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4′,5-联苯三羧酸构筑的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荧光、光催化及磁性质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欢 焦媛 冯思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91-1699,共9页
采用NdCl_(3)·6H_(2)O和3,4′,5-联苯三羧酸(H3bpt)为原料在DMF/H_(2)O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得到一个三维钕配合物{[Nd(bpt)(DMF)(H_(2)O)]·2H_(2)O}_(n)(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了配合物1的... 采用NdCl_(3)·6H_(2)O和3,4′,5-联苯三羧酸(H3bpt)为原料在DMF/H_(2)O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得到一个三维钕配合物{[Nd(bpt)(DMF)(H_(2)O)]·2H_(2)O}_(n)(1),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了配合物1的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5,5)-连接的三维结构,拓扑符号为(44·63·83)(4862)。此外,对配合物1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质、光催化降解染料及磁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金属有机框架 3 4′ 5-联苯三羧酸 晶体结构 荧光 光催化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联苯三羧酸及二咪唑基吡啶配体的两个锌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淑菊 田彦文 +2 位作者 由立新 丁茯 孙亚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516,共6页
以3,3′,5-联苯三羧酸(biphenyl-3,3′,5-tricarboxylic acid,H3bpta)、2,6-二(1-咪唑基)吡啶(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bip)、Zn(NO3)2·6H2O和Zn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3(H2O)7(bpta)2]·5H2O}n... 以3,3′,5-联苯三羧酸(biphenyl-3,3′,5-tricarboxylic acid,H3bpta)、2,6-二(1-咪唑基)吡啶(2,6-bis(imidazole-1-yl)pyridine,bip)、Zn(NO3)2·6H2O和ZnCl2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位聚合物{[Zn3(H2O)7(bpta)2]·5H2O}n(1)和{[Zn2Cl(bpta)(bip)2]·2H2O}n(2)。并利用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3.317 1(11)nm,b=1.495 7(5)nm,c=0.695 1(2)nm,β=91.50°,Z=4;化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c空间群,a=1.960 4(4)nm,b=1.035 7(2)nm,c=1.998 7(4)nm,β=101.97(3)°,Z=4。化合物1通过bpta桥联Zn髤形成1D链,通过配位水与羧基氧之间的氢键作用构筑成3D结构。化合物2中bip桥联Zn髤构成1D螺旋链状结构,进一步通过bpta桥连形成2D网状结构。此外,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和荧光性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3 3' 5-联苯三羧酸 2 6-二(1-咪唑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型三羧酸配体构筑的具有2D→3D穿插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英文)
3
作者 段艳林 马然然 +3 位作者 曹婷婷 刘婷 李成娟 王素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1-1238,共8页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利用T型三羧酸配体3,4′,5-联苯三羧酸(H3BPT=biphenyl-3,4′,5-tricarboxylic acid)制备并表征了2个2D→3D穿插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Ni3(BPT)2(bpe)2(H2O)6]·2DMF·7H2O}n(1)和{[Ni3(BPT)2(bpea)2(H2O)... 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利用T型三羧酸配体3,4′,5-联苯三羧酸(H3BPT=biphenyl-3,4′,5-tricarboxylic acid)制备并表征了2个2D→3D穿插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结构,{[Ni3(BPT)2(bpe)2(H2O)6]·2DMF·7H2O}n(1)和{[Ni3(BPT)2(bpea)2(H2O)6]·2DMF·5H2O}n(2)(bpe=1,2-bis(4-pyridyl)ethylene,bpea=1,2-bis(4-pyridyl)ethane,DMF=N,N-dimethylformamide)。在这2个化合物中,BPT配体和含氮配体bpe或bpea共同连接相邻的Ni髤中心,形成(3,4)-连接的(63)(65.8)二维双层结构。相邻双层结构间相互穿插,形成具有聚轮烷结构的2D→3D互锁结构。气体吸附性质表明,化合物1对CO2和N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穿插结构 3 4′ 5-联苯三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