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羟丙基-β-环糊精降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并减缓其毒性作用
1
作者 邹亮 刘红 +3 位作者 郭萌萌 李风铃 谭志军 耿倩倩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6,共11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和消除动态差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和组织损伤,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探讨HPCD对BDE-47蓄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HPCD可显著降低BDE-47在紫贻贝各组织中的蓄积浓度,同时加快BDE-47的消除.HPCD降低了BDE-47在贻贝中的残留风险.GST、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变化分析表明,HPCD减轻了BDE-47对紫贻贝消化盲囊和性腺的氧化胁迫.BDE-47+HPCD处理组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值(IBR)低于BDE-47处理组,组织病理损伤也较轻.分子对接显示HPCD减轻BDE-47对紫贻贝的毒性,可能是基于HPCD对BDE-47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HPCD在减少海洋生物污染物积累和消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BDE-47) 羟丙-环糊精 (HPCD) 紫贻贝 蓄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调控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雨昕 薛华 +1 位作者 郭子旭 曹学锋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各型高原病的关键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可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其发病环节主要包括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血管重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是构成肺动脉壁的主要细胞,其增殖肥大是HPH结构重塑的重要病理特征。因此,探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状态是肺血管结构重塑的核心研究领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通路己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信号通路之一,抑制G6PD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重塑可以逆转HPH。为了更清晰理解HPH发病机制与G6PD通路之间的关系,本文围绕G6PD调控低氧诱导的PASMCs代谢转变与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HPH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葡萄-6-磷酸脱氢酶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代谢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确证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1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1H-NMR和13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α-1→6-环糊精 红外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2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曹新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7,共3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获得焓变(△H)为23.70kJ/mol,熵变(△S)为0.0394kJ/(mol·K),速度常数k为0.228min-1,半衰期为3.04min,玻璃化温度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葡萄(α-1→6)-环糊精 玻璃化温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席小辉 胡瑜文 +6 位作者 张升阳 宋欠欠 黄轩宇 金懿志 刘爱冰 李诚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汁液流失率、色泽与感官指标。结果表明,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可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延缓猪肉质构特性与色泽劣变,提高感官品质;与对照组(6 d)相比,可延长贮藏期4 d。因此,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对冷鲜猪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精油/羟丙-环糊精包合物 冷鲜猪肉 保鲜效果 指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杀灭沙门氏菌的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鲍悦忻 陈艳红 +2 位作者 马钰 黄晶晶 王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4,共10页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Technology,PDI)对食品样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的杀菌效果及作用机制。设置乙醇浓度为40%、HP-β-CD与CUR摩尔比为2:1,在45℃条件下包合4 h时,所形成的CUR包合率最大,为60.08%,该包合物经结构表征后测定其水溶性显著(P<0.05)提高,达到3.98×10^(3)μg/mL。结果表明,当包合物质量浓度(以CUR浓度计)为20µg/mL,初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落数量级为106 CFU/mL时,LED蓝光(450 nm)照射40 min可使菌落数减少3.73 lg(CFU/mL),可杀灭47.92%~64.40%的耐药沙门氏菌,并且对即食生菜中的沙门氏菌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光动力技术处理后,沙门氏菌胞内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活性氧,胞内容物明显减少,推测CUR-HP-β-CD介导的PDI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本研究将光动力杀菌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这为食品工业中防治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羟丙-环糊精 光动力技术 沙门氏菌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α-葡糖基-β-环糊精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刘璘 郑海平 王权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对经 6 α 葡糖基 β 环糊精 (G β CD)修饰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在G β CD与HRP的摩尔比为 5 ,pH 7.5条件下经低温混合处理 2 .5h后的修饰HRP获得较好的热稳定性综合改善作用。与天然酶... 对经 6 α 葡糖基 β 环糊精 (G β CD)修饰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在G β CD与HRP的摩尔比为 5 ,pH 7.5条件下经低温混合处理 2 .5h后的修饰HRP获得较好的热稳定性综合改善作用。与天然酶相比 ,修饰酶活力约为 94% ,表观热失活常数k降低至原来的 2 7%。经 75℃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6-α-葡萄基-β环糊精 G-CD 修饰作用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生鹏 张根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9-107,共9页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芦丁,包合物中二者摩尔比为1:1,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89.33%、26.67%,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游离芦丁的51倍。芦丁被包合后,其晶体衍射峰完全消失,提高了最大失重速率温度(266℃到318℃),且固态包合物呈现出不规则的片状结构,表明HPCD成功包合了芦丁。包合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显著低于芦丁(P<0.05),并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是芦丁的1.2倍。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光处理6 d后游离芦丁和包合芦丁保留率分别为31.80%、66.70%,50℃热处理15 d后保留率分别为66.91%、87.38%。因此HPCD不仅提高了芦丁的水溶性,也提升了其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使芦丁可在不同环境中发挥其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羟丙-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艳群 黄静 +8 位作者 吴梓青 谭南峰 徐嘉忆 陈佳 叶田 王根女 龙丹 许勇泉 罗自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9-137,共9页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技术,探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VOCs萃取液贮藏过程中香气损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乌龙茶VOCs萃取液在常温(25℃)贮藏7、21、42 d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的样品(处理组)中分别有39、37、35种VOC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的样品(对照组)。其中,处理组中反式-2-己烯醛、2-庚酮和2-己酮等21种VOCs含量高出对照组2倍以上。此外,热重分析发现,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延缓了样品中关键香气成分2-甲基丁醛和乙酸己酯在30~100℃条件下的损耗,同时提高α-蒎烯的热稳定性,说明该稳态化技术对于热加工过程中的乌龙茶的香气分子也具有保护作用。综上,羟丙基-β-环糊精是肉桂乌龙茶水基产品中香气分子的有效保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乌龙茶 挥发性香气成分 羟丙-环糊精 贮藏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globisporus N75 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10
作者 刘玮琼 王蕾 +1 位作者 吴敬 陈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共8页
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具有催化α-1,4-葡聚糖的外切水解和转糖基化功能,可通过转糖基活性产生非还原端连有α-1,6键的α-葡聚糖,可用于生产环交替糖及其分支衍生物和环异麦芽寡糖等新型功能糖。为了更好地将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应用于食... 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具有催化α-1,4-葡聚糖的外切水解和转糖基化功能,可通过转糖基活性产生非还原端连有α-1,6键的α-葡聚糖,可用于生产环交替糖及其分支衍生物和环异麦芽寡糖等新型功能糖。为了更好地将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应用于食品领域,该研究对来源于Bacillus globisporus N75的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在食品安全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重组表达,并通过表达宿主的选择及优化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重组蛋白产量。结果表明,宿主WHS9更有利于6-α-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重组表达,在20℃的发酵条件下,胞内外可溶性总酶活力可达2.11 U/mL;在25℃添加20 mmol/L海藻糖发酵48 h后,总酶活力可达到2.21 U/mL;优化发酵时间后,发酵36 h总酶活力可达3.14 U/mL,是优化前WHS9表达酶活力的196倍。该研究首次实现了6-α-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葡萄转移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启动子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修正紫外光谱法-电导率法定量分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组分
11
作者 杨帼君 姜怡 +5 位作者 石东坡 王渊 孙建萧 朱生华 田明磊 李赓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724,共7页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油田后期开采中常用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为了准确检测OP-20/SDS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掩蔽剂,利用其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殊结构,以及自发包结芳香...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20)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油田后期开采中常用的复配表面活性剂。为了准确检测OP-20/SDS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作为掩蔽剂,利用其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殊结构,以及自发包结芳香族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修正紫外光谱法用于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含量;同时,用电导率法定量分析二元复配体系中的SDS,研究了OP-20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谱法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含量时,SDS会对OP-20的吸光度和临界胶束浓度(C_(cmc))产生干扰。在0.2 mmol/L OP-20水溶液中加入0.4 mmol/L SDS,OP-20在最大吸收波长224 nm处的吸光度由1.727增至1.751;在0.4 mmol/L SDS水溶液中,OP-20的C_(cmc)由纯水中的0.223 mmol/L降至0.198 mmol/L。HP-β-CD对紫外光谱法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的OP-20具有显著的掩蔽作用,HP-β-CD与OP-20按物质的量比1∶1进行包结,阻断了OP-20分子和SDS分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加入HP-β-CD后,二元复配体系中OP-20的回收率由96.42%~106.92%变化至99.28%~101.38%,用紫外光谱法检测复配体系中OP-20含量的准确度明显提高。HP-β-CD消除SDS和OP-20之间相互干扰的原因为OP-20分子从宽、窄两个口径方向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包结物。采用电导率法可准确检测二元复配体系中SDS的含量,OP-20不会对SDS产生干扰。当溶液中OP-20的浓度为0.1~0.3 mmol/L时,二元复配体系中SDS的回收率为100.83%~101.92%。HP-β-CD修正紫外光谱法联合电导率法能有效检测OP-20/SDS表面活性剂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环糊精 表面活性剂 定量分析 紫外光谱法 电导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苄基氨基嘌呤结合柠檬酸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仁婵 吉宁 +3 位作者 王瑞 马超 张妮 陈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6-254,共9页
为探究柠檬酸、6-苄基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及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使用30 mg/L 6-BA、1%柠檬酸及两者复合液对水晶葡萄进行浸泡处理后贮藏于(1±0.3)℃,85%~90%相对湿度保鲜库内40 d,每10 d对各项... 为探究柠檬酸、6-苄基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及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使用30 mg/L 6-BA、1%柠檬酸及两者复合液对水晶葡萄进行浸泡处理后贮藏于(1±0.3)℃,85%~90%相对湿度保鲜库内40 d,每10 d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合处理能有效抑制水晶葡萄腐烂率、褐变率及脱落率的增加,减缓硬度、多酚、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升高,保持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接近采摘当天时的含量,使水晶葡萄采后保持良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贮藏第40天时,复合处理组果实腐烂率、褐变率及PP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51.01%、48.94%、36.80%,而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多酚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42倍、2.05倍、2.91倍,显著延缓了水晶葡萄软化和褐变。因此,6-BA和柠檬酸复合处理更有利于维持水晶葡萄贮藏期间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嘌呤 柠檬酸 水晶葡萄 贮藏品质 采后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芽胞杆菌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龙军 林陈强 +3 位作者 张慧 贾宪波 方宇 陈济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5,共6页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实现α-CGTase的安全高效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嗜热地芽胞杆菌α-CGTase基因,运用EcoRI/XhoI分别对α-CGTase基因及pBES进行双酶切,然后将该基因片...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实现α-CGTase的安全高效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嗜热地芽胞杆菌α-CGTase基因,运用EcoRI/XhoI分别对α-CGTase基因及pBES进行双酶切,然后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载体pBES中,再电转化法转化枯草芽胞杆菌RIK1285;对重组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发酵条件进行探索。【结果】(1)利用发酵培养基分泌表达α-CGTase,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发酵上清液产酶达到2.9U·mL-1。(2)TB为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甘油0.5%,蛋白胨1.2%,酵母粉2.4%,K2HPO41.64%,KH2PO40.23%);在初始pH6.5,温度为37℃下,摇瓶发酵培养24h后,α-环糊精酶的环化活性达到5.3U·mL-1,是野生菌株嗜热地芽胞杆菌(0.66U·mL-1)的8倍。【结论】成功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工程菌,并确定其最适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工程菌 α-环糊精葡萄转移酶 表达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迷迭香精油及其微胶囊对葡萄的保鲜作用
14
作者 周亚娟 张秋红 +3 位作者 吴慧 余婷 郭训练 屈畅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7,共6页
分别以柚皮精油与迷迭香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通过包埋法制备不同的微胶囊,探究不同保鲜剂对克伦生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处理的精油,其保鲜作用明显优于未处理精油组,以柚皮-迷迭香复合精油微... 分别以柚皮精油与迷迭香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通过包埋法制备不同的微胶囊,探究不同保鲜剂对克伦生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处理的精油,其保鲜作用明显优于未处理精油组,以柚皮-迷迭香复合精油微胶囊效果最好。与其他组相比,在贮藏至14 d时,复合精油微胶囊处理组的葡萄腐烂率、失重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有效抑制了葡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同时延缓了果实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上升。采用柚皮-迷迭香精油与β-CD制备的复合微胶囊更有利于保持葡萄的贮藏品质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迷迭香 Β-环糊精 微胶囊 葡萄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生产β-环糊精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玉路 王蕾 +1 位作者 陈晟 吴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181,共7页
将来自于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0b(+),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酶活检测培养基上清中的β-CGTase酶活为20 U/mL。对酶转化淀粉生成β-环糊精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底物... 将来自于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0b(+),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酶活检测培养基上清中的β-CGTase酶活为20 U/mL。对酶转化淀粉生成β-环糊精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底物马铃薯淀粉浓度15%,反应初始pH5.5,温度30℃,加酶量10 U/g干淀粉,环己烷浓度2.5%-5%(V/V),转化周期24 h,β-环糊精转化率达到最高值75.3%,是国内外报道的酶法生产β-环糊精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转移酶 Β-环糊精 酶转化 重组表达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基(α-1→6)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5,共3页
Cyclodextrins are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limited because of it′s low solubility.Branched cyclodextrin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er solubility i... Cyclodextrins are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limited because of it′s low solubility.Branched cyclodextrin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er solubility in water.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ith a high yield was described.Mal-β-CD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reverse reaction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pullulanase and identified.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ere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250 U/g β-CD of enzyme amount,molar ratio of maltose to β-CD 12∶1~16∶1,a substrate mass fraction of 80%,the pH of reaction mixture 4.5,reaction temperature 70 ℃ and reaction time 60 h respectively.The product was separated by Sephadex G25 column and further purified by Bio-gel P-2 column.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as identified by IR,ESI-MS and NMR.It was proved to be a effective method to synthesize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by using Bacillus licheniformis pullulanase.The yield of Mal-β-CD was about 56%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麦芽糖(α-1→6-环糊精 地衣芽孢杆菌普鲁蓝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对Cr(Ⅵ)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章丽 佘世科 +3 位作者 高峰 周运友 朱昌青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3-1105,共3页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μg·L-1, 检出限1.26 μg·L-1. 22种常见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对Cr2O2-7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效果. 此法用于电镀液、电镀废液中痕量Cr(Ⅵ)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6-对氨苯甲酸-脱氧)-环糊精 荧光探针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毛细管色谱柱的研制及色谱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喻红梅 秦金平 +1 位作者 乔旭 陈长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1-884,共4页
合成了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对卤代芳烃异构体以及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 合成了七(2,3-二-O-乙酰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β-环糊精,并采用静态法成功地将其涂渍到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柱效较高,热稳定性好,对卤代芳烃异构体以及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2 3--O-乙酰-6-O-叔丁二甲硅烷)-环糊精 毛细管色谱柱 异构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熏色素5-(葡萄糖基-α-1-6-葡萄糖)-羟甲基糠醛形成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
19
作者 叶国庆 牛玉敏 +2 位作者 范朝侠 杨慧 刘登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71,共10页
为探究糖熏色素5-(葡萄糖基-α-1-6-葡萄糖)-羟甲基糠醛(5-(α-D-glucopyranosyl-(1-6)-α-D-glucopyranosyloxymenthyl)-2-furancarboxaldehyde,5-GGMF)的形成途径,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蔗糖的热分解反应位点、葡萄糖与5-羟甲基糠醛(5-hy... 为探究糖熏色素5-(葡萄糖基-α-1-6-葡萄糖)-羟甲基糠醛(5-(α-D-glucopyranosyl-(1-6)-α-D-glucopyranosyloxymenthyl)-2-furancarboxaldehyde,5-GGMF)的形成途径,采用量子化学计算对蔗糖的热分解反应位点、葡萄糖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及两分子葡萄糖间的脱水反应方式、5-HMF和5-GGMF的形成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蔗糖热分解的初始位置为果糖基-氧键的裂解;葡萄糖与5-HMF或两分子葡萄糖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均是范德华力在复合物中起主导作用,且都会因为强氢键作用促进分子间脱水反应的发生;蔗糖形成5-HMF时,其热解后形成的葡萄糖部分比果糖部分生成5-HMF需要更大的活化能且反应速率更低,因此果糖部分更容易形成5-HMF,而在果糖部分形成5-HMF的两条路径中,路径5比路径4更容易发生,因为路径5在能量上和反应动力学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蔗糖形成5-GGMF的途径中,转糖基化路径能垒总体较低,相较于二糖脱水路径和三糖脱水路径都更加有利,其中路径C2,即蔗糖热解生成果糖和葡萄糖,然后葡萄糖与5-HMF反应先生成5-葡萄糖氧甲基糠醛,后者再与一分子游离的葡萄糖生成5-GGMF,此路径最有利于5-GGMF的生成,无论是从能垒角度,还是动力学上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控制和干预糖熏产品的色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熏色素 5-(葡萄-1-6-葡萄糖)-羟甲糠醛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鹏 王展 +2 位作者 沈汪洋 吴进菊 于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6-49,共4页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00.00~500.00℃,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为49.54 kJ/mol,指前因子为27.54 min^(-1),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3/2),分解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酚 麦芽糖-环糊精 包合物 热分解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