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束增敏3,5-二溴水杨基苯基荧光酮与锆(IV)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应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82-285,共4页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和Tween80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苯基荧光酮 (DBH PF)与锆 (IV)的显色反应光度特性 ,并讨论了胶束增敏机理 .在 0 .32mol/LHCl介质中 ,DBHPF与锆 (IV)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3...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和Tween80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苯基荧光酮 (DBH PF)与锆 (IV)的显色反应光度特性 ,并讨论了胶束增敏机理 .在 0 .32mol/LHCl介质中 ,DBHPF与锆 (IV)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32nm处 ,混合表面活性剂有一定的增敏作用 ,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4 6× 10 5L·mol- 1·cm- 1.锆 (IV)含量在 0~ 0 .32 μg/m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拟定分析方法用于低合金钢中微量锆的测定 ,结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溴水杨基苯基荧光酮 显色反应 化十六烷三甲胺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钼 被引量:34
2
作者 吴艳平 孙志武 梁舒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0,共3页
在含有一定浓度硫酸铵的条件下,乙醇水溶液能形成盐水与乙醇液-液两相,研究了Mo(Ⅵ)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形成的配合物在乙醇盐水萃取体系液-液两相中的分配行为。试验表明,在pH1~6范围内,硫酸铵浓度为350g·L^-... 在含有一定浓度硫酸铵的条件下,乙醇水溶液能形成盐水与乙醇液-液两相,研究了Mo(Ⅵ)与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形成的配合物在乙醇盐水萃取体系液-液两相中的分配行为。试验表明,在pH1~6范围内,硫酸铵浓度为350g·L^-1,试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3比7,1×10^-4m01.L^-1DBSAF溶液加入量为2mL及试液总体积为10mL的条件下,Mo(Ⅵ)均保持很高的萃取率,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实现了Mo(Ⅵ)与常见过渡元素离子Co(Ⅱ)、Zn(Ⅱ)、Ni(Ⅱ)、Cu(Ⅱ)、Mn(Ⅱ)、Fe(Ⅲ)、W(Ⅵ)的定量分离,试验了钼(Ⅵ)与上述各共存离子的分离,钼(Ⅵ)的萃取率均大于97%,而其他共存离子的萃取率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分离 Mo(Ⅵ) 3 5-水杨荧光 硫酸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Tween80多元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军 吕文英 +1 位作者 李全民 杨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95-998,共4页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和吐温 80 (Tween80 )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DBSAF)与钨 (Ⅵ )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在 0 6 0mol·L-1HCl介质中 ,钨 (Ⅵ )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采用...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和吐温 80 (Tween80 )存在下 ,研究了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DBSAF)与钨 (Ⅵ )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在 0 6 0mol·L-1HCl介质中 ,钨 (Ⅵ )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 ,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作用更为显著 ,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6 4× 10 5L·mol-1·cm-1,λmax =5 2 7nm。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换法测得钨 (Ⅵ )与DBSAF所形成的络合物化学计量比为 1∶2。钨 (Ⅵ )含量在 0~ 4 0 0 μg·L-1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配合物 3 5水杨荧光 吐温-80 混合表面活性剂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分离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EDTA-CTMA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钍 被引量:5
4
作者 赛音 张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43-845,共3页
在EDTA和CTMAB存在下 ,在pH 8 8~ 10 2NH4 Cl NH3 ·H2 O缓冲体系中 ,钍 (Ⅳ )与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3,5 DBSF)形成红紫色多元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5 7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 2 19× 10 5L·mol-1·... 在EDTA和CTMAB存在下 ,在pH 8 8~ 10 2NH4 Cl NH3 ·H2 O缓冲体系中 ,钍 (Ⅳ )与 3,5 二溴水杨基荧光酮 (3,5 DBSF)形成红紫色多元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5 7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 2 19× 10 5L·mol-1·cm-1,钍含量在 0~ 7μg·(2 5mL) -1范围内 ,符合比耳定律。经离子交换分离除去干扰离子 ,用本法测定了稀土精矿和寻乌矿中的微量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 3 5-水杨荧光 离子交换分离 微量分析 EDTA CTMAB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寻乌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CTMAB-Tween 80多元配合物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 李全民 +3 位作者 张传建 杨瑞娜 刘国光 杨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吐温-80(Tween80)存在下,研究了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镓(Ⅲ)显色反应的光度特征.在0.48mol/LHCl介质中,镓(Ⅲ)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 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和吐温-80(Tween80)存在下,研究了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DBSAF)与镓(Ⅲ)显色反应的光度特征.在0.48mol/LHCl介质中,镓(Ⅲ)与DBSAF及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络合物,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作用更为显著,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78×105L·mol-1·cm-1,λmax=561nm.用摩尔比法和连续变换法测定镓(Ⅲ)与DBSAF所形成的络合物化学计量比为1∶4.镓(Ⅲ)含量在0~400μg/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拟定分析方法可直接用于矿石样品中微量镓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水杨荧光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镝(Ⅲ)-BDPPPD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被引量:8
6
作者 薛卫星 李建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以二氧六环为溶剂 ,在 pH约为 7的条件下 ,分别以n (Dy3+ )∶n (BDPPPD) =2∶3和n (Dy3+ )∶n(BDPPPD)∶n(Phen ) =2∶3∶2的量比 (Phen为邻菲罗啉 ) ,合成了Dy(Ⅲ)的 1,5 双 (1′,3′ 二苯基 5′ 氧代吡唑 4′ 基 ) 1,5 戊二酮 (BDP... 以二氧六环为溶剂 ,在 pH约为 7的条件下 ,分别以n (Dy3+ )∶n (BDPPPD) =2∶3和n (Dy3+ )∶n(BDPPPD)∶n(Phen ) =2∶3∶2的量比 (Phen为邻菲罗啉 ) ,合成了Dy(Ⅲ)的 1,5 双 (1′,3′ 二苯基 5′ 氧代吡唑 4′ 基 ) 1,5 戊二酮 (BDPPPD)的二元配合物Dy2 (BDPPPD) 3·6H2 O和三元配合物Dy2(BDPPPD) 3(Phen) 2 ·2H2 O ,收率为 91 2 %和 89 6 %。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通过FT -IR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位于 481和 5 76nm附近 ,分别相应于Dy3+ 的 4 F9/2 → 6H15/2 和 4 F9/2 → 6H13/2 跃迁 ,说明配合物发射Dy(Ⅲ)的特征荧光。第二配体Phen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三元配合物Dy2 (BDPPPD) 3(Phen) 2 ·2H2 O最大发射峰 (5 76nm)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Dy2 (BDPPPD) 3·6H2 O的 1 6 8倍。配合物具有较强荧光 ,说明BDPPPD的三重态能级与Dy3+ 最低激发态 (4 F9/2 )能级具有良好匹配 ,且其吸光系数较高 ,BDPPPD是Dy(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双(1′ 3′-苯基-5-氧代吡唑-4′-)-1 5- 荧光性质 镝离子 BDPPPD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熄灭法测定煤矸石中微量锌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道成 易平贵 +1 位作者 刘俊峰 李佳秋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在pH 8 .6的Na2 B4O7-HCl缓冲介质中 ,基于微量Zn2 +对 5 -溴水杨基荧光酮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 ,建立了测定微量Zn2 +的荧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当激发波长λex=3 6 5nm ,荧光发射波长λem=5 3 8nm时 ,Zn2 +量在 0 .0~ 40 0 .0 μg/L... 在pH 8 .6的Na2 B4O7-HCl缓冲介质中 ,基于微量Zn2 +对 5 -溴水杨基荧光酮体系的荧光熄灭效应 ,建立了测定微量Zn2 +的荧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 ,当激发波长λex=3 6 5nm ,荧光发射波长λem=5 3 8nm时 ,Zn2 +量在 0 .0~ 40 0 .0 μg/L内与体系的荧光熄灭程度呈线性关系 ,方法的检出限为 0 .3 8μg/L。方法用于煤矸石中微量Zn2 +的测定 ,结果与极谱法结果一致 ,6次测定的RSD <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5-水杨荧光 荧光熄灭法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瑞玲 徐丽繁 +2 位作者 邓承雨 黄小艳 黄振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 以小牛胸腺D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4'-苯基-3-溴-8-[N,N-二(2-羟基乙基)氨基甲基]黄酮(PBBHAMF)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在以吖啶橙(AO)为荧光探针的实验中,DNA-AO复合物的荧光被PBBHAMF猝灭,其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DNA的存在使PBBHAMF的紫外光谱发生了减色效应,DNA的粘度增大,CD光谱274 nm处信号发生变化,这些都能判断PBBHAMF与DNA发生了嵌插结合.此外,红外光谱结果表明PBBHAMF与DNA还存在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3--8-[N N-(2-)氨]黄 小牛胸腺DNA 荧光光谱 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