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曹旭 肖海兵 +2 位作者 李慧 孙圣刚 褚晓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5-438,465,共5页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1,5-diCQA)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具有多巴胺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MPP+组和1,5-diCQA预处理组,根据1,5-diCQA预处理的浓度,将后者又分为10、20、50、100μmol/L 4组。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P+(250μmol/L)处理PC12细胞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下降,ROS生成增多,GSH耗竭;不同浓度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减轻MPP+导致的细胞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50μmol/L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显著抑制MPP+诱导的α-synuclein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增加。结论 1,5-diCQA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并抑制α-synuclein的过表达,提示1,5-diCQA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咖啡奎宁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PC12细胞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二咖啡酰奎宁酸减轻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海兵 李建英 +5 位作者 曹旭 刘人恺 李雯飞 杨志刚 林勤郁 杨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QA)是否通过激活Nrf2而减轻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并对可能的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PP+处理具有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的体外模型。实... 目的探讨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QA)是否通过激活Nrf2而减轻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并对可能的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PP+处理具有多巴胺(DA)能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的体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MPP+处理组、1,5-diCQA预处理+MPP+处理组,为了观察1,5-diCQA预处理的浓度-效应关系,将1,5-diCQA的浓度设为10、20、50、100μmol/L。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酶标仪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水平和活性氧族(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Nrf2蛋白水平。进一步采用siRNA转染沉默Nrf2,加入MAPK家族一系列激酶抑制剂后再检测上述相关指标。结果 MPP+(250mmol/L)处理PC12细胞24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下降,GSH耗竭,ROS生成增多,说明PD细胞模型建立成功。不同浓度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减轻MPP+导致的细胞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不同浓度的1,5-diCQA预处理可以明显上调Nrf2蛋白的水平。沉默Nrf2后,1,5-diCQA预处理对MPP+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消失,细胞存活率未能回升[MPP+组vs.MPP++1,5-diCQA组:(19.47±1.65)%vs.(21.13±2.85)%,P=0.352 6],GSH水平在Nrf2敲除的PC12细胞中明显下降[NT siRNA组vs.Nrf2siRNA组:(15.05±1.71)nmol/mgprotein vs.(4.31±0.83)nmol/mg protein,P<0.001],且1,5-diCQA预处理对GSH耗竭的逆转效应也消失。对MAPK激酶家族的一系列激酶进行信号通路筛选发现,Erk激酶参与了1,5-diCQA通过激活Nrf2而减轻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这一过程。结论 1,5-diCQA可浓度依赖性地减轻MPP+诱导的PC12氧化应激损伤。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激活Erk激酶,进而激活Nrf2,然后上调细胞内源性抗氧化系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咖啡奎宁 核因子2红系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Erk激酶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咖啡酰奎宁酸与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的分子对接 被引量:3
3
作者 戴国梁 马世堂 +3 位作者 刘史佳 程小桂 孙冰婷 居文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01-1905,共5页
目的考察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HPLC法测定华法林与人源白蛋白的复合物(PDB ID:1H9Z)表征的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在药物设计平台Maestro(version 8.5)上选用虚拟筛选模块Glide比较二咖啡酰奎宁酸... 目的考察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HPLC法测定华法林与人源白蛋白的复合物(PDB ID:1H9Z)表征的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在药物设计平台Maestro(version 8.5)上选用虚拟筛选模块Glide比较二咖啡酰奎宁酸与靶点蛋白活性的差异。运用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药物相互作用模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酶活性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3-二咖啡酰奎宁酸与阿司匹林酯酶间存在较好的结合抑制效应。结论 1,3-二咖啡酰奎宁酸对阿司匹林酯酶有微弱的抑制作用,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阿司匹林酯酶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咖啡奎宁 3 4-咖啡奎宁 3 5-咖啡奎宁 阿司匹林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的咖啡酰奎宁酸异构体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丽丽 马双双 +2 位作者 赵恒强 刘伟 王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该文对单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不同碰撞能下的二级质谱分析,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377和子离子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377/163... 该文对单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不同碰撞能下的二级质谱分析,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377和子离子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5-O-咖啡酰奎宁酸。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539和子离子377、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539/377、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539/377比值大小依次为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基于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 C18色谱柱,不同梯度下咖啡酰奎宁酸位置异构体的洗脱顺序均为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3-O-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通过色谱保留特征和质谱裂解规律对金银花中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实现了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奎宁 咖啡奎宁 位置异构体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离子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蒙药沙黄清疫片中9个成分的含量
5
作者 徐秀娟 杨立国 +6 位作者 吴凤娇 萨其拉吐 那布其 包书茵 奥·乌力吉 包晓华 佟海英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蒙药沙黄清疫片中荭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牡荆素、胡黄连苷Ⅱ、水仙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香叶木素、异鼠李素和芒柄花素9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Agilent Eclipse P...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时测定蒙药沙黄清疫片中荭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牡荆素、胡黄连苷Ⅱ、水仙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香叶木素、异鼠李素和芒柄花素9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4%磷酸水溶液,流速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以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内参物,分别测定内参物与荭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牡荆素、胡黄连苷Ⅱ、水仙苷、香叶木素、异鼠李素和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_(s/i)),测定沙黄清疫片中9个成分的含量。考察不同色谱柱和色谱仪中9个成分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比较QAMS和外标法(ESM)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蒙药沙黄清疫片中荭草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牡荆素、胡黄连苷Ⅱ、水仙苷、香叶木素、异鼠李素和芒柄花素8种成分的fs/i分别为1.2281、1.1296、0.7507、0.3521、0.8809、1.1153、0.6251、4.1604;在3种HPLC色谱仪及3个不同品牌C_(18)色谱柱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76%~2.78%、在不同柱温(25℃、30℃、35、40℃)RSD范围为0.70%~1.76%,不同体积流量(0.6 mL/min、0.8 mL/min、1.0 mL/min、1.2 mL/min)下的RSD范围为0.34%~2.08%,表明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QAMS与ESM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RE)值均小于2%,无显著差异。结论:以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法高效、准确、可行,能有效地测定沙黄清疫片9个成分的含量,可用于其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沙黄清疫片 一测多评法 1 5-咖啡奎宁 荭草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牡荆素 胡黄连苷Ⅱ 水仙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德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37,共4页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 自菊科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3个单体化合物(两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和一个酸性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分析(UV,IR,~1H-NMR,^(13)C-NMR,MS)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α,16α-二羟基贝壳杉烷-200-O-β-D-葡萄糖甙(Ⅰ)(3α,16α-dihydroxykaurane-20-O-β-D-glucoside(Ⅰ)),3α,6α-二羟基贝壳杉烷-19-O-β-D-葡萄糖甙(Ⅱ)(3α,16α-dihydroxykaurane-19-O-β-D-glucoside(Ⅱ))和1,4-二咖啡酰奎宁酸(Ⅲ)(1,4-dicaffeylquinic acid(Ⅲ))。(Ⅰ)和(Ⅱ)为两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蒿 -羟基贝壳杉烷-20-o-β-D-葡萄糖甙 1 4-咖啡奎宁 分离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根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尹文清 周中流 +2 位作者 傅春燕 曾立 王安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0-1402,共3页
关键词 毛冬青 酚性成分 5-o-咖啡-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栽培灯盏花指纹图谱建立及4个成分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高菊 杨生超 +2 位作者 沈勇 孟珍贵 张广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云南(大理、红河、曲靖)栽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指纹图谱,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飞蓬酯乙、灯盏乙素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云南(大理、红河、曲靖)栽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指纹图谱,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飞蓬酯乙、灯盏乙素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3%磷酸(A)-甲醇(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335 nm;柱温20℃。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71。红河栽培灯盏花中灯盏乙素和4个成分的总含有量明显高于大理,但3,5-二咖啡酰奎宁酸显著低于大理,两地绿原酸和飞蓬酯乙相近。结论红河栽培灯盏花质量更稳定,更有利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云南 绿原 3 5-咖啡奎宁 飞蓬酯乙 灯盏乙素 指纹图谱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珍珠滴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峰 黄勇 +3 位作者 何迅 王爱民 李勇军 王永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对珍珠滴丸大孔树脂吸附精制的方法进行工艺考察,选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选用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D-101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 目的:对珍珠滴丸大孔树脂吸附精制的方法进行工艺考察,选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甘草酸的吸附量和解析率为考察指标,选用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结果:D-101树脂吸附和解吸效果最佳,最优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25 g生药/mL,吸附流速为200 mL/h,洗脱剂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柱床体积。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可用于珍珠滴丸的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滴丸 3 4-o-咖啡-奎宁 甘草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化妆品原料的抗氧化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倩 徐明 +3 位作者 肖茹月 罗春 李战国 梅双喜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2-1207,共6页
对灯盏花化妆品原料(EBCI)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其中两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PPH、ABTS、·OH清除法考察EBCI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同时用H_(2)O_(2)诱导HHF-1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EBCI对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谷胱甘肽... 对灯盏花化妆品原料(EBCI)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建立其中两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PPH、ABTS、·OH清除法考察EBCI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同时用H_(2)O_(2)诱导HHF-1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EBCI对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EBCI中野黄芩苷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EBCI具有DPPH、ABTS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46.93、91.36和89.37μg/mL,在4、20μg/mL质量浓度下能显著提高氧化损伤HFF-1细胞的存活率且能显著提高细胞中GSH含量。野黄芩苷和4,5-二-O-咖啡酰奎宁酸分别在0.0093~0.3722、0.0085~0.3409 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47%、103.38%(RSD均小于2%)。结果表明EBCI具有抗氧化作用;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EBCI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化妆品原料 抗氧化 野黄芩苷 4 5-二-o-咖啡酰奎宁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中酚类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蛋白糖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晓琳 刘跃钧 +1 位作者 陆敏 吕丽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马兰粗提物进行分离,得到4组含有多酚的洗脱组分(F1、F2、F3、F4)。用Sephadex LH-20色谱柱对F2进一步纯化,得到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通过建立牛血清白蛋白-甲基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m...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马兰粗提物进行分离,得到4组含有多酚的洗脱组分(F1、F2、F3、F4)。用Sephadex LH-20色谱柱对F2进一步纯化,得到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通过建立牛血清白蛋白-甲基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methylglyoxal,BSA-MGO)和牛血清白蛋白-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glyoxal,BSA-GO)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模型,分析各所得组分抑制蛋白质糖基化的能力。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依次为F2>F1>F3>F4,马兰各组分对两种模型引起的蛋白质糖基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BSA-GO的反应模型中,抑制蛋白质糖基化效果为3,5-二咖啡酰奎宁酸>F2>F3>F1>马兰粗提取物>F4,BSA-MGO的反应模型中,抑制蛋白质糖基化效果为3,5-二咖啡酰奎宁酸>F2>马兰粗提取物>F1>F4>F3,此结果与F2组分中分离得到的3,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一致。结论:马兰中分离得到的多酚类物质——3,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很强的抑制MGO/GO引发的蛋白糖基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多酚 3 5-咖啡奎宁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的质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宏娜 李学学 +3 位作者 农常东 李修善 李文兵 刘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0-975,共6页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灰分、浸出物,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多指标评价假东风草和东风草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水分、灰分、浸出物,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法测定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9批假东风草和东风草(大花种,非标品种)水分平均值分别为9.21%、8.00%,总灰分平均值分别为6.50%、8.90%,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分别为0.87%、1.21%,浸出物平均值分别为22.21%、13.56%,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26.16、82.65 mg/g,3,4-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0、3.52 mg/g,3,5-二咖啡酰奎宁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18、4.43 mg/g。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含量、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为指标时,不能将假东风草和东风草(大花种,非标品种)明显区分开。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假东风草和东风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东风草 东风草 总黄酮 3 4-咖啡奎宁 3 5-咖啡奎宁 多元统计分析 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