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通过抑制mGluR5调控ERK1/2-SGK1信号通路改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
1
作者 何存宝 杨绍杰 朱国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3,共9页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 目的评价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3-d]嘧啶(10b)对单一长时程应激(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样行为及ERK1/2-SGK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PS模型组,化合物10b低、中、高剂量组和帕罗西汀组,6只/组。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价SPS模型组小鼠的PTSD样行为;Western blotting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p-ERK、SGK1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肝肾组织的病理损伤;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验证化合物10b与mGluR5结合的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模型组小鼠表现出PTSD样行为(P<0.05),海马mGluR5和p-ERK蛋白表达升高,SGK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化合物10b可改善SPS组小鼠的行为异常(P<0.05),并抑制mGluR5表达,逆转p-ERK和SGK1的异常(P<0.05),且无明显肝肾毒性;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10b与mGluR5结合稳定。结论化合物10b能改善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其机制可能和抑制mGluR5调节ERK1/2-SGK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芳基乙炔基)-吡咯并[2 3-d]嘧啶 创伤后应激障碍 代谢谷氨酸受体5 单一长时程应激 ERK1/2 SG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5-羟色胺_(1B)受体及多巴胺1型受体在大鼠运动疲劳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琰茹 刘晓莉 乔德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8,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大鼠力竭前后"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各核团5-羟色胺1B受体(5-HT_(1B))及多巴胺1型受体(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调控运动疲劳发生、发展的中枢机制。方法:24...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大鼠力竭前后"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各核团5-羟色胺1B受体(5-HT_(1B))及多巴胺1型受体(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调控运动疲劳发生、发展的中枢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不同组别5-HT_(1B)和D_1DR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安静组对照组相比,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大鼠黑质网状部及苍白球内侧部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减少(P<0.05),D_1DR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大鼠丘脑腹外侧核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P<0.01);在大鼠皮质辅助运动区,力竭即刻组、恢复90min组5-HT_(1B)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增加(P<0.05),D_1DR受体阳性细胞R值及AOD值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力竭运动过程中"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内侧部-丘脑-皮质"各核团5-HT_(1B)及D_1DR受体蛋白表达变化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量改变,进而影响神经元电活动兴奋性,可能是"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内侧部-丘脑-皮质"通路调节运动疲劳及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力竭运动 “黑质/苍白球-丘脑-皮质”通路 5-羟色胺1B受体 多巴胺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受体亚型mRNAs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董静静 孙银萍 +4 位作者 刘翔宇 周亮 黄静 李云庆 武胜昔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98,共5页
为探讨脊髓内5-HT1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表达变化... 为探讨脊髓内5-HT1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传递和调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HT1A、5-HT1B、5-HT1D、5-HT1E和5-HT1F受体亚型mR-NAs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在术后3d明显增高,7d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术后28d与正常对照相比仍有显著变化;5-HT1B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也于术后3d开始显著增高,此后持续升高,至21d达到高峰,28d时有轻微下调,但高于对照水平;未观察到损伤侧脊髓背角内5-HT1D受体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变化。5-HT1F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于术后4d显著增高,此后一直维持该表达水平至28d。上述受体亚型在非损伤侧脊髓背角内的表达水平均无变化。在脊髓背角内未检测到5-HT1E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上述5-HT1受体亚型mRNA在SNI模型脊髓背角内具有不同的表达变化特点,提示不同的5-HT1各受体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痛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受体 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脊髓背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孙颖 蔡海燕 +3 位作者 沈敬山 朱维良 王贺瑶 郭敏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1-736,共6页
目的为发现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激动剂,通过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的方法建立高通量筛选(HTS)细胞模型。方法将带有人源5-HT1A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cDNA3.1-h5-HT1AR)与带有报告基因pCRE-luc的pcDNA3.1质粒(pcDNA3.1-pCRE-luc... 目的为发现5-羟色胺1A(5-HT1A)受体的激动剂,通过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的方法建立高通量筛选(HTS)细胞模型。方法将带有人源5-HT1A受体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cDNA3.1-h5-HT1AR)与带有报告基因pCRE-luc的pcDNA3.1质粒(pcDNA3.1-pCRE-luc)共转染到工具细胞中,通过对工具细胞选择、共转染质粒比例、化合物孵育时间及阳性化合物选择等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建立了稳定表达人源5-HT1A受体并可用于该受体激动剂筛选的细胞模型(HEK293-h5-HT1AR)。结果①根据瞬转实验中信号值的高低,模型采用HEK293细胞作为工具细胞;②根据瞬转实验中的信噪比,发现pcDNA3.1-h5-HT1AR:pcDNA3.1-pCRE-luc的最佳比例为1∶3;③对化合物孵育时间进行优化,选择的最佳孵育时间为6 h;④阳性化合物的选择过程中,实验研究了5-HT.HCl,Flibanserin,8-OH-DPAT以及Lorcaser-in(APD356)4个已报道有5-HT1A受体激动活性的化合物,结果表明APD356在该体系中最适合作为阳性对照化合物。⑤该细胞株连续培养12代,信号稳定。结论通过对一系列实验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个稳定表达人源5-HT1A受体的细胞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高通量5-HT1A激动剂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动剂 高通量筛选 5-羟色胺1A受体 抑郁症 内源 细胞稳转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6-三氨基-5-硝基吡啶的合成与应用
5
作者 洪旭明 金宁人 +1 位作者 黄国传 张清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00-504,509,共6页
以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DADNP)为原料,选择性还原制得关键中间体2,3,6-三氨基-5-硝基吡啶,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做稳定性分析.实验表明:以DADNP为底物,水合肼与自制多硫化钠为还原液,回流反应2h,得纯度为99.2%的目标产物,... 以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DADNP)为原料,选择性还原制得关键中间体2,3,6-三氨基-5-硝基吡啶,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做稳定性分析.实验表明:以DADNP为底物,水合肼与自制多硫化钠为还原液,回流反应2h,得纯度为99.2%的目标产物,产品收率为58.4%.并将此化合物成功应用于AB型新单体前体4-(N-(2,6-二氨基-5-硝基吡啶3-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甲酯(ANPCB)的合成(粗品纯度95.12%,收率60.3%)及AB型单体骨架分子4-(5-氨基-6-硝基-1H-吡啶并[2,3-d]咪唑-2-基)苯甲酸甲酯(ANPIB)的探索研究中.所有产物结构经13 C-NMR、MS和FTIR分析表征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PPI新单体 2 3 6-氨基-5-硝基吡啶(TANP) 4-(N-(2 6-二氨基-5-硝基吡啶-3-基)氨基甲酰基)苯甲酸甲酯(ANPCB) 4-(5-氨基-6-硝基-1H-吡啶并E2 3-d]咪唑-2-基)苯甲酸甲酯(ANP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潘晶晶 邹蕾 +1 位作者 黄志远 孙香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99-29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组(n=10)和EAE模型组(n=20)。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观察对照组、EAE模型组和CBlR过表达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脑组织CB1R、室管膜下区Brdu和Brdu^(+)/Nestin^(+)以及Sox-2 mRNA水平。结果:EAE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BlR蛋白降低(P<0.05),CBlR过表达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CBlR蛋白升高(P<0.05)。EAE模型组脑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缺失等典型病理变化,CBlR过表达组的病理损伤显著改善。EAE模型组Brdu、Brdu^(+)/Nestin^(+)阳性细胞以及Sox-2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BlR过表达组比较EAE模型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CBlR可能是通过加速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最终有效减轻了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1受体 过表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鼠 脑组织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5--2′-脱氧尿苷 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洁芸 李丹 +3 位作者 滕志朋 田茗源 张雄 李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早老蛋白1dE9基因(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Ⅰ,SR-BⅠ)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A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10只6月龄的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姜黄素饲喂组,每组5只。姜黄素饲喂组每天饲喂500 ppm姜黄素,6个月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神经元SR-BⅠ和ABCA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饲喂组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表达明显增加(t=-10.805,P=0.000),但2组小鼠海马神经元中均未见SR-BⅠ表达。结论:姜黄素能提高APPswe/PSEN1d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ABCA1的表达,而SR-BⅠ在神经元中未见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β-淀粉样前体蛋白swe基因 早老蛋白1dE9基因双转基因小鼠 海马 B类Ⅰ清道夫受体 磷酸腺苷结合盒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5-△32突变基因地域和人群分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晓祎 黄红艳 孙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68,共4页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HIV-1通过与CD4^+受体以及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或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辅受体结合而感染细胞,当CCR5发生32个碱基缺失突变时,其在细胞膜的表达量减少,导致HIV-1无法有效地入侵细胞。我们把这种突变的CCR5称为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近年来,通过对CCR5-△32的深入研究, AIDS的治疗获得很大进展。我们主要总结了该基因的结构功能并且详细统计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该基因的分布情况,以期对AIDS的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外显子缺失32个碱基的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3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XBP1s通过抑制ITPR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倪海强 彭宣 +1 位作者 顾世琦 宫念樵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 目的 探讨剪接型X盒结合蛋白1(XBP1s)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腺病毒阴性对照组(Ad-shNC组)、靶向沉默XBP1s腺病毒组(Ad-shXBP1s组)、Ad-shNC+H/R组、Ad-shXBP1s+H/R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线粒体钙离子水平。使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分析XBP1s调控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TPR)家族的结合位点。检测各组XBP1s和ITPR家族信使RN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AdshNC组比较,Ad-shNC+H/R组细胞凋亡水平更高,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钙离子水平升高;与Ad-shNC+H/R组比较,Ad-shXBP1s+H/R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下降,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线粒体钙离子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比较,Ad-shXBP1s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为P<0.05)。与Ad-shNC组相比,Ad-shNC+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与Ad-shNC+H/R组相比,Ad-shXBP1s+H/R组XBP1s、ITPR1、ITPR2和ITPR3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ChIP-seq结果显示,XBP1s能够结合ITPR1的启动子和外显子、ITPR2外显子和ITPR3外显子。结论 XBP1s可能通过直接调控ITPR转录和翻译而影响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结构功能,下调XBP1s能够抑制ITPR表达,改善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剪接X盒结合蛋白1 肌醇1 4 5-磷酸受体 线粒体损伤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_3R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涛 宋锦宁 +3 位作者 李宇 马旭东 郭小叶 刘晓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I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I,IP3R1)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其作用,为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25...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后I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I,IP3R1)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探讨其作用,为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25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DAI组),采用Golgi镀银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在不同时间(3~72h)的脑干组织病理变化及IP3R1的表达情况。结果 Golgi镀银染色证明大鼠DAI模型成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脑干中IP3R1有弱阳性表达,实验组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DAI损伤后,大鼠脑干组织IP3R1表达3h时就开始升高,至24h高峰后开始下降,72h下降至低水平。结论IP3R1可能在DAI后轴索的继发性损伤及断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I1 4 5-磷酸肌醇受体(IP3R1) 内质网(ER) 钙超载 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在胆固醇性胆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世海 何金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2,共6页
胆固醇结石病(cholesterol gallstone disease,CG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胆石病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不仅调... 胆固醇结石病(cholesterol gallstone disease,CG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胆石病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不仅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而且还对机体内许多生理,特别是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该综述主要概述了肝X受体、法尼醇X受体、孕烷X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病 受体 磷酸腺苷结合盒G5/G8(ABCG5/ABCG8)和胆固醇7ɑ-羟化酶(CYP7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3R1调控CaMKⅡ和VDAC1在海洛因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
12
作者 管雅玲 肖锦玲 +7 位作者 苏丽萍 庄梦婕 刘丽 季敏 朱森森 刘静宇 戴晨璐 蒲红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0,共10页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 目的:探讨1,4,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inositol 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 type 1,IP3R1)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 1,VDAC1)在海洛因(heroin,HE)致心肌细胞节律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联合蛋白组学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心律失常芯片数据,寻找关键调控因子。构建IP3R1基因敲减慢病毒并感染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NRCMs),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HE组和HE+shIP3R1组。结晶紫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学变化;Fluo-4/AM探针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分析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IP3R1、CaMKⅡδ、p-CaM-KⅡδ(T287)和VDAC1的蛋白水平。结果: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89410分析,筛选得到80个差异共表达分子,基于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关键因子IP3R1,且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IP3R1结合蛋白:CaMKⅡδ和VDAC1。Co-IP结果验证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存在相互作用,且HE干预后NRCMs中IP3R1与CaMKⅡδ和VDAC1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体外细胞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E组NRCMs数量急剧减少,细胞膜变窄,伪足减少,细胞核结构模糊;LDH和AST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严重,证实HE对NRCMs具有毒性作用并导致线粒体损伤。与control组相比,HE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ROS水平、MMP以及IP3R1、p-CaMKⅡδ(T287)和VDAC1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E+shIP3R1组这些指标均显著减低(P<0.05);ATP水平则相反。这证实沉默IP3R1表达可减轻HE干预后NRCMs的钙超载及线粒体损伤。结论:IP3R1通过调控CaMKⅡ和VDAC1引起心肌细胞钙超载和ROS生成增多,参与HE诱导的心肌细胞节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心律失常 1 4 5-三磷酸肌醇1型受体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状Y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其裂化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莎 葛佳琪 +2 位作者 王更更 杨英 刘百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580,共5页
采用导向剂法,以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形貌控制剂和分散剂,制备了具有薄片状形貌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吸附吡啶的原位红外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合成的Y型分子筛及制备... 采用导向剂法,以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形貌控制剂和分散剂,制备了具有薄片状形貌的小晶粒Y型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吸附吡啶的原位红外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合成的Y型分子筛及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Y型分子筛大部分呈薄片状形貌,相对于传统八面体形貌Y型分子筛来说,具有较高的外比表面积。1,3,5-三异丙基苯的催化裂化反应结果表明,与传统八面体形貌的Y型分子筛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薄片状Y型分子筛具有较高的1,3,5-三异丙基苯裂化活性和裂化产物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分子筛 聚乙二醇-600 薄片状形貌 1 3 5-异丙基苯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γ1在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郝肖琼 贾方毅 付旭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2,51,共8页
目的探究磷脂酶(PLC)Cγ1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中的作用及机制,进一步阐明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机理,为与相关的人体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PLC不同亚型在颗粒细胞与卵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体外卵泡培养模... 目的探究磷脂酶(PLC)Cγ1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中的作用及机制,进一步阐明卵母细胞成熟的分子机理,为与相关的人体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检测PLC不同亚型在颗粒细胞与卵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体外卵泡培养模型及COC培养模型研究PLCγ1特异抑制剂U73122对LH及EGF诱导的减数分裂恢复的影响,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 3-AM检测胞内钙离子水平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胞内cGMP水平变化,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不同亚型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 3R)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与卵丘细胞中Plcγ1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它亚型(P<0.05),U73122能够有效抑制LH和EGF诱导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P<0.05)以及EGF诱导的卵丘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P<0.05),U73122还显著逆转了EGF介导的胞内cGMP水平下降(P<0.05),此外,研究还发现在颗粒细胞,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中Itpr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亚型(P<0.05),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的结果也表明IP 3R1在三种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LH-EGFR信号通过PLCγ1-IP 3R1升高胞内钙离子水平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磷脂酶Cγ1 1 4 5-磷酸肌醇受体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胶原α1和Ⅰ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内与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于伟 张桂芳 +3 位作者 甄井龙 宋雪建 迟晓星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71-176,共6页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α,LXRα)、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type I,SR-BI)、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5,ABCG5)、过氧化物酶体...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α,LXRα)、B族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type I,SR-BI)、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5,ABCG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及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10只给予普通饲料,其余50只给予高脂饲料。30 d造模成功后,分别建立基础饲料正常对照组(ND,灌胃1.2 g/(kg·d)生理盐水)、高脂模型对照组(HFD,灌胃1.2 g/(kg·d)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10 mg/(kg·d)辛伐他汀片)和蓝靛果花色苷低(HFD+L)、中(HFD+M)、高(HFD+H)剂量组(分别灌胃4.0、40.0、120.0 mg/(kg·d)蓝靛果花色苷),持续28 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LXRα、SR-BI、ABCG5、PPARγ及CYP7a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与HFD组相比:蓝靛果花色苷各剂量组肝脏中SR-BI、ABCG5 m RNA表达几乎不受影响,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HFD+M、H F D+H组LXRα、CYP7a1 mRNA表达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 1);H F D+L、HFD+M、HFD+H组PPARγm RNA表达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蓝靛果花色苷通过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内LXRα、CYP7a1 m RNA表达,降低PPARγ mRNA表达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蓝靛果花色苷 高脂血症大鼠 肝X受体 B族I清道夫受体 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胆固醇7Α-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17
作者 李哲 赵砚丽 杨宾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7-1118,共2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方法获得兔的气管平滑肌细胞。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细胞。将标记好的细胞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氯胺酮+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解方法获得兔的气管平滑肌细胞。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3/AM标记细胞。将标记好的细胞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氯胺酮+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组(B组)和氯胺酮+斯里兰卡肉桂碱(RyD)组(C组)。每组再均分为三份,加入氯胺酮浓度分别为0、100和1 000μ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记录各组的[Ca2+]i。结果与氯胺酮为0μM时比较,氯胺酮为1 000μM时A、C组[Ca2+]i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氯胺酮为0、100μM时B、C组[Ca2+]i均明显降低,氯胺酮为1 000μM时C组[Ca2+]i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100μM氯胺酮对气管平滑肌[Ca2+]i无影响,1 000μM氯胺酮可以明显降低气管平滑肌[Ca2+]i。氯胺酮降低[Ca2+]i可能与其抑制内质网1,4,5-三磷酸肌醇(IP3)通路有关,与内质网兰诺定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气管平滑肌 1 4 5-磷酸肌醇 兰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在神经元的生长锥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Ji-Sun KIM Vivian YSZETO 冯中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0-655,共16页
钙是神经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其生物学功能通过众多的钙离子通道、交换蛋白及钙结合蛋白来实现。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生长锥利用钙离子的浓度差来进行正确爬行,并最终引导轴突向正确的方向生长。然而,如果钙离子通道出现功... 钙是神经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其生物学功能通过众多的钙离子通道、交换蛋白及钙结合蛋白来实现。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生长锥利用钙离子的浓度差来进行正确爬行,并最终引导轴突向正确的方向生长。然而,如果钙离子通道出现功能障碍,将会引起生长锥错误地爬行,从而导致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发生。了解特异性表达于生长锥的钙通道,并获得能调控这些钙通道的调节剂对于治疗神经发育相关疾病至关重要。这些调节剂可能已广泛用于其他组织病变,如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它们对生长锥上钙通道的调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离子通道调节剂可以作为治疗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药物靶标。本文讨论钙通道调节剂在生长锥引导轴突生长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锥 L钙离子通道 兰尼碱受体钙释放通道 肌醇(1 4 5)-磷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