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稳定高电压钴酸锂
1
作者 廖兴群 杨睿 +4 位作者 于立娟 胡大林 肖峰 胡菁 卢周广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1339,共9页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针对高电压下钴酸锂(LCO)中晶体结构的快速破坏和界面副反应的加剧导致高压LCO性能快速衰减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一种可调控电极/电解液界面稳定性的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2,6-吡啶二甲腈(DCPY)来克服这一挑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化学技术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分析引入和未引入DCPY添加剂电池电极界面、电解液物性和电化学性能,并结合理论计算分析DCPY添加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DCPY作为多功能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同时在正、负极表面构建一层高度稳定的界面膜,从而有效遏制电极/电解液界面副反应及过渡金属的溶解和沉积。此外,DCPY的吡啶基官能团能够与电解液中的五氟化磷(PF_(5))作用,显著降低了氢氟酸(HF)对正负极界面的腐蚀,从而有效改善商用钴酸锂软包电池的高电压稳定性。得益于上述优势,在基础电解液(Base)中添加0.5%DCPY后,商用软包全电池(Base+DCPY)的循环性能达到最优,在25℃下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80%提高到90%;45℃下循环600次,容量保持率由80%提升到85%。与此同时,DCPY的存在还能明显改善电池高温下的产气现象。此外,当工作电压提升至4.55 V时,LCO//Gr(石墨)软包全电池依然展现出良好的高温循环稳定性。这项工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高压储能电池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高电压 电解液添加剂 2 6-吡啶二甲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
2
作者 延思淼 李梦琦 +6 位作者 陈颐 钟秀驰 田滢舟 林怡然 林再帆 冉青珍 陈万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在子宫腺肌病(ADM)中的调控作用,评估JAK2抑制剂AG490对ADM的治疗潜力。方法:(1)新生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构建他莫昔芬诱导的ADM小鼠模型。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2)AG490处理人子宫内膜腺癌Ishikawa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集落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3)将ADM小鼠随机分为AG490组和ADM组,分别腹腔注射AG490和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检测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子宫组织细胞EMT、迁移和增殖相关蛋白表达;TUNEL实验检测小鼠子宫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DM小鼠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2)AG490抑制了Ishikawa细胞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P<0.05);vimentin和Slug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1),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的EMT、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Bcl-2和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P<0.05),Bax表达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抑制,凋亡水平升高(P<0.01)。(3)ADM小鼠腹腔注射AG490后,其子宫组织中p-JAK2/JAK比值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Twist表达水平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MMP-2和MMP-9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Bax比值和PC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结论: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在ADM中异常激活,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侵袭及迁移过程对ADM的发展起到调控作用。AG490通过阻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细胞EMT、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具有治疗ADM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IL-6/JAK2/STAT3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氯苯胺及邻氯硝基苯的单体氯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
3
作者 武婉璐 张玲玲 +1 位作者 王强 金彪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21,I0001-I0005,共12页
近年来,氨基取代和硝基取代的氯苯新污染物,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频繁被检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作为这些新污染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示踪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至关重要,亟需新方法支撑。为了分析水体中的2,3-二氯苯... 近年来,氨基取代和硝基取代的氯苯新污染物,在水体、土壤和大气中频繁被检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作为这些新污染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示踪它们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至关重要,亟需新方法支撑。为了分析水体中的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单体同位素指纹,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的氯单体同位素(CSIA)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加热温度、仪器分流比和驻留时间等参数,确定该方法的最优仪器条件,同时,建立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浓度标准曲线,实现单体氯同位素和浓度的同步分析。此外,分别用分子离子法和碎片离子法计算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氯同位素比值,并对这两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为2,3-二氯苯胺和邻氯硝基苯的氯单体同位素分析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单体同位素分析 氯同位素 2 3-二氯苯胺 邻氯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r_(2)Fe_(1.5)Mo_(0.5)O_(6-δ)阴极材料的改性研究
5
作者 赵佳乐 曾思梦 +3 位作者 林福华 张岩丽 王波 刘子璇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77,183,共7页
采用柠檬酸-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Ce掺杂的Sr_(2-x)Ce_(x)Fe_(1.5)Mo_(0.5)O_(6-δ)(x=0,0.05,0.1,0.15,0.2)材料,系统地研究了Ce掺杂对其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e掺杂提高了氧空位浓度和吸附氧的含量,有效提高了氧还原反应... 采用柠檬酸-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一系列Ce掺杂的Sr_(2-x)Ce_(x)Fe_(1.5)Mo_(0.5)O_(6-δ)(x=0,0.05,0.1,0.15,0.2)材料,系统地研究了Ce掺杂对其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e掺杂提高了氧空位浓度和吸附氧的含量,有效提高了氧还原反应的活性。在600℃时,Ce掺杂使阴极的极化电阻(Rp)从3.182Ω·cm^(2)(SFM)降低至1.274Ω·cm^(2)(Sr_(1.85)Ce_(0.15)Fe_(1.5)Mo_(0.5)O_(6-δ)),降低了59.96%。Sr_(1.85)Ce_(0.15)Fe_(1.5)Mo_(0.5)O_(6-δ)阴极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600℃的极化阻抗能够稳定在1.2Ω·cm^(2)长达160h。因此,Ce掺杂可以有效提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r_(2)Fe_(1.5)Mo_(0.5)O_(6-δ) 阴极 极化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吡啶甲酸电化学合成及其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淳安 徐颖华 +3 位作者 褚有群 毛信表 赵峰鸣 朱英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9-703,共5页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ichloropicolinic acid(3,6-DCP) from 3,4,5,6-tetrachloropicolinic acid(3,4,5,6-TCP) in a tank-type undivided electrolytic cell with silver cathode was investi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ichloropicolinic acid(3,6-DCP) from 3,4,5,6-tetrachloropicolinic acid(3,4,5,6-TCP) in a tank-type undivided electrolytic cell with silver cathode was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lytic performance greatly depended on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such as flow rate of electrolyte,temperature,and concentration of NaOH.The reduction of 3,4,5,6-TCP to 3,6-DCP was favored by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flow rate of electrolyte.Industrialization tests of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3,6-DCP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ilver cathode,temperature 313 K,flow rate 6 cm·s-1,concentration of NaOH 8%(mass),concentration of 3,4,5,6-TCP 5%(mass),cathode current density 600 A·m-2.Th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conversion ratio of 3,4,5,6-TCP were more than 76% and 99%,respectively.The yield of 3,6-DCP was up to 90% and DC power consumption was 2.939 kW·h·(kg 3,6-DCP)-1.The purity of the product was higher than 95%,and its melting point was 151—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电化学合成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吡啶甲酸合成方法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淳安 储诚普 +1 位作者 徐颖华 张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98-2405,共8页
3,6-二氯吡啶甲酸是一种高活性、低毒的农药,主要用作除草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综述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水解法反应选择性较高,但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肼还原脱氯-水解法和肼... 3,6-二氯吡啶甲酸是一种高活性、低毒的农药,主要用作除草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综述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合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水解法反应选择性较高,但原料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工业化;肼还原脱氯-水解法和肼还原脱氯法原料制备较为方便,设备比较简单,反应收率可达70%~80%,但反应中需使用剧毒的氰化物和肼,因此该方法逐渐被淘汰;电化学还原脱氯法是目前生产3,6-二氯吡啶甲酸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产品收率可达90%以上,产品纯度95%以上。介绍了3,6-二氯吡啶甲酸的分离方法,化学萃取法与中和结晶-萃取法相比综合性能较优,是相对较适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3,6-二氯吡啶甲酸合成研究工作的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吡啶化合物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为溴代试剂的2-溴-6-甲酰胺环己酮的合成
8
作者 朱泽楠 冯宇航 +2 位作者 高金芝 许浩亮 陆向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2-溴-6-甲酰胺环己酮是合成格列齐特的原料,由2-甲酰胺环己酮经溴代反应制得。为提高溴代反应的安全性和选择性,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代剂,探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溶剂、NBS用量和投料方式对2-溴-6-甲酰胺环己酮合成的影... 2-溴-6-甲酰胺环己酮是合成格列齐特的原料,由2-甲酰胺环己酮经溴代反应制得。为提高溴代反应的安全性和选择性,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代剂,探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反应溶剂、NBS用量和投料方式对2-溴-6-甲酰胺环己酮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BS释放溴、中间体吸收溴转化为2-溴-6-甲酰胺环己酮的过程均需要酸的参与,NBS用量过大、加入过快会快速消耗酸,不利于2-溴-6-甲酰胺环己酮的生成。以乙腈为溶剂,NBS与2-甲酰胺环己酮摩尔比为1.2∶1.0,并在反应开始时、反应20 min和40 min时分3批加入,回流反应105 min,可实现2-甲酰胺环己酮完全转化,2-溴-6-甲酰胺环己酮收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酰胺环己酮 2--6-甲酰胺环己酮 溴代反应 N-溴代丁二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二氯-2-氨基吡啶合成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维清 马梦林 张园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1165,共5页
本文报道了3,6-二氯-2-氨基吡啶的两种新合成方法。第一种方法:以3,6-二氯-2-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酰胺中间体,再霍夫曼降解得到3,6-二氯-2-氨基吡啶;第二种方法:以戊二酰亚胺为原料,采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反应,合成中间体2,3,6-三... 本文报道了3,6-二氯-2-氨基吡啶的两种新合成方法。第一种方法:以3,6-二氯-2-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酰胺中间体,再霍夫曼降解得到3,6-二氯-2-氨基吡啶;第二种方法:以戊二酰亚胺为原料,采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反应,合成中间体2,3,6-三氯吡啶,经过氨化反应得到3,6-二氯-2-氨基吡啶。并对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简单对比。最后以合成的3,6-二氯-2-氨基吡啶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了3,6-二氯-2-氟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2-氨基吡啶 2 3 6-三氯吡啶 3 6-二氯-2-吡啶甲酸 3 6-二氯-2-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甲酸合成工艺
10
作者 程超 吴萍萍 申屠宝卿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4-330,共7页
为了解决N-(4-((1R,3S,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酰胺(PIM447)中间体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1)的放大工艺问题,以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2)为原料,经氧化、氯代、卤素交换、酯化... 为了解决N-(4-((1R,3S,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酰胺(PIM447)中间体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1)的放大工艺问题,以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2)为原料,经氧化、氯代、卤素交换、酯化、Suzuki偶联、水解反应制备了化合物1。化合物2与H_(2)O2的氧化反应生成2-羧酸-5-氟吡啶-N-氧化物(化合物3)。化合物3与POCl3氯代反应得到6-氯-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4),在HBr-HOAc溶液中,化合物4发生卤素交换反应得到6-溴-5-氟吡啶-2-甲酸(化合物5)。化合物5与MeOH酯化反应生成6-溴-5-氟吡啶-2-甲酸甲酯(化合物6)。化合物6与2,6-二氟苯硼酸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6-(2,6-二氟苯基)-5-氟吡啶-2-甲酸甲酯(化合物7)。最后,化合物7在NaOH/MeOH溶液中水解生成目标化合物1,总收率达到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1R 3S 5S)-3-氨基-5-甲基环己基)吡啶-3-基)-6-(2 6-二氟苯基)-5-吡啶酰胺 6-(2 6-二氟苯基)-5-吡啶甲酸 5-吡啶-2-甲酸 SUZUKI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碱体系中电化学合成3,6-二氯吡啶甲酸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虹 储诚普 +1 位作者 徐颖华 马淳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79-383,共5页
测定了弱碱性Na_2CO_3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eCP)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氯历程:3,4,5,6-TeCP=>3,5,6-三氯吡啶甲酸(3,5,6-TrCP)=>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并研究了以3,4,5,6-TeCP为原料在弱碱水溶液中电... 测定了弱碱性Na_2CO_3水溶液中3,4,5,6-四氯吡啶甲酸(3,4,5,6-TeCP)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氯历程:3,4,5,6-TeCP=>3,5,6-三氯吡啶甲酸(3,5,6-TrCP)=>3,6-二氯吡啶甲酸(3,6-DCP).并研究了以3,4,5,6-TeCP为原料在弱碱水溶液中电解合成3,6-DCP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当以粗糙化银为阴极,电流密度为500 A/m^2,RITT为阳极,控制电解温度为(70+273)K,控制第二步反应pH≥13时,产品收率可达96%,产品纯度>98%.此外探究了Cl^-对该体系合成3,6-DCP的影响,结果表明Cl^-不利于产物收率和电流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6-二氯吡啶甲酸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RT阳极 弱碱体系 电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纤维素基Zn_(3)In_(2)S_(6)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12
作者 颜寒晖 梁吟娜 +3 位作者 熊建华 郭士光 杨崎峰 王双飞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文章研究采用蔗渣纤维素和Zn_(3)In_(2)S_(6)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法成功制备了蔗渣纤维素基Zn_(3)In_(2)S_(6)(SBC@ZIS)光催化剂,并利用SBC@ZIS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2,4-DCP)。运用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SEM-EDS、XPS和XRD对SBC@ZI... 文章研究采用蔗渣纤维素和Zn_(3)In_(2)S_(6)为原料,通过化学交联法成功制备了蔗渣纤维素基Zn_(3)In_(2)S_(6)(SBC@ZIS)光催化剂,并利用SBC@ZIS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2,4-DCP)。运用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SEM-EDS、XPS和XRD对SBC@ZIS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TOC分析SBC@ZIS降解2,4-DCP的性能。FT-IR和XRD结果证实了SBC与ZIS的结合未显著改变ZIS的结构。通过SEM-EDS表征发现,SBC载体上具有O、C、Zn、In和S元素,在XPS表征中,SBC@ZIS表现出与ZIS同样的衍射峰,两者表征均证明了ZIS很好地负载在SBC上。紫外可见漫反射表明ZIS固定于SBC后,其光吸收范围发生了红移,即从524 nm红移至600 nm,表明SBC@ZIS有利于提高ZIS在可见光下的吸收范围。通过单因素实验可知,在最优条件下,SBC@ZIS对2,4-DCP(50 mg/L)的降解率可达87%,相较于单独ZIS光催化提高了10个百分点。并且总有机碳的去除率达到了71%,相较于ZIS提高了17个百分点。将Zn_(3)In_(2)S_(6)负载于蔗渣纤维素上,有利于提高回收利用性和光催化性能,为2,4-DCP的高效降解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_(3)In_(2)S_(6) 蔗渣纤维素基SBC 2 4-二氯苯酚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吡啶甲酸)二(邻氟苄基)锡和一维链状4-吡啶甲酸三(邻氟苄基)锡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复兴 邝代治 +2 位作者 王剑秋 冯泳兰 陈志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2,共6页
μ-氧-双[三(邻氟苄基)锡]与2-吡啶甲酸或4-吡啶甲酸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有机锡配合物二(2-吡啶甲酸)二(邻氟苄基)锡(1)和一维链状4-吡啶甲酸三(邻氟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 μ-氧-双[三(邻氟苄基)锡]与2-吡啶甲酸或4-吡啶甲酸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有机锡配合物二(2-吡啶甲酸)二(邻氟苄基)锡(1)和一维链状4-吡啶甲酸三(邻氟苄基)锡(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I41/a,晶体学参数:a=1.5620(3)nm,b=1.5620(3)nm,c=1.9847(4)nm,α=β=γ=90°,V=4.8424(16)nm3,Z=8,Dc=1.594Mg·m-3,μ(MoKα)=11.06cm-1,F(000)=2320,R1=0.0243,wR=0.0625。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0.8698(3)nm,b=1.8805(7)nm,c=1.4751(5)nm,β=90.937(6)°,V=2.4123(15)nm3,Z=4,Dc=1.564Mg·m-3,μ(MoKα)=11.07cm-1,F(000)=1136,R1=0.0288,wR2=0.0579;配合物1为单体结构,中心锡为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通过4-吡啶甲酸配体氮原子的桥联,形成五配位三角双锥型的链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配合物 2-吡啶甲酸 4-吡啶甲酸 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氧化合成2-吡啶甲酸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克昌 张恒彬 +2 位作者 曹学静 余建国 张玉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93-2296,共4页
以2-甲基吡啶为原料,用电化学方法合成了2-吡啶甲酸.研究了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反应物2-甲基吡啶浓度和阳极电位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电化学方法合成2-吡啶甲酸的选择性高达95.3%,电流效率可达到45.3%.
关键词 2-甲基吡啶 2-吡啶甲酸 电氧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相法合成2-吡啶甲酸钴、镍配合物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迪 李春春 +2 位作者 钟国清 顾梅 陈东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3,共4页
利用乙酸钴(Ⅱ)、氯化镍(Ⅱ)和2-吡啶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法合成了2-吡啶甲酸钴(Ⅱ)、镍(Ⅱ)配合物M(C5H4NCOO)2.xH2O(M=Co,Ni;x=6,3),用EDTA配位滴定、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 利用乙酸钴(Ⅱ)、氯化镍(Ⅱ)和2-吡啶甲酸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法合成了2-吡啶甲酸钴(Ⅱ)、镍(Ⅱ)配合物M(C5H4NCOO)2.xH2O(M=Co,Ni;x=6,3),用EDTA配位滴定、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2-吡啶甲酸中的羧基氧原子和杂环氮原子及水分子参与配位,其热分解包括失水、配体的氧化分解过程,最后完全形成金属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吡啶甲酸 钴配合物 镍配合物 室温固相合成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框式”电解槽中直接电氧化合成2-吡啶甲酸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成盈 金少华 +1 位作者 赵建宏 王留成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31,共3页
以Ti/PbO2为阳极,Pb为阴极,硫酸为支持电解质,在阳离子交换膜为隔膜的"板框式"电解槽中直接电氧化2-甲基吡啶(2-MP)合成2-吡啶甲酸(2-PCA)。在阳极电解液中2-MP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和25%、通电量为理论通电量的0.5倍、... 以Ti/PbO2为阳极,Pb为阴极,硫酸为支持电解质,在阳离子交换膜为隔膜的"板框式"电解槽中直接电氧化2-甲基吡啶(2-MP)合成2-吡啶甲酸(2-PCA)。在阳极电解液中2-MP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和25%、通电量为理论通电量的0.5倍、电流密度50 mA/cm2、温度50℃的条件下,2-PCA的平均收率为94.19%,平均电流效率为5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框式”电解槽 2-甲基吡啶 电氧化 2-吡啶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5-二((4′-羧基苄基)氧)苯甲酸和4′-(4-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为混合配体的两个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乔宇 尉兵 +4 位作者 王璐瑶 李秀颖 车广波 刘春波 张兴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1266,共6页
在水热条件下,以3,5-二((4'-羧基苄基)氧)苯甲酸(H_3bob)和4'-(4-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PYTPY)为混合配体构筑了2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H_2bob)_2(PYTPY)]_n(1)和[Mn(H_2cb)_2(PYTPY)]_n(2),利用元素分析、... 在水热条件下,以3,5-二((4'-羧基苄基)氧)苯甲酸(H_3bob)和4'-(4-吡啶基)-2,2':6',2"-三联吡啶(PYTPY)为混合配体构筑了2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H_2bob)_2(PYTPY)]_n(1)和[Mn(H_2cb)_2(PYTPY)]_n(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为一维链状结构.此外,2个配合物展示了优良的热稳定性。磁化率的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在2K和8K以下时展示了反铁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3 5.二((4’-羧基苄基)氧)苯甲酸 4’-(4-吡啶基).2 2 6 2-三联吡啶 晶体结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载银电极的制备及其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的脱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淳安 胡义娇 徐颖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实验采用了卤素离子预吸附方法,制备了附载型高分散碳载银(Ag\C)催化剂,初步分析了卤素离子对碳载银制备的影响;采用了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碳载银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 实验采用了卤素离子预吸附方法,制备了附载型高分散碳载银(Ag\C)催化剂,初步分析了卤素离子对碳载银制备的影响;采用了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方法对碳载银进行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电还原效果.实验表明:功能离子的预吸附有利于小粒径粒子的生长和均匀分布;卤素离子对银分散能力的顺序为Cl-<Br-<I-;碳载银微电极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电还原有催化作用,银粒径越小,催化效果越好;3,4,5,6-四氯吡啶甲酸在碳载银上的电还原是受吸附控制的完全不可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载银 3 4 5 6-四氯吡啶甲酸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6-二氯苯甲酸桥联的双核锰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春华 唐斯萍 +2 位作者 陈满生 邝代治 邓奕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
A dinuclear manganese(Ⅱ) complex, [Mn2(L1)2(phen)4]·(ClO4)2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HL1=2,6-dichlorobenzoic acid, phen=1,10-phenanthroline).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A dinuclear manganese(Ⅱ) complex, [Mn2(L1)2(phen)4]·(ClO4)2 (1),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HL1=2,6-dichlorobenzoic acid, phen=1,10-phenanthroline).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1.112 3(4) nm, b=1.378 2(4) nm, c=2.085 7(3) nm, α=93.768(2)°, β=90.606(10)°, γ=95.606(3)°, V=3.174 8(15) nm3, Z=2, C62H38Cl6Mn2N8O12, Mr=1 409.58, Dc=1.475 g·cm-3, μ=0.718 mm-1, F(000)=1 428, R=0.064 3, wR=0.138 3. In the crystal the manganese atom is six-coordinated by two oxygen atoms from two different 2,6-dichlorobenzolate molecules and four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1,10-phenanthroline molecules, completing an octahedral geometry. CCDC: 692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物 晶体结构 2 6-二氯甲酸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促进海洋真菌Fusarium sp.ZZF51产生代谢产物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倪 邵长伦 +3 位作者 何丽仙 潘嘉慧 佘志刚 林永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 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络合物(1)产量和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 sp. 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一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O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络合物(1)产量和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与真菌Fusarium sp. ZZF51代谢活动的过程中,Cu(Ⅱ)能显著促使络合物(1)的产生,但对真菌的生长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FUSARIUM sp.ZZF51 代谢产物 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 02)合铜(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