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4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活化干法制备高效减水剂羧甲基-β-环糊精工艺及减水性能
1
作者 杨家添 苗雨 +5 位作者 韦梦婷 王宁 黎以起 陈渊 覃峰 胡华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9-510,共12页
为了优化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制备工艺、利于工业化生产,以β-环糊精(β-CD)和氯乙酸钠(C_(2)H_(2)ClNaO_(2))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CM-β-CD。优化了CM-β-CD的工艺条件、表征了CM-β-CD的结构和测定了CM-β-CD的减水性能... 为了优化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制备工艺、利于工业化生产,以β-环糊精(β-CD)和氯乙酸钠(C_(2)H_(2)ClNaO_(2))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干法制备CM-β-CD。优化了CM-β-CD的工艺条件、表征了CM-β-CD的结构和测定了CM-β-CD的减水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n(C_(2)H_(2)ClNaO_(2))∶n(β-CD)为4∶1、NaOH质量分数20%、球磨温度40℃和球磨时间3 h时,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M-β-CD的取代度(DS)为0.72,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237 mm(添加质量分数0.8%的CM-β-CD)。与普通干法制备的CM-β-CD相比,机械活化干法制备CM-β-CD的减水性能更优越。添加CM-β-CD质量分数为0.8%时,水泥砂浆减水率为20.40%,水泥养护时间28 d时的抗压抗折强度达到60.50和7.98 MPa。CM-β-CD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性能混凝土减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β-环糊精 机械活化干法 取代度 水泥净浆流动度 高效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β-环糊精高效脱除鱼油中胆固醇
2
作者 熊鑫龙 刘宇 +3 位作者 孙迪 宋诗军 董芮娟 姜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效果。方法以胆固醇脱除率和鱼油回收率为关键指标,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中筛选适用于鱼油中脱除胆固醇的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胆... 目的研究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M-β-CD)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效果。方法以胆固醇脱除率和鱼油回收率为关键指标,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及其衍生物中筛选适用于鱼油中脱除胆固醇的材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胆固醇脱除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胆固醇脱除前后鱼油的品质。结果M-β-CD为脱除鱼油中胆固醇的最佳材料;最优工艺条件为M-β-CD添加量30%,温度50℃,时间15 min,此条件下的胆固醇脱除率为51.34%,鱼油回收率为84.84%。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脱除胆固醇,鱼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显著下降(P<0.05),碘值未显著改变(P>0.0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显著上升(P<0.05),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占比为31.33%,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占比为16.81%,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占比为51.86%,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M-β-CD处理鱼油,不仅可以高效脱除胆固醇,而且可以一定程度提升鱼油的品质,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鱼油中胆固醇脱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品质 甲基-环糊精 胆固醇脱除率 鱼油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紫草有效成分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
3
作者 林晶 江道宏 +2 位作者 高献明 许璐 谢芊芊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8期9-15,43,共8页
目的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紫草有效成分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DMAS)抗结直肠癌(CRC)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瑞士医疗器械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效团匹配与潜在识别靶标平台(Pharmmapper)、人... 目的采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紫草有效成分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DMAS)抗结直肠癌(CRC)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瑞士医疗器械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药效团匹配与潜在识别靶标平台(Pharmmapper)、人类基因组数据库(GeneCards)、化合物靶点预测数据库(TargetNet)查找DMAS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O数据库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进行临床相关基因分析,将两者结果连同GeneCards数据库CRC检索结果取交集。通过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数据库(STRING)和Cytoscape软件,创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使用Centiscape插件筛选出关键核心靶点。为进一步验证这些核心靶点的可靠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并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将DMAS与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可视化。结果通过数据库共获得355个DMAS目标,WGCNA共获得5200个CRC临床模块基因,结合GeneCards数据库,共获得99个DMAS和CRC交叉靶点。PPI网络分析筛选出15个核心靶点,并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1)、蛋白质P53(TP53)、β-连环蛋白(CTNNB1)、90 kDa热休克蛋白αB1(HSP90A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胃蛋白酶原(PG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基因编码蛋白(SMAD4)、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激酶4(CDK4)、原癌基因PIK3C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9)为DMAS调控CRC的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的KEGG和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靶点主要集中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上。分子对接结果进一步表明,DMAS能够与15个关键靶点有效结合,形成稳定的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结论本研究不仅揭示DMAS抗CRC的关键靶点和分子机制,还为未来深入探索DMAS抗CRC的药理机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β β-甲基丙烯酰阿卡宁 结直肠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抗幽门螺杆菌实验研究
4
作者 欧阳俊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56-58,97,共4页
目的:探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进行研究。方法:检测黄芩苷及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13株Hp多重耐药菌株与Hp标准菌株的MIC、MIC_(50)、MIC_(90... 目的:探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效果,为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进行研究。方法:检测黄芩苷及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13株Hp多重耐药菌株与Hp标准菌株的MIC、MIC_(50)、MIC_(90)值。结果:黄芩苷及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皆存在抗Hp效用。黄芩苷对Hp标准菌株的MIC、MIC_(50)、MIC_(90)值与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黄芩苷对13株Hp多重耐药菌株的MIC、MIC_(50)、MIC_(90)值高于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差异有显著性(P<0.05)。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Hp多重耐药菌株的MIC、MIC_(50)、MIC_(90)值与Hp标准菌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黄芩苷与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两种药品对Hp标准菌株存在同等的抗Hp效用;黄芩苷对13株Hp多重耐药菌株拥有比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更弱的抗Hp效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Hp多重耐药菌株与Hp标准菌株两种菌株拥有同等的抗Hp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N N-甲基-甲基)-黄芩苷 黄芩苷 幽门螺杆菌 多重耐药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甲基化调控脂肪生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锐 吴德 +3 位作者 车炼强 林燕 冯斌 方正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5-2003,共9页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 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mRNA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动态可逆修饰,对脂肪代谢调控具有重要作用。m6A修饰通过调节mRNA的稳定性、剪接、运输及翻译等过程,参与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等生物学过程。本文系统地综述了m6A修饰调控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调控动物脂质生成、提高肉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腺苷甲基 脂代谢 脂质生成 棕色脂肪 脂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中12种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GC-MS法检测
6
作者 梁未未 刘悦 +4 位作者 林贤文 朱焕慧 孙立敏 陈晓晖 王松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 设计了一种基于疏水多孔聚二甲基硅氧烷海绵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PDMS-Sponge-DLLME),并实现了对尿液中12种常见苯二氮卓类(BZDs)安眠药的快速高效提取,借助气相色谱-质谱(GC-MS)直接进样完成检验鉴定。通过方糖提供的骨架实现疏水多孔有机PDMS海绵材料的制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结合医用注射器、磁搅拌子及橡胶堵头完成该萃取装置的组装,利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尿液中12种常见安眠药在0.1~1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5~0.200μg/mL,定量下限为0.050~0.400μ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4.4%~112%,相对标准偏差为0.80%~9.4%。该新型分散液液微萃取装置可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尿液中安眠药的高效提取、富集,借助GC-MS即可实现快速检验,具有绿色、高效、简便、廉价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海绵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氮卓类药物 尿液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酸甲基化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7
作者 卢钰芬 吕祥威 +3 位作者 徐彤彤 李月嫦 莫文月 黄丽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6-669,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导致心肌缺血和梗死,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后首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方式恢复血供,减少梗死面积、挽救心肌。尽管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再灌... 急性心肌梗死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导致心肌缺血和梗死,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后首选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等方式恢复血供,减少梗死面积、挽救心肌。尽管有效降低心肌梗死的病死率,但再灌注可引起心肌代谢功能障碍、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自噬 细胞凋亡 细胞焦亡 铁死亡 N6-腺苷酸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二甲基噻吩并[2,3-b]噻吩-2,5-二甲腈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8
作者 陈先启 林伟 郭孟萍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一锅法高效合成3,4-二甲基噻吩并[2,3-b]噻吩-2,5-二甲腈,并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分析,为进一步构筑同类噻吩并噻吩骨架衍生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乙酰丙酮为原料,碱为拔氢试剂,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乙烯酮二硫缩醛中... 目的:一锅法高效合成3,4-二甲基噻吩并[2,3-b]噻吩-2,5-二甲腈,并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分析,为进一步构筑同类噻吩并噻吩骨架衍生物提供参考。方法:以乙酰丙酮为原料,碱为拔氢试剂,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乙烯酮二硫缩醛中间体,然后再加入烷基化试剂溴乙腈进行类似Dieckmann缩合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产物经^(1)H-NMR、^(13)C-NMR及X-单晶衍射进行表征,并在实验中使用不同碱性的碱,筛选出高效拔氢试剂。结论:以Li_(2)CO_(3)为碱,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12 h,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8%,晶体结构解析表明:其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2865(15)°,b=10.169(2)°,c=13.714(13)°,α=94.440(5)°,β=99.150(5)°,γ=95.829(5)°,V=993.5(4)°^(3),Z=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甲基噻吩并[2 3-b]噻吩-2 5-甲腈 Li2CO3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RNA修饰相关调节因子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伍杨 李甜 +4 位作者 朱玲玲 张润兵 吴楚江 杨妹霞 张久聪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07-212,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并已成为全球增长率最快的癌症之一。然而,尽管当前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对HC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但针对晚期HCC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并已成为全球增长率最快的癌症之一。然而,尽管当前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对HC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但针对晚期HCC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因此探究新的治疗手段势在必行。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内部RNA修饰之一,在调节RNA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m6A相关调节因子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总结m6A相关调节因子在HCC发生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以期为临床HCC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RNA修饰 调节因子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稳定高电压钴酸锂
10
作者 廖兴群 杨睿 +4 位作者 于立娟 胡大林 肖峰 胡菁 卢周广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39,共9页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引入和未引入DCPY添加剂电池电极界面、电解液物性和电化学性能,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DCPY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DCPY作为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同时在正、负极表面构建一层高度稳定的界面膜,从而有效遏制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及过渡金属的溶解和沉积。此外,DCPY的吡啶基官能团能够与电解液中的五氟化磷(PF_(5))作用,显著降低了氢氟酸(HF)对正负极界面的腐蚀,从而有效改善商用钴酸锂软包电池的高电压稳定性。得益于上述优势,在基础电解液(Base)中添加0.5%DCPY后,商用软包全电池(Base+DCPY)的循环性能达到最优,在25℃下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80%提高到90%;45℃下循环600次,容量保持率由80%提升到85%。与此同时,DCPY的存在还能明显改善电池高温下的产气现象。此外,当工作电压提升至4.55 V时,LCO//Gr(石墨)软包全电池依然展现出良好的高温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高压储能电池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高电压 电解液添加剂 2 6-吡啶甲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毛细管色谱柱的研制及色谱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红梅 秦金平 +1 位作者 乔旭 陈长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1-884,共4页
合成了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对卤代芳烃异构体以及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 合成了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对卤代芳烃异构体以及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2 3--O-乙酰基-6-O-叔丁基甲基硅烷基)-环糊精 毛细管色谱柱 异构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甲基化修饰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皮慧 赵国军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巨噬细胞极化是指巨噬细胞对特定微环境刺激和信号做出反应而产生不同功能表型的过程,对组织修复和维持稳态至关重要,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中发挥不同的调控功能。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和最保守的内部共转录... 巨噬细胞极化是指巨噬细胞对特定微环境刺激和信号做出反应而产生不同功能表型的过程,对组织修复和维持稳态至关重要,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活动中发挥不同的调控功能。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真核细胞中最常见和最保守的内部共转录修饰,对细胞命运的调控不可或缺,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物过程。近年来,m^(6)A修饰通过其特定的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结合蛋白,参与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过程。本文主要综述m^(6)A修饰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的研究进展,为理解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表观遗传修饰 巨噬细胞极化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鳕鱼片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3
作者 李艳洋 肖舒元 +7 位作者 郭宇 邱硕 张妍 黄贺怡 刘朋宇 关美珊 刘雪澜 孙晓燕 《现代食品》 2025年第7期153-156,共4页
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 5009.26—2023)第二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鳕鱼片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分析测定发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纯... 本研究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GB 5009.26—2023)第二法,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鳕鱼片中N-二甲基亚硝胺含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评定。分析测定发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纯度、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当N-二甲基亚硝胺的含量为17.45μ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16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N-甲基亚硝胺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中间体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白冰 何静 +4 位作者 杨静 赵明林 王清福 陈芝飞 王秋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6-333,共8页
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l-4H-pyran-4-one,DDMP),是美拉德反应关键中间体之一,在美拉德反应产物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DDMP属于烯醇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尤其是热加工食品,具... 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3-dihydro-3,5-dihydroxy-6-methyl-4H-pyran-4-one,DDMP),是美拉德反应关键中间体之一,在美拉德反应产物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DDMP属于烯醇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尤其是热加工食品,具有抗氧化、抗菌、心脏保护等作用。当前,随着对食品安全、风味和活性功能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学者对DDMP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该文基于近年来相关文献,对DDMP的存在、形成及降解、生物活性及感官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旨在为DDMP在食品、医药、香料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羟基-6-甲基-4(H)吡喃-4- 热加工食品 抗氧化 降解 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专利角度看2,6-二甲基萘技术研发现状及进展
15
作者 王玲玲 李琰 景丽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CAS 2024年第5期53-57,共5页
从专利角度分析了2,6-二甲基萘(2,6-DMN)技术研发现状及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全球2,6-DMN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创新主体、技术布局以及中国专利申请情况。通过分析表明,全球专利申请出现两个比较活跃的时期,日本、美国、中国是专利... 从专利角度分析了2,6-二甲基萘(2,6-DMN)技术研发现状及进展情况,重点分析了全球2,6-DMN专利申请趋势、区域分布、创新主体、技术布局以及中国专利申请情况。通过分析表明,全球专利申请出现两个比较活跃的时期,日本、美国、中国是专利布局重点区域也是主要技术来源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07C、B01J;中国专利申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专利技术主要涉及2,6-DMN合成工艺、催化剂、分离提纯工艺等;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分子筛催化剂、新型反应器等能够提高反应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合成技术将是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甲基 专利分析 申请趋势 创新主体 专利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萘烷基化合成2 ,6-二甲基萘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亚兴 吴玉超 +3 位作者 张昊天 苏凯宁 杨卫胜 孟祥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050,共10页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聚酯材料,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合成PEN的前驱体2,6-二甲基萘(2,6-DMN)生产成本高昂制约了PEN的应用发展,所以开发成本低廉的2,6-DMN的合成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对比2,6-DMN各种合...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性能聚酯材料,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合成PEN的前驱体2,6-二甲基萘(2,6-DMN)生产成本高昂制约了PEN的应用发展,所以开发成本低廉的2,6-DMN的合成路线具有重要意义。对比2,6-DMN各种合成路线的优缺点,发现具有合成路线短和生产成本低的甲基萘烷基化是合成2,6-DMN的理想路线。重点综述了甲基萘烷基化合成2,6-DMN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分子筛催化甲基萘烷基化反应机理和特点。由于烷基化反应属于Br nsted酸催化的过渡态择形反应,同时受甲基萘和2,6-DMN等产物的扩散控制,所以采用较多弱酸位点且孔径为0.6 nm的分子筛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基于此,总结了调控分子筛酸性和孔道结构的方法,为设计合成甲基萘烷基化高性能分子筛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甲基 甲基 烷基化 分子筛 择形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O-戊基-β-环糊精涂渍Symmetry C_8柱拆分扁桃酸及其类似物对映体 被引量:9
17
作者 阮源萍 张雪曼 +2 位作者 陈安齐 邱海源 黄培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利用合成的 2 ,6 二 O 戊基 β 环糊精涂渍SymmetryC8色谱柱 ,研究了扁桃酸及其类似物等 6种外消旋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探讨了扁桃酸的手性拆分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的甲醇 水或甲醇 0 5 %... 利用合成的 2 ,6 二 O 戊基 β 环糊精涂渍SymmetryC8色谱柱 ,研究了扁桃酸及其类似物等 6种外消旋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 ,探讨了扁桃酸的手性拆分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的甲醇 水或甲醇 0 5 %三乙胺 乙酸缓冲液流动相等色谱条件 ,扁桃酸、扁桃酸甲酯、苯基甘氨酸、苯基琥珀酸和安息香等 5种外消旋对映体达到或接近基线分离 ,其中前 4种对映体均为 (S) 构型先出峰。该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对映体纯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固定相 2 6--O-戊基-环糊精 对映体分离 手性分离 扁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O-戊基-β-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合成与色谱性能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立文 罗爱芹 +2 位作者 戴荣继 葛晓霞 杨少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0-633,共4页
合成了2,6 二 O 戊基 β 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PCD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莫氏(Molisch)试验颜色反应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苯和菲为测试溶质,评价该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并考察了该固定相对一... 合成了2,6 二 O 戊基 β 环糊精键合硅胶固定相(PCD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莫氏(Molisch)试验颜色反应对其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苯和菲为测试溶质,评价该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并考察了该固定相对一些位置异构体的色谱分离效果,讨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2 6--O-戊基-环糊精 键合硅胶 固定相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拆分盐酸尼卡地平等6种药物对映体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艳丽 赵旻 +3 位作者 郭雯雯 张丽娟 徐淑英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盐酸尼卡地平等6种药物对映体。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背景电解质,手性选择剂为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结果在最佳条件下,盐酸尼卡地平、盐酸曲马多、酮康唑...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盐酸尼卡地平等6种药物对映体。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作为背景电解质,手性选择剂为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结果在最佳条件下,盐酸尼卡地平、盐酸曲马多、酮康唑、氧氟沙星、阿替洛尔、盐酸特布他林的分离度(R)分别为3.44、1.50、2.37、7.50、1.83和2.80。结论 CM-β-CD对6种药物对映体均有较好的对映体选择性。该分离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甲基-环糊精 药物对映体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p-QMs的1,6-共轭加成合成二芳基甲基(硫)醚
20
作者 罗金华 陈阳 +2 位作者 王欣 李蕾 王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在摩尔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的催化作用下,实现了对亚甲基苯醌(p-QMs)与醇(或硫酚)的溶剂解反应,即p-QMs的1,6-共轭加成反应,以37%~95%的产率制备了一系列二芳基甲基(硫)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官... 在摩尔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的催化作用下,实现了对亚甲基苯醌(p-QMs)与醇(或硫酚)的溶剂解反应,即p-QMs的1,6-共轭加成反应,以37%~95%的产率制备了一系列二芳基甲基(硫)醚类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高效、官能团耐受性良好等特点;该方法易于放大,能以80%的产率得到二芳基甲基乙基醚,为后期的潜在应用与转化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 对亚甲基苯醌 1 6-共轭加成 芳基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