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1
作者
陈朗秋
刘灯峰
旷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的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氢谱分析得到了确证,方法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
氯乙基
-
2
3
4
6
-
四
-o-
乙酰基
-
β-d-
吡喃
葡萄糖
苷
D
-
葡萄糖
2
-
氯乙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的谱学分析
2
作者
马庆东
李国玉
+2 位作者
王航宇
张珂
王金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确证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UV、IR、NMR、CD及MS技术确定该化合物结构。结果:对该化合物结构的谱学特征进行全归属。结论:该化合物...
目的:确证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UV、IR、NMR、CD及MS技术确定该化合物结构。结果:对该化合物结构的谱学特征进行全归属。结论:该化合物鉴定为6-羟基麝香草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魏实
单萜糖
苷
6-羟基麝香草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麻黄茎中一个黄酮苷的NMR数据归属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巍
胡琴
+1 位作者
马林
秦海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1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对化合物3-O-α-L-吡喃鼠李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山柰酚进行DMSO-d_6中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归属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对草麻黄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一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本文选用DMSO...
目的:对化合物3-O-α-L-吡喃鼠李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山柰酚进行DMSO-d_6中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归属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对草麻黄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一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本文选用DMSO-d6为溶剂,采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1D和2D NMR)技术完成了其~1H-和^(13)CNMR化学位移的全归属。通过降血脂细胞模型实验与具有较强降脂能力的阳性对照相比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山柰酚,该化合物对三酰甘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分辨比较清晰的β-D-吡喃葡萄糖基和α-L-吡喃鼠李糖基的~1H-NMR信号,发现该化合物与阳性对照物比较对三酰甘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其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
3
-o-
α—L
吡喃
鼠李糖基
-
7
-o-β
-d-
吡喃
葡萄糖
基山柰
酚
NMR数据归属
DMSO—d
6
降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4
作者
谭云
申爱荣
+4 位作者
沈宝明
喻锦秀
刘丽娜
李赛男
谭著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0-160,共11页
本研究比较8个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法对茯苓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胞外黄酮类和胞外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茯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
本研究比较8个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法对茯苓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胞外黄酮类和胞外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茯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茯苓GTR1菌株胞外多糖、胞外三萜和胞外甾醇含量最高;茯苓GTR2菌株胞外黄酮和胞外总酚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茯苓F5.78菌株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茯苓GTR2菌株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茯苓XJ28菌株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茯苓菌株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胞外总酚含量与胞外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出5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33种酚类化合物,不同茯苓菌株之间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茯苓FLA、FGD、FGZ、FHB、GTR1、XJ28和F5.78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丙二酰大豆黄酮,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是3-醛基水杨酸。茯苓GTR2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山柰酚-3-O-(6-没食子酰)葡萄糖苷,该组分相对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为α-氰基-4-羟基肉桂酸,该组分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据PCA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是GTR2菌株。GTR2菌株胞外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好,可作为茯苓抗氧化产品开发的潜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菌株
胞外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山柰
酚
-
3
-o-
(
6
-
没食子酰)
葡萄糖
苷
α
-
氰基
-
4
-
羟基
肉桂酸
主成分分析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盏银盘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勇
蒋海强
张清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7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金盏银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银盘中得到单体9个,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6个,分别为:(Z)-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
目的研究金盏银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银盘中得到单体9个,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6个,分别为:(Z)-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即海生菊苷(maritimet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6-O-(6″-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Z-6-O-(6″-propion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Ⅲ,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4-O-(2″-O-acetyl-6″-O-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yl)-p-coumaricacid)Ⅳ,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Ⅰ,Ⅱ,Ⅳ,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盏银盘
海生菊
苷
槲皮素
Z
-
6
-o-
(
6
″
-
丙酰基
-
β—D
-
吡喃
葡萄糖
基)
-
6
7
3
′4′
-
四
羟基
橙酮
三十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7
6
作者
马宏峰
高丽梅
+2 位作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检测浓度在0.008~0.048m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089C+0.026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54%,RSD=0.63%(n=6),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达6.92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花
山柰
酚
-
3
-o-
[
6
″
-o-
反式
-
对
-
香豆酰基]
-
β-d-
吡喃
葡萄糖
苷
总黄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1
作者
陈朗秋
刘灯峰
旷娜
机构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JJ6023
05JJ40054)
博士科研启动项目(05QDZ09)
文摘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以D-葡萄糖为原料,一锅法合成2,3,4,6-四-O-乙酰基-α-D-1-溴代吡喃葡萄糖供体.该供体在促进剂碳酸银的作用下与2-氯乙醇偶联,立体专一性地得到了1,2-反式结构的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氢谱分析得到了确证,方法简便,实用.
关键词
2
-
氯乙基
-
2
3
4
6
-
四
-o-
乙酰基
-
β-d-
吡喃
葡萄糖
苷
D
-
葡萄糖
2
-
氯乙醇
合成
Keywords
2
-
ChloroethyI 2,3,4,
6
-
tetra
-o-
acetybfl
-d-
glucopyranoside
D
-
glucose
2
-
Chloroethanol
synthesis
分类号
O629.13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的谱学分析
2
作者
马庆东
李国玉
王航宇
张珂
王金辉
机构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
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重点实验室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9期18-20,共3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0ZX09401-304-104A)
文摘
目的:确证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开放式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UV、IR、NMR、CD及MS技术确定该化合物结构。结果:对该化合物结构的谱学特征进行全归属。结论:该化合物鉴定为6-羟基麝香草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关键词
阿育魏实
单萜糖
苷
6-羟基麝香草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光谱分析
Keywords
Trachyspermum ammi ( L. ) Sprague
Monoterpene glycoside
6
-
hydroxythymol 3
-o-β
-d-
glucopyranoside
Spectral analysi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麻黄茎中一个黄酮苷的NMR数据归属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巍
胡琴
马林
秦海林
机构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市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11期1448-1450,共3页
文摘
目的:对化合物3-O-α-L-吡喃鼠李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山柰酚进行DMSO-d_6中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归属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提取法和硅胶柱色谱法对草麻黄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得到一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本文选用DMSO-d6为溶剂,采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1D和2D NMR)技术完成了其~1H-和^(13)CNMR化学位移的全归属。通过降血脂细胞模型实验与具有较强降脂能力的阳性对照相比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山柰酚,该化合物对三酰甘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分辨比较清晰的β-D-吡喃葡萄糖基和α-L-吡喃鼠李糖基的~1H-NMR信号,发现该化合物与阳性对照物比较对三酰甘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首次报道了其药理活性。
关键词
草麻黄
3
-o-
α—L
吡喃
鼠李糖基
-
7
-o-β
-d-
吡喃
葡萄糖
基山柰
酚
NMR数据归属
DMSO—d
6
降脂活性
Keywords
Ephedra sinica
3
-o-
α
-
L
-
rhamnopyranosyl
-
7
-o-β
-d-
glucopyranosylkaempferol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DMSO
-
d
6
hypolipidemic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4
作者
谭云
申爱荣
沈宝明
喻锦秀
刘丽娜
李赛男
谭著明
机构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省菌根性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
湖南省林下特色生物资源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0-160,共11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3YFD2200903)
湖南省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及发展专项(湘财环资指[2022]63)
湖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项(湘财农指[2021]37,湘财农指[2022]23,湘财农指[2023]43)。
文摘
本研究比较8个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法对茯苓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使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胞外黄酮类和胞外酚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茯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茯苓GTR1菌株胞外多糖、胞外三萜和胞外甾醇含量最高;茯苓GTR2菌株胞外黄酮和胞外总酚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茯苓F5.78菌株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茯苓GTR2菌株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茯苓XJ28菌株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茯苓菌株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胞外总酚含量与胞外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性检测出55种黄酮类化合物和33种酚类化合物,不同茯苓菌株之间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茯苓FLA、FGD、FGZ、FHB、GTR1、XJ28和F5.78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丙二酰大豆黄酮,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是3-醛基水杨酸。茯苓GTR2菌株相对含量最高的黄酮类组分是山柰酚-3-O-(6-没食子酰)葡萄糖苷,该组分相对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对含量最高的酚类组分为α-氰基-4-羟基肉桂酸,该组分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据PCA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是GTR2菌株。GTR2菌株胞外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好,可作为茯苓抗氧化产品开发的潜力菌株。
关键词
茯苓菌株
胞外代谢产物
抗氧化活性
山柰
酚
-
3
-o-
(
6
-
没食子酰)
葡萄糖
苷
α
-
氰基
-
4
-
羟基
肉桂酸
主成分分析
广泛靶向代谢组学
Keywords
Wolfiporia hoelen(Fr.)Y.C.Dai&V.Papp
extracellular metabolites
antioxidant activity
kaempferol
-
3
-o-
(
6
-
galloyl)glucoside
α
-
cyano
-
4
-
hydroxycinnamic aci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s
分类号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盏银盘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3
5
作者
李勇
蒋海强
张清华
机构
广东药学院药物研究所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7期270-273,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金盏银盘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不同溶剂提取,硅胶柱、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纯化,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盏银盘中得到单体9个,用化学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6个,分别为:(Z)-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即海生菊苷(maritimetin)Ⅰ,槲皮素(quercetin)Ⅱ,6-O-(6″-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Z-6-O-(6″-propion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Ⅲ,4-O-(2″-O-乙酰基-6″-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对香豆酸(4-O-(2″-O-acetyl-6″-O-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yl)-p-coumaricacid)Ⅳ,三十烷酸(triacontanoic acid)Ⅴ,豆甾醇(stigma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Ⅲ,Ⅴ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Ⅰ,Ⅱ,Ⅳ,Ⅵ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
关键词
金盏银盘
海生菊
苷
槲皮素
Z
-
6
-o-
(
6
″
-
丙酰基
-
β—D
-
吡喃
葡萄糖
基)
-
6
7
3
′4′
-
四
羟基
橙酮
三十烷酸
Keywords
Bidens biternata (Lout.) Merr.et Sherff
maritimetin
quercetin
Z
-
6
-o-
(
6
″
-
proi
-
onyl
-
fl
-d-
glucopyranosyl)
-
6
,7,
3
′ ,4′
-
tetrahydroxyauron
triacontanoicacid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
7
6
作者
马宏峰
高丽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机构
迁西县板栗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10期25-28,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板栗功能产品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09231001D)
文摘
目的:探索板栗花中总黄酮醇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建立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AlCl3甲醇溶液为显色剂,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对照品,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检测浓度在0.008~0.048mg.mL-1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19.089C+0.0263(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54%,RSD=0.63%(n=6),用乙醇提取法提取的板栗花中总黄酮含量达6.92m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
板栗花
山柰
酚
-
3
-o-
[
6
″
-o-
反式
-
对
-
香豆酰基]
-
β-d-
吡喃
葡萄糖
苷
总黄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Flowers of chinese chestnut
Kaempferol
-
3
-o-
[
6
″
-
0
-
( E )
-
p
-
coumaroyl ]
-
β-d-
glucopyranoside
Total flavones
Colorimetry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氯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
陈朗秋
刘灯峰
旷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维吾尔药阿育魏实中一个单萜糖苷的谱学分析
马庆东
李国玉
王航宇
张珂
王金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草麻黄茎中一个黄酮苷的NMR数据归属及活性研究
赵巍
胡琴
马林
秦海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茯苓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谭云
申爱荣
沈宝明
喻锦秀
刘丽娜
李赛男
谭著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金盏银盘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李勇
蒋海强
张清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比色法测定板栗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马宏峰
高丽梅
赵光云
吴立军
高慧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