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乙酰莽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欣志
种兆忠
+2 位作者
徐秋萍
孙建宁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索血浆内血管活性物质和白细胞浸润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是否影响力不同及三乙酰莽草酸(TSA)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再灌注3~48h模型。分别于缺血开始和缺血60min时给予'FSA50~200mg...
目的探索血浆内血管活性物质和白细胞浸润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是否影响力不同及三乙酰莽草酸(TSA)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再灌注3~48h模型。分别于缺血开始和缺血60min时给予'FSA50~200mg·kg^-1。分别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和血栓烷素B2(TXB2)含量,化学法测定脑皮层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24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升高,48h后5一HT,TXB2含量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而MPO活性仍明显高于未缺血侧脑皮层。TSA(100和200mg·kg^-1)可显著抑制缺血90min再灌注24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增高。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组织中MPO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时相变化,并且对脑损伤影响力不同,TSA可有效保护缺血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
乙
酰
莽草酸
脑缺血
5
-
羟
色
胺
血栓烷素B2
过氧化物
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褪黑素合成酶在绵羊胃中的表达
被引量:
6
2
作者
蒋玉婷
李瑞
+3 位作者
罗文泽
段宏伟
肖龙菲
胡俊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43,共5页
旨在了解绵羊各胃中褪黑素的合成情况。采取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等5个部位,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探讨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AANAT和HIOMT在不同胃的定位和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ANAT和HIOMT...
旨在了解绵羊各胃中褪黑素的合成情况。采取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等5个部位,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探讨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AANAT和HIOMT在不同胃的定位和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ANAT和HIOMT蛋白在绵羊各胃均有分布,且在各胃的黏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其中在皱胃的表达量最高,AANAT在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的表达量最低,而HIOMT在瘤胃背囊的表达量最低;AANAT和HIOMT mRNA水平均显示在网胃最高,其中AANAT在瘤胃背囊和瓣胃表达最低,而HIOMT在皱胃中表达最低。综上所述,在绵羊不同胃中均有AANAT和HIOMT的表达,并且AANAT和HIOMT存在表达差异,说明绵羊胃也具有自主合成褪黑素的功能,提示褪黑素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方式对绵羊胃功能活动进行调控,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对绵羊胃功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胃
褪黑素
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
N
-
乙
酰
血清素
-
O
-
甲基
转移
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CsSNA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师聪
颜小梅
韦朝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947,共9页
为明确茶树SNAT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舒茶早为试验材料,通过SMARTTM RACE技术克隆茶树褪黑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限速酶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CsSN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
为明确茶树SNAT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舒茶早为试验材料,通过SMARTTM RACE技术克隆茶树褪黑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限速酶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CsSN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SNAT基因序列全长1 014 bp,其中包含74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7个氨基酸,预测等电点7.64,蛋白分子量27.36 kDa。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CsSNAT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SNAT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与葡萄VvSNAT(CBI31163)同源性最高,为66.19%。诱导蛋白最佳条件为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5 mg·L-1,诱导时间6 h,在上清液中可获得大量分子量为66 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CsSNAT在褪黑素处理6 h后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3倍;茶尺蠖取食6 h后,CsSNAT表达显著上调。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SNAT受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诱导表达。本研究结果为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乙酰莽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欣志
种兆忠
徐秋萍
孙建宁
刘建勋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96-901-01-3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1999054400)~~
文摘
目的探索血浆内血管活性物质和白细胞浸润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是否影响力不同及三乙酰莽草酸(TSA)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再灌注3~48h模型。分别于缺血开始和缺血60min时给予'FSA50~200mg·kg^-1。分别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和血栓烷素B2(TXB2)含量,化学法测定脑皮层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24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升高,48h后5一HT,TXB2含量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而MPO活性仍明显高于未缺血侧脑皮层。TSA(100和200mg·kg^-1)可显著抑制缺血90min再灌注24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增高。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组织中MPO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时相变化,并且对脑损伤影响力不同,TSA可有效保护缺血脑组织。
关键词
三
乙
酰
莽草酸
脑缺血
5
-
羟
色
胺
血栓烷素B2
过氧化物
酶
Keywords
triacetylshikimic acid
cerebral ischemia
serotonin
thromboxane B2
peroxidase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褪黑素合成酶在绵羊胃中的表达
被引量:
6
2
作者
蒋玉婷
李瑞
罗文泽
段宏伟
肖龙菲
胡俊杰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9-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754)
文摘
旨在了解绵羊各胃中褪黑素的合成情况。采取绵羊瘤胃背囊、瘤胃腹囊、网胃、瓣胃和皱胃等5个部位,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探讨褪黑素合成的关键酶AANAT和HIOMT在不同胃的定位和相对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ANAT和HIOMT蛋白在绵羊各胃均有分布,且在各胃的黏膜层呈强阳性表达,其中在皱胃的表达量最高,AANAT在瘤胃背囊和瘤胃腹囊的表达量最低,而HIOMT在瘤胃背囊的表达量最低;AANAT和HIOMT mRNA水平均显示在网胃最高,其中AANAT在瘤胃背囊和瓣胃表达最低,而HIOMT在皱胃中表达最低。综上所述,在绵羊不同胃中均有AANAT和HIOMT的表达,并且AANAT和HIOMT存在表达差异,说明绵羊胃也具有自主合成褪黑素的功能,提示褪黑素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方式对绵羊胃功能活动进行调控,为进一步研究褪黑素对绵羊胃功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绵羊
胃
褪黑素
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
N
-
乙
酰
血清素
-
O
-
甲基
转移
酶
Keywords
sheep
stomach
melatonin
AANAT
HIOMT
分类号
S852.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CsSNA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师聪
颜小梅
韦朝领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947,共9页
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青年项目(XKY2018249)。
文摘
为明确茶树SNAT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舒茶早为试验材料,通过SMARTTM RACE技术克隆茶树褪黑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限速酶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CsSN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SNAT基因序列全长1 014 bp,其中包含74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7个氨基酸,预测等电点7.64,蛋白分子量27.36 kDa。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CsSNAT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SNAT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与葡萄VvSNAT(CBI31163)同源性最高,为66.19%。诱导蛋白最佳条件为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5 mg·L-1,诱导时间6 h,在上清液中可获得大量分子量为66 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CsSNAT在褪黑素处理6 h后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3倍;茶尺蠖取食6 h后,CsSNAT表达显著上调。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SNAT受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诱导表达。本研究结果为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
茶树
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表达分析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serotonin N
-
acetyltransferase
gene clonging
prokaryotic expression
exp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乙酰莽草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英文)
李欣志
种兆忠
徐秋萍
孙建宁
刘建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褪黑素合成酶在绵羊胃中的表达
蒋玉婷
李瑞
罗文泽
段宏伟
肖龙菲
胡俊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树CsSNA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师聪
颜小梅
韦朝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