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比色检测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残留
1
作者 刘艺丹 栗鑫 +2 位作者 王婧丽 李脉泉 刘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6,103,共9页
[目的]实现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6-BA)残留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Fe_(3)O_(4)MMIP NPs)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特异识别性,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择性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并用于蔬菜... [目的]实现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6-BA)残留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Fe_(3)O_(4)MMIP NPs)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特异识别性,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择性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并用于蔬菜中6-BA残留检测。[结果]在pH 4.0、H 2O 2浓度0.02 mol/L、TMB浓度0.02 mol/L和反应时间5 min时,Fe_(3)O_(4)MMIP NPs表现出最佳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6-BA在1~3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空白和样品吸光度值的差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97 ng/mL。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蔬菜(黄瓜、西红柿、黄豆芽、绿豆芽)中6-BA残留检测,回收率为83.47%~106.76%,相对标准差为0.37%~5.66%。此外,4℃下,Fe_(3)O_(4)MMIP NPs贮存60 d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结论]基于Fe_(3)O_(4)MMIP NPs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优势,能够用于蔬菜中6-BA残留检测,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 类过氧化物酶 6-氨基 比色检测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氨基腺嘌呤对蕨菜木质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劲松 郭军 +2 位作者 蒋林惠 宦晨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7-330,共4页
为了有效地抑制采后蕨菜木质化,延长蕨菜的货架期。分别比较25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 aminopurine,6-BA)及50mg/L 6-BA浸泡处理蕨菜15min后,在13~15℃、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9d,用清水浸泡作CK,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 为了有效地抑制采后蕨菜木质化,延长蕨菜的货架期。分别比较25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 aminopurine,6-BA)及50mg/L 6-BA浸泡处理蕨菜15min后,在13~15℃、相对湿度80%~85%条件下贮藏9d,用清水浸泡作CK,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及丙二醛(MDA)含量、木质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6-BA处理能明显降低与木质素合成相关酶PAL、POD、4-CL、CAD等活力(p〈0.05);各处理中木质素含量在贮藏期间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贮藏期间,6-BA处理组中木质素及MDA的含量低于CK组;6-BA处理及CK组蛋白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6-BA处理明显抑制蛋白质含量下降和明显提高CAT酶活力。综上50mg/L 6-BA能较好地抑制采后蕨菜的木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菜 6-氨基 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氨基腺嘌呤在切花月季秋冬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兆法 李世润 +2 位作者 李长生 李梅 陈莉 《河北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22-26,共5页
采用滴水溶液及涂抹羊毛脂于剪口两种施用方法对6-苄氨基腺嘌呤(BA)在切花月季秋冬季栽培中的实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秋季于8月25日和9月10日以水溶液处理时,BA处理均显著促进剪口芽及第2芽的萌发,缩短发育时间并提高萌芽率、现... 采用滴水溶液及涂抹羊毛脂于剪口两种施用方法对6-苄氨基腺嘌呤(BA)在切花月季秋冬季栽培中的实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秋季于8月25日和9月10日以水溶液处理时,BA处理均显著促进剪口芽及第2芽的萌发,缩短发育时间并提高萌芽率、现蕾率及开花率,甚至以500 mg/L BA滴剪口1次就有明显效果。冬季施用时BA也能促进剪口芽的萌芽、现蕾及开花并提高萌芽率、现蕾率及开花率,并且对第2芽的萌芽也有促进作用;冬季施用BA以后月季从剪花到现蕾的天数减少而从现蕾到开花的天数却增加,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施用BA明显改善切花月季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因此能够提高秋冬季的切花产量,施用方法以涂抹羊毛脂易于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6-氨基 秋冬季栽培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氨基腺嘌呤与化肥配施减轻小麦灌浆期渍涝危害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笑彦 朱建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9-131,共3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降水较多,在小麦生育后期易受渍涝危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为减轻渍涝危害,在现有田间排水措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其他措施显得很重要。针对主推小麦品种郑麦9023灌浆期田间连续渍水7 d的情形,按完全随机区组进行试...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因降水较多,在小麦生育后期易受渍涝危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为减轻渍涝危害,在现有田间排水措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其他措施显得很重要。针对主推小麦品种郑麦9023灌浆期田间连续渍水7 d的情形,按完全随机区组进行试验设计,以研究在渍涝后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采取不同施肥处理减轻渍涝危害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喷施6-BA后,追施氮肥(纯氮量105 kg/hm2)可显著降低小麦植株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采取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减损效果,和正常对照相比仅减产2.9%~8.9%,和渍涝后不处理相比其减少产量损失不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涝胁迫 小麦灌浆期 6-氨基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残留的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志恒 胡桂仙 +2 位作者 汪雯 郑蔚然 王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5,共9页
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 近年来,我国相关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及社会舆论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6-BA)残留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膳食健康风险出现了很大争议,但一直未见有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报告。为明确豆芽中6-BA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充分收集市场豆芽残留监测数据和中国裁判文书中豆芽残留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点评估方法评估了我国不同人群的6-BA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近年我国各类人群的6-BA膳食暴露(情景Ⅰ)风险商(RQ)平均值为0.001,97.5百分位点值为0.001~0.003;在豆芽制发中普遍使用6-BA的情况下(情景Ⅱ),其风险商平均值为0.001~0.003,97.5百分位点值为0.003~0.006;在极端高残留假设下(情景Ⅲ)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11~0.025,97.5百分位点值为0.025~0.055;在果蔬中普遍残留假设下(情景Ⅳ)的风险商平均值为0.007~0.020,97.5百分位点值为0.012~0.031。可见,豆芽中6-BA的膳食暴露风险非常低,远未达到健康关注水平。6-BA在豆芽生产中规范使用具有技术必要性和高安全性,建议重新允许使用,同时制定其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要求,建议其残留限量(MRL)值可设为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ba) 豆芽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风险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苄氨基腺嘌呤和吡唑醚菌酯在番茄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栋 李平亮 +1 位作者 李保华 董向丽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了探究根部处理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吡唑醚菌酯在植物-土壤间的分布规律,以番茄为试材,建立了测定番茄根、叶及根围土壤中2种化合物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两者在番茄体内和根围土壤中28 d内的含量变化。... 为了探究根部处理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吡唑醚菌酯在植物-土壤间的分布规律,以番茄为试材,建立了测定番茄根、叶及根围土壤中2种化合物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两者在番茄体内和根围土壤中28 d内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6-BA与吡唑醚菌酯在番茄根、叶和根围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2%~107%之间,定量限在0.03~0.09 mg/kg之间;经番茄苗蘸根处理后12 h^28 d,在根围土壤中未检测到6-BA,而在番茄叶和根中均有检出(0.043~2.0 mg/kg),表明6-BA可被根部快速吸收,并传导至叶片,在番茄各部位中的含量为侧叶>根部>顶叶;6-BA在番茄根部和叶片中消解较快,处理7~10 d后低于检出限;吡唑醚菌酯可扩散至根围土壤中,大部分被根部吸收并维持在较高含量水平(1.2~3.0mg/kg)达28 d以上;根部的吡唑醚菌酯可转移至叶片,并以较低含量水平(0.11~0.78 mg/kg)保留4~6 d。研究结果为番茄根、叶及土壤中6-BA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提供了方法,并为评价该根部处理剂的应用效果提供了必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 6-氨基(6-ba) 吡唑醚菌酯 番茄植株 土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基腺嘌呤对水稻颖花分化影响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静静 王绍华 +2 位作者 李刚华 刘正辉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3,共6页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 以常规籼稻品种扬稻6号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于生长锥伸长期外喷6-苄基腺嘌呤(6-BA)后,定期取样,测量穗部细胞分裂素(cytok in ins,CKs)含量,同时采用RT-PCR检测水稻穗分化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 sCKX2)的表达模式,考察水稻穗部性状。结果发现:6-BA处理促进水稻穗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每穗枝梗和颖花数,分化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分别为60和255.4,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0%和30.5%。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增加,刺激了更多颖花分化。6-BA处理的水稻穗部O sCKX2表达时间提前,但表达量下降。认为:水稻穗分化始期喷施6-BA可降低穗部O sCKX2的表达强度,提高穗部细胞分裂素含量,对枝梗和颖花分化产生促进作用,为形成大穗提供了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颖花分化 6-(6-ba) 水稻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OsCK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基腺嘌呤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平 《食用菌》 2004年第6期12-13,共2页
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不同量的 6 -苄基腺嘌呤(6 -BA) ,探讨 6 -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 6 -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 ,且能使其蛋白质、核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高浓度 6 -BA... 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不同量的 6 -苄基腺嘌呤(6 -BA) ,探讨 6 -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 6 -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 ,且能使其蛋白质、核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高浓度 6 -BA则逐渐显示抑制效应 ,其最适作用浓度为 0 .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双孢蘑菇 菌丝体生长 生理生化特性 6- 马铃薯 可溶性糖含量 抑制效应 影响研究 低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氨基嘌呤的生理作用和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董丽红 《上海蔬菜》 2013年第6期59-59,共1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又称6-苄基腺嘌呤或简称6-BA,工业品为98%和95%白色或浅黄色粉剂,无臭,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碱溶液中性质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嘌呤,是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又称6-苄基腺嘌呤或简称6-BA,工业品为98%和95%白色或浅黄色粉剂,无臭,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碱溶液中性质稳定,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果实生长及蔬菜保鲜等。6-BA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基 生理作用 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 6- 植物组织培养 6-ba 细胞分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6-BA对盐胁迫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幼苗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强 杨添博 +1 位作者 刘剑锋 王占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5,45,共7页
以青海黑果枸杞和甘肃黑果枸杞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盐胁迫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幼苗生理指标、抗氧化系统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低、中浓度6-BA降低了无盐条件下两种黑果枸杞叶片和根中Na^... 以青海黑果枸杞和甘肃黑果枸杞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盐胁迫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幼苗生理指标、抗氧化系统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低、中浓度6-BA降低了无盐条件下两种黑果枸杞叶片和根中Na^(+)和Cl^(-)质量分数、过氧化氢(H_(2)O_(2))质量摩尔浓度、电解质外渗率,提高了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硝酸还原酶(NR)和ATP硫酸化酶(ATPS)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氮(N)、硫(S)质量分数和光合氮利用效率;高浓度6-BA对无盐条件下两种黑果枸杞上述指标却有相反的作用。(2)与青海黑果枸杞相比,甘肃黑果枸杞在盐胁迫下叶片中积累了更多的Na^(+)和Cl^(-),并遭受更大的氧化胁迫,表现为叶片中更高的H_(2)O_(2)质量摩尔浓度和电解质渗出率以及更低的光合参数。(3)受到盐胁迫后,青海黑果枸杞体内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高于甘肃黑果枸杞,但甘肃黑果枸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更高。(4)与甘肃黑果枸杞相比,青海黑果枸杞叶中的氮和硫通过提高同化酶—硝酸还原酶(NR)和ATP硫酸化酶(ATPS)活性而积累更多,从而使叶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分数显著提高。(5)低、中浓度6-BA有利于提高青海黑果枸杞和甘肃黑果枸杞氮硫同化效率、GSH质量分数以及APX和GR的活性,导致在无盐条件下光合作用增强,缓解了盐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限制了叶片中Na^(+)和Cl^(-)的质量分数,提高了光合氮利用效率;然而高浓度6-BA的应用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具有反作用;6-BA对青海黑果枸杞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比甘肃黑果枸杞更明显。因此,6-BA的施用,使青海黑果枸杞的NR和ATPS活性提高,增强了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功能,缓解了盐胁迫引起光合作用减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黑果枸杞 6-氨基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处理对水稻根系中后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知建 徐庆国 +2 位作者 朱春生 王旭军 张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2-465,共4页
为探寻超级杂交稻根系早衰的解决方法,采用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三系杂交稻组合)与湘洲8号(常规中稻品种)3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于孕穗期和抽穗期进行20mg/L6-苄氨基腺... 为探寻超级杂交稻根系早衰的解决方法,采用两优培九(培矮64S×9311,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汕优63(珍汕97A×明恢63,三系杂交稻组合)与湘洲8号(常规中稻品种)3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于孕穗期和抽穗期进行20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叶面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在孕穗期适当地喷施6-BA,能够增加其不定根数量,在抽穗期喷施能够减缓不定根的衰老,喷施6-BA,能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孕穗期、抽穗期单株不定根总长,促进前期根系最长根长的增加(后期效果不明显);激素处理能够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的单株根干重和根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基 水稻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思言 王丕武 +4 位作者 关淑艳 姚丹 刘慧婧 江源 鞠晓晨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999-4001,共3页
以大豆(Glycine max)品种吉农21的胚轴、子叶、子叶节、胚根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豆无菌苗不同组织部位的外植体,MS+1.0mg/L IAA+1.0 mg/L 6-BA均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 以大豆(Glycine max)品种吉农21的胚轴、子叶、子叶节、胚根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大豆无菌苗不同组织部位的外植体,MS+1.0mg/L IAA+1.0 mg/L 6-BA均为最佳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 吉农21 6-氨基(6-ba)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与胆固醇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宗学凤 王三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1-494,共4页
6-苄基腺嘌呤(6-BA)和胆固醇配合处理水稻种子,可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冷害水稻幼苗的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 6-苄基腺嘌呤(6-BA)和胆固醇配合处理水稻种子,可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冷害水稻幼苗的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及ATP含量,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6-BA和胆固醇配合施用对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和增强抗冷性的效果优于胆固醇单独处理,但比6-BA单独施用效果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生长 抗冷性 6- 6-ba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3和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衣琨 赵一航 +6 位作者 胡尧 刘佳雪 贺涛涛 李旭 宋鹏 崔国文 殷秀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GA3(0对照、300、600、900和1200 mg·L^-1)和6-BA(0对照、25、50、100和200 mg·L^-1),对其根蘖芽...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和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高加索三叶草根蘖芽生长发育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不同浓度的GA3(0对照、300、600、900和1200 mg·L^-1)和6-BA(0对照、25、50、100和200 mg·L^-1),对其根蘖芽生长后的植株高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和内源激素含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GA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株高(P<0.05)。尤其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平均株高为21.33 cm(高于对照处理4.12倍)。GA3还促进了叶绿素a的合成,最显著效果是在600 mg·L^-1 GA3处理下,叶绿素a的浓度为0.92 mg·g^-1(高于对照76.92%)(P<0.05)。GA3对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在6-BA所有处理浓度下,株高约为对照处理2.6倍,并且对于叶片数,6-BA处理比GA3处理更敏感,在200 mg·L^-1时最多,高于对照2.99倍。6-BA显著促进了叶绿素a和b的积累(P<0.05)。内源激素含量在整个处理浓度下均显示出对外源激素应用的剂量反应。对于地上植物部分,600 mg·L^-1的外源GA3引起内源玉米素(ZT),GA3和生长素(IAA)分别增加约23.84%,55.71%和137.99%,而脱落酸(ABA)减少约44.09%。与对照相比,外源200 mg·L^-16-BA使内源ZT,GA3和IAA含量分别提高了约293.23%,49.71%和49.84%,而ABA降低了约52.48%。对于地下植物部分,内源激素变化与地上部分植物的响应大致相似,明显不同在于外源同样浓度GA3(600 mg·L^-1)和6-BA(200 mg·L^-1)处理引起的ABA降低要少(分别为15.15%和28.26%)。总之,600 mg·L^-1 GA3和200 mg·L^-16-BA是促高加索生长发育的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加索三叶草 根蘖芽 赤霉素(GA3) 6-氨基(6-ba)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6-BA对越橘叶片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晓琼 贾文飞 +4 位作者 李林宇 裴彤 王颖 李金英 吴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5,53,共6页
以越橘‘北陆’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时期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越橘叶片的衰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 mg/L的6-BA,盛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6-BA,均能显著提高越橘叶... 以越橘‘北陆’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时期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越橘叶片的衰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 mg/L的6-BA,盛花期喷施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6-BA,均能显著提高越橘叶片总叶绿素(Chl(a+b))、可溶性糖(TSS)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2)不同时期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150 mg/L的6-BA,均能显著提高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_(3))的质量分数,而脱落酸(ABA)在6-AB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明显下降。(3)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时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6-BA后,内源激素IAA、ZT和GA3质量分数均与叶片中总叶绿素、TSS和SP质量分数及SOD和CAT活性呈正相关;ABA质量分数与抗氧化酶活性呈负相关,与MDA质量摩尔浓度呈正相关。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6-BA均能影响越橘植株的衰老,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均在100 mg/L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6-氨基 生理指标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处理对烤烟耐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军 陈帆 +4 位作者 温明霞 李小龙 饶兴义 夏志林 许本波 《作物研究》 2017年第2期142-145,180,共5页
为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烤烟耐旱性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分别利用50、100和200μM 6-BA溶液处理干旱胁迫下旺长期的烤烟。结果表明6-BA处理对烟草的耐旱性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的活性随6-BA浓度增... 为研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烤烟耐旱性的影响,以‘云烟87’为材料,分别利用50、100和200μM 6-BA溶液处理干旱胁迫下旺长期的烤烟。结果表明6-BA处理对烟草的耐旱性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SOD和POD的活性随6-BA浓度增加而上升,CAT活性和MDA含量随6-BA浓度增加而下降,50和100μM浓度的6-BA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烟株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而200μM 6-BA处理植株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等指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实验表明,200μM 6-BA处理能提高烟草的耐旱性,但其作用机理与ABA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6-氨基(6-ba) 耐旱性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对盐胁迫下老芒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丽娟 祁娟 +4 位作者 马红萍 吴召林 金鑫 孙守江 刘文辉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174-2182,共9页
以采自甘肃天祝高寒草地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材料,利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缓解NaCl盐胁迫对老芒麦幼苗伤害的能力。结果表明,NaCl单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地上部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SPAD值均下降,... 以采自甘肃天祝高寒草地野生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材料,利用营养液砂培法,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缓解NaCl盐胁迫对老芒麦幼苗伤害的能力。结果表明,NaCl单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植物地上部各形态指标和叶绿素SPAD值均下降,尤其在250mmol·L^(-1) NaCl胁迫下株高降低明显。无盐胁迫下,≥20mg·L^(-1)6-BA处理对老芒麦促生效果明显,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30mg·L^(-1) 6-BA处理下较无6-BA处理分别增加了98.1%和5.7倍,丙二醛(MDA)在10mg·L^(-1) 6-BA处理下较无6-BA处理降低了64.9%。NaCl胁迫下,6-BA处理可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伤害,以较高浓度6-BA(≥10mg·L^(-1))缓解效果显著(P<0.05),尤其在250mmol·L^(-1) NaCl胁迫下经20 mg·L^(-1) 6-BA处理的植株,叶绿素SPAD值较仅NaCl胁迫处理增加了17.3%,可溶性糖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经20mg·L^(-1) 6-BA处理,其含量较无6-BA处理增加了1.7倍。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发现,20mg·L^(-1) 6-BA处理缓解盐胁迫造成植株受伤害的效果理想,而不同浓度6-BA处理下,100mmol·L^(-1) NaCl胁迫对植株伤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6-(6-ba) 盐胁迫 形态特征 叶绿素含量 渗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PP333和6-BA对甜荞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金晓蕾 刘景辉 +1 位作者 罗中旺 谢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88-1997,共10页
以甜荞品种‘北早生’和‘赤甜荞1号’为材料,利用多效唑(PP 33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不同幼苗时期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过程,记录开花时间,调查开花和结实数,通过液质联用方法检测3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 以甜荞品种‘北早生’和‘赤甜荞1号’为材料,利用多效唑(PP 333)和6-苄基腺嘌呤(6-BA)在不同幼苗时期进行叶片喷施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花芽分化过程,记录开花时间,调查开花和结实数,通过液质联用方法检测3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 3)、脱落酸(ABA)及人工合成细胞分裂素(6-BA)含量,探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荞的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甜荞花期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第二片真叶期喷施100 mg·L^-1 PP 333和150 mg·L^-1 6-BA能显著提高甜荞结实率和单株产量,两种处理的结实率分别较对照提高49.5%、39.4%,单株产量分别提高41.8%、23.0%。(2)观察甜荞花芽分化过程并将其划分5个时期,分别为生长锥分化前期、生长锥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雌雄蕊形成期,在第二片真叶期喷施PP 333和6-BA均加快了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其开花时间提前。(3)喷施PP 333在幼苗期和现蕾期降低了内源IAA、6-BA含量,增加GA 3、ABA含量,而在盛花期增加内源IAA、6-BA含量,降低ABA、GA 3含量;喷施6-BA在幼苗期和现蕾期增加了内源GA 3、IAA含量,在盛花期降低了内源GA 3、IAA含量,3个时期均降低了内源ABA含量,增加了6-BA含量。研究发现,第二片真叶期是调控甜荞小花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叶面喷施100 mg·L^-1 PP 333和150 mg·L^-1 6-BA的调控效果最佳,可加快甜荞花芽分化进程,使开花时间提前,增加单株结实粒数,提高甜荞品种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PP 333主要是通过减少甜荞开花数,增强弱势小花活力来提高结实粒数,而6-BA主要是利用增加开花数,提高有效可孕小花数来增加结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多效唑(PP333) 6-(6-ba)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BA与氮磷钾肥配合运用对小麦抽穗期渍涝的减损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笑彦 朱建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8-168,169,170,共3页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因降水较多易受涝渍危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为减轻涝渍危害,在现有田间排水措施基础上综合运用其他措施显得很重要。针对主推品种郑麦9023抽穗期田间连续渍水7 d的情况,按完全随机区组进行试验设计,研...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育后期因降水较多易受涝渍危害,对小麦生产影响较大。为减轻涝渍危害,在现有田间排水措施基础上综合运用其他措施显得很重要。针对主推品种郑麦9023抽穗期田间连续渍水7 d的情况,按完全随机区组进行试验设计,研究渍涝后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的促生减损效果。结果表明,渍涝后喷施6-BA或采取6-BA与追肥(氮、磷、钾肥单施和配施),均可降低小麦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产量性状,减少产量损失。渍涝后仅喷施6-BA就能显著增加穗粒数,减少产量损失1.97百分点;而喷施6-BA后再采取追肥措施可进一步改善产量性状,从单株产量看,可减少产量损失27.96-37.23百分点。综合节肥和减损效果,在渍涝后喷施6-BA的同时,追施氮肥(以纯氮计,150 kg/hm^2)或采取配施氮肥(以纯氮计,150 kg/hm^2)、磷肥(以P2O5计,90 kg/hm^2)、钾肥(以K2O计,90 kg/hm^2)的措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渍涝胁迫 6-氨基 涝后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6-BA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砧木M26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彩龙 李毛毛 +5 位作者 高彦龙 张仲兴 张德 王双成 缐旭林 王延秀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目的】探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砧木M26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树龄2 a的苹果砧木M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水分(CK)、干旱胁迫(T_(1))、干旱胁迫+25 mg/L 6-BA(T_(2))、干旱胁迫+50 mg/L 6-BA(T_(... 【目的】探究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砧木M26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树龄2 a的苹果砧木M26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正常水分(CK)、干旱胁迫(T_(1))、干旱胁迫+25 mg/L 6-BA(T_(2))、干旱胁迫+50 mg/L 6-BA(T_(3))、干旱胁迫+75 mg/L 6-BA(T4)、干旱胁迫+100 mg/L 6-BA(T5)6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光合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相对电导率(REC)和渗透胁迫物质含量。【结果】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胞间CO_(2)(Ci)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叶绿素a/b(Chl a/b)、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荧光参数F0、Fm、Fv/Fm持续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糖(SS)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喷施6-BA后各指标的变幅均减小了,其中T3(50 mg/L 6-BA)处理下MDA、Pro、REC、Ci升幅最小,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但显著高于CK;CAT、Pn、Tr降幅最小,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但显著低于CK。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外源6-BA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砧木M26缓解能力依次为:T_(3)>T_(4)>T_(2)>T_(1)>T_(5)。【结论】50 mg/L 6-BA处理能更好改善干旱胁迫下M26的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达到缓解干旱胁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6 6-氨基 干旱胁迫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