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11钛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间接触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智 张立文 顾森东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9-513,共5页
基于稳态热流法,利用自制的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对TC11钛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间的接触换热进行测试,探讨了界面荷载、界面温度、接触面粗糙度和玻璃润滑剂对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触换热系数随界面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与... 基于稳态热流法,利用自制的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对TC11钛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间的接触换热进行测试,探讨了界面荷载、界面温度、接触面粗糙度和玻璃润滑剂对接触换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接触换热系数随界面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与界面荷载的幂指数函数近似成正比关系;接触换热系数随界面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呈增大趋势;在相对较小的粗糙度范围内,产生接触换热系数随接触面粗糙度增加而增大的反常现象;玻璃润滑剂的存在使接触换热系数降低了1~2个数量级,厚度的影响尤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换热系数 TC11钛合金 5crmnmo模具钢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界面接触换热系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立文 朱德才 +2 位作者 邢磊 张国梁 韦荣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利用自制的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对铸造铝合金和挤压铝合金分别与5CrMnMo模具钢的接触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铝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间的接触换热系数随接触表面温度和载荷的变化,发现接触换热系数与温度并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 利用自制的接触换热系数测量装置对铸造铝合金和挤压铝合金分别与5CrMnMo模具钢的接触换热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铝合金与5CrMnMo模具钢间的接触换热系数随接触表面温度和载荷的变化,发现接触换热系数与温度并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而与载荷的指数近似成正比关系,并且在相同的接触条件和测量条件下铸造铝合金与5CrMnMo的接触换热系数普遍要比挤压铝合金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换热系数 铝合金 5crmn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锻造4Cr5MoSiV1模具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科 陈建华 李相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2,共5页
为了研究多向锻造4Cr5MoSiV1模具钢的显微组织以及高温性能,对该模具钢试样进行了多向锻造处理,并与多向锻造前的坯料试样进行对比,测试和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450℃高温测试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向锻造显著细... 为了研究多向锻造4Cr5MoSiV1模具钢的显微组织以及高温性能,对该模具钢试样进行了多向锻造处理,并与多向锻造前的坯料试样进行对比,测试和分析了试样的显微组织、450℃高温测试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向锻造显著细化了内部晶粒,改善了试样内部显微组织,明显提高了试样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耐磨损性能。与多向锻造前4Cr5MoSiV1模具钢坯料试样相比较,多向锻造后该模具钢锻造试样在450℃高温测试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增大幅度达60.78%,屈服强度增大幅度达73.54%,摩擦磨损5 min后的磨损体积减小幅度达52.78%,摩擦磨损20 min后的磨损体积减小幅度达55.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模具钢 多向锻造 高温力学性能 高温耐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热挤压模具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赛 张彦敏 +3 位作者 宋克兴 杨少丹 龙伟民 陈阳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65,共6页
针对5Cr Mn Mo热挤压模具的断裂失效,通过分析模具结构及工作状况,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对模具的服役状况、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具的结构及受力特点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是模具出现... 针对5Cr Mn Mo热挤压模具的断裂失效,通过分析模具结构及工作状况,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测试等分析手段对模具的服役状况、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具的结构及受力特点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是模具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模具表面加工质量差、组织中存在一次碳化物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带状偏析对模具的失效起到了加剧作用;粗糙表面磨损形成裂纹源,而粗大的碳化物和带状偏析降低了模具的韧性,在巨大的应力集中作用下裂纹迅速扩展,最终导致了模具沿晶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热挤压 断裂失效 5crmn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热作模具的堆焊修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怀建 伍光凤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0期84-87,103,共5页
针对5CrMnMo热作模具,选用D397和D337焊条作为堆焊材料,采用直流反接法对其进行手工电弧焊修复。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仪观察、测试并分析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堆焊层的组织形貌、性能和硬度,得出选用D397焊条,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 针对5CrMnMo热作模具,选用D397和D337焊条作为堆焊材料,采用直流反接法对其进行手工电弧焊修复。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仪观察、测试并分析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堆焊层的组织形貌、性能和硬度,得出选用D397焊条,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mnmo 热作模具 堆焊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NiMo模具钢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罗静 黎瑞敏 +1 位作者 李沛海 梁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05-208,共4页
采用药芯焊丝在5CrNiMo模具钢基体上进行堆焊试验,对直接堆焊强化层材料和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时各堆焊界面的组织,显微硬度,堆焊试样力学性能,熔合区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焊过渡层能有效改善基体、过渡层及强化层堆... 采用药芯焊丝在5CrNiMo模具钢基体上进行堆焊试验,对直接堆焊强化层材料和堆焊过渡层+强化层材料时各堆焊界面的组织,显微硬度,堆焊试样力学性能,熔合区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堆焊过渡层能有效改善基体、过渡层及强化层堆焊界面的显微组织;形成一个新的二级硬度梯度,使基体到强化层金属的过大硬度梯度得到明显减缓,实现了组织、硬度与合金元素的合理过渡。堆焊试样的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NiMo模具钢 堆焊 显微组织 过渡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钢中、小型热锻模具的强韧化热处理 被引量:2
7
作者 赵仁高 鲁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74,共2页
5CrMnMo钢中、小型热锻模具经强韧化工艺处理后与经常规工艺热处理相比,强韧性、疲劳抗力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质量稳定。
关键词 5crmnmo 强韧化 热处理 强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铌部分替代钒的4Cr5MoSiV热模具钢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耿在丹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29-31,共3页
通过对4Cr5MoSiV热模具钢中奥氏体存在形式的分析,提出以0.1%的铌替代传统型热模具钢中约0.43%的钒这一新方案,并对两种采用同样的热处理过程的试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Cr5MoSiV钢中以铌部分替代钒后... 通过对4Cr5MoSiV热模具钢中奥氏体存在形式的分析,提出以0.1%的铌替代传统型热模具钢中约0.43%的钒这一新方案,并对两种采用同样的热处理过程的试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Cr5MoSiV钢中以铌部分替代钒后钢的热强度和热硬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钢 奥氏体硬度 4Cr5MoS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W2Si冷作模具钢堆焊焊条的研制
9
作者 江秋 于燕 杨海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4-206,共3页
为了开发针对5CrW2Si冷作模具钢修复堆焊焊条,采用H08A焊芯,设计了一种堆焊焊条,在Q235钢板上进行堆焊。对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磨损测试和X-ray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由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 为了开发针对5CrW2Si冷作模具钢修复堆焊焊条,采用H08A焊芯,设计了一种堆焊焊条,在Q235钢板上进行堆焊。对堆焊层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硬度和磨损测试和X-ray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由大量板条状马氏体、少量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堆焊件表层的洛氏硬度≥55 HRC,而堆焊层横断面的显微硬度由母材至堆焊层明显增加(203 HV→861 HV),硬度较高;堆焊件表层平均失重为0.01121 g,耐磨性较好;堆焊层未发现裂纹存在。所研制焊条满足了5CrW2Si冷作模具钢的修复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W2Si冷作模具钢 堆焊焊条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钢热锻模具的复合等温热处理工艺研究
10
作者 王增强 李明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07-208,212,共3页
在对5Cr Mn Mo钢制造的球头座热锻模具失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复合等温热处理对5Cr Mn Mo钢组织、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研究认为:5Cr Mn Mo钢热锻模经860℃淬火+280℃等温+440℃回火,使模具心部获得回火下贝氏体组织,硬度45~48 HRC... 在对5Cr Mn Mo钢制造的球头座热锻模具失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复合等温热处理对5Cr Mn Mo钢组织、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研究认为:5Cr Mn Mo钢热锻模经860℃淬火+280℃等温+440℃回火,使模具心部获得回火下贝氏体组织,硬度45~48 HRC,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锻模具脆裂,模具寿命可得到显著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mnmo 热锻模具 复合等温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热作模具钢5CrNiMoSr合金化组织与性能分析
11
作者 高生祥 邓丽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2,66,共4页
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锑到新型热作模具钢5Cr Ni Mo Sr中进行合金化,并利用OM、SEM、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阻炉等进行了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耐高温腐蚀性和热疲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型热作模具钢5Cr Ni Mo Sr中添加合金元素锑,有... 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锑到新型热作模具钢5Cr Ni Mo Sr中进行合金化,并利用OM、SEM、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阻炉等进行了显微组织、耐磨损性、耐高温腐蚀性和热疲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型热作模具钢5Cr Ni Mo Sr中添加合金元素锑,有利于细化模具钢的显微组织,提高模具钢的耐磨损性、耐高温腐蚀性和热疲劳性。该模具钢中锑的含量不宜过多,优选含量为0.6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5CrNiMoSr 高温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邱宇 袁飞 +4 位作者 曾元松 孟强 罗锐 董继红 赵华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7,共7页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进行单道次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750~1050℃,应变速率0.001~0.1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观察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根据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构建了03真应变下...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进行单道次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其在变形温度750~1050℃,应变速率0.001~0.1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并观察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根据试验得到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构建了03真应变下的Arrhenius高温本构模型,并在动态材料模型基础上绘制了热加工图,从而得到该钢的合理热加工区间。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的变形抗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而显著降低;4Cr5MoSiV1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59452 kJ·mol^(-1);在试验参数范围内,4Cr5MoSiV1钢合理的热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1050℃、应变速率0.001~0.01s^(-1),此时组织中的碳化物细小且弥散分布,第二相强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 热变形行为 本构模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的热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修正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邱宇 李绍伟 +3 位作者 曾元松 孟强 罗锐 董继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3,共7页
借助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研究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在变形温度为750~1050℃、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的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大;... 借助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研究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在变形温度为750~1050℃、应变速率为0.001~0.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特征。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的流变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大;动态再结晶在低应变速率与高变形温度下更易发生;得到4Cr5MoSiV1钢在该变形参数下的热变形激活能为704.73 k J·mol^-1,建立了应变量为0.2时的Arrhenius高温本构模型,本构参数的拟合相关系数在95%以上。针对传统本构模型的不足,构建了耦合应变量的改进型本构模型,并对本构参数进行了3次、6次及9次拟合。结果表明,9次拟合的相关系数超过97.94%,可以更准确地预测4Cr5MoSiV1钢的热变形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4CR5MOSIV1 热变形 本构模型 耦合应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含量对4Cr5MoV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俊杰 周健 +2 位作者 刘建雄 迟宏宵 林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5,共8页
采用室温至600℃的自约束冷热疲劳试验方法对含不同质量分数(1.8%,3.1%)钼的4Cr5MoV热作模具钢进行了试验,分析了表面与截面裂纹形貌、显微组织以及硬度变化,研究了钼含量对该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000次冷热疲... 采用室温至600℃的自约束冷热疲劳试验方法对含不同质量分数(1.8%,3.1%)钼的4Cr5MoV热作模具钢进行了试验,分析了表面与截面裂纹形貌、显微组织以及硬度变化,研究了钼含量对该热作模具钢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000次冷热疲劳循环后,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表面产生细小稀疏裂纹,并且裂纹数量明显少于含质量分数1.8%钼的试验钢,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具有更高的抗回火软化性,高的表面硬度可以延缓模具钢中冷热疲劳裂纹的萌生;经2 000次冷热疲劳循环后,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截面裂纹扩展深度大于含质量分数1.8%钼的试验钢,其裂纹扩展速率较大,这与含质量分数3.1%钼的试验钢具有较低的室温冲击韧性和大量碳化物的粗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V热作模具钢 冷热疲劳裂纹 显微硬度 抗回火软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Cr5型冷作模具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红庆 魏金龙 +2 位作者 邓志鹏 宁辉 吴晓春(指导)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07-112,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冲击试验机等对比分析7Cr5Mo2V钢与9Cr5Mo2V钢的退火态组织以及淬火与回火后的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能,讨论了碳含量对Cr5型冷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Cr5Mo2V钢与9Cr5Mo2V钢...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及冲击试验机等对比分析7Cr5Mo2V钢与9Cr5Mo2V钢的退火态组织以及淬火与回火后的硬度、冲击韧性和耐磨性能,讨论了碳含量对Cr5型冷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Cr5Mo2V钢与9Cr5Mo2V钢的退火态组织均为粒状珠光体及碳化物;随着碳质量分数由0.7%增加至0.9%,钢中宏观偏析更加明显,大颗粒共晶碳化物增多,且尺寸增大;经淬火与回火后,9Cr5Mo2V钢的硬度为58~61 HRC,比7Cr5Mo2V钢的高1~2 HRC,9Cr5Mo2V钢的冲击韧性差于7Cr5Mo2V钢的;含碳含量较高的9Cr5Mo2V钢的耐磨性能优于含碳含量较低的7Cr5Mo2V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含量 Cr5型冷作模具钢 退火态组织 碳化物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温度对4Cr5MoSiV1Sr1W1模具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科 石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3-105,109,共4页
采用不同始锻和终锻温度对4Cr5MoSiV1Sr1W1模具钢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与始锻温度1050℃(磨损体积28.5×10^-3 mm^3,热疲劳裂纹9级)相比,1125℃始锻时4Cr5MoSiV1Sr1W1模具钢的磨损体积减... 采用不同始锻和终锻温度对4Cr5MoSiV1Sr1W1模具钢进行了锻造,并进行了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与始锻温度1050℃(磨损体积28.5×10^-3 mm^3,热疲劳裂纹9级)相比,1125℃始锻时4Cr5MoSiV1Sr1W1模具钢的磨损体积减小40.5%,热疲劳裂纹级别减小5级;与终锻温度850℃(磨损体积26.8×10^-3mm^3,热疲劳裂纹8级)相比,900℃终锻时模具钢的磨损体积减小36.7%,热疲劳裂纹级别减小4级。为了提高4Cr5MoSiV1Sr1W1模具钢试样的抗磨损性能和热疲劳性能,优化后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分别为1125、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SiV1Sr1W1模具钢 锻造温度 耐磨损性能 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4Cr5W2VSi热作模具钢表面渗氮层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凤霞 王晓燕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8-221,共4页
为了提高4Cr5W2VSi热作模具钢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及组织稳定性,在渗氮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前期热处理工艺对4Cr5W2VSi热作模具钢的表面渗氮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对该模具钢进行4种不同的热处理后得到的渗氮层组织、强度和硬... 为了提高4Cr5W2VSi热作模具钢表面硬度、改善其耐磨性及组织稳定性,在渗氮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前期热处理工艺对4Cr5W2VSi热作模具钢的表面渗氮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对该模具钢进行4种不同的热处理后得到的渗氮层组织、强度和硬度对比分析,获得了4Cr5W2VSi热作模具钢适宜的渗氮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W2VSi模具钢 热处理 渗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NiMo模具钢的热处理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童高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173,共4页
对深冷处理后的5CrNiMo模具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研究了100~600℃不同回火温度对钢组织、硬度、耐磨性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300℃低温回火处理时组织主要为粗大的片状马氏体,硬度较高但耐磨性较低,冲击韧性较差,断口中... 对深冷处理后的5CrNiMo模具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回火处理,研究了100~600℃不同回火温度对钢组织、硬度、耐磨性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300℃低温回火处理时组织主要为粗大的片状马氏体,硬度较高但耐磨性较低,冲击韧性较差,断口中出现大面积的平整断裂面,脆性较高。当回火温度超过300℃时,组织发生转变,硬度有所降低,但耐磨性及冲击韧性明显提高;当回火温度为500℃时,粗大的片状马氏体消失,组织为细小的隐针状马氏体,耐磨性较高;当回火温度达到600℃时,组织主要为细小的粒状回火索氏体,同时冲击韧性达到峰值,断口中出现大量较小较深的断裂韧窝,硬度及耐磨性降低。深冷后500℃回火有利于提高5CrNiMo模具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NiMo模具钢 回火 组织 硬度-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5CrNiMo模具钢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新军 李萌蘖 卜恒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共6页
5CrNiMo钢是传统的低合金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以及高的耐磨性,但高温下热稳定性差,强度低,只在普通热锻模中广泛应用,而且使用寿命不长。为了提高5CrNiMo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其力学性能。介绍了提高5CrNiMo钢力学性能的主要... 5CrNiMo钢是传统的低合金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强度以及高的耐磨性,但高温下热稳定性差,强度低,只在普通热锻模中广泛应用,而且使用寿命不长。为了提高5CrNiMo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其力学性能。介绍了提高5CrNiMo钢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分析总结了常用方法(合金化、变质处理、热处理、表面处理)提高5CrNiMo钢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阐述了5CrNiMo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5CrNiMo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NiMo 模具钢 力学性能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5Mo2NiV热作模具钢淬回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小娣 杨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132,共3页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4Cr5Mo2NiV模具钢淬火、回火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4Cr5Mo2NiV钢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4Cr5Mo2...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4Cr5Mo2NiV模具钢淬火、回火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火态4Cr5Mo2NiV钢组织主要为板条状、针状马氏体以及少量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4Cr5Mo2NiV钢硬度先升高后降低。1010℃淬火,4Cr5Mo2NiV钢硬度达到最大值58.3 HRC。当回火温度在400~650℃,4Cr5Mo2NiV钢回火后出现二次硬化现象。4Cr5Mo2NiV钢最佳淬、回火工艺为1010℃淬火+600℃回火,此工艺下,4Cr5Mo2NiV钢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5Mo2NiV模具钢 淬火 回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