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线叶旋覆花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彩芳 李海霞 +2 位作者 王娜 张秋荣 马景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5期32-33,共2页
目的:建立线叶旋覆花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IBE-5)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Scienhome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5%醋酸(5∶20∶75,V/V/V),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 目的:建立线叶旋覆花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IBE-5)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Scienhome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5%醋酸(5∶20∶75,V/V/V),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27nm。结果:IBE-5在0.3~1.5μg/ml之间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3397.5X-46.92,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5%,RSD为2.28%(n=3),旋覆花中IBE-5的平均含量为2.35%。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测定线叶旋覆花中IBE-5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1 5-咖啡奎宁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同时测定颜复康胶囊中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欣娜 胡艳丽 +1 位作者 左莉华 郭兴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8-792,798,共6页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颜复康胶囊中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RP—HPLc)。方法色谱柱:依利特C18柱(200mm×4.6nlin,5Ix...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颜复康胶囊中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phase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RP—HPLc)。方法色谱柱:依利特C18柱(200mm×4.6nlin,5Ixm),流动相:乙腈(A)一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一,柱温:30℃,检测波长:330am。结果绿原酸、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黄芩苷的线性分别为5.12~40.96(r=0.9996)、3.93~31.41(r=0.9997)、0.89~7.12(r=0.9996)、10.30~82.44mg·L。(r=0.9991),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01.8%,RSD为2.8%~4.0%(n=6)。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颜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复康胶囊 绿原 3 5—O-咖啡酰基奎宁 迷迭香 黄芩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脑缺血大鼠转录组学的研究
3
作者 王颖慧 陈龙 +3 位作者 吴亮亮 王航宇 张珂 田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3-728,共6页
目的研究二咖啡酰基奎宁酸(MQA)对脑缺血大鼠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MQA组。各组大鼠术前连续灌胃6 d,再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脑缺血模型,术后24h将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解剖,取脑。将脑组织切... 目的研究二咖啡酰基奎宁酸(MQA)对脑缺血大鼠RNA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MQA组。各组大鼠术前连续灌胃6 d,再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脑缺血模型,术后24h将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解剖,取脑。将脑组织切块后进行RNA测序,检测模型组、正常组与MQA组的基因表达情况,再将数据进行基因表达丰度分析、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模型组与MQA组之间存在762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显著差异基因124个,极显著差异基因51个。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整体呈现上调趋势,细胞组分相关的基因既有显著上调趋势也有显著下调趋势,分子功能相关的基因整体上呈现上调趋势,但也存在显著下调基因的项目;通过KEGG通路分析发现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呈显著下调,核糖体通路相关基因呈现部分上调及部分下调趋势。结论 MQA抗脑缺血可能跟改善纤溶系统、提高细胞骨架的稳定性、下调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基奎宁 脑缺血 转录组学 RNA-sequ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柏生 热依木古丽·阿布都拉 +2 位作者 信学雷 范芳芳 李茜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2期I0014-I0019,共6页
目的优化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2种咖啡酰奎宁酸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种类。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工艺参数,包括上样液浓度、上样量、吸附速率、水冲洗用量、洗脱剂种类... 目的优化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2种咖啡酰奎宁酸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种类。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工艺参数,包括上样液浓度、上样量、吸附速率、水冲洗用量、洗脱剂种类和用量等。结果最佳条件为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药液浓度0.20 g/ml,树脂柱径高比1:6,吸附速率2 BV/h,在此条件下,上柱量达7 BV;吸附好的树脂先用1 BV水洗净,流速5 BV/h,再用3 BV 50%乙醇和1 BV 70%乙醇洗脱活性部位,合并洗脱液,浓缩,干燥既得。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洋甘菊中2种咖啡酰基奎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3 5--O-咖啡酰基奎宁 4 5--O-咖啡酰基奎宁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的咖啡酰奎宁酸异构体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丽丽 马双双 +2 位作者 赵恒强 刘伟 王晓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该文对单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不同碰撞能下的二级质谱分析,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377和子离子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377/163... 该文对单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和不同碰撞能下的二级质谱分析,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单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377和子离子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5-O-咖啡酰奎宁酸。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母离子539和子离子377、163在不同碰撞能下其强度发生显著变化,通过539/377、377/163的强度比值可区分其位置异构体。539/377比值大小依次为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377/163比值大小依次为3,5-O-二咖啡酰奎宁酸、4,5-O-二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基于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 C18色谱柱,不同梯度下咖啡酰奎宁酸位置异构体的洗脱顺序均为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3-O-咖啡酰奎宁酸、3,4-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通过色谱保留特征和质谱裂解规律对金银花中咖啡酰奎宁酸的位置异构体实现了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奎宁 咖啡奎宁 位置异构体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离子强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茵陈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志伟 高钧 +3 位作者 谭晓杰 马婷婷 陈晓辉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陈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为茵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Lun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体...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茵陈中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为茵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Lun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0.04%磷酸水溶液(体积比17:83);检测波长:345nm。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4,5-O-二咖啡酰奎宁酸、异鼠李素弓一O-葡萄糖苷质量浓度分别在0.942~18.84mg·L^-1(r=0.9995)、1.190~23.79mg·L^-1(r=0.9995)、1.107~22.14mg·L^-1。(r=0.9994)、56.78~1.136×10^3mg·L^-1。(r=0.9990)、0.6219~12.44mg·L^-1(r=0.999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5);方法回收率(n=9)分别为98.1%、100.7%、98.4%、100.2%、101.7%。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茵陈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4 5-O-咖啡奎宁 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兰紫解毒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
7
作者 杨美娜 王世信 +3 位作者 丁洪青 闫国强 李宝芬 刘爱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兰紫解毒颗粒中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R,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取0.1 g兰紫解毒颗粒样品,用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30 min,取适量样品溶液上机测定;采用ACQUITY UPL...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兰紫解毒颗粒中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R,S)-告依春含量的方法。取0.1 g兰紫解毒颗粒样品,用体积分数为75%的甲醇溶液超声提取30 min,取适量样品溶液上机测定;采用ACQUITY UPLCHSS T3 C18柱(150 mm×2.1 mm,1.8μm)作为分析柱,柱温为25℃,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流量为0.25 mL/min,进样体积为1μL。绿原酸、3,5-二-O-咖啡酰奎宁酸、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R,S)-告依春的质量浓度在0.4076~42.529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0.014μ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85%~100.3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5%~2.93%(n=6)。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稳定,可同时测定兰紫解毒颗粒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兰紫解毒颗粒 绿原 3 5--O-咖啡奎宁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R S)-告依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对苍耳子中2种酚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孙艳华 洪燕 +3 位作者 汪永忠 韩燕全 李光东 邓龙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下苍耳子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确定苍耳子炒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砂炒法,温度150~220℃,时间0.5~7 min,每一温度分别炒制浅黄、黄褐色2份炮制品,共得到16份炮制样品。采用超高液相... 目的:测定不同炮制时间和温度下苍耳子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变化,确定苍耳子炒制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砂炒法,温度150~220℃,时间0.5~7 min,每一温度分别炒制浅黄、黄褐色2份炮制品,共得到16份炮制样品。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色谱柱: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炮制品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以160℃、7 min最高,分别为2.498、2.004 mg/g。结论综合炮制品的外观和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含量测定结果,确定砂炒苍耳子以160℃、7 min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炮制 绿原 3 5-咖啡奎宁 超高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6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蕙 李祥 +2 位作者 周红燕 徐向阳 陈伟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6种酚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新绿...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6种酚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327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90~0.5448μg(r=0.9999)、0.02406~1.2032μg(r=1)、0.01106~0.5528μg(r=1)、0.01594~0.7968μg(r=1)、0.009104~0.4552μg(r=1)、0.01037~0.5184μg(r=1),回收率分别为101.06%、100.22%、101.54%、99.42%、100.21%、101.65%。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脉络宁注射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宁注射液 新绿原 绿原 隐绿原 咖啡 3 5-咖啡奎宁 3 4-咖啡奎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等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森 李清 +2 位作者 陈倩倩 陈晓辉 毕开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水...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绵茵陈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共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nm,流速1.0mL·min^-1,柱温30℃。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金丝桃苷质量浓度分别在2.609-83.50mg·L^-1(r=0.9999)、1.853-59.31mg·L^-1(r=0.9996)、0.9480~30.34mg·L^-1(r=0.9998)和0.4506-14.42mg·L^-1(r=0.999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3%、101.2%、101.4%和96.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绵茵陈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茵陈 绿原 3 5-咖啡奎宁 4 5-咖啡奎宁 金丝桃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咽糖中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荣林 林雀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6期5505-5511,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咽糖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色谱柱(2.1 mm...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清咽糖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6种绿原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RRHD色谱柱(2.1 mm×150 mm, 1.8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5℃。结果 6种成分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6种成分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77%~104.37%,相对标准偏差为0.28%~1.86%。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加样回收率实验符合要求,结果准确、稳定,适用于同时测定清咽糖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糖 新绿原 绿原 隐绿原 3 4-O-咖啡酰基奎宁 3 5-O-咖啡酰基奎宁 4 5-O-咖啡酰基奎宁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旱莲不同药用部位UPLC特征图谱及5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荟 邱韵静 +5 位作者 谭梓君 魏梅 曹斯琼 徐敏 李国卫 何民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11-116,共6页
目的建立墨旱莲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及咖啡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墨旱莲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 目的建立墨旱莲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及咖啡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B、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蟛蜞菊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墨旱莲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0.53%磷酸溶液(含0.8%三乙胺)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30 nm。采用外标法测定11批墨旱莲药材及其花、叶、茎中5种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墨旱莲U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9个共有峰,指认了5个色谱峰,并测定不同药用部位5种成分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11批样品分为三类,与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结果基本相符,表明墨旱莲不同药用部位的质量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准确,可为墨旱莲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特征图谱 咖啡 木犀草苷 异绿原B 4 5-O-咖啡酰基奎宁 蟛蜞菊内酯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同时测定风热感冒颗粒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斌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同时测定风热感冒颗粒中苦杏仁苷、(R,S)-告依春、芦丁、连翘酯苷A、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同时测定风热感冒颗粒中苦杏仁苷、(R,S)-告依春、芦丁、连翘酯苷A、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RP18,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苦杏仁苷和牛蒡苷207 nm,(R,S)-告依春245 nm,芦丁、连翘酯苷A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30 nm。结果:苦杏仁苷、(R,S)-告依春、芦丁、连翘酯苷A、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牛蒡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920(r=0.9994)、0.4~16(r=0.9995)、4.4~176(r=0.9999)、2.8~110(r=0.9998)、5.4~216(r=0.9996)、38~1520μg·mL^(-1)(r=0.9994),加样回收率的平均值(n=6)分别为98.8%、98.7%、98.4%、99.2%、99.8%和98.7%,RSD分别为1.0%、2.5%、1.8%、1.3%、1.3%和0.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风热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感冒颗粒 苦杏仁苷 (R S)-告依春 芦丁 连翘酯苷A 3 5-O-咖啡酰基奎宁 牛蒡苷 高效液相色谱-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双凤 孙勇兵 +3 位作者 徐兰 潘德城 黄恺 罗晓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6-550,共5页
目的研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并初步考察小肠上皮细胞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模型,以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主要成分考察总酚酸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中的膜通... 目的研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小肠吸收机制,并初步考察小肠上皮细胞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提取物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翻肠囊模型,以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主要成分考察总酚酸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中的膜通透性,同时通过吸收抑制(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试验,考察了一元羧酸转运蛋白对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吸收的影响。结果在空肠和回肠中,绿原酸比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小肠渗透率都要高。三种抑制剂(阿魏酸、苯甲酸、布洛芬)可使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回肠的渗透率降低;对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空肠的渗透率影响较小。结论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在小肠的吸收属于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但是同时还存在以一元羧酸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 3 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 外翻肠囊法 吸收 一元羧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产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娇 俞年军 +2 位作者 郑太华 曹勇 王韵琴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6-88,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亳州地区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同一栽培环境下的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 目的通过比较亳州地区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同一栽培环境下的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杭白菊最高,亳菊最低;总挥发油含量以杭白菊最高,小白菊最低,亳菊挥发油颜色为蓝色。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因栽培品种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亳菊挥发油颜色与其他3种不同,即品种与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挥发油 绿原 木犀草苷 3 5-O-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兰中酚类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蛋白糖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晓琳 刘跃钧 +1 位作者 陆敏 吕丽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马兰粗提物进行分离,得到4组含有多酚的洗脱组分(F1、F2、F3、F4)。用Sephadex LH-20色谱柱对F2进一步纯化,得到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通过建立牛血清白蛋白-甲基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m...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马兰粗提物进行分离,得到4组含有多酚的洗脱组分(F1、F2、F3、F4)。用Sephadex LH-20色谱柱对F2进一步纯化,得到3,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4,5-三咖啡酰奎宁酸。通过建立牛血清白蛋白-甲基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methylglyoxal,BSA-MGO)和牛血清白蛋白-乙二醛(bovine serum albuminglyoxal,BSA-GO)的蛋白质糖基化反应模型,分析各所得组分抑制蛋白质糖基化的能力。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依次为F2>F1>F3>F4,马兰各组分对两种模型引起的蛋白质糖基化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在BSA-GO的反应模型中,抑制蛋白质糖基化效果为3,5-二咖啡酰奎宁酸>F2>F3>F1>马兰粗提取物>F4,BSA-MGO的反应模型中,抑制蛋白质糖基化效果为3,5-二咖啡酰奎宁酸>F2>马兰粗提取物>F1>F4>F3,此结果与F2组分中分离得到的3,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一致。结论:马兰中分离得到的多酚类物质——3,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很强的抑制MGO/GO引发的蛋白糖基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 多酚 3 5-咖啡奎宁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指纹图谱研究及不同产地杭白菊质量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洪明 金辉辉 +3 位作者 王昕佳 王伟 王如伟 姚建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杭白菊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杭白菊成分的差异,为杭白菊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30℃,流速1.0 mL/m... 目的通过建立杭白菊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杭白菊成分的差异,为杭白菊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并对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溶液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为参照峰建立了杭白菊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14个共有峰,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不同产地杭白菊指纹图谱相似度比较结果显示,除江苏盐城样品外,其他产地杭白菊质量相对稳定。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杭白菊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质量评价 绿原 木犀草苷 3 5一O一咖啡酰基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青蒿药材质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渭升 李振雨 +5 位作者 侯栩轩 杨小龙 卢晓莹 孙冬梅 陈向东 邓淙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07-113,共7页
目的建立4个产地15批青蒿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2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评价不同产地青蒿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进行测定,建立15批青蒿药材指纹图谱,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鉴定,并... 目的建立4个产地15批青蒿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及2种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评价不同产地青蒿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进行测定,建立15批青蒿药材指纹图谱,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鉴定,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不同产地青蒿药材的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2个差异性成分东莨菪内酯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5批青蒿药材指纹图谱共标识出22个共有峰,通过质谱分析指认出10种化学成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15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70~0.972,其中12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PCA将15批样品划分为两类,其中重庆产地为一类,其他产地为一类,OPLS-DA共确定10个差异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重庆产地样品东莨菪内酯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样品。结论采用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含量测定相结合,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青蒿药材,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东莨菪内酯 3 5-O-咖啡酰基奎宁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6种成分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颖 张金玲 +4 位作者 顾艳丽 张旭东 杨彩静 郭慧青 徐佳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5-683,共9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火抗毒丸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OD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0 nm。以绿原酸为内参物,计算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蒙花苷分别在质量浓度为3.188-102.0 mg·L^(-1)、0.3531-11.30 mg·L^(-1)、12.50-400.0 mg·L^(-1)、2.313-74.00 mg·L^(-1)、1.313-42.00 mg·L^(-1)、1.188-38.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1%(0.57%)、95.9%(2.0%)、99.5%(0.33%)、98.7%(0.9%)、99.7%(0.46%)、100.5%(1.1%)。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取一测多评法测得的含量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不但稳定而且可靠,可用于清火抗毒丸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火抗毒丸 绿原 咖啡 木犀草苷 3 5-O-咖啡酰基奎宁 迷迭香 蒙花苷 一测多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6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云鹏 冯惠平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6期421-425,共5页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的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 目的建立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的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6个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2.850~57.00μg/mL(r=0.9991),2.480~49.60μg/mL(r=0.9995),2.120~42.40μg/mL(r=0.9999),2.740~54.80μg/mL(r=0.9998),2.380~47.60μg/mL(r=0.9996),3.060~61.20μg/mL(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6个组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8.77%,97.53%,96.98%,99.29%,98.85%,100.03%,相应RSD分别为1.12%,1.33%,0.80%,1.19%,1.40%,0.95%。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12 h内稳定,RSD≤1.33%。结论所建立的波长切换HPLC同时测定鼻通丸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噻嗪双酮苷、1,5-二咖啡酰奎宁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可为鼻通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通丸 氧化前胡素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噻嗪双酮苷 1 5-咖啡奎宁 3 5-咖啡奎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