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D-95信号通路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改善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媛 蔡亚兰 +4 位作者 陈竹 屈远 秦光成 陈力学 胡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探索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并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24只病理性攻击大鼠按照抽签法分为4组,分别为8-OH-DPAT组、8-OH-DPAT+Z... 目的探索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并介导5-HT1A受体激动剂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将成功构建的24只病理性攻击大鼠按照抽签法分为4组,分别为8-OH-DPAT组、8-OH-DPAT+ZL006组、ZL006组、Na Cl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以1 mg/kg每日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PSD-95阻断剂(ZL006)以1 mg/kg每隔3天腹腔注射并持续2周。分别在给药前、给药1周后及给药2周后用居住-入侵实验测试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变化,且每次居住-入侵实验前取大鼠眼眶后静脉血。取前额叶皮层、大鼠海马及下丘脑组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脑区五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1A receptor,5-HT1AR)、PSD-95及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8-OH-DPAT组大鼠攻击总数、攻击持续时间及攻击要害部位比在给药1周及2周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8-OH-DPAT+ZL006组大鼠仅在给药1周后有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8-OH-DPAT组、8-OH-DPAT+ZL006组前额叶皮层及海马5-HT1A受体表达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8-OH-DPAT组大鼠前额叶皮层及海马PSD-95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且该组海马GR表达低于其余3组(P<0.05);各组大鼠下丘脑5-HT1AR、PSD-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给药2周后8-OH-DPAT组血清糖皮质激素浓度有明显上升(P<0.05),而其余3组在干预前后血清糖皮质激素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SD-95信号通路参与并介导了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对大鼠病理性攻击行为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血清糖皮质激素的调控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攻击行为 5-ht1A受体激动剂 PSd-95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与血浆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霍展样 孙慧玲 +2 位作者 周颖虹 符风英 邱学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观察 5 -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 (urapidil)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血浆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定量吗啡 ,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第 6天早 8:0 0用不同剂量的 5 -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给小鼠腹腔注射 (ip) ,8:2 0... 目的 :观察 5 -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 (urapidil)对小鼠吗啡戒断反应、血浆及脑内NO含量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定量吗啡 ,建立小鼠吗啡依赖模型。第 6天早 8:0 0用不同剂量的 5 -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给小鼠腹腔注射 (ip) ,8:2 0纳络酮催瘾 ,观察小鼠戒断时出现跳跃反应次数和体重丢失 ,评定小鼠戒断反应的强度。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浆和脑内NO的含量。结果 :三种不同剂量 (10 0 ,2 0 0 ,40 0mg kg-1)的乌拉地尔可抑制小鼠吗啡戒断反应 ,并在此剂量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其中 40 0mg kg-1的乌拉地尔可使血中NO升高 ,但使脑内NO含量降低。结论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5-ht1A受体激动剂 吗啡戒断反应 一氧化氮 血浆 脑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B/1D)受体亚型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表达差异性研究
3
作者 董旭 王怀良 +2 位作者 章新华 邢军 魏金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目的 :研究大鼠三叉神经节与肺动脉 5 - TH1 B/1 D受体亚型基因表达 ,探讨肺动脉高压的 5 - HT受体机制。方法 :应用 RT- PCR技术研究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基因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及肺动脉的表达。结果 :5 - HT1 B和 5 -HT1 D受体 m RNA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均有表达 ,而在大鼠肺动脉只检测到 5 - HT1 B受体 m RNA,且其表达水平在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肺动脉。结论 :5 - HT1 B和 5 - HT1 D受体在大鼠三叉神经节和肺动脉的分布存在差异 ;慢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 5 - HT1 B受体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b/1d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三叉神经节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吲哚烷胺类化合物对5-HT_(1B/1D)受体亲和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秋玲 杨博 戴康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利用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研究45种吲哚烷胺对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选取115种与结构相关的拓扑参数、几何参数和疏水性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参数减元,建立基于10种主成分变量的活性预测... 目的利用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研究45种吲哚烷胺对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选取115种与结构相关的拓扑参数、几何参数和疏水性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参数减元,建立基于10种主成分变量的活性预测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去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应用残差绝对值的平均值(MAE)进行筛选,得到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10的模型为最佳模型。在该模型下,吲哚烷胺对5-HT1B受体和5-HT1D受体亲和力的实验值和预测值一元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90 5和0.988 7。结论模型显示吲哚烷胺5-HT受体激动作用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稳定可靠,有望在5-HT1B/1D受体激动药新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烷胺 5羟-色胺1b/1d受体 定量构效关系 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偏头痛大鼠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朱玉璞 裴培 +3 位作者 刘璐 赵洛鹏 曲正阳 王麟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3058-3062,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大鼠偏头痛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C,只进行手术,不进行硬脑膜电刺激)、模型组(M,造模不给予电针)、单穴组(EA1,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 目的:探讨电针对电刺激硬脑膜大鼠偏头痛模型5-HT_(1B)受体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C,只进行手术,不进行硬脑膜电刺激)、模型组(M,造模不给予电针)、单穴组(EA1,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双穴组(EA2,造模并给予电针风池穴、阳陵泉穴)和假穴组(SA,造模并给予电针假穴)。实验前检测面部机械痛阈基线,实验第2、4、6天分别测定大鼠足面部的机械痛阈。实验第7天取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核,用相对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5-HT_(1B)受体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测定5-HT_(1B)受体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单穴组和双穴组的痛阈显著提高(P<0.05),且双穴组高于单穴组(P<0.05);单穴组和双穴组5-HT_(1B)受体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比模型组显著提高(P<0.05),且双穴组高于单穴组(P<0.05)。结论:电针对偏头痛大鼠模型有治疗作用,且双穴组优于单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偏头痛 电刺激硬脑膜 5-ht1b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感觉神经元5-HT1D受体调节CGRP表达和释放的机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成林 万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5-羟色胺1(5-hydroxytryptamine 1,5-HT1)受体激动剂已被有效用于偏头痛的治疗近三十年,关于其在偏头痛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显示,5-HT...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5-羟色胺1(5-hydroxytryptamine 1,5-HT1)受体激动剂已被有效用于偏头痛的治疗近三十年,关于其在偏头痛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显示,5-HT1受体激动剂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主要与减少三叉神经节表达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量有关,且该过程主要通过作用于三叉神经节感觉神经元中的5-HT1D受体,并通过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TRPV1等而发挥作用。本文就该过程的可能的具体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三叉神经节 5-ht1d受体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电压门控性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5-HT_(1B)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大鼠底丘脑核神经元活动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海峰 惠艳娉 +4 位作者 央珍 乔鸿飞 郭方圆 薛莉 张巧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观察体循环给予5-HT1B受体拮抗剂SB224289后,对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正常和PD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 目的观察体循环给予5-HT1B受体拮抗剂SB224289后,对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底丘脑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正常和PD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比较阻断5-HT1B受体后两组大鼠STN神经元电活动的改变。结果①PD组大鼠STN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7.87±1.37)Hz]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6.59±1.44)Hz,P<0.001]。两组大鼠STN神经元均表现为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3种形式。正常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33.33%、54.17%和12.50%;PD组分别为31.25%、35.42%和33.33%,PD组大鼠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②阻断5-HT1B受体后,正常大鼠STN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具有暴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PD组大鼠阻断5-HT1B受体后ST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PD大鼠STN神经元呈过度兴奋状态;阻断5-HT1B受体可兴奋正常大鼠的STN神经元,而不影响PD大鼠的神经元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底丘脑核 5-ht1b受体 大鼠 神经元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对剥夺血清条件下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 汪海涛 +1 位作者 任艳囡 郑文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对剥夺血清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 目的研究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对剥夺血清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rotein kinase B,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血清剥夺模型组、血清剥夺后加不同剂量SKF38393处理组(1μmoL、3μmoL、10μmoL、30μmoL和100μmoL)及1%胎牛血清对照组,比较各组PC12细胞活性;PC12细胞分别加入不同剂量(同上)SKF38393处理40min,以及以10μmoLSKF38393处理不同时间(5~80min),然后检测PC12细胞的Akt473及ERK1/2的磷酸化水平;PC12细胞分别加入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50μmoL)、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50μmoL)或PD169316(10μmoL),后再行SKF38393干预,比较各组PC12细胞活性。结果与剥夺血清组比较,10μmoLSKF38393即可显著增加PC12细胞的活性[(0.58±0.02)vs(0.37±0.01)],并且随着其剂量(30μmoL、100μmoL)的增加PC12细胞活性的增加可更明显[(0.62±0.01)、(0.65±0.0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SKF38393和不同时间的SKF38393处理PC12细胞后磷酸化的Akt和ER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剥夺血清组(P<0.05)。与SKF38393组的PC12细胞活性(0.59±0.01)比较,PD169316组细胞活性(0.41±0.14)无明显差异(P>0.05),但LY294002组(0.33±0.01)和PD98059(0.33±0.03)组细胞活性均更低(P<0.05),提示仅后二者可阻断SKF38393对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SKF38393能保护剥夺血清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 SKF3839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内注射5-HT3受体激动剂后c-f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社兰 张小玉 许德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4-455,458,共3页
目的 :探讨海马 5 HT3受体神经免疫调节的神经功能通路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 ,测定不同脑区c fos的表达。结果 :给海马核团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l phenylbiguanide(1 PBG)后 1h ,海马及大脑皮层中有大量的c fo... 目的 :探讨海马 5 HT3受体神经免疫调节的神经功能通路及可能的途径。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 ,测定不同脑区c fos的表达。结果 :给海马核团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l phenylbiguanide(1 PBG)后 1h ,海马及大脑皮层中有大量的c fos表达 ,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量渐减少。下丘脑在注射1 PBG后 8h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 16h出现有意义的表达。1 PBG诱导的c fos的表达可被其相应受体拮抗剂tropisetron(TROP)所阻断。结论 :海马 大脑皮层 下丘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形成一个神经网络 ,这个神经网络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1-苯基双缩胍 免疫 C-FOS 神经免疫调节 5-ht3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1A部分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双靶标抗抑郁新药盐酸羟哌吡酮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10
作者 李云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76-76,共1页
目的盐酸羟哌吡酮(YL-0919)是我所自主研发的1.1类兼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活性的双靶标专利新药,该药具有原创化学结构且机制新颖,合成工艺简洁、质量稳定可控、代谢良好、安全窗宽,已获得CFDA批准的Ⅰ-Ⅲ期临床批件... 目的盐酸羟哌吡酮(YL-0919)是我所自主研发的1.1类兼有5-HT1A受体部分激动和5-HT重摄取抑制活性的双靶标专利新药,该药具有原创化学结构且机制新颖,合成工艺简洁、质量稳定可控、代谢良好、安全窗宽,已获得CFDA批准的Ⅰ-Ⅲ期临床批件.本研究目的是系统评价YL-0919的抗抑郁、抗焦虑和促认知作用,并明确其作用特点,同时阐明其作用靶标和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与结果(1)YL-0919作用靶标研究:采用放射配体竞争结合抑制实验、GTPγS结合实验发现,YL-0919不仅与5-HT转运蛋白(SERT)和5-HT1A有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结合,同时抑制5-HT重摄取并部分激动5HT1A,靶标活性强于-线药物和同靶标上市药物维拉佐酮.(2)YL-0919急性给药的抗抑郁作用研究:YL-0919(1.25~5mg·kg^-1)单次灌胃给药,在行为绝望模型(小鼠悬尾、大小鼠强迫游泳)及药理学模型上(小鼠5-HTP甩头、利血平拮抗模型)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且与脑5-HT神经功能增强有关,而与NE神经功能无明确相关性.(3)YL0919慢性和亚慢性给药的抗抑郁作用研究:YL0919(1.25~5mg·kg^-1)慢性和亚慢性灌胃给药,在小鼠新奇抑制摄食模型上,起效时间较氟西汀快速(1周vs2周);在小鼠获得性无助模型、大鼠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和大鼠嗅球切除模型上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并具有快速起效的优势.(4)YL-0919的抗焦虑作用:YL-0919(0.625~2.5mg·kg^-1)急性或慢性灌胃给药,在大鼠0-迷宫、高架十字迷宫、Vogel饮水冲突、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上,具有显著的抗焦虑作用.(5)YL-0919的促认知功能研究:灌胃给予YL-0919(0.625~2.5mg·kg^-1)在大小鼠新物体识别、小鼠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上具有显著的促认知作用,而临床-线抗抑郁药氟西汀(5、10mg·kg^-1)和度洛西汀(5、10mg·kg^-1)则无此作用.(6)YL-0919与维拉佐酮抗抑郁、抗焦虑活性比较:在小鼠新奇抑制摄食实验,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YL-0919与维拉佐酮抗抑郁和抗焦虑效应相当,但YL-0919起效剂量较之维拉佐酮低2~3倍.(7)YL-0919的性功能副反应评价:YL-0919和维拉佐酮亚慢性和慢性给药在其抗抑郁有效剂量范围内对雄性大鼠性功能无影响,而氟西汀可导致大鼠性功能障碍,与其临床副作用表现-致.(8)信号转导通路研究:采用ELISA和免疫印迹技术发现,YL-0919可增强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突触膜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及蛋白激酶A(PKA)活性,以及海马pCREB和pERK表达,且YL-0919抗抑郁作用可被低剂量5-HT1A拮抗剂WAY100635或脑室注射PKA阻断剂H89完全阻断.(9)神经可塑性研究:采用大鼠活体LTP记录技术证实,YL-0919重复灌胃5mg·kg^-1(7d)显著增加神经可塑性,表现为PS和EPSP显著增加,而氟西汀给药7d在其有效剂量下(10mg·kg^-1)无此作用;二者给药21d均可增加海马神经可塑性,提示YL-0919起效较氟西汀更快速,并且可增加神经可塑性.结论YL-0919是强效且选择性的5-HT1A部分激动剂和5HT重摄取抑制剂,靶标活性强.不仅具有显著的抗抑郁、抗焦虑活性,而且兼有促认知活性、无性功能障碍、起效更迅速等特点,较之临床一线抗抑郁药表现出明确的潜在优势.其机制与激动5-HT1A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重摄取抑制剂 抗抑郁作用 部分激动剂 作用靶标 盐酸 新药 小鼠强迫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和5-HT_2受体功能与觉醒、睡眠成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靳照宇 库宝善 +2 位作者 姚海燕 李中华 饶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 观察 5 HT1A受体激动剂 8 OH DPAT和HT2受体拮抗剂利坦色林 (ritanserin)对大鼠清醒和睡眠成分的影响 ,给予 5 HT1A受体激动剂和剥夺REM睡眠后皮层 5 HT2 受体结合能力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两种 5 HT受体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 5 ... 目的 观察 5 HT1A受体激动剂 8 OH DPAT和HT2受体拮抗剂利坦色林 (ritanserin)对大鼠清醒和睡眠成分的影响 ,给予 5 HT1A受体激动剂和剥夺REM睡眠后皮层 5 HT2 受体结合能力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两种 5 HT受体亚型之间的关系以及 5 HT2 受体在睡眠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睡眠自动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清醒和睡眠成分的变化 ,注射PCPA制作剥夺睡眠的大鼠模型 ,水上平台法制作剥夺REM睡眠的大鼠模型 ,利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研究配体与受体结合力的变化。结果  8 OH DPAT小剂量 (0 0 1mg·kg-1,sc)可以增加深睡眠和浅睡眠 ,减少觉醒 ;大剂量(0 375mg·kg-1,sc)则增加觉醒 ,减少全部睡眠成分。 5 HT2 受体拮抗剂ritanserin可以明显增加深睡眠 ,减少觉醒和REM睡眠。而 8 OH DPAT低剂量与ritanserin联合用药则使深浅睡眠明显增加 ,清醒和REM睡眠明显减少 ,具有协同作用。对于PCPA化使 3种睡眠成分均明显减少 ,觉醒比例明显增加的大鼠 ,ritanserin仅使浅睡眠增加其它成分不变。用 [3 H] ritanserin放射性配基结合显示 ,剥夺大鼠REM睡眠后皮层 5 HT2 受体Bmax值明显增加但Kd 值无变化 ;给予 5 HT1A激动剂 8 OH DPAT后皮层 5 HT2 受体Kd 和Bmax均降低。结论  5 HT1A受体和 5 H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 5-ht2 受体 受体激动剂 睡眠 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阿莫曲坦生产过程中相关杂质N-Dimer的合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康平 李清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3-1568,共6页
本文报道了苹果酸阿莫曲坦生产中的杂质N-Dimer的合成。以吲哚-5-甲酸甲酯为原料,经5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2-(二甲基氨基)乙基)-5-(羟基甲基)-1H-吲哚-1-羧酸叔丁酯,然后经活性二氧化锰氧化、Pinnick氧化、酰胺化及硼烷还原制得有关... 本文报道了苹果酸阿莫曲坦生产中的杂质N-Dimer的合成。以吲哚-5-甲酸甲酯为原料,经5步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2-(二甲基氨基)乙基)-5-(羟基甲基)-1H-吲哚-1-羧酸叔丁酯,然后经活性二氧化锰氧化、Pinnick氧化、酰胺化及硼烷还原制得有关物质N-Dimer,总收率2. 84%。N-Dimer的结构经核磁、红外、LC-MS确证。该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试剂廉价易得、操作简单。N-Dimer的合成可为苹果酸阿莫曲坦的质量评价和相关物质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阿莫曲坦 5-ht1b/1d受体激动剂 有关物质N-dimer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化合物乙酰四氢小檗红碱的受体结合及抗焦虑效应(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慧春 李诺敏 +4 位作者 许宇辉 叶恩茂 张剑 余伯阳 杨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1-940,共10页
目的 探讨延胡索四氢小檗碱同类物衍生物乙酰化四氢小檗红碱(THBr-A)的脑内受体结合特点及其抗焦虑效应。方法 ① 体外实验:制备稳定转染人肾上腺素α1,β1,多巴胺D2,多巴胺D3,γ-氨基丁酸(GABA)-A,GABA-B,N-甲基-D-天冬氨酸... 目的 探讨延胡索四氢小檗碱同类物衍生物乙酰化四氢小檗红碱(THBr-A)的脑内受体结合特点及其抗焦虑效应。方法 ① 体外实验:制备稳定转染人肾上腺素α1,β1,多巴胺D2,多巴胺D3,γ-氨基丁酸(GABA)-A,GABA-B,N-甲基-D-天冬氨酸(NMDA),5-羟色胺1A(5-HT1A),5-HT2A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膜,加入THBr-A 1×10-10 mol·L-1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观察THBr-A的脑内作用靶点。制备稳定转染人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HEK293细胞膜,单独加入THBr-A 1×10-10~1×10-5 mol·L-1,或先加入喹吡罗10 μmol·L-1后再加入THBr-A 1×10-10~1×10-5 mol·L-1;或制备富含5-HT1A受体的S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膜,单独加入THBr-A 1×10-10~1×10-5 mol·L-1[35S]GTP-γS实验观察D2和5-HT1A受体的内在活性。② 体内实验:雄性HaM/ICR小鼠按照分组分别于实验前60 min单次ig给予THBr-A 5,10,20,40和80 mg·kg-1,通过自发活动、孔板、高架十字迷宫及明暗穿箱实验观察THBr-A对小鼠自发活动和焦虑行为的影响。结果 ① 体外实验: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结果显示,THBr-A主要作用于D2,D3和5-HT1A受体,相应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96.43%,77.61%和78.31%。[35S]-GTP-γS实验结果显示,THBr-A具有D2拮抗(IC50=11.54 nmol·L^-1)和5-HT1A部分激动(EC50=55.37 nmol·L-1)的内在活性。② 体内实验:自发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单次给予THBr-A 5~8 mg·kg^-1对小鼠给药后60 min内的自发活动数无影响(F(5,54)=1.247,P=0.300)。孔板实验结果显示,单次给予THBr-A 20,40和80 mg·kg^-1,小鼠的探头次数(F(6,63)=8.667,P〈0.01)和探头时间(F(6,63)=6.067,P〈0.01)明显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单次给予THBr-A 20和40 mg·kg^-1,小鼠的入开臂时间百分比(F(6,63)=9.382,P〈0.01)和入开臂次数百分比(F(6,63)=8.957,P〈0.01)明显增加。明暗穿箱实验显示,单次给予THBr-A 20和40 mg·kg^-1,小鼠的穿梭次数(F(6,63)=8.217,P〈0.01)和明箱滞留时间(F(6,63)=8.457,P〈0.01)明显增加。结论 THBr-A主要作用于脑内多巴胺和5-HT系统,并具有D2拮抗、5-HT1A部分激动的内在活性,有效地改善动物的焦虑样行为,提示THBr-A有望成为抗焦虑症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 乙酰四氢小檗红碱 受体 多巴胺d2 受体 血清素 5-h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再生通路介导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海银 张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研究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典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及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通过立体定位特异性注射到野生型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敲除型小鼠海马部位,通过Brdu免疫组化和新奇摄食抑制... 目的:研究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经典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及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通过立体定位特异性注射到野生型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敲除型小鼠海马部位,通过Brdu免疫组化和新奇摄食抑制试验、强迫游泳试验、悬尾试验等抑郁行为学检测,观察神经元再生的变化情况和抗抑郁效果。结果:氟西汀和8-OH-DPAT通过nNOS上调海马神经元再生,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海马nNOS-神经元再生通路介导5-羟色胺类抗抑郁药的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 神经元再生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志”中药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其改善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王法帅 陈学志 +3 位作者 朱琳 王玉洁 孙峰山 郭闫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1-2332,共12页
目的归纳并分析《神农本草经》中的“强志”药物,探讨其改善记忆障碍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神农本草经》中具有“强志”功效的药物,总结其性味归经。通过网络药理学检索合取强志中药共有的作用靶点,推测其可能是发挥“强志”作... 目的归纳并分析《神农本草经》中的“强志”药物,探讨其改善记忆障碍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神农本草经》中具有“强志”功效的药物,总结其性味归经。通过网络药理学检索合取强志中药共有的作用靶点,推测其可能是发挥“强志”作用的基础。开展动物实验,将8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木香组、远志组、杜仲组、覆盆子组、芡实组、苍耳子组、淫羊藿组(0.06 g·d^(-1))、鹿茸组(0.018 g·d^(-1)),每组8只,相应药量灌胃30天。自23天起,除空白组外,各组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2 mg·kg^(-1))。第31天开始对各组小鼠进行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材,LFB染色观察小鼠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并依据网络药理学结果,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COX-2)、单胺氧化酶A(MAOA)、5-羟色胺(5-HT)、5-羟色胺受体2A(5-HT2AR)、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腺苷受体A2a(A2aR)、腺苷受体A1(A1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5-HT转运体(SERT)的表达。结果《神农本草经》中“强志”药物包括木香、远志、杜仲、覆盆子、芡实、苍耳子、淫羊藿、鹿茸八种,其药味以“辛”“甘”为主,药性以“温”为主,多数归于肾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其共同靶点为COX-2、MAOA、5-HT2AR、AchE、A2aR、A1R。在行为学实验中,各强志药物组小鼠相比于模型组小鼠,跳台潜伏期显著增长、跳下平台次数显著减少、水迷宫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或P<0.01),并且明显更熟悉游泳路线。LFB染色结果表明各强志药物能减少小鼠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损伤。ELISA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各强志药物组小鼠海马中COX-2、Ach、AchE、MAOA、A1R、A2aR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5-HT和5-HT2AR含量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强志药物组小鼠海马中NF-κB、SERT含量相比于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8种“强志”药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改善记忆障碍的效果,其发挥强志作用、改善记忆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COX-2炎症通路、减少5-HT水解及提高5-HT2A受体含量、稳定Ach与AchE含量、降低腺苷A1、A2a受体含量多方面、多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强志”中药 记忆障碍 NF-κb/COX-2炎症通路 乙酰胆碱系统 5-ht5-ht2A受体 腺苷A1 A2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米曲坦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金鹏 顾君琳 +1 位作者 王晓琴 杨琍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佐米曲坦是一种具有很强选择性的 5 -HT1B/1D受体激动剂 ,用于治疗偏头痛 ,已在英国等上市 ,市场前景看好。该文研究了一条部分用一釜法的合成路线 ,以 (L) -苯丙氨酸为原料 ,经硝化、酯化、酰胺化、还原 (硝基 )、还原 (酯 )、环化、... 佐米曲坦是一种具有很强选择性的 5 -HT1B/1D受体激动剂 ,用于治疗偏头痛 ,已在英国等上市 ,市场前景看好。该文研究了一条部分用一釜法的合成路线 ,以 (L) -苯丙氨酸为原料 ,经硝化、酯化、酰胺化、还原 (硝基 )、还原 (酯 )、环化、重氮化、还原 (重氮盐 )和费歇尔吲哚合成共九步反应得到佐米曲坦 ,总产率为 8.1%。作者改进了硝化反应的生产工艺 ,将酯化反应的产率由76 %提高到 92 % ,并尝试了新的 (S) - 4- (4-胺基苄基 ) - 2 -唑烷酮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佐米曲坦 合成 硝化反应 酯化反应 生产工艺 5-ht1b/1d受体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对吗啡导致的大鼠空间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新旺 张滨 +1 位作者 于萍 徐爱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和5-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对这种影响的改善作用。方法;训练大鼠学习Morris水迷宫任务,检验它们在注射药物情况下回忆空间任务的能力。结果同时注射乌拉地尔(20mg/kg)和吗啡(10mg/kg)的大鼠通过回忆...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和5-HT1A受体激动剂乌拉地尔对这种影响的改善作用。方法;训练大鼠学习Morris水迷宫任务,检验它们在注射药物情况下回忆空间任务的能力。结果同时注射乌拉地尔(20mg/kg)和吗啡(10mg/kg)的大鼠通过回忆寻找Morris水迷宫隐蔽站台的潜伏期(第一次测验,30.43±9.46;第二次测验,41.00±10.30;单位,秒),显著短于单独注射吗啡的动物(第一次测验,87.00±22.53;第二次测验,96.67±20.85;均为P<0.01);而与对照组动物(第一次测验,16.17±3.74;第二次测验,16.33±2.36)没有显著差别。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照组和给药情况下吗啡组、吗啡-纳洛酮组和吗啡-乌拉地尔组回忆测验结果分别为第一次测验,16.17±3.74、87.00±22.53、34.67±6.75、30.43±9.46,F1(3,21)=5.866,P<0.01;第二次测验,16.33±2.36、96.67±20.85、22.17±6.46、41.00±10.30,F2(3,21)=8.94,P<0.01。结论乌拉地尔能够显著改善吗啡导致的大鼠空间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记忆 MORRIS水迷宫 动物实验 吗啡 5-ht1A受体激动剂 乌拉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马曲坦不能增强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镇痛作用
19
作者 金传刚 田玉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782-783,共2页
关键词 舒马曲坦 布比卡因 镇痛作用 硬膜外 5-ht1d 神经毒性 局部麻醉药 受体激动 偏头痛治疗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