组成,结果表明活塞沉积物除积炭外主要含有发动机油的硫酸盐灰分,对功能添加剂组合对活塞沉积物影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根据...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研究程序ⅢH高温抗氧化发动机台架试验后SP/GF-6汽油机油旧油和活塞沉积物组成,结果表明活塞沉积物除积炭外主要含有发动机油的硫酸盐灰分,对功能添加剂组合对活塞沉积物影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根据旧油的抗氧化性能和活塞沉积物的组成指导油品配方技术的优化。采用微牵引力摩擦试验(MTM)仪进行了油品减摩耐久性能研究,MTM对于发动机油的新油和老化油的节能性能的评价结果可作为一种模拟节能台架试验结果的有效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剂配方 功能添加剂 SP/GF-6规格 高温沉积物 减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_(6)颗粒对等离子堆焊Inconel625合金涂层显微组织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景奎 王瑞超 +2 位作者 潘琳琳 邹晓东 杨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107,142,共11页
目的为保证垃圾焚烧炉换热管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服役,常在换热管表面制备一层耐高温Inconel625(IN625)合金涂层,然而,随着换热管服役温度的不断增加,有必要提高IN625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以提升换热管的使用寿命。方法在IN625合金中引... 目的为保证垃圾焚烧炉换热管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服役,常在换热管表面制备一层耐高温Inconel625(IN625)合金涂层,然而,随着换热管服役温度的不断增加,有必要提高IN625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以提升换热管的使用寿命。方法在IN625合金中引入了1%(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LaB_(6)颗粒,并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制备了添加与未添加LaB_(6)颗粒的IN625和IN625/LaB_(6)涂层,随后对2种涂层取样,分别评价其微观组织、硬度以及在10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IN625样品为典型的柱状晶结构,随着La B_(6)颗粒的添加,IN625/LaB_(6)样品转变为柱状晶和等轴晶的混合结构,并且IN625/LaB_(6)样品中析出相明显增多,主要包括树枝状的Laves相和La-Ti-O复合氧化物等,细小弥散分布的La-Ti-O复合氧化物可以起到高温下阻碍晶粒生长的作用,从而细化晶粒,其显微硬度明显提升,从225.7HV0.3增加到268.92HV0.3。此外,在1000℃高温抗氧化实验条件下,晶粒的细化使IN625/LaB_(6)样品在氧化时有更多的Cr通过晶界运输到氧化界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并且由于氧化界面附近Cr的大量消耗提高了Nb的活度梯度,促进了Nb向外扩散,在氧化膜/基体界面处形成了连续均匀的δ-Ni_3Nb层,并在氧化膜表面形成了更多的CrNbO_4,二者可以作为高温氧化期间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扩散屏障。除此之外,一些在晶界析出的La-Ti-O复合氧化物会阻碍Ni、Fe和Nb等阳离子向外输运,从而避免了多种氧化物形成的生长应力使氧化层剥落,其氧化常数由(72±4)×10^(-2)mg^(2)/(cm^(4)·h)降低到(26±3)×10^(-2)mg^(2)/(cm^(4)·h)。结论LaB_(6)颗粒的添加促进了等离子堆焊IN625合金中部分柱状晶向等轴晶组织的转变与晶粒细化,提升了涂层的硬度,大幅改善了IN625合金在1000℃下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堆焊 INCONEL625合金 LaB_(6) 高温抗氧化性能 La-Ti-O复合氧化物 晶粒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孙远涛 龙文靖 +5 位作者 黄磊 刘天朋 赵甘霖 向箭宇 李元 倪先林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宜机收的糯高粱新品种,以满足四川等地对酿酒原粮的需求。【方法】用自育不育系54A和自育恢复系21R配组选育新品种。【结果】育成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宜机收的糯高粱新品种,以满足四川等地对酿酒原粮的需求。【方法】用自育不育系54A和自育恢复系21R配组选育新品种。【结果】育成酿造型杂交糯高粱新品种川糯粱6号,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2510054)。该品种苗期长势强,耐密植,植株整齐度中等,抗逆性强,高抗炭疽病、叶部病害,抗蚜虫,穗纺锤形。川糯粱6号在四川南部3月上旬春播生育期114 d,属中熟品种。2018—2019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2018年产量为508.4 kg/667m^(2),较对照川糯粱15号增产19.9%;2019年产量为464.8 kg/667m^(2),较川糯粱15号增产23.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486.6 kg/667m^(2),排名第一,较川糯粱15号增产21.7%。2022年参加四川省品种展示,产量为502.1 kg/667m^(2),较川糯粱15号增产18.6%,籽粒红色,籽粒总淀粉含量73.32%,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80%,粗蛋白含量10.89%,脂肪含量4.29%,单宁含量0.84%。【结论】川糯粱6号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具有高产稳产、酿酒品质优、抗性好、宜机收等特点,属于酿造专用杂交糯高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川糯粱6 品种选育 高产优质 宜机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g_(3)TiO_(6)∶Eu^(3+)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11
作者 李鹏程 周军 +2 位作者 王伟刚 吴坤尧 李兆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3-651,共9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2)Mg_(3)TiO_(6)∶Eu^(3+)红色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物相结构进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荧光光谱仪(PL)对粉体进行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u^(3+)掺入后Li_(2)Mg_(3)TiO_(6)...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_(2)Mg_(3)TiO_(6)∶Eu^(3+)红色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物相结构进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观形貌进行表征;荧光光谱仪(PL)对粉体进行光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Eu^(3+)掺入后Li_(2)Mg_(3)TiO_(6)晶体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样品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尺寸为2.8μm;Li_(2)Mg_(3)TiO_(6)∶Eu^(3+)的最佳激发峰位于398 nm,最强发射峰位于617 nm,最佳掺杂浓度为7%。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00 K时,发光强度可保持初始强度的60%,与市售荧光粉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封装得到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器件色坐标为(0.3274,0.3388),显色指数为80,Li_(2)Mg_(3)TiO_(6)∶Eu^(3+)红色荧光粉可应用于近紫外激发的白光LED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2)Mg_(3)TiO_(6)∶Eu^(3+) 白光LED 高温固相法 红色荧光粉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丰产印度南瓜新品种红运6号的选育
12
作者 李春 梁根云 +3 位作者 李艺凡 刘小俊 谢彪 孙强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6期36-38,共3页
红运6号是以P363为母本,P224为父本育成的印度南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为半短蔓型,前期短蔓,盛花期后的节间长度恢复正常,适合密植。早熟,四川盆地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94 d左右,主茎第1雌花着生于第6~8节。成熟果大红色,扁圆形,横径1... 红运6号是以P363为母本,P224为父本育成的印度南瓜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为半短蔓型,前期短蔓,盛花期后的节间长度恢复正常,适合密植。早熟,四川盆地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94 d左右,主茎第1雌花着生于第6~8节。成熟果大红色,扁圆形,横径15~18 cm,纵径10~13 cm,果肉橙黄色,口感细面,显甜味,品质好。平均单瓜质量1.8 kg左右,单株坐果可达2个,每667 m^(2)产量1 700 kg左右。适合四川盆地春季露地栽培。2023年1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优质 丰产 印度南瓜 红运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气体下石墨烯增强CuW80合金抗高能电弧烧蚀行为研究
13
作者 丁一 高美金 +3 位作者 黄江倩 陈铮 韩钰 张乔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共8页
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对断路器核心部件电触头的耐电弧烧蚀能力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文中采用熔渗烧结工艺,在CuW80合金中引入微量石墨烯,研究添加石墨烯前后CuW80合金在SF_(6)气氛环境下抗高能电弧行... 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的不断攀升以及电压等级的逐步提高,对断路器核心部件电触头的耐电弧烧蚀能力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文中采用熔渗烧结工艺,在CuW80合金中引入微量石墨烯,研究添加石墨烯前后CuW80合金在SF_(6)气氛环境下抗高能电弧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及其与W颗粒碳化生成碳化钨陶瓷颗粒的优异力学性能,使得CuW80-Gr合金的电导率和硬度相比CuW80合金均得到提升;高压下SF_(6)容易电离产生气体离子维持电弧燃烧,CuW80合金首次击穿即发生明显烧蚀,且30次击穿过程中平均耐电压强度显著低于真空环境击穿时的耐电压强度。添加石墨烯之后,由于石墨烯对熔融Cu液粘度的改善效果以及碳化生成陶瓷颗粒分散电弧的作用,CuW80-Gr合金的耐电弧烧蚀性能相比CuW80合金得到改善,烧蚀质量损失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触头 CuW80合金 高能电弧烧蚀 SF_(6)气体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超高灵敏度电阻型湿敏传感器
14
作者 郭洪兵 刘曰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9,共7页
采用改进的配体辅助共沉淀法合成Cs_(4)PbBr_(6)纳米晶并组装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湿敏传感器,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光学性质、表面状态进行表征,并对其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s_(4)PbBr_(6)... 采用改进的配体辅助共沉淀法合成Cs_(4)PbBr_(6)纳米晶并组装基于Cs_(4)PbBr_(6)纳米晶的湿敏传感器,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能带结构、光学性质、表面状态进行表征,并对其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Cs_(4)PbBr_(6)纳米晶含有丰富的溴空位缺陷且有着良好的亲水性。Cs_(4)PbBr_(6)纳米晶湿敏传感器在11%~98%的湿度范围内具有2.32×10~5的超高响应值、5.14%的湿滞、优秀的线性度、14 s/10 s的快速响应恢复时间、优异的长期稳定性和气体选择性,能够胜任无接触式开关和呼吸检测的工作。Cs_(4)PbBr_(6)纳米晶优秀的湿敏性能归因于材料中的溴空位缺陷作为活性位点促进水分子的吸附和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4)PbBr_(6)纳米晶 湿敏传感器 溴空位缺陷 超高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多抗油菜品种德胜油6号的选育与应用
15
作者 向晓强 严明强 +3 位作者 瞿利英 殷德中 王娟 陈小刚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德胜油6号是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1A与恢复系DS6R组配选育的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7-2019年在我国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多点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平均产量上游区为3487.03 kg/hm^(2),比对照增产18.01%;中游区为3238.03 kg/hm^(2),比... 德胜油6号是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1A与恢复系DS6R组配选育的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2017-2019年在我国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多点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平均产量上游区为3487.03 kg/hm^(2),比对照增产18.01%;中游区为3238.03 kg/hm^(2),比对照增产18.44%;下游区为3381.28 kg/hm^(2),比对照增产16.83%;生育期比对照早熟1.3~1.6d,抗倒性强,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平均含油量45.74%,芥酸0.29%,硫苷22.07μmol/g·饼。该品种是一个高产多抗油菜品种,适宜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作冬油菜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产 多抗 德胜油6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_(9)Lu_(2)Si_(6)O_(2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上的应用
16
作者 王云正 吉鸿波 +2 位作者 李兆 吴坤尧 王亚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5-1461,共7页
近紫外芯片和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组装的白光发光二极管(NUV-WLED)能有效缓解“蓝光危害”和提升显色指数。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Ba_(9)Lu_(2)Si_(6)O_(24):xEu^(3+)(0≤x≤0.15)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 近紫外芯片和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组装的白光发光二极管(NUV-WLED)能有效缓解“蓝光危害”和提升显色指数。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得到Ba_(9)Lu_(2)Si_(6)O_(24):xEu^(3+)(0≤x≤0.15)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Eu^(3+)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Eu^(3+)成功掺杂进入Ba_(9)Lu_(2)Si_(6)O_(24)基体中,样品主激发峰为393 nm(7F0→5L6),主发射峰为612 nm(5D0→7F2),x=0.09时发光强度最大。将Ba_(9)Lu_(2)Si_(6)O_(24):xEu^(3+)红色荧光粉制成白光LED器件,显色指数接近90并表现出稳定的白光发射。该研究报道的Ba_(9)Lu_(2)Si_(6)O_(24):xEu^(3+)红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_(9)Lu_(2)Si_(6)O_(24):xEu^(3+) 高温固相法 白光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抗病大豆品种陇豆6号选育报告
17
作者 王兴荣 杨显凤 +6 位作者 张彦军 朱志锋 孔繁军 李玥 王红梅 苟作旺 祁旭升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12-915,共4页
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大豆及豆制品的需求,缩小我国大豆的产需缺口,培育并推广具有丰产性、广适性和抗病性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已成为大豆育种的重中之重。陇豆6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黄12作母本、邯豆3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 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大豆及豆制品的需求,缩小我国大豆的产需缺口,培育并推广具有丰产性、广适性和抗病性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已成为大豆育种的重中之重。陇豆6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中黄12作母本、邯豆3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22—2023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3419.9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023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折合平均产量3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0.1%。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达459.7 g/kg、粗脂肪205.4 g/kg。陇豆6号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抗倒伏,田间长势和落叶性较好,属于高蛋白品种,抗花叶病毒病、中抗灰斑病,适宜在甘肃省大豆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抗病 大豆 新品种 陇豆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8
作者 张小利 李付振 +6 位作者 厉宝仙 陈小央 刘波 张泉锋 方丽 朱灵龙 范飞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63-1566,共4页
浙花6号是以花育52号为母本、小京生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杂交后代按系谱法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突出、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7... 浙花6号是以花育52号为母本、小京生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杂交后代按系谱法结合多代定向筛选选育而成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性突出、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20—2021年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74.00 kg·hm^(-2),平均籽仁产量3040.58 kg·hm^(-2),分别比对照小京生增产36.4%和47.5%。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其蛋白质含量22.0%,油酸含量77.9%,亚油酸含量4.74%,油亚比16.43。该品种中抗叶斑病、青枯病和锈病,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目前浙江省育成的首个高油酸食用型花生新品种。浙花6号高产稳产、早熟性好、耐连作,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浙江地区春播及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浙花6 高油酸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喷涂CoCrWSi和Stellite-6涂层的结构与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基容 张进 +3 位作者 王伟 曹晓英 王勤英 袁豪贵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2-222,共11页
目的提高F92耐热钢基体在600、630℃下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在F92表面制备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 目的提高F92耐热钢基体在600、630℃下的高温耐磨性能。方法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High velocity oxy-fuel,HVOF)在F92表面制备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和物相组成,通过显微维氏硬度计(HV-1000STA)、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UMT-TRIBOLAB)、二维轮廓仪(TencorD-100)测定其显微硬度、高温摩擦学性能和磨痕体积。结果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的CoCrWSi、Stellite-6两种涂层表面较平整,与基体结合紧密,内部组织均匀无裂纹,涂层的厚度约为200μm。XRD分析表明,CoCrWSi、Stellite-6涂层在室温下的物相都由γ(Co)、Cr_(7)C_(3)、CrSi_(2)组成。硬度及耐磨性能测试显示,CoCrWSi、Stellite-6涂层的维氏硬度相较于F92基体分别提高了3.12、2.68倍,F92耐热钢在600、630℃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为0.87、0.86,体积磨损率分别为0.49×10^(-4)、1.11×10^(-4)mm^(3)/(N·m),其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黏着磨损、氧化磨损。相较于基体,CoCrWSi涂层在2种温度下的平均摩擦因数分别降低了68%、71%,约为0.28、0.25,体积磨损率分别降低了约95%、97%,为0.20×10^(-5)、0.30×10^(-5)mm^(3)/(N·m),这主要归功于内部的Cr2O3、γ(Co)、Co_(3)O_(4)相在高温摩擦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Stellite-6涂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体的高温耐磨性能,其平均摩擦因数为0.85、0.71,体积磨损率为0.32×10^(-4)、0.57×10^(-4)mm^(3)/(N·m)。2种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均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结论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CoCrWSi、Stellite-6涂层可以改善F92耐热钢在600、630℃下的耐高温滑动磨损性能,且CoCrWSi涂层的防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WSi涂层 超音速火焰喷涂 高温摩擦 Stellite-6涂层 磨损机制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6多元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0
作者 王宇韬 黄逸伦 +3 位作者 李书亮 初立秋 高达利 张师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分步填充、熔融加工的方法制备了高流动尼龙6(PA6)导热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多元复合填料在PA6导热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与PA6基材相比,PA6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升了260%,弯曲模量提升了330%,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150%,... 通过分步填充、熔融加工的方法制备了高流动尼龙6(PA6)导热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多元复合填料在PA6导热复合材料中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与PA6基材相比,PA6导热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提升了260%,弯曲模量提升了330%,缺口冲击强度提升了150%,表现出良好的刚韧平衡性。多元复合填料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可将PA6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升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动尼龙6 多元复合填料 导热性能 韧性 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