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小凤 孙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简单介绍了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并选择了其合成路线:以D-吡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品经1H-NMR分析确认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 简单介绍了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并选择了其合成路线:以D-吡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品经1H-NMR分析确认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优化,溴化收率高达87.3%,比文献报道提高了14.0%,其总收率达到50.6%,比文献提高了约6.0%。同时该工艺路线更安全、环保,操作更加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吡喃葡萄糖 2 3 4 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合成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环氧丙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型葡萄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刚良 梅新娅 +1 位作者 曹元成 刘曼西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44-545,549,共3页
用Fischer Helferich方法,对2,3 环氧丙基2,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D 葡萄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乙酰化得到1,2,3,4,6 五 O 乙酰基 β D 葡萄糖。然后在SnCl4催化下与烯丙醇反应得到2,3,4,6 四... 用Fischer Helferich方法,对2,3 环氧丙基2,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以D 葡萄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乙酰化得到1,2,3,4,6 五 O 乙酰基 β D 葡萄糖。然后在SnCl4催化下与烯丙醇反应得到2,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烯丙苷。再经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到目标化合物2,3 环氧丙基2,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型葡萄糖苷。其路线要比文献报道的少一步,总收率可达40%。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13CNMR、EIMS和元素分析得到了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环氧丙基2 3 4 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D-葡萄糖 1 2 3 4 6--O-乙酰基-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建方方 文丽荣 +2 位作者 李雪梅 张书圣 焦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采用葡萄糖作原料经乙酰化、溴化和硫氰酸化三步合成了 2 ,3,4 ,6 -四 -O-乙酰基 -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培养出了单晶 ,用 X射线衍射分析了其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晶体为正交晶系 ,P2 1 2 1 2 1 空间群 ,a=0 .72 6 2 4 ( 2 ) n... 采用葡萄糖作原料经乙酰化、溴化和硫氰酸化三步合成了 2 ,3,4 ,6 -四 -O-乙酰基 -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培养出了单晶 ,用 X射线衍射分析了其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晶体为正交晶系 ,P2 1 2 1 2 1 空间群 ,a=0 .72 6 2 4 ( 2 ) nm,b=1 .1 75 0 8( 2 ) nm,c=2 .1 72 1 0 ( 5 ) nm,α=β=γ=90°,V=1 .85 36 5 ( 7) nm,Z=4 ,R=0 .0 5 31 ,w R=0 .1 35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2 3 4 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X射线衍射分析 晶体结构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仙鹤草中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艳霞 陈芳 邓雁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644-64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鹤草药材中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0:70),流速为1.0mL min-1,柱温...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鹤草药材中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依利特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0:70),流速为1.0mL 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315nm。结果:山奈酚-3-O-(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为1.272—8.904μg·mL-1(r=0.9999);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94%。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重复性好,为仙鹤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山奈酚 - 3 - O - ( 6 - p - 香豆酰基) -β - D -吡喃葡萄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青A比色法测定海藻中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宪璀 由明英 +2 位作者 牛荣丽 韩丽君 范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29-1032,共4页
提出快速、准确地测定海藻中 3 ( 6 脱氧 6 磺酸基 α D 吡喃型葡萄糖苷基 ) sn 酰基甘油脂 (sulfoquinovosylacylglyc erol,SQA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天青A能与SQAG形成 1种可溶于氯仿的天蓝色复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 ,SQAG的... 提出快速、准确地测定海藻中 3 ( 6 脱氧 6 磺酸基 α D 吡喃型葡萄糖苷基 ) sn 酰基甘油脂 (sulfoquinovosylacylglyc erol,SQAG)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根据天青A能与SQAG形成 1种可溶于氯仿的天蓝色复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 ,SQAG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强度呈比例关系 ,线性范围为 0 .0 0 44 2~ 0 .114 88μmol,检测限为 0 .0 0 44 2 μmol,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表明 ,海藻中的色素等成分对本方法测定SQAG结果影响较小 ,因此从海藻中提取样品后 ,可以直接采用天青A比色法测定SQA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 定量分析 天青A 大型海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基-5-(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胺基1,3,4-噻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克广 王忠卫 赵信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 将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分别与水合肼和芳醛发生反应 ,得到了希夫碱 芳香醛缩N 氨基 N′ ( 2 ,3,4 ,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硫脲 ,在K3 [Fe(CN) 6]和NaOH存在下于醇液中环化制得 2 芳基 5 ( 2′ ,3′,4′,6′ 四 O 乙酰基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亚胺基 1,3,4 噻二唑化合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对黄瓜赤霉、棉花立枯、玉米大斑、苹果黑斑、花生褐斑和小麦赤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芳基-5-(2' 3' 4' 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亚胺基1 3 4-噻二唑 合成工艺 生物活性 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中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含量测定方法
7
作者 李宪璀 范晓 +2 位作者 牛荣丽 韩丽君 王丽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方法。测定方法是基于苯酚和糖类能在浓硫酸快速加热下形成一种有色复合物。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酰基链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测定方... 介绍了一种快速、准确地测定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型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的方法。测定方法是基于苯酚和糖类能在浓硫酸快速加热下形成一种有色复合物。经过实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酰基链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该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而且可以直接测定从薄层层析板获得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3-(6-脱氧-6-磺酸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基)-sn-酰基甘油脂 含量 测定方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苯基-1,2,3-三氮唑的合成
8
作者 周国斌 管月清 +2 位作者 刘晓明 王倩 陈慧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1-53,共3页
开展了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叠氮与炔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1-(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苯基-1,2,3-三氮唑,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糖基... 开展了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叠氮与炔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并首次合成了一种新的1-(2,3,4,6-四-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苯基-1,2,3-三氮唑,产物经质谱、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糖基三氮唑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和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该化合物将在合成N-未取代的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三氮唑类化合物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3-三氮唑 葡萄糖 1-(2 3 4 6--O-特戊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苯基-1 2 3-三氮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灯峰 陈朗秋 +3 位作者 李宏伟 曾森 旷娜 田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0-1126,共7页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乙酰化、选择性脱C1位乙酰基、转化成三氯乙酰亚胺酯、与受体醇偶联和脱保护5步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偏光显微镜和热失重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烷基链长n为6—10时,均具有发泡和乳化性能,特别是正壬基β-D-吡喃葡萄糖苷(rt=9)具有更加优异的发泡和乳化性能;当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疏水链的长度n/〉7时,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特别是正十二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2)和十四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n=14)能够形成更加稳定的液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烷基-β-d-吡喃葡萄糖 发泡 乳化 热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月华 杨红英 +2 位作者 付崇罗 李爱峰 玄红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7(ANXA7)、P62、procaspase3和LC3的表达。结果表明,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MCF-7、A549的增殖和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LC3-Ⅱ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自噬。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核片段凝集,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下调caspase3和LC3-Ⅱ的水平。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香叶木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能成为一种保护HUVEC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素 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 细胞凋亡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铁锁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秦学玲 杨崇仁 +2 位作者 杨庆雄 钱子刚 杨璐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研究金铁锁提取物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金铁锁根粉乙醇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及RP-C8、RP-C18反相硅胶反复柱层析,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对其含量及... 目的:研究金铁锁提取物中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金铁锁根粉乙醇提取,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及RP-C8、RP-C18反相硅胶反复柱层析,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HPLC法对其含量及纯度进行测定:色谱柱为Liehrospher 100 RP-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0-5min,乙腈15%-20%;5-55min,乙腈20%-55%;55-65min,乙腈55%-85%;65-90min,乙腈85%。检测波长210nm,流速0.5mL/min,柱温30℃。结果:所制备的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的纯度为98.38%。对金铁锁原药材进行含量测定,含量为3.75%,线性范围0.615-3.712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RSD为0.69%(n=6)。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靠,制得的化舍物可作为衡量金铁锁提取物质量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铁锁 HPLE 3-O-6'-O-甲基-β-d-葡萄糖醛酸丝石竹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毒者尿样中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吗啡、O6-单乙酰吗啡和可待因的LC-MS/MS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晨 叶海英 +1 位作者 张玉荣 汪蓉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建立吸毒者尿样中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尿样经固相萃取后,用C18液相柱分离,以含甲酸铵和甲酸的水、乙腈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 建立吸毒者尿样中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尿样经固相萃取后,用C18液相柱分离,以含甲酸铵和甲酸的水、乙腈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目标化合物。以化合物的保留时间、2对母离子/子离子对定性,尿样中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的检测限为0.5μg.L-1,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的检测限为0.1μ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8以上;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在10%以内。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可靠,能同时分析吸毒者尿样中的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吗啡、O6-单乙酰吗啡和可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3-β-d-葡萄糖醛酸吗啡 吗啡 O6-单乙酰吗啡 可待因 固相萃取 尿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翟延君 佟苗苗 +1 位作者 程飞 祝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较好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等条件下,花旗松素比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抑制作用强。结论花旗松素与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均有体外抗肿瘤活性,能抑制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3 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 人胃癌MGC细胞 人肝癌HEPG-2细胞 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布鸣 卢文杰 +1 位作者 牙启康 陈家源 《广西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214-215,共2页
从大戟科植物棒柄花(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中分离得一化合物,经理化常数、UV、IR、1HNMR、13CNMR、MS等波谱测试和解析,鉴定为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该化合物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关键词 糖苷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 分离 结构鉴定 棒柄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山香子中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俊 李甫 +2 位作者 陆园园 张艳军 黄锡山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217-218,225,共3页
满山香子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个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UV、I R、1HNM R、13CNM R、M S和元素分析确定为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 满山香子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个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UV、I R、1HNM R、13CNM R、M S和元素分析确定为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该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山香子 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O-,3,6-二-O-,3,4,6-三-O-没食子酰-D-葡萄糖的合成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强 石碧 +2 位作者 姚开 罗怡 吕远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从没食子酸衍生物和葡萄糖出发 ,采用了基团选择性保护、酯化、钯碳催化脱苄基和控制酸水解等步骤 ,合成了三种没食子单宁化合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 )以及三种基于呋喃葡萄糖环的没食子单宁结... 从没食子酸衍生物和葡萄糖出发 ,采用了基团选择性保护、酯化、钯碳催化脱苄基和控制酸水解等步骤 ,合成了三种没食子单宁化合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D -葡萄糖 )以及三种基于呋喃葡萄糖环的没食子单宁结构类似物 [6 -O - ,3,6 -二 -O - ,3,4 ,6 -三 -O -没食子酰 - (1,2 -O -异丙叉基 ) -α-D -呋喃葡萄糖。基于薄层色谱、核磁氢谱和元素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单宁 合成 生理活性 6-O- 3 6--O- 3 4 6--O-没食子酰-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4-β-D-2’,3’,4’,6’-四乙酰葡萄糖甙-1-D-2’,3’,4’,6’-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雯 刘宏民 肖志昂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 端粒酶被认为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耙标 ,对端粒酶有强抑制活性的对羟基苯甲酸 4 β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甙 1 D 2’ ,3’ ,4’ ,6’ 四乙酰葡萄糖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用丙酮法和相转移催化进行比较 ,可知相转移催化法收率更高 ,以葡萄糖计总收率可达到 2 1% .所得的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所证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4-β-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1-d-2' 3’ 4' 6-四乙酰葡萄糖 端粒酶抑制活性 合成 抗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芳香酰氨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阳文竹 郭振楚 +1 位作者 杜昱光 谭成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A series of protected and deprotected 2 - deoxy -2 - aromatic acyl -β- D - glucopyranoses are prepared. Six of them are confirmed by IR,1H NMR,13C NMR and elementary analyses. The preliminary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 series of protected and deprotected 2 - deoxy -2 - aromatic acyl -β- D - glucopyranoses are prepared. Six of them are confirmed by IR,1H NMR,13C NMR and elementary analyses. The preliminary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lbus and escherichia coli are studied. The result show that all the deprotected products has a good antibacterial ability to the two bacterias,while the products protected by acetyl show no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2-芳香酰氨基-β-d-吡喃葡萄糖 大肠杆菌 白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淑琴 崔东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6-449,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探讨影响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测定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浓度,探讨影响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测定的各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4.6mm×250.0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56:44),检测波长为210nm,速流为I.00mL·min^-1,柱温30℃。结果:在本色谱条件下,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分离效果良好,在14.80~26.6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心律宁胶囊中齐墩果酸-3-O-β-D-喃葡萄糖醛酸苷浓度简便、准确、专属性强,HPLC可作为心律宁胶囊浓度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宁胶囊 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贞操 陈国勇 +2 位作者 陈朗秋 申望珍 季善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5-1273,共9页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全乙酰化、在SnCl4催化下与脂肪醇糖苷化、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7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表面张力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对其进行结构、表面张力和热致液晶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α...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全乙酰化、在SnCl4催化下与脂肪醇糖苷化、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7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利用核磁共振、表面张力仪和偏光显微镜等对其进行结构、表面张力和热致液晶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烷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烷基链长(n)为69时,均有发泡和乳化性能,其中正壬基-α-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最佳的发泡和乳化性能;烷基糖苷(n=69)的表面张力(γCMC)及临界胶束浓度(CMC)均比较低;饱和吸附量(Γmax)随烷基链的增长而减小,饱和吸附面积(Amin)随烷基链增长而增大;形成胶束时的标准自由能(ΔGmic)和吸附自由能(ΔGads)均为负值,其绝对值随烷基链增长而越来越大,其中正辛基-α-D-吡喃葡萄糖苷的表面活性最好;烷基糖苷(n=49)对皮肤均无急性刺激作用;所合成的烷基糖苷均具有热致液晶行为,随烷基链长的增加,液晶相的温度范围变宽,液晶相的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葡萄糖 烷基-α-d-吡喃葡萄糖 SNCL4 表面性能 热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