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雁北 张新胜 杜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 目的:探讨大鼠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5-HTIR细胞)的变化。方法:以力竭游泳大鼠为模型,取恢复过程中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HT,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胃肠5-HTIR细胞数及平均灰度。结果:1)胃窦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出现了两个峰值(P<0.05),阳性细胞平均灰度也相应下降,但只有恢复24h时的平均灰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2)十二指肠5-HTIR细胞的数量分别在力竭游泳后1h和24h时也出现了两个峰值,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0.05)。恢复48h时,实验组阳性细胞数量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平均灰度已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力竭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胃肠5-HTIR细胞处于活跃的合成和分泌状态,可能通过5-HT的合成和释放来参与应激反应,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竭游泳 免疫组织化学 5-ht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淑兰 陈洪岩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 5_羟色胺 (5_HT)免疫活性阳性细胞在家兔消化道内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方法 取家兔消化道 ,冲洗、固定、石蜡切片 ,用ABC(avidin biotin peroxidase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HT阳性细胞。结果 食... 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 5_羟色胺 (5_HT)免疫活性阳性细胞在家兔消化道内的分布位置及其形态。方法 取家兔消化道 ,冲洗、固定、石蜡切片 ,用ABC(avidin biotin peroxidase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 HT阳性细胞。结果 食管和胃贲门部呈阴性反应 ,其他部位均有 5 HT细胞分布 ,分布的密度近似呈字母“M”形。 5 HT细胞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只有小肠段 5 HT细胞呈梭形具有突起 ,直肠部 5 HT细胞呈锥体形。 5 HT细胞多分布于粘膜上皮或腺泡上 ,但直肠部的 5 HT细胞位于固有膜内。结论 家兔的食性、消化特点对 5 HT细胞分布型形成有一定影响 ,5 HT细胞形态与其内、外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消化道 5-羟色胺 免疫活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5-ht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大肠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顺利 李金亭 +3 位作者 杨茹 张小青 李立 李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猕猴大肠含5- HT的细胞,并用Weibel体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猕猴大肠5- 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在结肠离心段最高,直肠密度中等,盲肠和结肠向心段最低.5- HT免疫... 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显示猕猴大肠含5- HT的细胞,并用Weibel体视学方法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猕猴大肠5- 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在结肠离心段最高,直肠密度中等,盲肠和结肠向心段最低.5- 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多分布在肠腺处,其形态多样,大多为锥形、梭形、圆形等.有些细胞的基底部有突起,突起的末端含有5- HT阳性物质;有些细胞的5- HT阳性物质释放到腺腔或肠腔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大肠 免疫活性细胞 5-羟色胺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消化道5-HT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阚延胜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7期27-28,97,共3页
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 in B iotion-peroxidase Comp lex 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罗非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其中胃体部密度最大,其... 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 in B iotion-peroxidase Comp lex 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罗非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其中胃体部密度最大,其次是幽门和喷门处,后肠的密度最小。本文主要讨论了5—HT内分泌细胞在罗非鱼消化道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可为鱼类的内分泌学提供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消化道 5-ht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内5-HT_3受体参与神经免疫调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社兰 张小玉 许德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417,419,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不同部位 5 HT3受体对免疫的调制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腹腔和大鼠侧脑室和海马不同结构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剂 1 phenylbiguanide(PBG)后不同时间 ,用3H TdR掺入法观察对ConA、LPS刺激的脾T和B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 目的 :探讨大鼠海马不同部位 5 HT3受体对免疫的调制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腹腔和大鼠侧脑室和海马不同结构内注射 5 HT3受体激动剂 1 phenylbiguanide(PBG)后不同时间 ,用3H TdR掺入法观察对ConA、LPS刺激的脾T和B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 ,并观察选择性 5 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 (tropisetron ,Trop)对PBG作用的影响。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大鼠侧脑室和双侧腹侧海马注射 5 HT3受体激动剂PBG后可增强ConA、LPS刺激的脾T和B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双侧背侧海马内注射PBG后抑制ConA刺激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而不影响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效应 ;5 HT3受体激动剂对脾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可被同时给予的托烷司琼阻断。结论 :提示大鼠海马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免疫调制 5-ht3受体 细胞 增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驼胃肠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6
作者 张福立 华惠敏 《农业科学研究》 1992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文用5—羟色胺(5—HT)抗体的免疫组化PAP法,对双峰驼胃肠5—HT阳性反应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骆驼的胃肠腺中,其形态为锥体形、梭形、圆形、卵圆形、高柱形,梨形或多突起不规则形... 本文用5—羟色胺(5—HT)抗体的免疫组化PAP法,对双峰驼胃肠5—HT阳性反应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于骆驼的胃肠腺中,其形态为锥体形、梭形、圆形、卵圆形、高柱形,梨形或多突起不规则形。这与已报导的哺乳动物胃肠内分泌细胞情况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5—HT) 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 APUD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彩山鸡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丽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6-989,共4页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抗血清研究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胃肠道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5-HT细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及...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抗血清研究七彩山鸡Phasianus colchicas胃肠道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 5-HT细胞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波浪型,其中以空肠和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高,盲肠和回肠次之,直肠最少。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固有膜、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粘膜上皮细胞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认为七彩山鸡胃肠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彩山鸡 胃肠道 5-ht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荣润肠舒合剂对慢性传输型便秘SD大鼠结肠5-HT、VIP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邹跃 张虹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5-hydroxytryptophan,5-HT)、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含量,以明确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合剂对大鼠结肠5-HT、VI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SD大鼠随... 目的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5-hydroxytryptophan,5-HT)、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含量,以明确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合剂对大鼠结肠5-HT、VI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模型组10只、莫沙必利组10只、养荣润肠舒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应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2 mL/200 g体质量)以复制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每天1次,连续10 d)。期间记录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并收集粪便、测量粪便剂量、含水量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复制模型成功后进行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10 d。然后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观测大鼠结肠5-HT、VIP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延后,且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和养荣润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均提前,且粪便的含水率、重量除使用养荣润肠低组外均有所增长(P<0.01)。③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况最好,首次排便时间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短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粪便剂量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重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水量明显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排便状况与莫沙必利组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大鼠排便状况明显优于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的大鼠一般状况更佳,而低剂量组的大鼠状况较差,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较小。⑤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近端结肠组织5-HT、VIP的含量显著降低,OD值缩小(P<0.01)。⑥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及养荣润肠舒合剂低、中、高剂量SD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显著升高,OD值增加,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⑦治疗后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及OD值增加,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状况及大鼠结肠5-HT、VIP含量与莫沙必利组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与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更高,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相对较低,与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相比OD值也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HT作为脑—肠轴的关键神经递质,VIP作为存在于中枢神经和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慢性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方剂养荣润肠舒合剂能有效提高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5-HT、VIP含量,增强5-HT、VIP的表达有关;因此,作者认为养荣润肠舒合剂可能是通过这一机制改善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以补治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传输型便秘 养荣润肠舒合剂 5-羟色胺(5-ht) 血管活性肠肽(VIP)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对人舌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江荣彬 李新庄 +1 位作者 张丽仙 董爱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它的抗癌机理。方法 :应用MTT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研究细胞用药前后的生长增殖活性和大体及超微结构...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它的抗癌机理。方法 :应用MTT法、双层琼脂培养法、倒置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研究细胞用药前后的生长增殖活性和大体及超微结构变化 ,用免疫组化法、TRAP -PCR -ELISA法研究细胞用药前后部分癌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5 -氟尿嘧啶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对细胞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 ,下调c -myc、bac - 2的表达 ,抑制端粒酶活性且有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用 876ng/ml5 -氟尿嘧啶处理舌癌细胞后 12h、2 4h、4 8h、72h、96h端粒酶活性分别为 0 .76± 0 .0 3、0 .4 5± 0 .0 6、0 .32± 0 .0 5、0 .14± 0 .0 2 ,阴性 )。结论 :5 -氟尿嘧啶可以明显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转移复发倾向 ,还可以作用于线粒体 ,在下调c -myc、ba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人舌癌细胞 抑制作用 端粒酶 活性 影响 免疫组化 舌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弹涂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师昭 叶海辉 +3 位作者 黄辉洋 王琼 杨青 洪万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7-409,共3页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 应用4种兔抗胃肠激素抗体和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 5- HT细胞位于食道、贲门胃和直肠;Som细胞集中分布于食道,少量位于贲门胃;PP细胞在幽门胃分布较多,小肠内有少量分布;NPY细胞位于幽门胃和小肠. 4种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细胞 大弹涂鱼 消化道 化学研究 免疫组织 组织化学方法 5-ht细胞 胃肠激素 集中分布 形态特征 数量分布 生理作用 分泌方式 M细胞 P细胞 NPY 食道 幽门 小肠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胸腺肽研究──TP-5免疫刺激的剂量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勤 胡晓愚 杨金波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9,共4页
用0.1、1.10、100和1000μg/kgTP-5ip小鼠,连续10天,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E-RFC%阳性率增加;循环抗体含量升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最佳剂量集中在0.1~10μg/kg。
关键词 TP-5 抗体 吞噬活性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松果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华 余磊 +2 位作者 熊绍虎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 :了解体外培养条件下松果体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技术手术显微镜下剥离、收集乳鼠松果体 ,胰酶消化分离细胞 ,用含 1 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 ,倒置显微镜观察 ,四唑盐比色测定细胞活性和增... 目的 :了解体外培养条件下松果体细胞的形态、生长、增殖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技术手术显微镜下剥离、收集乳鼠松果体 ,胰酶消化分离细胞 ,用含 1 0 %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 ,倒置显微镜观察 ,四唑盐比色测定细胞活性和增殖 ,Hortega染色及 5 -HT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松果体细胞及其功能状态。结果 :体外培养可获得生长旺盛的松果体细胞 ,细胞的生长倍增时间为第 9d ,第 1 0d达高峰。Hortega染色后松果体细胞呈黑色 ,5 -HT免疫阳性细胞占培养细胞的决大部分。在生存期内 ,阳性细胞数量恒定 ,不因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结论 :体外培养可获得有增殖潜力的松果体细胞 ,细胞在体外功能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细胞培养 ORTEGA 5-ht 免疫细胞化学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泵入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望远 郭曲练 +1 位作者 王锷 蔡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不同剂量的吗啡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和3个不同剂量吗啡组(M组),分别为10μg/h(M1 ), 5μg/h(M2 ), 2. 5μg/h(M3),每组8只。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Alzet泵持续泵入吗啡、生理盐水。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 7d后采用疼痛加权评分(PIS)评价吗啡镇痛效应,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K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表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1,M2,M3组在甲醛炎性疼痛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的P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有量效关系,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泵入吗啡7d后M1,M2,M3组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水平和NK细胞活性降低(P<0. 05);CD3+, CD3+CD4+,CD3+CD8+数量及百分率降低,CD4+ /CD8+降低,CD161+数量及百分率降低(P<0.05)。结论:鞘内泵入吗啡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泵入不同剂量吗啡( 10μg/h, 5μg/h, 2. 5μg/h)均可抑制大鼠细胞免疫功能,免疫抑制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疼痛 对甲醛 吗啡 CD4^+/CD8^+ CD3^+CD8^+ T淋巴细胞增殖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检测 不同剂量 NK细胞活性 细胞表型变化 细胞免疫功能 生理盐水 单个核细胞 抗伤害作用 5μg SD大鼠 鞘内置管 疼痛模型 镇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注射过程中出现疫苗过敏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永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过敏反应 注射过程 疫苗 免疫 生物活性物质 变态反应 5-羟色胺 相互作用 组织细胞 乙酰胆碱 前列腺素 抑制因子 过敏性 抗原 抗体 机体 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秀莲 《食用菌》 1999年第6期38-38,共1页
灵芝是一名贵中药,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糖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内源活性物质,它所含的化学成分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癌作用,是现... 灵芝是一名贵中药,从灵芝中提取的多糖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内源活性物质,它所含的化学成分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癌作用,是现代人们理想的保健食品。1灵芝多糖的提取1.1材料与试剂 灵芝:无杂质,无变质,由三明尤溪提供。复合水解酸(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福建沙县酸制剂厂提供。酒精:由福建仙游糖厂提供。1.2仪器、设备 蒸煮罐,离心机,小型板框压滤机,真空浓缩罐,沉淀槽,真空干燥器,酒精回收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多糖 灵芝 3 5-二硝基水杨酸 半纤维素酶 含量测定 细胞免疫功能 供试液 吸收度 体液免疫 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