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表电场的500 kV交直流同塔双回线路进入等电位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会家 刘仕奇 +4 位作者 李本良 吴田 张超 黎鹏 吕金锋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6-182,191,共8页
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线路塔头间隙紧凑且导线布置复杂,对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确定作业人员进入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等电位的体表最大电场的特性和路径,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工程的交直流同塔... 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线路塔头间隙紧凑且导线布置复杂,对进入等电位的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确定作业人员进入500 kV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等电位的体表最大电场的特性和路径,针对张北500 kV柔性直流输电线工程的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输电线路典型的直线塔,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构建模型,分析了同塔混压双回线路交流线路中相、边相和直流线路典型作业工况下,等电位人员进入等电位的所有可能路径上体表电场值的分布规律;基于体表最大电场的分布规律确定了进入等电位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在交直流同塔双回线路中交流回路塔窗内中相和边相导线处的体表电场最大值分别为1875 kV/m和1032 kV/m,在直流极导线处体表电场最大值为1110 kV/m;人员垂直进入等电位时整个过程的平均体表电场最大。对于交直流同塔混压双回线路,进入路径的角度对人体体表电场具有重要影响,进入交流酒杯塔的中相和边相等电位时的最优角度分别为45°和50°,而进入直流极导线路径的角度则为3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交直流 同塔双回 带电作业 体表电场 进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启动调试中断路器分合分试验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禹芳 宋继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7-10,共4页
在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后期的启动调试中,需要对500kV空载线路进行至少3次单分单合的冲击合闸试验。然而,有些地区在成功进行了上述试验后,还要在500kV空载线路上进行若干次的断路器分合分试验。如果线路两端未装设合闸电阻和高... 在500kV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后期的启动调试中,需要对500kV空载线路进行至少3次单分单合的冲击合闸试验。然而,有些地区在成功进行了上述试验后,还要在500kV空载线路上进行若干次的断路器分合分试验。如果线路两端未装设合闸电阻和高压并联电抗器,在500kV空载线路上进行断路器分合分试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作者根据重合闸过电压的基本理论和一些现场实际经验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分合分试验过电压在2-3pu之间(1pu=550√2,√3kV),证实了风险的存在,最后提出了规避分合分试验风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交流输电线路 启动调试 分合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负荷交流融冰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焦震 杜鹏 +3 位作者 汪晓 沈杨 杨乃旗 周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1,115,共6页
输电线路融冰方法的研究对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热传学分析了负荷交流融冰热力学特征,建立了500 kV架空输电线路JLHA3-425铝绞线覆冰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施加融冰负荷电流时覆冰导线温度分布,获取了了风速... 输电线路融冰方法的研究对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热传学分析了负荷交流融冰热力学特征,建立了500 kV架空输电线路JLHA3-425铝绞线覆冰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施加融冰负荷电流时覆冰导线温度分布,获取了了风速、环境温度、冰层厚度对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影响,并通过安双5375和安岭5376超高压线路的实际融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融冰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 导线覆冰 负荷交流融冰 A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共用超/特高压输电走廊下地面工频电场及最优相序排列方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军 吴广宁 +1 位作者 石超群 曹晓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97-2805,共9页
为减小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的地面工频电场使其达到最低水平,研究了走廊内输电线路相序排列方式与地面工频电场的关系,得到了使输电线路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通过对地面工频电场空间矢量分布和相导线电压... 为减小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的地面工频电场使其达到最低水平,研究了走廊内输电线路相序排列方式与地面工频电场的关系,得到了使输电线路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通过对地面工频电场空间矢量分布和相导线电压相位关系的分析,给出了此最优相序排列规律的物理解释。采用典型参数建立了各回导线不同布置条件下共用走廊输电线路地面工频电场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相序排列方式下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大值;找出了中部区域最大值极小时的线路相序排列方式,验证了该最优相序排列方式的正确性与适用性。最后,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的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最优相序排列方式,为各同杆双回线路均逆相序排列,且在走廊中部区域非同杆各回线路靠近走廊内侧(或距地面最近)的相线间相位应相差120°、中间导线间相位应相同,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用走廊 500 kv交流线路 相量 地面工频电场 相序排列方式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