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5%高渗腈菌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永贞
丁秀丽
+2 位作者
许中怀
徐建军
景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25-26,共2页
本文报道了5%高渗腈菌唑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香蕉发病初期施药,可取得较好的防效,800-16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防效为68%-84%。
关键词
50%高渗腈菌唑乳油
防治
香蕉
叶斑病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高渗腈菌唑乳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建军
王彩玲
+3 位作者
王列平
景辉
赵彤
梁永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腈菌唑和氮酮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实用。标准偏差分别为0.027、0.024,变异系数为0.52%、1.15%,回收率分别为99.85~99.90%,99.5~99.9%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4。
关键词
高渗
腈
菌
唑
乳油
腈
菌
唑
氮酮
气相色谱分析
杀
菌
剂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对比试验
3
作者
林东余
钱双
+3 位作者
周定邦
李进前
杨立年
魏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22-122,共1页
为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2016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在所属试验田内开展了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两种药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为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2016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在所属试验田内开展了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两种药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该药剂以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为好,以每667m^2用15g对水30kg为宜,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30
%
醚
菌
酯悬浮剂
12.5
%
腈
菌
唑
乳油
株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及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建华
王霞
+2 位作者
吴晓燕
张蓉
王金福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2期21-22,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25%腈菌唑乳油、10%高渗三唑酮乳油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一次用药14天后试验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均显著优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
试验结果表明,25%腈菌唑乳油、10%高渗三唑酮乳油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一次用药14天后试验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均显著优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小麦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25
%
腈
菌
唑
乳油
10
%
高渗
三
唑
酮
乳油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高渗腈菌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梁永贞
丁秀丽
许中怀
徐建军
景辉
机构
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3期25-26,共2页
文摘
本文报道了5%高渗腈菌唑乳油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和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香蕉发病初期施药,可取得较好的防效,800-16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防效为68%-84%。
关键词
50%高渗腈菌唑乳油
防治
香蕉
叶斑病
药效试验
Keywords
myclobutanil
leaf spot bioassay.
分类号
S436.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高渗腈菌唑乳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建军
王彩玲
王列平
景辉
赵彤
梁永贞
机构
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文摘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腈菌唑和氮酮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实用。标准偏差分别为0.027、0.024,变异系数为0.52%、1.15%,回收率分别为99.85~99.90%,99.5~99.9%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0.9994。
关键词
高渗
腈
菌
唑
乳油
腈
菌
唑
氮酮
气相色谱分析
杀
菌
剂
含量测定
Keywords
myclobutanil
lanrocapran
analysis of gas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对比试验
3
作者
林东余
钱双
周定邦
李进前
杨立年
魏丽
机构
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22-122,共1页
文摘
为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的小麦白粉病防治药剂,2016年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在所属试验田内开展了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两种药剂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以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该药剂以白粉病发生初期用药为好,以每667m^2用15g对水30kg为宜,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30
%
醚
菌
酯悬浮剂
12.5
%
腈
菌
唑
乳油
株防效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及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
4
4
作者
马建华
王霞
吴晓燕
张蓉
王金福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
吴忠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银川市西夏区农林牧业局
宁夏武警总队后勤基地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08年第2期21-22,共2页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25%腈菌唑乳油、10%高渗三唑酮乳油对小麦白粉病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一次用药14天后试验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均显著优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建议今后可作为小麦白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25
%
腈
菌
唑
乳油
10
%
高渗
三
唑
酮
乳油
防效
分类号
S435.121.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5%高渗腈菌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梁永贞
丁秀丽
许中怀
徐建军
景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5%高渗腈菌唑乳油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徐建军
王彩玲
王列平
景辉
赵彤
梁永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2.5%腈菌唑与30%醚菌酯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对比试验
林东余
钱双
周定邦
李进前
杨立年
魏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及药剂筛选试验
马建华
王霞
吴晓燕
张蓉
王金福
《宁夏农林科技》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