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洁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14
1
作者 凡美莲 邓剑如 +1 位作者 陈浪 张名凯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2-975,共4页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 利用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HDU-B)热分解反应清洁合成了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通过对HDU-B热分解反应机理的分析和反复实验,自行设计了热分解反应装置,并利用此装置考察了在一定的压力下,反应温度、作为热载体的惰性高沸点溶剂、催化剂等对HDU-B热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惰性高沸点溶剂为环烷油,适宜的催化剂有锌、铝和氧化锌及它们之间组合的双组分催化剂。实验还发现,具有弱酸性的Lewis酸金属氧化物和锌对HDU-B热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正协同作用。最佳反应条件为:采用锌和氧化锌双组分催化剂,反应温度250℃,真空度0.094MPa,反应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HDI的收率为8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甲基二氨基甲酸正丁酯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氧化锌 热分解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热解产物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分离
2
作者 曹俊雅 于鑫 +3 位作者 贺鹏 王利国 曹妍 李会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2-97,共6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热解液中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6-六亚甲基单异氰酸酯(HMI)进行分离,考察了HDI的热稳定性,优化了模拟热解液的分离工艺条件,并利用~1H NMR,FTIR,GC等分析方法对分离后的...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热解液中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6-六亚甲基单异氰酸酯(HMI)进行分离,考察了HDI的热稳定性,优化了模拟热解液的分离工艺条件,并利用~1H NMR,FTIR,GC等分析方法对分离后的产品进行表征及纯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常压下,纯HDI在130~150℃保持稳定,160℃时开始聚合,且温度越高、时间越长,HDI热稳定性越差,分离温度应低于160℃;HDI分离的最优条件为:温度80℃、进料速度4 mL/min、HDI/HMI的质量比大于7.5;分离后产品HDI与商品HDI的结构相吻合,采用最优条件对真实热解液进行分离,分离后试样中的HDI纯度接近100%(w),表明分子蒸馏分离实验可以获得高纯度的HDI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分离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1 6-甲基异氰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研究
3
作者 纪秀俊 余江 +2 位作者 金一丰 张玉桥 陈志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27-229,245,共4页
采用氰酸钾和1,6-二氯己烷为原料,以氰化法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5℃,催化剂用量1.25%,投料比n_( KOCN)∶n_(1,6-二氯己烷)=3∶1,保温时间4 h,保护试剂为己内酰胺,最佳用量n_(己内酰胺)∶n_(1,6-... 采用氰酸钾和1,6-二氯己烷为原料,以氰化法合成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5℃,催化剂用量1.25%,投料比n_( KOCN)∶n_(1,6-二氯己烷)=3∶1,保温时间4 h,保护试剂为己内酰胺,最佳用量n_(己内酰胺)∶n_(1,6-二氯己烷)=3∶1,溶剂为N-甲基甲酰胺,添加量为45%。通过气相色谱,红外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确定了产物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及其纯度。在最佳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7.48%,纯度为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 1 6-二氯己烷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氰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沸点溶剂加压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7
4
作者 覃宁波 李会泉 +3 位作者 曹妍 黄科林 李新涛 廖丹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147,共7页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 以低沸点氯苯为溶剂,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甲酯(HDC)液相催化热解制备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研究;通过TG-DTG技术对HDC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筛选了催化剂,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原位FTIR技术推测了HDC的催化热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HDC热解制备HDI分两步完成;优化的反应条件为:采用Co2O3催化剂、反应温度230℃、HDC含量为溶剂质量的2.5%、催化剂用量为HDC质量的5%、N2流量为600 mL/min、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HDC的转化率可达100%、HDI收率可达83%左右。机理研究推测:Co2O3催化剂是通过进攻HDC的氨基甲酸甲酯基团上的C=O双键,最终使酯基断裂形成异氰酸根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甲基-1 6-二氨基甲酸甲酯 低沸点溶剂 氯苯 催化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交联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接枝共聚物/聚丙烯腈复合纳滤膜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瑞华 陈国华 +1 位作者 孙红伟 高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8-312,共5页
以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的水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与三甲基一烯基氯化铵共聚物复合阳离子型纳滤膜。着重讨论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干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 以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的水溶液为铸膜液,涂敷在聚丙烯腈超滤膜上,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壳聚糖与三甲基一烯基氯化铵共聚物复合阳离子型纳滤膜。着重讨论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干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确定了最佳的制膜条件:以0.75%(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与三甲基-烯氯化铵共聚物水溶液为铸膜液,在50℃下干燥2h。在乙醇、HDI的质量比为50∶0.32交联体系中,50℃水浴浸泡交联21h,50℃下热处30min。通过电镜扫描对膜结构进行观察。膜的截留分子量大约为900Da。并且,对该复合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别探索了操作压力、料液浓度、料液类型等因素与膜性能的关系。在20℃,流速为30L/h,操作压力为1.2MPa时,对2000mg/L MgCl2、NaCl、MgSO4、CaCl2、Na2SO4、KCl、K2SO4的截留率分别为95.6%、66.4%、80.8%、95.4%、30.7%、53.7%、23.8%;通量分别为6.73、7.35、6.43、6.73、6.12、6.12、6.43L/(h.m-2)。对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MgCl2≈CaCl2>MgSO4>NaCl>KCl>Na2SO4>K2SO4,呈现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的截留特征。流动电位曲线进一步说明了该复合膜的荷正电性,其电压渗系数β为6.8mV/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与三甲基-烯基氯化铵共聚物 甲基二异氰酸酯 阳离子型复合纳滤膜 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法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登银 王建龙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5-6,11,共3页
研究了二氧化碳与己二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考察了有机碱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n(三乙胺)∶n(己二胺)=3∶1,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60 min、压力为0.55 MPa... 研究了二氧化碳与己二胺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考察了有机碱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n(三乙胺)∶n(己二胺)=3∶1,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60 min、压力为0.55 MPa。并用红外谱图和折光率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异氰酸酯 二氧化碳 己二胺 非光气 邻磺基苯甲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自修复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董邯海 程勇 +3 位作者 程庆利 杨珂 周日峰 毕伟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84,共13页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小尺寸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微胶囊的自修复防腐涂料,能够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并实现涂层划痕缺陷的在线修复。方法通过调整界面聚合法合成HDI微胶囊过程中的乳化剂添加量、搅拌速率和体系pH值,降低微胶囊的平均粒径... 目的制备一种基于小尺寸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微胶囊的自修复防腐涂料,能够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并实现涂层划痕缺陷的在线修复。方法通过调整界面聚合法合成HDI微胶囊过程中的乳化剂添加量、搅拌速率和体系pH值,降低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并利用囊芯染色试验、红外光谱(FTIR)、热重试验(TG)对微胶囊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以物理共混的方式将微胶囊掺入到环氧树脂基质中制备自修复防腐涂料,使用万能拉伸机、拉拔测试仪、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微胶囊对涂层基础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合丝束电极(WBE)测试与划痕涂层浸泡腐蚀试验分析复合涂层的内在自修复机理。结果确定了微胶囊制备过程的最佳乳化剂添加量为3%、搅拌速率为600 r/min、体系pH值为3.5,此时的微胶囊呈规则的球状结构,表面致密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平均粒径尺寸降低为59μm,成型率达82%。FTIR和囊芯染色试验证明微胶囊由脲醛树脂囊壁和HDI囊芯组成,TG分析显示微胶囊初始分解温度为260℃。随着微胶囊含量的提高,自修复涂层的拉伸断裂强度和附着力有所下降。EIS测试结果表明,含0%、1%、5%和10%微胶囊的自修复涂层经3.5%NaCl溶液浸泡144 h后,涂层电阻(Rc)分别为1.5×10^(8)、2.2×10^(8)、3.7×10^(8)、2.8×10^(8)Ω/cm^(2)。WBE和浸泡腐蚀试验显示,5%微胶囊掺入量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划痕自修复性能,32 h浸泡后的涂层愈合效果良好。结论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HDI微胶囊均匀分散至涂层内部,可以协同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此外,微胶囊能够在涂层划痕损伤位置主动释放囊芯HDI,与腐蚀溶液反应生成聚氨酯类物质填补涂层的裂纹缺陷,产生局部自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异氰酸酯 自修复涂层 微胶囊 界面聚合法 耐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丝束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条件下二异氰酸酯桥联改性β-环糊精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玉青 黄娟 +1 位作者 韩萍芳 吕效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0-1905,共6页
二异氰酸酯在超声条件下对β-环糊精(β-CD)进行改性,制得改性环糊精的交联聚合物。用正交试验法,以交联聚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二异氰酸酯改性环糊精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异氰酸酯)∶n(β-CD)的摩尔比约为1∶9;二异氰... 二异氰酸酯在超声条件下对β-环糊精(β-CD)进行改性,制得改性环糊精的交联聚合物。用正交试验法,以交联聚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二异氰酸酯改性环糊精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异氰酸酯)∶n(β-CD)的摩尔比约为1∶9;二异氰酸酯选用六亚甲基而异氰酸酯(HDI),超声声强0.1 W/cm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检测方法对交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β-CD保留了其原有的空腔结构,环糊精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键,交联后的聚合物形成了具有网络的形貌;超声条件下合成环糊精聚合物可以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交联聚合物形成了微球状表面和多孔的空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甲基二异氰酸酯 改性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高效合成特殊异氰酸酯TMXDI前体——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 被引量:1
9
作者 雒冬梅 崔建兰 +3 位作者 孟建 杨帆 李修冒 孟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6,266,共5页
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TMXDU)是合成特殊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的中间体。TMXDI是一种低毒特异的二异氰酸酯,具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者异氰酸酯的特性,其制备的弹性体柔软,具有较高的强度、黏附力、外观... 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氨基甲酸酯(TMXDU)是合成特殊异氰酸酯四甲基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的中间体。TMXDI是一种低毒特异的二异氰酸酯,具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者异氰酸酯的特性,其制备的弹性体柔软,具有较高的强度、黏附力、外观、柔韧性和耐久性。TMXDI可以通过热裂解TMXDU来合成。采用氨基甲酸甲酯(MC)和1,3-二异丙烯基苯(DIPEB)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制备TMXDU。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对TMXDU收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7 h,n_(MC)∶n_(DIPEB)=10∶1,对甲苯磺酸用量为DIPEB的3 mol%时,TMXDU收率可以达到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间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 氨基甲酸甲酯 1 3-二异丙烯基苯 甲基间苯二甲基二氨基甲酸酯 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2/SiO2催化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芳 赵茜 +2 位作者 王淑芳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695-1697,共3页
制备出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1,6-己二胺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的氧化物型催化剂ZrO2/SiO2,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ZrO2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ZrO2负载量为10%时,在己二胺/DMC摩尔比=1/10、催化... 制备出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DMC)和1,6-己二胺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的氧化物型催化剂ZrO2/SiO2,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及ZrO2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当ZrO2负载量为10%时,在己二胺/DMC摩尔比=1/10、催化剂浓度为2 g/100 ml、90℃下反应5 h时,HDC的收率可达39.5%.研究发现,将Zr(OH)4负载在SiO2上,可降低其分解温度,并且高度分散的ZrO2的晶相转变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SiO2 碳酸二甲酯 1 6-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的绿色合成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景秀 赵金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研究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在DBU的作用下,CO2作为羰基化试剂与己二胺(HDA)、溴乙烷(EtB r)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HDU-E)的反应,结果表明,合成HDU-E的最优条件为:HDA(10 mmol),EtB r(30 mmol),DBU(30 mmol),CO2压力为... 研究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在DBU的作用下,CO2作为羰基化试剂与己二胺(HDA)、溴乙烷(EtB r)反应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HDU-E)的反应,结果表明,合成HDU-E的最优条件为:HDA(10 mmol),EtB r(30 mmol),DBU(30 mmol),CO2压力为8 MPa,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 h。在该条件下MDC的产率可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己二胺 溴乙烷 1 6-甲基二氨基甲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亚甲基环戊二烯酮与氢氰酸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秀梅 刘颖 +3 位作者 袁慧娟 李泽生 孙家锺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0-703,共4页
在MP2/6-311+G//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讨论了6-亚甲基环戊二烯酮和氢氰酸(HCN)的反应机理,得到了1个络合物,2个中间体,13个过渡态和8个产物.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两种进攻方式,分别是HCN进攻CO双键和CC双键,这两种进攻方式分别包... 在MP2/6-311+G//B3LYP/6-311+G计算水平上,讨论了6-亚甲基环戊二烯酮和氢氰酸(HCN)的反应机理,得到了1个络合物,2个中间体,13个过渡态和8个产物.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存在两种进攻方式,分别是HCN进攻CO双键和CC双键,这两种进攻方式分别包含两种反应路径.产物之间存在同型和异型的互变异构形式,反应过程中得到的b类酸是最稳定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环戊二烯酮 氰酸 反应机理 互变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亚甲基苯醌的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13
作者 牛佳盼 武金丹 +1 位作者 冯传密 王聪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9,共6页
对亚甲基苯醌作为一种重要的醌类化合物,在极化为两性离子结构后活性很高,极易与亲核试剂发生1,6-共轭加成反应。从不同催化体系综述了对亚甲基苯醌参与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成的偕二芳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进行... 对亚甲基苯醌作为一种重要的醌类化合物,在极化为两性离子结构后活性很高,极易与亲核试剂发生1,6-共轭加成反应。从不同催化体系综述了对亚甲基苯醌参与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成的偕二芳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进行了总结,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醌 不对称1 6-共轭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碳酸二甲酯合成异氰酸酯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史芸 张广林 +1 位作者 王胜平 马新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8-656,共9页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 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是生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碳酸二甲酯法合成异氰酸酯是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代替光气与胺类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合成氨基甲酸酯,氨基甲酸酯再分解生成异氰酸酯的工艺方法。该法具有无毒、无污染、原子经济性高的优点,符合绿色化工的发展趋势,是一条极具发展前景的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的工艺路线。笔者着重介绍了利用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几种重要异氰酸酯的工艺研究与技术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氰酸 碳酸二甲酯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乙酯双封端异氰酸酯产物的合成及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园勤 廖青 李立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研究了水杨酸乙酯双封端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反应。讨论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及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选了反应条件:n(水杨酸乙酯)/n(HDI)=2 4,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0h,催化剂... 研究了水杨酸乙酯双封端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反应。讨论了温度、催化剂用量、加料方式、加料时间及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选了反应条件:n(水杨酸乙酯)/n(HDI)=2 4,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0h,催化剂用量为HDI质量的1 0%。双封端产物产率(相对于合成粗产物而言)达到90 25%。用熔点和薄层色谱分析定性验证了产物质量。用红外光谱和气质联机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用热重分析(TG/DTA)测定产物热分解温度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水杨酸乙酯 封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Zn(OAc)_2催化合成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莉娜 刘大伟 +4 位作者 李枫 蒲彦锋 王峰 赵宁 肖福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6,共8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Zn(OAc)_2催化剂,用于1,6-己二胺(H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制备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TG-DTG)...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载体负载Zn(OAc)_2催化剂,用于1,6-己二胺(HDA)与碳酸二甲酯(DMC)反应制备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N_2物理吸附(BET),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TG-D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胶负载Zn(OAc)_2催化剂上Si—O—Zn键的形成有利于DMC的活化,表面酸性位促进了碱性HDA的活化,从而使其具有最佳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DMC/HDA摩尔比2∶1、催化剂用量n〔Zn(OAc)_2〕∶n(HDA)=0.02∶1的条件下,HDA转化率为96.0%,HDC收率可达68.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利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气法 Zn(OAc)2 碳酸二甲酯 1 6-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酯热解产物的HPLC分析
17
作者 刘喆 王庆印 +4 位作者 姚洁 陈学君 张华 胡静 王公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3-628,共6页
建立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酯热分解产物的HPLC分析方法。以N-甲基苯胺为衍生剂;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V_(乙腈)∶V_水=4∶6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05 nm;进样... 建立了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酯热分解产物的HPLC分析方法。以N-甲基苯胺为衍生剂;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V_(乙腈)∶V_水=4∶6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05 nm;进样体积10μL。在此条件下,HDI衍生物、六亚甲基-6-氨基甲酸丁酯-1-异氰酸酯(HDUI)衍生物和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丁酯(HDU-B)分离度良好,在测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准确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该法可用于热解氨基甲酸酯合成HDI过程中原料HDU-B、热解产物HDUI和HDI的含量分析,操作简单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衍生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分子结构及性能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洁 许登 王鹏程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DNNIP)。首先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对目标分子进行优化,通过键长和键级的比较分析,判断母环的五元环侧链处N—... 设计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2,6-双(二硝基亚甲基)-1,3,4,5,7,8-六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5-b:4',5'-e]吡嗪(DNNIP)。首先在B3PW91/6-31G++(d,p)水平下对目标分子进行优化,通过键长和键级的比较分析,判断母环的五元环侧链处N—NO2键为分解引发键,其键解离能是96.40 k J/mol;然后,基于静电势改进的蒙特卡洛法推测出该化合物的理论密度为2.07 g/cm3,采用等键反应计算出生成热为1 907.33 k J/mol,并进一步计算出DNNIP的爆速为10.35 km/s,爆压为51.47 GPa,爆轰性能明显优于现有常见含能材料。DNNIP的撞击感度为12 cm,与CL-20接近;能级差为0.158 78 a.u.(4.32 e V),光热稳定性较高,并且通过态密度分析认为硝基是分子中相对敏感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双(二硝基甲基)-1 3 4 5 7 8-硝基十二氢二咪唑[4 5-b:4' 5'-e]吡嗪 高能量密度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爆轰性能预测 感度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斌 朱宁 +3 位作者 张俊 毛静 梁彩霞 张小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5-296,共2页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99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 目的:观察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99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锝-亚甲基二磷酸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99组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99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RA疗效确切,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和IL-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99锝-甲基二磷酸盐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丽娟 秦舒浩 +3 位作者 张凯 何文涛 刘辉 于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三乙胺作为溶剂与缚酸剂,合成聚丙烯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钠(NA-11)的中间体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主要讨论了反应条件、三氯氧磷(POCl3... 以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为原料,三乙胺作为溶剂与缚酸剂,合成聚丙烯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钠(NA-11)的中间体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主要讨论了反应条件、三氯氧磷(POCl3)的滴加温度、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OCl3滴加温度为5℃、反应温度为40℃、反应2 h下收率为85.16%,产品质量较好。重结晶溶剂选择乙腈。对产物进行了IR、TGA、1H NMR与MS表征。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甲基双(4 6-二叔丁基苯)酚 三氯氧磷 三乙胺 2 2’-甲基双(4 6-二叔丁基苯基)磷酰氯 反应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