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满山香子中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俊 李甫 +2 位作者 陆园园 张艳军 黄锡山 《广西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217-218,225,共3页
满山香子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个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UV、I R、1HNM R、13CNM R、M S和元素分析确定为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 满山香子7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个糖苷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UV、I R、1HNM R、13CNM R、M S和元素分析确定为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苷。该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山香子 水杨酸甲酯2-o-β-d-木糖基(1→6)-β-d-葡萄糖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1-O-(2,4-二硝基苯)-2-乙酰氨基-β-D-葡萄糖苷 被引量:2
2
作者 熊兴泉 郭振楚 欧阳文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7-818,共2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s phase transfer catalyst,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reacts with 2,4-dinitrophenol to synthesize 1-O-(2’,4’-dinitrophenyl)-2-acetamido-β-...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s phase transfer catalyst,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reacts with 2,4-dinitrophenol to synthesize 1-O-(2’,4’-dinitrophenyl)-2-acetamido-β-D-glucoside.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R and U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法 合成 1-o-(2’ 4’-硝基苯)-2-乙酰氨基-β-d-葡萄糖 糖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八角茎叶中一个新的酚苷类化合物
3
作者 颜月园 张馨予 +1 位作者 刘刚 胡玉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对红花八角Illicium dunnianum Tutcher干燥地上部分的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运用AB-8、硅胶、HW-40C、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ECD计... 目的对红花八角Illicium dunnianum Tutcher干燥地上部分的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综合运用AB-8、硅胶、HW-40C、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及ECD计算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红花八角茎叶70%乙醇提取物经HP-20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中共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茴香脑乙二醇-7-O-β-L-呋喃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苷(1)、苯甲醛-4-O-β-D-葡萄糖苷(2)、1-O-苯甲基-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3)、1-O-苯甲酰基-β-D-葡萄糖苷(4)、Sachalinoside B(5)。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酚苷类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八角 茎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茴香脑乙-7-o-β-L-呋喃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及HPLC-MS研究干燥工艺对中药粗榧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伟 禹玉洪 +3 位作者 戴荣继 李良 孟薇薇 邓玉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现常压及减压干燥能使粗榧提取物中两个主要的化合物(1号峰和2号峰)发生降解。减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分别减少了20.2%和45.6%,常压干燥后,两个化合物均检测不到。与干燥前相比,减压干燥和常压干燥使3号峰面积分别增加了1.90倍和5.74倍。1-3号峰均具有特征性的黄酮化合物的两个紫外吸收带(240-280 nm和300-400 nm),被推测为黄酮化合物,质谱研究推测1-2号峰发生了苷键断裂生成3号峰。用AB-8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LH-20,反相硅胶(ODS)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1-3号峰的3个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红外和核磁测定,鉴定出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两个黄酮苷,干燥过程使它们苷键断裂生成了苷元芹菜素(3号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粗榧 高效液相色谱-极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芹菜素 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 芹菜素-5-o-α-L-吡喃鼠李糖基(1→4)-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中的3种苷类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乔里 汪石丽 +3 位作者 关焕玉 廖尚高 刘丽娜 李勇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中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苷的含有量。方法山栀茶提取液...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山栀茶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中3,4,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脂素-4,4'-O-双-β-D-葡萄糖苷、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苷的含有量。方法山栀茶提取液分析采用Dia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这3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8.5%~100.5%之间,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稳定,可用于山栀茶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栀茶 3 4 5-三甲氧基苯-1-o-β-d-呋喃芹糖-(16)-β-d-吡喃葡萄糖 丁香脂素-4 4'-o--β-d-葡萄糖 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葡萄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3种活性成分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静 赵剑锋 +1 位作者 马双成 戴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26-2429,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3种活性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45μm微孔滤膜滤液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红花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3种活性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红花注射液0.45μm微孔滤膜滤液分析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 nm。结果紫丁香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与(8Z)-癸烯-4,6-二炔-1-O-β-D-葡萄糖苷分别在0.101~2.02μg(r=0.999 6),0.216~4.32μg(r=0.999 7),0.510~10.2μg(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102.3%、100.3%,RSD分别为2.1%、2.1%、1.5%。结论本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红花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紫丁香 羟基红花黄色素A (8Z)-癸烯-4 6-二炔-1-o-β-d-葡萄糖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花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蕾 符玲 +2 位作者 敬林林 阿有梅 贾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57-2461,共5页
以活性追踪为指导分离和纯化了月季花中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成分.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以活性追踪为指导分离和纯化了月季花中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成分.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了10个黄酮类化合物,采用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4和9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化学成分 槲皮素3-o-(2" 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功劳木中3个有效成分 被引量:2
8
作者 丛悦 刘静 +3 位作者 郭敬功 谢欣梅 王艳 李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测定功劳木中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1)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为功劳木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 目的测定功劳木中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1)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2)、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为功劳木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Hypersil-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25℃。结果化合物12,,3分别在0.12~2.40μg(r=0.999 5),0.20~4.00μg(r=0.999 6),0.07~1.40μg(r=0.999 6)与峰面积Y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0.3%,98.8%,97.2%(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功劳木中化合物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劳木 3 45 -三甲氧基苯酚-1-o-β-d-葡萄糖 erythro-syringoylglycerol-8-o-β-d-glucoside 5 5’-甲氧基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鹊肾树心材的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纪国 李俊 +4 位作者 吴强 杨瑞云 李珊 陈自占 黎露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0-783,827,共5页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 本文研究鹊肾树Streblus asper心材的乙酸乙酯部分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运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层析,反相C-18柱色谱层析和Sephadex LH-20分离、纯化,最终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并结合理化鉴定确定化合物结构为:银杏双黄酮(1)、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2)、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苷(3)、β-香树脂酮(4)、β-谷甾醇(5)、香草酸(6)、山俞酸(7)、二十六烷酸(8)。除化合物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到。此外研究了化合物1-4的抗菌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2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鹊肾树 银杏双黄酮 异黄酮-4'-甲氧基-7-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 鼠李柠檬素-3-o-β-d-半乳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明辉 杜泽南 +3 位作者 马雪祺 李永康 陈军峰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 提升赶黄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TLC法进行定性研究,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乔松素-7-O-[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 目的 提升赶黄草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TLC法进行定性研究,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乔松素-7-O-[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PHG)、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S)-六羟基联苯二酰基]-β-D-葡萄糖苷(PGHG)、thonningianin A含量。结果 显微鉴别专属性理想。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5批样品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50%乙醇浸出物含量分别为6.07%~9.55%、5.36%~7.97%、0.07%~0.23%、15.11%~23.06%,4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62~1.50、1.81~10.92、3.49~11.85、0.52~17.73 mg/g。结论 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赶黄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乔松素-7-o-β-d-葡萄糖 乔松素-7-o-[4″ 6-(S)-六羟基联苯酰基]-β-d-葡萄糖(PHG) 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 6-(S)-六羟基联苯酰基]-β-d-葡萄糖(PGHG) thonningianin A 显微鉴别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