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O2/SiO2催化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芳 赵茜 +2 位作者 王淑芳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95-1697,共3页
制备出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1,6-己二胺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的氧化物型催化剂ZrO2/SiO2,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ZrO2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ZrO2负载量为10%时,在己二胺/DMC摩尔比=1/10、催化... 制备出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1,6-己二胺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的氧化物型催化剂ZrO2/SiO2,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ZrO2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ZrO2负载量为10%时,在己二胺/DMC摩尔比=1/10、催化剂浓度为2 g/100 ml、90℃下反应5 h时,HDC的收率可达39.5%.研究发现,将Zr(OH)4负载在SiO2上,可降低其分解温度,并且高度分散的ZrO2的晶相转变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SiO2 碳酸甲酯 1 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Zn(OAc)_2催化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莉娜 刘大伟 +4 位作者 李枫 蒲彦锋 王峰 赵宁 肖福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Zn(OAc)_2催化剂,用于1,6-己二胺(H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制备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TG-DTG)...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Zn(OAc)_2催化剂,用于1,6-己二胺(H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制备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胶负载Zn(OAc)_2催化剂上Si—O—Zn键的形成有利于DMC的活化,表面酸性位促进了碱性HDA的活化,从而使其具有最佳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DMC/HDA摩尔比2∶1、催化剂用量n〔Zn(OAc)_2〕∶n(HDA)=0.02∶1的条件下,HDA转化率为96.0%,HDC收率可达68.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利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气法 Zn(OAc)2 碳酸甲酯 1 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景秀 赵金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研究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在DBU的作用下,CO2作为羰基化试剂与己二胺(HDA)、溴乙烷(EtB r)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HDU-E)的反应,结果表明,合成HDU-E的最优条件为:HDA(10 mmol),EtB r(30 mmol),DBU(30 mmol),CO2压力为... 研究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在DBU的作用下,CO2作为羰基化试剂与己二胺(HDA)、溴乙烷(EtB r)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HDU-E)的反应,结果表明,合成HDU-E的最优条件为:HDA(10 mmol),EtB r(30 mmol),DBU(30 mmol),CO2压力为8 MPa,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MDC的产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氧化碳 溴乙烷 1 6-甲基氨基甲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14
4
作者 凡美莲 邓剑如 +1 位作者 陈浪 张名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沸点溶剂、催化剂等对HDU-B热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惰性高沸点溶剂为环烷油,适宜的催化剂有锌、铝和氧化锌及它们之间组合的双组分催化剂。实验还发现,具有弱酸性的Lewis酸金属氧化物和锌对HDU-B热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正协同作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锌和氧化锌双组分催化剂,反应温度250℃,真空度0.094MPa,反应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HDI的收率为8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甲基氨基甲酸正丁酯 1 6-甲基异氰酸酯 氧化锌 热分解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沸点溶剂加压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7
5
作者 覃宁波 李会泉 +3 位作者 曹妍 黄科林 李新涛 廖丹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147,共7页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催化热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DC热解制备HDI分两步完成;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采用Co2O3催化剂、反应温度230℃、HDC含量为溶剂质量的2.5%、催化剂用量为HDC质量的5%、N2流量为600 mL/min、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HDC的转化率可达100%、HDI收率可达83%左右。机理研究推测:Co2O3催化剂是通过进攻HDC的氨基甲酸甲酯基团上的C=O双键,最终使酯基断裂形成异氰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1 6-异氰酸酯 甲基-1 6-氨基甲酸甲酯 低沸点溶剂 氯苯 催化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甲基-5-亚硝基-6-氨基脲嘧啶铂电极电化学加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翔龙 胡熙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331-2334,共4页
采用稳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库仑法对 1 ,3 -二甲基 -5 -亚硝基 -6-氨基脲嘧啶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机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介质为硫酸和硫酸钾水溶液 .结果表明 ,p H=3时 ,1 ,3 -二甲基 -5 -亚硝基 -6-氨基脲嘧啶在铂电极析氢... 采用稳态极化法、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库仑法对 1 ,3 -二甲基 -5 -亚硝基 -6-氨基脲嘧啶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机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介质为硫酸和硫酸钾水溶液 .结果表明 ,p H=3时 ,1 ,3 -二甲基 -5 -亚硝基 -6-氨基脲嘧啶在铂电极析氢电位 ( -60 0~ -80 0 m V,vs.饱和硫酸钾的硫酸亚汞参比电极 )前 ,发生加氢还原反应 ,氢离子在铂电极表面得到电子生成原子态的氢参与反应 .随着 p H值降低 ,加氢反应速度增大 ,还原电位正移 .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加氢过程受扩散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加氢 循环伏安法 1 3-甲基-5-硝基-6-氨基脲嘧啶(AND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分子结构及性能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祝洁 许登 王鹏程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DNNIP)。首先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对目标分子进行优化,通过键长和键级的比较分析,判断母环的五元环侧链处N—...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DNNIP)。首先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对目标分子进行优化,通过键长和键级的比较分析,判断母环的五元环侧链处N—NO2键为分解引发键,其键解离能是96.40 k J/mol;然后,基于静电势改进的蒙特卡洛法推测出该化合物的理论密度为2.07 g/cm3,采用等键反应计算出生成热为1 907.33 k J/mol,并进一步计算出DNNIP的爆速为10.35 km/s,爆压为51.47 GPa,爆轰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常见含能材料。DNNIP的撞击感度为12 cm,与CL-20接近;能级差为0.158 78 a.u.(4.32 e V),光热稳定性较高,并且通过态密度分析认为硝基是分子中相对敏感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双(硝基甲基)-1 3 4 5 7 8-硝基十咪唑[4 5-b:4' 5'-e]吡嗪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爆轰性能预测 感度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斌 朱宁 +3 位作者 张俊 毛静 梁彩霞 张小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5-296,共2页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99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99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99组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RA疗效确切,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99锝-甲基磷酸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龙丽娟 秦舒浩 +3 位作者 张凯 何文涛 刘辉 于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三乙胺作为溶剂与缚酸剂,合成聚丙烯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钠(NA-11)的中间体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主要讨论了反应条件、三氯氧磷(POCl3... 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三乙胺作为溶剂与缚酸剂,合成聚丙烯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钠(NA-11)的中间体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主要讨论了反应条件、三氯氧磷(POCl3)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Cl3滴加温度为5℃、反应温度为40℃、反应2 h下收率为85.16%,产品质量较好。重结晶溶剂选择乙腈。对产物进行了IR、TGA、1H NMR与MS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甲基双(4 6-叔丁基苯)酚 三氯氧磷 三乙胺 2 2’-甲基双(4 6-叔丁基苯基)磷酰氯 反应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的质子转移异构化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子彦 刘敏 +3 位作者 苏忠民 谢玉忠 丁慎德 王华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35-2042,共8页
为了探索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M1)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1+G(d, p)基组水平上, 对M1化合物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研究, 在探讨各种可能的反应途径中, ... 为了探索2-(2-羟基苯亚甲基胺)-4,6-二羟基-嘧啶(M1)分子醇式和酮式结构互变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在B3LYP/6-311+G(d, p)基组水平上, 对M1化合物异构化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研究, 在探讨各种可能的反应途径中, 发现单体至少有8种异构体和10种过渡态. 结果表明: 2-(2-羟基苯亚甲基胺)-6-羟基-4(3H)嘧啶酮(M6)不论是单体、与水形成的配合物, 还是二聚体, 比其相对应的异构体能量低, 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是以M6形式稳定存在的; 在考察的可能反应途径中, 直接进行的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需要的活化自由能为143.8 kJ·mol-1, 水助催化时, 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为38.9 kJ·mol-1, 二聚体双质子转移的活化自由能为0.6 kJ·mol-1, 二聚体双质子转移所需活化自由能最低, 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 由此可见氢键在降低反应活化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甲基胺)-4 6-羟基-嘧啶 密度泛函理论 互变异构 质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敏敏 刘辉 +3 位作者 郭建兵 吴丹华 秦舒浩 何文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40,共5页
以2,4-二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通过乳液缩聚的方法合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分别研究甲醛用量、甲醛加入方式、催化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理论转化率的影响,确定... 以2,4-二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通过乳液缩聚的方法合成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分别研究甲醛用量、甲醛加入方式、催化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物理论转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优的合成工艺条件为2,4-二叔丁基苯酚0.05 mol,去离子水50 mL,甲醛7mL,乳化剂0.2 g(0.000 87 mol),硫酸0.25 mL,温度70℃,氮气保护,强力搅拌作用,此时产率达98%、纯度达97%。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等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和物性参数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IR谱图上2 957、3532、1 394、1 362 cm-1处为其特征官能团吸收峰,1H-NMR或13C-NMR在3.979 6或29.042 5~34.775 1的化学位移峰表明,甲醛与酚成功缩合,实现桥联;通过DSC和TG测得,产物的熔点和分解温度分别为150℃和202.47℃,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叔丁基苯酚 2 2’-甲基-双(4 6-叔丁基苯酚) 成核剂 抗氧剂 乳液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羟基甾醇的合成(Ⅳ):20-亚甲基-4-孕烯-3β,6β-二醇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建国 黄燕敏 +1 位作者 何小玉 曾陇梅 《广西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从孕烯醇酮 (4 )出发 ,经过 6步反应合成新的多羟基甾醇化合物 2 0 -亚甲基 - 4 -孕烯 - 3β,6β -二醇 (3) ,总收率为 33.4 0 % ,并通过 IR、1 H NMR等谱图数据对化合物 (3)的结构进行表征。用 0 .0 0 5 mg/ml化合物 (3)和 0 .0 5mg/ml... 从孕烯醇酮 (4 )出发 ,经过 6步反应合成新的多羟基甾醇化合物 2 0 -亚甲基 - 4 -孕烯 - 3β,6β -二醇 (3) ,总收率为 33.4 0 % ,并通过 IR、1 H NMR等谱图数据对化合物 (3)的结构进行表征。用 0 .0 0 5 mg/ml化合物 (3)和 0 .0 5mg/ml的 4 -孕烯 - 3β,6β-二羟基 - 2 0 -酮 (9) ,通过 MTT法对宫颈癌细胞 (HEL A )及白血病细胞 (P- 388)进行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 ,化合物 (3)对 HEL A和 P- 388的生长均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20-甲基-4-孕烯- 6β- 结构表征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六亚甲基酯-共-癸二酸酐的合成及其体外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萧聪明 朱康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将齐聚碳酸六亚甲基酯二酸和癸二酸按照 2 5∶ 75、5 0∶ 5 0和 75∶ 2 5 (质量比 )的比例共聚 ,合成出含有脂肪聚碳酸酯片段和癸二酸酐 (SA)的聚碳酸六亚甲基酯 -共 -癸二酸酐 (PHCSA) ;PHCSA的结构经FTIR和 1 H NMR证实 .PHCSA在 0 .1... 将齐聚碳酸六亚甲基酯二酸和癸二酸按照 2 5∶ 75、5 0∶ 5 0和 75∶ 2 5 (质量比 )的比例共聚 ,合成出含有脂肪聚碳酸酯片段和癸二酸酐 (SA)的聚碳酸六亚甲基酯 -共 -癸二酸酐 (PHCSA) ;PHCSA的结构经FTIR和 1 H NMR证实 .PHCSA在 0 .1 mol/L、p H7.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降解速率随着 S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降解 1周后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80 %、5 8%和 3 2 %的 PHCSA,其失重率分别为 64.3 %、45 .2 %和2 1 .5 % ;PHCSA的降解为酶所催化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5 8%和 3 2 %的 PHCSA在含有 1 %脂肪酶的缓冲溶液中降解 1周后 ,其失重率分别为 5 1 .2 %和 2 6.1 % ;PHCSA降解样内外层的分子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降解2周后 ,SA摩尔分数分别为 80 %、5 8%和 3 2 %的 PHCSA,其内外层分子量与初始分子量之比 Mw/Mw0 分别为89.9%和 2 7.9%、98.1 %和 3 9.1 %以及 97.8%和 47.2 % ;这些结果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甲基--酸酐 制备 体外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5-硝基-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14
作者 吕兆萍 郭华 +1 位作者 李国华 杨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研究了N-(5-硝基-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该法先在室温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与氢氧化钾反应合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然后在70°C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作为亲核试剂,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发生缩合反应,... 研究了N-(5-硝基-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该法先在室温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与氢氧化钾反应合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然后在70°C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作为亲核试剂,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发生缩合反应,制备了N-(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缩合产物再经过硝化,合成N-(5-硝基-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其熔点为143.1~143.8°C,收率为90.5%.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气谱-质谱(GC-MS)解析以确定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合成产物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了具有较高含量和较高收率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硝基-6--3-吡啶甲基)邻苯甲酰 N-(6--3-吡啶甲基)邻苯甲酰 缩合反应 硝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亚甲基胆甾-4-烯-3β,6β-二醇的合成
15
作者 陆伟刚 何延红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60,共3页
从豆甾醇出发,先合成了胆甾_5_烯_24_酮_3β_乙酸酯(2);再用过甲酸将2的5,6位双键氧化为环氧化物,后者在碱性条件下立体专一地开环得胆甾_3β,5α,6β_三羟基_24_酮(3),用醋酐将化合物3的C3_βOH和C6_βOH乙酰化保护后用亚... 从豆甾醇出发,先合成了胆甾_5_烯_24_酮_3β_乙酸酯(2);再用过甲酸将2的5,6位双键氧化为环氧化物,后者在碱性条件下立体专一地开环得胆甾_3β,5α,6β_三羟基_24_酮(3),用醋酐将化合物3的C3_βOH和C6_βOH乙酰化保护后用亚硫酰氯脱水得胆甾_4_烯_24_酮基_3β,6β_二乙酸酯(4),4在碱性条件下脱去乙酰基得胆甾_4_烯_3β,6β_二羟基_24_酮(5);化合物5通过Wittig反应将C_24羰基亚甲基化得到目标化合物24_亚甲基胆甾_4_烯_3β,6β_二醇1,总产率为26%。合成化合物1的光谱数据与分离得到的天然物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24-甲基胆甾-4-- 6β-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氯-1-氧-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16
作者 吕兆萍 李国华 杨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09,312,共4页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在常温条件下与氧氧化钾反应合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钾,其熔点352.8—353.4℃,收率95%。然后在70℃和微波辐射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作为亲核试剂,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20min,制备了N-(6-氯...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在常温条件下与氧氧化钾反应合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钾,其熔点352.8—353.4℃,收率95%。然后在70℃和微波辐射条件下,以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作为亲核试剂,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20min,制备了N-(6-氯-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熔点140.3~140.5℃,收率98.5%。最后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在75℃条件下,N原子氧化,合成了目标产物N-(6-氯-1-氧-3-吡啶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熔点138.2~139.4℃,收率92%。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气-质联用仪(GC—MS)解析并确定了中间产物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1--3-吡啶甲基)邻苯甲酰 亲核取代反应 微波辐射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合成特殊异氰酸酯TMXDI前体——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雒冬梅 崔建兰 +3 位作者 孟建 杨帆 李修冒 孟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6,266,共5页
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TMXDU)是合成特殊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的中间体。TMXDI是一种低毒特异的二异氰酸酯,具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者异氰酸酯的特性,其制备的弹性体柔软,具有较高的强度、黏附力、外观... 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TMXDU)是合成特殊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的中间体。TMXDI是一种低毒特异的二异氰酸酯,具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者异氰酸酯的特性,其制备的弹性体柔软,具有较高的强度、黏附力、外观、柔韧性和耐久性。TMXDI可以通过热裂解TMXDU来合成。采用氨基甲酸甲酯(MC)和1,3-二异丙烯基苯(DIPEB)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制备TMXDU。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对TMXDU收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7 h,n_(MC)∶n_(DIPEB)=10∶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DIPEB的3 mol%时,TMXDU收率可以达到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间苯甲基异氰酸酯 氨基甲酸甲酯 1 3-异丙烯基苯 甲基间苯甲基氨基甲酸 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双(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合成
18
作者 尹振晏 李艳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80-1383,共4页
以邻甲酚、正辛硫醇和多聚甲醛为原料,以六次甲基四胺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氮气气氛中采用一步法合成了2,4-双(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 以邻甲酚、正辛硫醇和多聚甲醛为原料,以六次甲基四胺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氮气气氛中采用一步法合成了2,4-双(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即邻甲酚75 mmol、n(邻甲酚):n(正辛硫醇):n(多聚甲醛)=1.00:2.10:4.20、催化剂用量7mmol、DMF 22mL、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9h;在此条件下,2,4-双(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收率为93.46%。产品经IR表征和元素分析确证为目标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双(辛基硫甲基)-6-甲基苯酚 邻甲酚 正辛硫醇 多聚甲醛 甲基四胺催化剂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汽化和真空膜蒸馏在氨基甲酸酯脱水中的比较
19
作者 余子昱 陈晓飞 +3 位作者 侯春光 岳殿鹤 彭跃莲 安全福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7-3257,共11页
非光气工艺合成异氰酸酯时生成中间产物1,6-六亚甲基二氨基酸酯(HDC),含水5%~15%(质量分数),需将其含水量降至300mg/kg以下。本文分别采用NaA分子筛和聚四氟乙烯(PTFE)膜,探讨了通过蒸汽渗透(VP)和真空膜蒸馏(VMD)实现HDC深度脱水的可... 非光气工艺合成异氰酸酯时生成中间产物1,6-六亚甲基二氨基酸酯(HDC),含水5%~15%(质量分数),需将其含水量降至300mg/kg以下。本文分别采用NaA分子筛和聚四氟乙烯(PTFE)膜,探讨了通过蒸汽渗透(VP)和真空膜蒸馏(VMD)实现HDC深度脱水的可行性。首先测试HDC的熔点范围,确定了物料脱水的操作温度在118~120℃。并依据膜通量和运行稳定性等指标,筛选出最佳的NaA分子筛管式膜和PTEE多孔中空纤维膜,进一步考察了料液温度、渗透侧压力对膜脱水性能的影响,优化运行条件以减缓膜污染。实验结果表明,在118℃、10kPa条件下,NaA分子筛膜与PTFE膜在HDC脱水过程中均能稳定运行,达到300mg/kg的脱水目标。在长时间干燥实验中,NaA分子筛膜的干燥速率为1185g/(m^(2)·h),36h后出现膜污染且无法恢复;而PTFE膜具有更高的干燥速率,达到1712g/(m^(2)·h),连续运行80h,干燥速率基本不变,运行稳定性和抗污染性更好。最后建立了VMD和VP的干燥模型,分析了两种膜干燥过程中的传质阻力控制因素,膜尤其是NaA涂层的阻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甲基氨基酸酯 蒸汽渗透 真空膜蒸馏 膜筛选 干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检测大米及豆制品中六亚甲基四胺
20
作者 李秀波 阮长青 +1 位作者 张东杰 张丽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6,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检测样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新方法。试验方法:样品经石油醚除脂,采用30 g/L乙酸溶液提取,在70℃下转化30 min,转化液与2,4-二硝基苯肼乙醇饱和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衍生,分别在356 nm(甲醛-2,4-二硝基苯腙检测波长)和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检测样品中六亚甲基四胺的新方法。试验方法:样品经石油醚除脂,采用30 g/L乙酸溶液提取,在70℃下转化30 min,转化液与2,4-二硝基苯肼乙醇饱和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衍生,分别在356 nm(甲醛-2,4-二硝基苯腙检测波长)和262 nm(甲苯的检测波长)波长下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六亚甲基四胺回收率为87.8%~89.4%, RSD为3.79%,检出限为0.159μg/kg。上述方法省去了传统的萃取或旋转蒸发提取六亚甲基四胺的步骤,降低了六亚甲基四胺的损失,使检测数据更真实有效,满足食品检测方法评价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四胺 高效液相色谱 甲醛 2 4-硝基苯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