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镍络合物介导的2,6-二甲基-L-酪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1
1
作者 郁蕾蕾 陈佳佳 +3 位作者 刘金春 李晓闻 常磊 厉廷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采用经济、可靠的方法合成2,6-二甲基-L-酪氨酸。方法:通过O-乙氧甲酰基-3,5-二甲基-4-氯甲基苯酚和(S)-2-[N-(苄基脯氨酰基)-氨基]-二苯甲酮-Ni-甘氨酸[(S)-BPB-Ni-Gly,手性Ni络合物]络合物缩合的方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2,6-二甲基... 目的:采用经济、可靠的方法合成2,6-二甲基-L-酪氨酸。方法:通过O-乙氧甲酰基-3,5-二甲基-4-氯甲基苯酚和(S)-2-[N-(苄基脯氨酰基)-氨基]-二苯甲酮-Ni-甘氨酸[(S)-BPB-Ni-Gly,手性Ni络合物]络合物缩合的方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2,6-二甲基-L-酪氨酸。结果:由3,5-二甲基苯酚出发经4步反应得到2,6-二甲基-L-酪氨酸,总收率34.3%。结论:该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BPB-Ni-Gly西弗碱 2 6-二甲基-l-酪氨酸 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吡啶甲基)-L-丝氨酸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艳红 袁彩霞 +4 位作者 卢丽萍 朱苗力 付学奇 邢述 高增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8-2143,共6页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还原希夫碱以三齿双螯合环配位到中心铜离子,同时氯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也参与配位,形成1个具有四方锥构型的五配位铜(Ⅱ)配合物,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Ⅰ能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IC_(50)值分别为0.32和0.4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2-吡啶甲基-l- 抑制剂 蛋白酶1B(PTP1B) T细胞蛋白酶(TCPTP)
全文增补中
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树白 聂华丽 +3 位作者 张海涛 薛勇 CHRIS Branford White 朱利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5-220,共6页
研究表明,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TF-TZ)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性:不仅抑制单酚酶活性,而且对二酚酶活性也是可逆性抑制,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0.4和34.5μmol.L-1,并且单酚酶延滞时间随着TF-TZ浓度增加而延长.TF-TZ对... 研究表明,含三氟甲基1,2,3-三氮唑衍生物(TF-TZ)对蘑菇酪氨酸酶具有很强的抑制性:不仅抑制单酚酶活性,而且对二酚酶活性也是可逆性抑制,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0.4和34.5μmol.L-1,并且单酚酶延滞时间随着TF-TZ浓度增加而延长.TF-TZ对二酚酶的抑制为抛物线型竞争性抑制,表明一分子的酶可以和两分子的TF-TZ相结合,从而形成两种酶-抑制剂复合物:EI和EI2,其抑制常数分别为76.9和9.71μmol.L-1.紫外-可见光谱表明,TF-TZ和酶相互作用后产成特征的"肩峰",说明TF-TZ能够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三氟甲基1 2 3-三氮唑 蘑菇 单酚酶 酚酶 可逆抛物线型竞争性抑制 铜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5拮抗剂MPEP、亚型8兴奋剂S-DCPG联合用药在小鼠癫痫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朋民 袁兵 +1 位作者 Chia Shwn Chin Tang Feng Ru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5-907,共3页
目的:观察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2-methyl-6-phenylethynyl-pyridine,MPEP)与S-二羧基苯基甘氨酸(S-3,4-Dicarboxyphenylglycine,S-DCPG)联合用药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癫痫小鼠动物模型中的抗抽搐及对大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6... 目的:观察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2-methyl-6-phenylethynyl-pyridine,MPEP)与S-二羧基苯基甘氨酸(S-3,4-Dicarboxyphenylglycine,S-DCPG)联合用药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癫痫小鼠动物模型中的抗抽搐及对大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6周龄瑞士雄性小鼠行颈静脉插管。插管后第3天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诱导小鼠癫痫模型。待癫痫发作1h通过颈静脉插管给予四种不同剂量的MPEP+S-DCPG(100+100mg/kg、100+200mg/kg、200+100mg/kg、200+200mg/kg),观察其抗癫痫活性。给药后24h断头取脑行病理观察,并计算海马齿状回门区中间神经元的密度。结果:四种剂量组在癫痫发作后1h给药均有明显的抗抽搐活性,并随剂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对海马齿状回门区中间神经元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前两种剂量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P>0.05,但其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后两种剂量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MPEP+S-DCPG对毛果芸香碱诱导的癫痫小鼠模型有明显的抗抽搐活性,对海马齿状回门区中间神经元亦有明显保护作用,并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6-苯基乙炔嘧啶 S-羧基苯基甘 毛果芸香碱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18)F-FET PET/MR术前评估成人胶质瘤患者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5
作者 韩青青 李拓 +7 位作者 林增萍 李恩慧 杨阳 刘家惠 邢浩 王裕 程欣 霍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26,共6页
目的 旨在研究一体化^(18)F-氟乙基酪氨酸(^(18)F-fluoroethyltyrosine, ^(18)F-F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MR对成人胶质瘤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 MG... 目的 旨在研究一体化^(18)F-氟乙基酪氨酸(^(18)F-fluoroethyltyrosine, ^(18)F-F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MR对成人胶质瘤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鉴别能力。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经活检或治疗的胶质瘤患者资料16例,均完成一体化PET/MR扫描,包括^(18)F-FET PET、常规MR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成像。以靶本比(target-background ratio, TBR)=1.6为阈值对PET图像进行感兴趣体积(volume of interest, VOI)分割,通过刚性配准获得肿瘤VOI对应的IVIM图及其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真实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 D)、伪扩散系数(pseudo diffusion coefficient, 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 f)、分布扩散系数(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DC)和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 α),使用pyradiomics对各参数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对应的一阶灰度直方图特征。计算每个IVIM参数图对应的特征值与^(18)F-FET PET参数的关系,并利用组间比较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探究PET和IVIM参数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区分能力。结果 IVIM-α的两个特征值90分位值(r=0.526,P<0.05)和最大值(r=0.520, P<0.05)与PET参数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standarduptakevalue,SUVmean)呈正相关;IVIM-α和SUVmean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阳性和阴性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IVIM-α均值和SUVmean显著高于阴性组;融合IVIM-α均值和SUVmean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区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7。结论 基于一体化PET/MR的^(18)F-FET PET和IVIM参数能够有效预测胶质瘤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 ^(18)F-氟乙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Ⅱ-NTA修饰的银纳米粒/多孔硅芯片在线分离组氨酸标记蛋白和MALDI-TOF质谱检测(英文)
6
作者 颜红 王冲 +1 位作者 周小会 肖守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2-1648,共7页
本文通过沉积在多孔硅表面的银纳米粒吸附对氨基苯硫酚和氨基的化学转化得到终端为NiII-Nα,Nα-二(羧甲基)-L-赖氨酸水合物-即NiⅡ-NTA体系的芯片。NiⅡ-NTA修饰的芯片被用于从高浓度的盐和助溶剂的缓冲体系中亲和捕获组氨酸标记的融... 本文通过沉积在多孔硅表面的银纳米粒吸附对氨基苯硫酚和氨基的化学转化得到终端为NiII-Nα,Nα-二(羧甲基)-L-赖氨酸水合物-即NiⅡ-NTA体系的芯片。NiⅡ-NTA修饰的芯片被用于从高浓度的盐和助溶剂的缓冲体系中亲和捕获组氨酸标记的融合蛋白:thioredoxin-urodilatin和SUMO-hu-aprotinin,并进行在线的MALDI-TOF质谱检测,克服了MALDI-TOF质谱中直接点样污染物妨碍样品与基质共结晶的问题,避免了繁琐的离线样品预处理。芯片在线分离、纯化和MALDI-TOF质谱分析体系有望在复杂或原始体液的溶液中分析目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 NiⅡ- -(羧甲基)-l-水合物 银纳米粒/多孔硅芯片 标记的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胎盘中STAT4和STAT6表达量与sFlt-1、ADMA生成及胎盘缺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冬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1976-1978,1982,共4页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中STAT4和STAT6表达量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生成及胎盘缺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的子痫前期组(P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待产的40例健康孕妇...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中STAT4和STAT6表达量与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及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生成及胎盘缺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的子痫前期组(PE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待产的4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收集血清测定STAT4、STAT6、sFlt-1、ADMA含量,收集胎盘测定STAT4、STAT6、HIF-1α、HSP70表达量,行超声检查测定子宫螺旋动脉的PI、RI、S/D。结果:PE组胎盘及血清中STAT4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TAT6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E组患者胎盘中HSP70、HIF-1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TAT4呈正相关、与STAT6呈负相关,血清中sFlt-1、ADM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TAT4呈正相关、与STAT6呈负相关,子宫螺旋动脉的PI、RI、S/D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STAT4呈正相关、与STAT6呈负相关。结论:子痫前期胎盘中STAT4高表达及STAT6低表达与胎盘缺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TAT4 STAT6 胎盘缺氧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非对称性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MAPK通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子峰 王永生 +4 位作者 周洪霞 张作凤 田清友 高俊玲 张宇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对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BAD)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模型组:腹腔注射MPTP(30 mg/kg,溶于生理盐水),1次/d,连续5 d;(2)抑制剂组:在每次MPTP注射前1 h腹腔注射SB203580(10 mg/kg,溶于5mg/ml DMSO)1次/d,连续5 d;(3)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和抑制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DMSO。观察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BAD、caspase-3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表达变化,及给予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上述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小鼠出现典型的PD行为学症状,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约60%和65%(P<0.01),p-p38MAPK、BAD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经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后,PD小鼠行为学症状改善,TH阳性神经元和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减轻;中脑黑质BAD、caspase-3和p-p38MAPK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蛋白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p38MAPK通路在亚急性PD模型小鼠黑质BAD和caspase-3表达中可能有重要调控作用,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冬特异性半胱蛋白酶3 化P38MAPK 羟化酶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Bcl-xl/Bcl-2死亡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SF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能力和黑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丹丹 张宇新 +3 位作者 张乘云 郭森 崔海鹏 贾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中脑黑质致密部(SNpc)及纹状体(STR)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正常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及MPTP+G-CS...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中脑黑质致密部(SNpc)及纹状体(STR)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正常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及MPTP+G-CSF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作小鼠PD模型,MPTP+G-CSF组于最后一次MPTP注射后再腹腔注射G-CSF。爬杆实验观察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尼氏染色技术观察各组小鼠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在各组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及纹状体的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TH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较对照组爬杆用时显著延长(P <0. 05),尼氏染色显示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 <0. 05),黑质致密部、纹状体TH表达量显著减少(P <0. 05); MPTP+G-CSF组较MPTP组爬杆用时显著缩短(P <0. 05),神经元丢失减少(P <0. 05),神经元形态较完整;与MPTP组比较,MPTP+G-CSF组黑质致密部、纹状体TH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0. 05)。结论:G-CSF能够改善PD小鼠运动功能,减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增加TH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羟化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OPA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成伟华 郭飞虎 +3 位作者 邓雪松 秦祥宇 樊红强 胡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3,共7页
6-[18F]氟-3,4-二羟基-L-苯丙氨酸([18F]F-DOPA)作为帕金森病的诊断试剂已应用30多年。目前应用的亲电合成方法存在着放化产率(RCY)低、比活度(SA)低等缺点,而近年来亲核取代合成[18F]F-DOPA的方法以无载体的[18F]F-作为亲核进攻试剂,... 6-[18F]氟-3,4-二羟基-L-苯丙氨酸([18F]F-DOPA)作为帕金森病的诊断试剂已应用30多年。目前应用的亲电合成方法存在着放化产率(RCY)低、比活度(SA)低等缺点,而近年来亲核取代合成[18F]F-DOPA的方法以无载体的[18F]F-作为亲核进攻试剂,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报道的[18F]F-DOPA亲核取代合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8F]氟-3 4-羟基-l-苯丙 亲核取代 氟化反应 放射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建滨 高强 王传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制备了一对旋光异构的两亲分子L-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亮氨酸)和D-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D-亮氨酸).对相应的表面活性和聚集体研究发现,C10HL与传统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有很大的不同,在较高pH时仍具有较高的... 制备了一对旋光异构的两亲分子L-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亮氨酸)和D-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D-亮氨酸).对相应的表面活性和聚集体研究发现,C10HL与传统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有很大的不同,在较高pH时仍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能力.利用荧光激发光谱和圆二色性谱研究了L-C10HL和D-C10HL与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表面活性剂 囊泡 表面活性 荧光光谱 色谱 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 D-C10HL (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 -D-) L-C10HL 环糊精 包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小鼠和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中胆绿素还原酶B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冰莹 赵欣 +2 位作者 孙泓 姜尧 蒲小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Ⅸβreductase,BVR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内... 目的探讨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Ⅸβreductase,BVRB)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帕金森小鼠模型和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帕金森大鼠模型黑质-纹状体内的表达。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黑质纹状体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以确认模型的成功建立。对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小鼠及6-OHDA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黑质纹状体内TH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而黑质纹状体BVRB的表达水平在两种模型中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黑质纹状体BVRB的高表达可能与帕金森病的氧化应激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模型 黑质纹状体系统 胆绿素还原酶B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6-羟基多巴 多巴胺 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和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及转运体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铭 尹榕 +3 位作者 张志银 赵波 张新宇 付学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变化。方法:利用MPTP和二丙苯磺胺联合注射小鼠5周(每周2次,共10次)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慢性模型,通过转棒法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研究慢性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和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变化。方法:利用MPTP和二丙苯磺胺联合注射小鼠5周(每周2次,共10次)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慢性模型,通过转棒法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变化,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纹状体内DAT的密度。结果:帕金森病小鼠在转棒试验中行为发生明显改变,模型组行为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95±238 vs 1202±252,P<0.001),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4±6.5 vs22.4±8.0,P<0.001)。模型组动物纹状体DAT放射自显影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2123±0.0316 vs 0.3034±0.0588,P<0.001)。线性回归表明,模型组小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细胞数及纹状体内DAT密度与对应行为学得分呈明显正相关(r=0.6354,P<0.01)。结论:MPTP和二丙苯磺胺所致的帕金森病小鼠,在行为学、纹状体DAT密度和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细胞量上均有明显改变,提示这种小鼠模型可用于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丙苯磺胺 多巴胺转运体 羟化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