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hPa气候高度场强度及谱结构的季节变化与半球际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雅芬 王盘兴 李巧萍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7-457,共11页
用半球气候场强度指数 ( Ic)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 ,分析了北、南半球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环流特征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强度冬强于夏 ,南半球强于北半球 ;半球环流向夏季的转换速度北南半球相当 ,而向冬... 用半球气候场强度指数 ( Ic)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 ,分析了北、南半球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环流特征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强度冬强于夏 ,南半球强于北半球 ;半球环流向夏季的转换速度北南半球相当 ,而向冬季的转换北半球较南半球快。2 )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具有简单的球函数谱结构 ,它们主要由超长波波段的球函数 ( 0≤m、k≤ 3,m、k不全为 0 )、特别是其中的带状球函数 ( m=0 )构成 ,因而具有低阶、低维的特征。 3)对北半球用约 2 0个重要球函数分量 (按 r*m,k≥ 0 .0 5%标准 )即可相当精确地拟合其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 ,而对南半球仅用 1 0个重要球函数分量即可相当精确地拟合其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 ;因此 ,北半球气候高度场球函数谱结构较南半球复杂。 4 )北半球 50 0 h Pa气候高度场的季节变化较南半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气候高度场强度 季节变化 半球际差异 谱结构 环流 气候场强度 球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定常波不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国华 王盘兴 +2 位作者 施宁 李巧萍 佘高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6,共9页
提出并阐明Lorenz环流分解意义下的定常波不平稳性概念,它是月平均图上纬向波动分量气候变率与定常波强度相对大小的表征。根据Lorenz环流分解,定义全域(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Ius(Iu1s),分析了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定常波强度较大的30&... 提出并阐明Lorenz环流分解意义下的定常波不平稳性概念,它是月平均图上纬向波动分量气候变率与定常波强度相对大小的表征。根据Lorenz环流分解,定义全域(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Ius(Iu1s),分析了北半球500hPa位势高度场定常波强度较大的30°—60°N纬带的定常波不平稳性,结果表明:(1)全域定常波不平稳带位置存在季节性北进、南退过程。平稳的定常波出现在冬季的35°—55°N的中纬度带和夏季的副热带地区(35°N以南),分别与冬季的东亚大槽、北美槽和较弱的欧洲槽,以及夏季的副热带高压等系统相联系。不平稳度的高值中心出现在春季的35°N和夏季的50°N,这与定常波强度季节变化和月平均图上槽脊位置、强度年际异常有关。(2)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存在着明显的纬向不对称性。平稳带通常位于定常波的强槽强脊所控制的区域,而不平稳带通常位于定常波强度较弱的区域。副热带(35°N及以南)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冬强于夏,中纬度(35°N及以北)则夏强于冬。夏季局域定常波不平稳度地理分布具有复杂的结构。但无论冬夏,北欧是定常波最不平稳的地区,北美大陆附近的定常波则相对平稳。(3)夏季,从华北经东北至北太平洋存在一个定常波不平稳度高值带,其高值中心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部(45°N,130°E),主要影响中国北方(东北、华北、西北),可能是该区夏季气候脆弱带的环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位势高度场 定常波不平稳性 定常波不平稳度 气候脆弱带 环流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hPa气候异常高度场强度及谱结构的季节变化与半球际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雅芬 李巧萍 +1 位作者 王盘兴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7-587,共11页
用半球气候异常场强度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分析了北、南半球500hPa气候异常高度场的环流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半球异常冬强于夏,北半球强于南半球。2)500hPa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具有低阶、低维的特征,它们主要由超长波及长波波段(0... 用半球气候异常场强度及球函数分析改进方案,分析了北、南半球500hPa气候异常高度场的环流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半球异常冬强于夏,北半球强于南半球。2)500hPa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具有低阶、低维的特征,它们主要由超长波及长波波段(0≤m、k≤6)的球函数构成。3)北半球500hPa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集的球函数谱结构较南半球复杂,夏季较冬季复杂。仅用超长波及长波波段的球函数拟合半球500hPa异常位势高度场,就可保证其有足够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位势高度场 气候异常场强度 球函数分析 季节变化 半球际差异 环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全球冬、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和500 hPa高度场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0
4
作者 曾红玲 高新全 戴新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6-73,共8页
利用 195 8— 1997年全球海平面气压场和 5 0 0hPa高度场的月平均资料分析了 70年代中后期年代际突变前后 16a平均的冬、夏海平面气压场和 5 0 0hPa高度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发生在 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气候突变是全球性的 ;突变... 利用 195 8— 1997年全球海平面气压场和 5 0 0hPa高度场的月平均资料分析了 70年代中后期年代际突变前后 16a平均的冬、夏海平面气压场和 5 0 0hPa高度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发生在 70年代中后期的年代际气候突变是全球性的 ;突变后与突变前相比 ,冬季海平面气压场上的阿留申低压增强并发生了东移 ,与之对应的冬季 5 0 0hPa高度场上的东亚大槽减弱 ,同时也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东移 ;冬季 ,蒙古高压北部减弱 ,南部稍有增强 ;夏季 ,印度低压和东亚的季风低压均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平面气压场 500hpa高度场 年代际气候突变 冬季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高度场和海温场变化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严华生 严小冬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5-414,共10页
利用 1 95 2~ 2 0 0 1年我国 1 60个测站汛期降水和前期 5 0 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资料以及三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求最大复相关系数的方法 ,把前期不同时间步长、不同时段的高度场和海温场同时作为预报因子与汛期降水求相关。结果发... 利用 1 95 2~ 2 0 0 1年我国 1 60个测站汛期降水和前期 5 0 0hPa高度场和太平洋海温场资料以及三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求最大复相关系数的方法 ,把前期不同时间步长、不同时段的高度场和海温场同时作为预报因子与汛期降水求相关。结果发现 :前期两个场共同作为预报因子比把其中某场单独作为预报因子的相关要好。并且存在着较好的“隔多季度相关”现象。预报因子具有实际预报意义的最佳时段为上一年的 6~ 9月。影响我国汛期降水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于高度场和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汛期降水可预报性在北方和长江以南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hPa高度场 海温场 汛期降水 最佳子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hPa位势高度场极端天气事件的NCEP集合概率预报效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段明铿 王盘兴 吴洪宝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724,共8页
基于百分位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气候等概率区间得到了位势高度场极端天气事件区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报结果检验评价方案;以此为基础,对2003年夏季亚欧区域的500hPa位势高度场极端天气事件的NCEP集合概率预报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 基于百分位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气候等概率区间得到了位势高度场极端天气事件区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报结果检验评价方案;以此为基础,对2003年夏季亚欧区域的500hPa位势高度场极端天气事件的NCEP集合概率预报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分析时段和区域内的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比气候平均状况略偏高。NCEP集合预报系统对异常偏低的极端事件的预报易偏高,但相对比较可靠;对相对异常偏高极端事件的预报频率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大而减小,时效小于3d时预报频率偏高,时效大于5d时显著偏低,预报可靠性相对差一些。2)EV(economic value,经济价值)分析表明,NCEP集合预报系统对偏高(低)极端事件的概率预报效果明显高于正常天气事件。3)预报命中率分析表明,在高概率阈值下,预报命中率较低,这与预报系统在部分个例中的不发散有关。随着概率阈值的降低,预报命中率稳步提高,说明集合成员的发散使之可以覆盖实况可能出现的区间,从而得到更好的预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预报 500hpa位势高度场 极端天气事件 概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冬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环流和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宏 赵岩 +2 位作者 李宗涛 王万筠 王蓉蓉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7-1203,共7页
利用河北省及周边73个台站1961—2009年冬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等资料,应用奇异谱分解(SVD)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河北冬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 利用河北省及周边73个台站1961—2009年冬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太平洋海温等资料,应用奇异谱分解(SVD)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河北冬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环流和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冬季降水有一定的年代际变化和周期性,从10a以下尺度看,冬季降水存在8~10和2~3a的变化周期;冬季东亚地区500hPa高度场从低纬到中高纬呈正、负、正的东亚一太平洋(EAP)遥相关型时,河北降水偏多,最明显的区域主要位于沧州和承德的东部;当北太平洋海温场为PDO正位相,赤道中太平洋SSTA为E1Nino型时,河北省冬季多雨,邢台、邯郸及沧州一带表现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空间型态 500 hPa高度场 太平洋海温异常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