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盛夏7月500hPa月平均环流场的EOF分析 |
袁景凤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
2
|
安徽夏季雨型与亚欧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特征 |
吴有训
程雪生
胡安霞
王宪政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3
|
北半球4月份500hPa月平均场遥相关型及其与我国降水异常的关系 |
施能
鲁建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
1995 |
9
|
|
|
4
|
南半球500hPa月平均场谱物理量的气候特征 |
王梅华
周琴芳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
5
|
山西春季降水与500hPa环流场及太平洋海温场异常的关系 |
周晋红
荆肖军
任慧龙
李芬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
6
|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的若干环流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
李巧萍
王盘兴
李丽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
7
|
恢复近百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试验 |
龚道溢
王绍武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
8
|
500hPa气候高度场强度及谱结构的季节变化与半球际差异 |
李雅芬
王盘兴
李巧萍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
9
|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 |
周国华
王盘兴
施宁
李巧萍
佘高杰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10
|
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异常持续性初步分析 |
李丽平
李巧萍
王盘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11
|
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均匀和非均匀异常指数的时滞性分析 |
李巧萍
王盘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
12
|
青藏高原东北侧1997年春夏大旱的500hPa环流异常诊断分析 |
俞亚勋
王宝灵
郭慧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
2000 |
4
|
|
|
13
|
夏季500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环流条件的诊断分析 |
章国材
李晓莉
乔林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
14
|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
李栋梁
陈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9
|
|
|
15
|
气候平均风场作用下热带太平洋主流系和赤道行星波研究 |
石强
蒲书箴
苏洁
尹杰
|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
16
|
黑龙江省夏季雨日变化及前期环流特征 |
张健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7
|
2010年9—10月云南连阴雨发生的事实和成因分析 |
周建琴
晏红明
郑建萌
黄玮
秦香婷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
18
|
中国7月降水分型及其成因 |
熊敏诠
陈菊英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
19
|
2004年北半球大气环流及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
陈丽娟
许力
江滢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
20
|
东亚中纬冬季雪盖异常对初夏环流的影响 |
杨秋明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